【篇一】哄小孩睡前溫馨童話故事:鴆鳥和毒蛇
鴆(zhen)鳥和毒蛇都是帶有劇毒的動物。鴆鳥的羽毛可以在酒飯里下毒,能夠致人死命;毒蛇一口下去,牙里的毒液也足以使人死亡。
有一次,鴆鳥和毒蛇相遇在一起,鴆鳥撲打著翅膀,準備把毒蛇啄起來吃掉。
毒蛇急中生智,趕緊說:“喂,別吃我,快別吃我!人們最厭惡的就是有毒的東西,你身上帶有劇毒,都是因為吃了我們毒蛇的緣故。我的毒是沒有辦法除去了,可是你還有機會,只要你不吃我,身上就不會再有毒了,人們就不會厭惡你了!”
鴆鳥冷笑了幾聲,開口說道:“你這條可惡的毒蛇,少在這里花言巧語,我不會相信你的鬼話的!”
鴆鳥加了把勁,把爪下的毒蛇按得更緊了,接著說道:“你說得很對,我的確有毒,但是人們所厭惡的只是你,而并不是我。你的毒牙里帶有劇毒,專門用毒牙去咬人,置人于死地。你是主動去害人,人們自然痛恨你。而我就不同了,我從不用毒去害人,就是偶爾有人用我的羽毛去做些圖謀不軌的事,也只是極少數(shù)心術(shù)不正的人所為,并不關(guān)我什么事。我不但不害人,還是毒蛇的天敵,我?guī)椭藗兿麥缒悖晕沂侨藗兊暮门笥,人們喂養(yǎng)我來捕殺你。你才是真正的害人精,今天我決不會放過你的!”
話音未落,鴆鳥就猛地啄了下去,把毒蛇吃掉了。
鴆鳥和毒蛇都是有毒的動物,后者死有余辜,前者卻深得人們的喜愛,這是因為它們一個是用毒來害人,一個是為了幫助人才會有毒。我們看待事物,不能僅從表面上去區(qū)別,而應(yīng)該深入其本質(zhì),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篇二】哄小孩睡前溫馨童話故事:狗的叫聲
一戶人家養(yǎng)了兩只狗防賊,一只黑狗,一只白狗。主人讓黑狗看護東院,白狗看護西院。
西院的白狗顯得很安靜,偶爾有情況才聽到它叫一兩聲;而東院的黑狗卻總是一天到晚叫個不停。
終于有一天,看護西院的.白狗受不了了,它向黑狗提出*。
“喂!我說伙伴,求你能不能少叫幾聲或者叫聲輕一些呢?”白狗說,“每正總見你叫得最勤叫聲最兇,不管有事沒事總是隨隨便便愛叫就叫,煩不煩啊?真不知道你這樣叫又有什么意義,我可從來沒見過你有干過什么實事,或者抓住一兩個小偷——其實就是有小偷你也別想抓到,你這一叫,不就把目標給暴露了?”
“你傻呀!誰說我叫得沒意義?”黑狗嘲諷白狗,“我何必出力干實事呢?能不能抓到小偷又與我何干?但主人聽到我的叫聲,肯定會很滿意地說:‘瞧這家伙多盡職,警惕性多高,聽這連叫聲可以證明它從沒偷懶過’。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我就心滿意足了,說不定哪天主人高興了還會破格賞我一根骨頭啃呢!”
白狗無言以對,它明白這世上只知高談闊論而不干實事如黑狗者不乏其人。攤上這種思想境界的伙伴做搭擋,它只能自認倒霉了。
【篇三】哄小孩睡前溫馨童話故事:猴子與狐貍互相幫工
猴子想種玉米請狐貍幫工,并約定第二天狐貍種高粱它
也去幫工,這樣以工換工兩全其美。狐貍聽了滿口應(yīng)承下來。
于是猴子忙著挖土整畦,狐貍跟在其后播種掩土,干得挺火熱。沒干多久,狐貍動起心思來。
“唉,干這倒霉活真累,不如去玩來得痛快,”狐貍暗自思忖:“反正收成再多也與己無關(guān),活干得再精細也是白搭,我何不偷工減料早些干完了事?”
狐貍自以為得計,于是它東一下西一下的把種子隨便亂撒一地,然后蓋上一層薄土。果然很快就把活兒干完了。
狐貍的舉動猴子一一看在眼里。它很惱火,但默不作聲,在想著報復(fù)狐貍的方法。
第二天輪到狐貍種高粱,猴子去幫工。狐貍在前面挖土整畦,猴子也學著狐貍的樣隨后播種蓋土。狐貍見猴子干得挺賣力心里直樂,以為自已干了件聰明事。
過了幾天,狐貍估計種子該出土了,就跑到田里查看。
它先到猴子的玉米田,看見出土的玉米東一棵西一棵參差不齊覺得挺好笑。它洋洋得意地想:“我田里的高粱苗一定長得很整齊,這下猴頭該上當了!
可是到自家田里一看頓時傻了眼,田里情況更糟糕,連一株高梁苗的.影子也見不到。原來猴子挺賣力地給高梁種子蓋上厚厚一層土并拍打結(jié)實,種子被重重地壓在底部鉆不出來而全部爛掉了。
這下子狐貍笑不出聲來了。它滿心想著暗算別人,不料反遭到別人的暗算。
——沒有真心幫助別人的人,也別想著能得到別人的真心幫助,這是一個很淺現(xiàn)的道理呀!所以狐貍的結(jié)局是一個很好的借鑒。
【篇四】哄小孩睡前溫馨童話故事:毀瓜與護瓜
魏國的大夫宋就被派到一個小縣去擔任縣令,這個縣正好位于魏國與楚國的交界處,這地方盛產(chǎn)西瓜。雖然同處一地,可是兩國村民種西瓜的方式和態(tài)度卻大不一樣。
魏國這邊的村民種瓜十分勤快,他們經(jīng)常擔水澆瓜,所以西瓜長得快,而且又甜又香。楚國這邊的村民種瓜十分懶惰,又很少給西瓜澆水,所以他們的瓜長得又慢又不好。楚國這邊的縣令看到魏國的西瓜長得那么好,便責怪自己的村民沒有把瓜種好。而楚國的那些村民卻沒有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是一味怨恨魏國的村民,嫉妒他們?yōu)槭裁匆压戏N得那么大那么香甜。于是,楚國這邊的.村民就想方設(shè)法去破壞魏國村民的勞動成果。每天晚上,楚國村民輪流著摸到魏國的瓜田,踩他們的瓜,扯他們的藤,這樣,魏國村民種的瓜每天都有一些枯死掉了。
魏國村民發(fā)現(xiàn)這個情況后,十分氣憤,他們也打算夜間派人偷偷過去破壞楚國的瓜田。一位年紀大的村民勸阻住了大家,說:“我們還是把這件事報告給縣令,向他請示該怎么辦吧?”
大家來到宋就的縣衙。宋就耐心地勸導(dǎo)本國的村民說:“為什么要這么心胸狹窄呢?如果你來我往沒完沒了地這般鬧下去,只會結(jié)怨越來越深,最后把事態(tài)鬧大,引起禍患。我看的辦法是,你們不計較他們的無理行為,每天都派人去替他們的西瓜澆水,是在夜間悄悄進行,不聲不響地,不要讓他們知道!
魏國村民依照宋就的話去做了。于是,從這以后,西邊楚國的瓜一天天長好起來。楚國村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瓜田像是每天都有人澆過水,感到很是奇怪,互相一問,誰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他們開始暗中觀察,終于發(fā)現(xiàn)為他們的西瓜澆水的正是魏國的村民,楚國的村民大受感動。
很快,這件事情被楚國縣令知道了,他既感激、高興,又自愧不如魏國縣令。他把這些情況寫下來報告給了楚王,楚王也同樣很受感動,同時也深感慚愧和不安。
后來,楚王備了重金派人送給魏王,希望與魏國和好,魏王欣然同意了。從此后,楚、魏兩國開始友好起來。邊境的兩國村民也親如一家。兩邊種的西瓜都同樣又大又甜。
所以說,有時候不要采取“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態(tài)度去激化矛盾,而是寬宏大量,以德報怨,這樣反而會促使矛盾緩解,使壞事變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