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經(jīng)典古代傳奇故事精選
從前,有一個單身漢叫都林。他在陡山坡上開梯田種稻谷。太陽熱乎乎地射在他的身上。黃豆大的汗珠從身上一顆顆地滾下地來,再從地上滾到一個石窩窩里。
不久,石窩窩里長出一棵百合花,柔軟軟的梗子,綠油油的葉子,開著一朵白玉一樣的喇叭花。在紅太陽下,光芒閃閃。一陣清風(fēng)吹來,百合花搖搖擺擺地發(fā)出“咿咿呀呀”的歌聲。都林靠著鋤頭,呆呆地望著:“咦!石頭上長百合花,百合花會唱歌,真奇了!”
都林天天上山種地,百合花天天在石窩上唱歌。都林干活干得越起勁,百合花唱得越好聽。
有一天早上,都林到山上,看見百合花被野獸碰倒了。他急忙扶起來說:“百合花呀!這山上野豬多,我?guī)慊丶胰グ!”都林雙手捧起百合花回家,種在舂米的石臼里,放在房里窗子下面。白天,都林到山上種地,晚上,他在房里茶油燈下編竹籮筐。他鼻子聞著百合花香,耳朵聽著百合花咿咿呀呀的歌聲,臉上掛著笑容。
在一個中秋節(jié)的晚上,窗外的月光明亮亮,窗里的燈光紅堂堂,都林在燈光下編竹籮筐。突然燈蕊開了一大朵紅花,紅花里有一個穿白衣裙的美姑娘正在唱歌,聲音嘹亮:“百合花開的呀芬芳香,燈花開的呀紅堂堂。后生家深夜趕工呀,燈花里來了個白姑娘!
燈花忽地閃耀一下,姑娘從燈花里跳了下來,笑瞇瞇地站在都林身邊。窗下百合花不見了,都林娶了那個姑娘。此后,白天,夫妻二人歡歡喜喜地上山種梯田;晚上夫妻二人歡歡喜喜地在燈光下,一個編竹籮筐,一個繡花。每逢集日,都林將糧食、竹籮筐、繡花手帕拿到集上去賣,然后買回許多的東西。兩人的日子過得像蜜一樣甜。
兩年以后,都林的茅屋變成了磚瓦大屋,糧食滿滿地堆在倉庫里,牛羊則成群地關(guān)在欄里。這時都林滿足了起來,他不肯耕種梯田了,他不肯編竹籮筐了,他銜起煙桿,拿起鳥籠,東寨逛逛西寨溜溜。姑娘叫都林拿糧食和繡花手帕到集上去賣,叫他買鋤頭、鐮刀和絲線,可是他卻買雞買肉買酒回來大吃大喝。姑娘要和他上山挖地,他推說腳痛。姑娘要和他在燈下做工,他推說眼疼。
姑娘勸說:“我們的生活不夠好呀!我們還要下勁干。 倍剂址浑p白眼,鼻子哼了一聲,他銜著煙桿,拿著鳥籠到別個寨子玩去了。
一天晚上,姑娘一個人在燈下繡花。忽然,燈蕊開了一朵大大的紅花,一個五彩孔雀在燈花里展開美麗的尾巴唱歌:“百合花開的呀芬芬香,燈花開的呀紅堂堂。后生家呀成了懶家伙,姑娘隨我呀到天上!
燈花忽地閃耀一下,孔雀從燈花里跳下,鉆到姑娘的胯下,飛了起來,撲棱棱從窗口飛出去。都林忙從床上爬起來,追到窗口,只拉得了一根孔雀尾巴毛,眼巴巴地看著孔雀背起姑娘飛進(jìn)月亮里去了。
沒有了姑娘勸導(dǎo),都林更加懶惰了。他大吃大喝,然后就銜起煙桿,拿起鳥籠,各處溜達(dá)。都林把糧食賣光了,牛羊賣光了,衣服賣光了,又準(zhǔn)備把床上僅剩的一張席子賣了。他揭開席子,看見下面擺著兩幅繡花。一幅上面繡著都林和姑娘白天在梯田里笑瞇瞇地收獲稻谷。稻谷滿山滿嶺,像黃金一樣發(fā)出閃閃的金光。另一幅上面繡著都林和姑娘晚上在燈下笑瞇瞇的,一個編竹籮筐,一個繡花;倉里堆滿了糧食,欄里關(guān)滿了牛羊。
都林眼睛看著看著,心里想著想著,忽然眼淚像泉水一樣涌了出來,瀉在繡花手帕上。他用手捶敲自己的腦殼,說:“都林,都林,你自討苦吃呀!”他轉(zhuǎn)過身來,咬著牙,抓住煙桿,用力折斷,丟進(jìn)灶里。他把鳥籠打開,讓畫眉鳥飛出去,再用腳踏碎鳥籠,又丟進(jìn)灶里。他即刻扛起鋤頭上山種起地來。
從此以后,都林白天在梯田里耕種,晚上在燈光下編竹籮筐,沒日沒夜地干著。有一天,都林在窗下拾起那根孔雀羽毛,順手丟在窗下舂米的石臼里。他望著石臼,想起百合花,想起美姑娘,眼淚又撲嗒撲嗒落在石臼里。
不久,石臼里的孔雀羽毛不見了,卻長出一株香氣襲人的百合花來,發(fā)出咿咿呀呀的歌聲。在一個中秋節(jié)的晚上,窗外的月光明亮亮,窗里的燈光紅堂堂,都林在燈光下編竹籮筐。突然,燈蕊里開了一朵大紅花,紅花里面美姑娘穿著白衣裙在唱歌:“百合花開的呀芬芳香,燈花開的呀紅堂堂。后生家沒日沒夜地做工呀,燈花里跳出來白姑娘!
燈花閃耀一下,姑娘從燈花里跳下來,笑瞇瞇地站在都林身邊。窗下的百合花又不見了。從此以后,夫妻二人,白天上山種梯田,晚上在燈下編竹籮筐、繡花。他們的生活過得比花還要香,比蜜還要甜。
【篇二】經(jīng)典古代傳奇故事精選
黃帝的時候,有個名叫寧封的人,家住在一條河沿岸的一個部落里。他母親是個捏陶泥坯的,寧封三歲時就跟著母親來到窯場。他最愛學(xué)著媽媽的樣兒捏各種各樣的盆盆罐罐。母親看他聰明好學(xué),就教會了他捏制各種陶坯的手藝。年復(fù)一年,斗轉(zhuǎn)星移。寧封長大成人了,部落里就派他專門從事燒陶。
寧封受母親的感染,對工作很負(fù)責(zé),他專心專意地捏呀燒呀,可是燒出的陶器總覺得不滿意,不是粗糙笨拙,就是形體不正。寧封子說他對不起部落的人們,每天除了上窯場工作,就躲進(jìn)自己的泥屋里,不跟外人接觸,連妻子和他說話,他也不理。
他就這么悶悶不樂地呆在屋里,每天都是妻子把部落分配的飯食,用陶缽給他端回來吃。寧封吃著,想著,食不甘味。妻子看他一心撲在制陶上,累得人都又瘦又黑,吃過飯就叫他躺在草席上歇一會。說來也怪,往日里寧封根本睡不著,今天身子一倒,就呼嚕呼嚕地進(jìn)入了夢鄉(xiāng)。
他夢見自己腳踩著五色的彩云,去了一萬個國家,各處的人們送給他很多很多的陶器,那些陶器可好看了,樣式別致,有尖底的,有圓的,有方的,還有帶蓋的,并且畫了彩色的花紋和各種各樣的圖案,簡直使人眼花繚亂,只當(dāng)?shù)搅颂鞂m。
寧封高興地笑了,笑出了聲,也笑醒了。他連忙把自己的夢告訴了妻子。妻子也興奮地說:“好呀,你還不如到外面轉(zhuǎn)轉(zhuǎn),多看一看別的部落的陶器,或許就能制好了!
字封正有此意,聽了妻子的話,就趕緊收拾行囊。部落首領(lǐng)知道了寧封的打算,送給他一匹馬,寧封騎著馬就出發(fā)了。寧封一去兩年。妻子盼呀盼的,總算把他盼回來了。
他拉回來一車陶器,整天鉆在這些陶器堆里,看呀比較呀,描呀畫呀,又取來砂泥盤一盤、捏一捏,沒頭沒尾的。
這一天,天還沒亮,他就叫醒妻子,兩個人摸黑來到窯場和砂泥。泥一和好,寧封就坐在草席上盤陶坯。他一會盤一會捏,妻子端來飯也沒吃。太陽都直射頭頂了,他還在干著。妻子嗔怪地給他戴了一頂竹籬,又端詳著他捏的一大堆陶坯,高興地說:“好呀!真好呀!”
寧封逗趣地說:“比我夢見的還好看哩!”
一個一個的坯子制成了,放在草棚下陰干?旄闪,妻子就蹬動轉(zhuǎn)輪,寧封拿著陶坯在轉(zhuǎn)輪上磨。磨光后,寧封又和妻子用赭石在坯子上畫圖案。他們不再重復(fù)畫過去簡單的圖形和直線條。
寧封的妻子特別心靈手巧,天上飛過一只小鳥,唧喳地一叫喚,她就幾筆畫出一個飛動的小鳥;地頭跑過一只梅花鹿,也沒跑出她的手,她讓它靜站在陶盆的壁上。她想起了男人們捕魚的魚網(wǎng)和捕回的鯉魚,也畫在陶盆上。
快到收獲季節(jié)了,想象收獲后全部落的人們在廣場的歡慶場面,她就在陶缽上畫了一圈手拉手舞蹈的人,有男有女,活潑熱烈,連寧封都稱贊她畫得好。
后來,他們又畫出一套變形的圖案,好像不太像,卻很傳神,也有生活情趣。
他們還在陶罐上用指甲捏出棱形排列的指甲紋,拿繩子印出一排排的斜紋,有時也給陶罐做了幾圈的堆紋、蛇紋。最有意思的是罐蓋的把手,他們把蓋把捏成各種動物的形象,鳥頭上刺著錐紋,小獸頑皮地站立著,還有張大嘴呼叫的人頭。
一日日的辛苦,幾年的心血,寧封終于制出了非常美觀的陶器。這些既好看又實用的陶器,不光本部落的人喜愛,交換到外部落,也很受歡迎。
部落首領(lǐng)把寧封制的陶罐獻(xiàn)給了黃帝。黃帝看到這樣渾圓而又精致的陶罐,仔細(xì)地欣賞著上面的彩色圖案,連聲說:“好,好!天下竟有這樣的人才!”
黃帝立即派人把寧封請到了宮中,詳細(xì)地詢問了陶罐的制作情況,就委派寧封為陶正,專門管理全國的制陶工作。
從此,陶器就一直為人間作著貢獻(xiàn)。
【篇三】經(jīng)典古代傳奇故事精選
范蠡是春秋時期越國的一名大功臣,他在輔佐越王打敗吳王夫差,報仇雪恨之后,看出越王是個只能共苦,不能同甘之人,于是激流勇退,免去了殺身之禍。
范蠡離開越國之后到了齊國經(jīng)商,因為他頭腦聰明,曾經(jīng)三次發(fā)了大財又把錢財都送給了生活貧困的朋友和遠(yuǎn)親。但后來他還是積攢了一大筆財富,于是在陶邑定居下來,自號陶朱公。陶朱公有三個兒子,最小的兒子是在陶邑定居之后出生的。
后來,陶朱公的二兒子在楚國殺了人,被關(guān)在楚國的死囚牢里。陶朱公說:“殺人償命本來是應(yīng)該的,但是俗話說:‘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或者還可以疏通疏通!庇谑蔷脱b了一車黃金,用稻草包著,派他剛長大的小兒子去楚國相機(jī)行事。可是大兒子認(rèn)為他是長子,出了事理應(yīng)讓他去,現(xiàn)在父親卻派三弟去,明明是說他不成器,于是又哭又鬧。陶朱公的妻子也幫大兒子說話,陶朱公沒辦法,只好讓大兒子去。臨走前,陶朱公叮囑老大,到了那邊就把金子和他寫的信交給一個叫莊生的人,一切都由他來安排,千萬別多事。
大兒子滿口答應(yīng),到了那邊之后,便尋訪到了莊生,并且把金子和書信都交給了莊生。莊生看了書信,說:“放心回去吧,不要再停留在這里了。如果你弟弟被釋放,也不要問原因!崩洗筠o別之后,卻找了一家客棧住著,又把自己私帶的金子拿出來獻(xiàn)給楚國的貴人,請他們多說點好話。
老大走后,莊生對妻子說:“這些金子將來還是要還給朱公的,一定不要動,F(xiàn)在只是取個信用罷了!比缓笄f生便去見楚王,說他夜觀星象,楚國不久會有禍殃,楚王必須修德才能免禍。楚王一向很相信莊生,于是便準(zhǔn)備大赦天下。后來,楚國的一個貴族跑去告訴了陶朱公的大兒子楚王將要大赦的消息。老大心想,既然楚王要大赦,那么弟弟肯定可以出獄了,那些黃金不是白白送給了莊生嗎?于是又跑去見莊生,莊生吃了一驚,說:“你還沒回去啊?”大兒子不自在地說:“是啊,起初是為了打點弟弟的事情,現(xiàn)在聽說楚王要大赦了,所以來向您辭行!鼻f生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便說:“金子就在隔壁,你拿回去吧!崩洗蠛敛豢蜌獾匕涯切┙鹱佣及崃顺鰜,辭別莊生回客棧了。
老大走后,莊生覺得自己被小孩子耍了,于是又進(jìn)宮去對楚王說:“我先前建議楚王大赦,本來是好事。但是最近都城里有人議論紛紛,說陶朱公的兒子犯了死罪,您左右的人都被買通了,王上大赦天下,不是為了百姓,而是為了陶朱公的兒子。”楚王聽了大怒,于是下令立即斬了陶朱公的二兒子,第二天再大赦。
陶朱公的大兒子終于抬了一口棺材回到家里,一家人一見棺材都忍不住傷心落淚。陶朱公卻毫不吃驚,說:“我早就料到他去會把老二的命送掉的。他從小跟著我做生意,知道掙錢的艱辛,所以舍不得錢財,倒不是不愛惜弟弟。而我那小兒子,從小生活在富貴之中,揮金如土,當(dāng)時我要派他去就是因為他舍得花錢。老大舍不得花錢,所以害死了弟弟,這是很簡單的道理,有什么值得悲哀呢?”
【篇四】經(jīng)典古代傳奇故事精選
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dāng)官。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里牲口的數(shù)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倉頡這人挺聰明,做事盡力盡心,很少出差錯。可隨著牲口、食物的儲藏數(shù)目的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怎么辦呢?倉頡犯難了。
倉頡想了很多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jié),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繩子打的結(jié)代表數(shù)目。但增加數(shù)目在繩子上打個結(jié)很方便,而減少數(shù)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jié)就麻煩了。于是倉頡又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表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
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干,就把每年祭祀的次數(shù)、每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等,都交給倉頡管。如此一來,憑著添繩子、掛貝殼已經(jīng)不抵事了。倉頡又犯愁了。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發(fā)現(xiàn)人們看著地下野獸的腳印就可以認(rèn)定前面有什么動物。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么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chuàng)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他把事情管理得頭頭是道。
黃帝知道后,大加贊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推廣開了。就這樣,文字開始形成了。
倉頡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贊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頡就有點驕傲自大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字也馬虎起來。
黃帝知道后很生氣,便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會,獨(dú)自去找倉頡了。
老人對倉頡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jīng)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涂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倉頡看這么大年紀(jì)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快說。
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牛’字怎么沒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
倉頡一聽,心里有點慌了:原來他把“!弊趾汀棒~”字教反了。
老人接著又說:“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里之遠(yuǎn),應(yīng)該念出遠(yuǎn)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yuǎn)門的‘出’字。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了。”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鑄成了大錯。他連忙道歉,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
老人拉著倉頡的手,誠摯地說:“倉頡啊,你創(chuàng)造了字,使我們老一代的經(jīng)驗?zāi)苡涗浵聛,傳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你可不能驕傲自大!?/p>
從此以后,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復(fù)推敲,還拿去征求人們的意見,大家都說好,才定下來,然后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
【篇五】經(jīng)典古代傳奇故事精選
很早以前,有一座蒼翠挺拔的升華山,山下有一個小村莊。村莊不大,人口也不多,人們都靠砍柴耕地過日子。村里有個勤勞的小伙子,名叫山哥。山哥的父母在世時欠了財主“地方鬼”的租,兩位老人相繼去世后,山哥就被逼到“地方鬼”家做工抵債。
山哥的日子可苦了。他白天在院子里種地澆菜,還要去山上砍柴,累得汗珠一滴滴往下淌,腰都直不起來。到了晚上,“地方鬼”還不放過他,要他去村頭挑溪水,規(guī)定夜夜挑滿三只木桶大的水缸,而且不準(zhǔn)打燈照路。
夜里漆黑漆黑的,伸手不見五指,這么黑的天,沒有燈怎么看得見路呢?山哥一路上絆絆磕磕,不是碰腳就是撞手,兩桶水挑進(jìn)屋,潑得不剩半桶!暗胤焦怼币娏朔堑煌,反而又打又罵。每次挑滿三只大缸的水,山哥總得累到雞啼三遍。
這件事讓天上的月亮仙子知道了。月亮仙子非常同情山哥的不幸,敬慕他誠懇能干、忠厚善良,是個淳樸的老實人,就決心幫助他。
于是,當(dāng)夜幕降臨時,她便變成一個村姑悄悄地來到村子里,提著一盞圓圓的月亮燈,為山哥照路挑水。在月亮仙子熱情幫助之下,山哥躲過了很多災(zāi)難,夜夜總是早早地挑滿了水缸。
這樣過了一天又一天,終于,兩個年輕人相愛了。每夜挑完水,山哥就和月亮仙子坐在山溪邊的石頭上,吹著飄香的晚風(fēng),說著甜蜜的知心話。有的時候山哥會吹起竹笛,笛聲悠揚(yáng)婉轉(zhuǎn),月亮仙子就唱起動聽的歌兒,兩人一唱一和,別提多幸福了。直到快天亮?xí)r,二人才依依不舍地分別。
日子一久,狡猾的“地方鬼”覺得蹊蹺,怎么山哥夜夜都能很早挑滿三缸水?是不是這窮小子學(xué)了什么法術(shù)?深夜,“地方鬼”偷偷地在山哥后面盯梢,結(jié)果讓他發(fā)現(xiàn)了“秘密”。
“好呀,原來如此!”
“地方鬼”氣得咬牙切齒,突然想出一條毒計。他連夜動身,走了三天三晚,來到一座山上,用金銀買通了山上的老道,求他即刻起程“捉妖”。
這天夜里,秋風(fēng)颯颯,月光如水。月亮仙子和山哥一個打燈,一個挑水,在坎坷的山道上走著。
忽然,狂風(fēng)卷起了大片的烏云,風(fēng)夾帶著閃電,霹靂陣陣,亂云飛卷。那個老道站在云端,念動符咒,搬來天兵天將捉拿月亮仙子。只見他手握長劍,怒目圓睜,立在云端怪聲大叫:“月亮仙子,你的膽子好大呀!你可知道違反天規(guī),擅自下界,私戀凡人,該當(dāng)何罪!現(xiàn)在本道命令你立即回宮!”
月亮仙子堅決不答應(yīng),可惡的老道便長劍一揮,先朝山哥砍來。月亮仙子怒斥一聲:“賊道士!莫作孽!”便飛到半空中,舉月亮燈招架,奮力護(hù)衛(wèi)山哥。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咻”的一聲,一道閃光飛射夜空,月亮燈被長劍劈去一半。剎那間,如虎似狼的天兵天將蜂擁而上,綁走了月亮仙子。
這時,山哥才知道自己心愛的人是天上的仙女,他朝天大聲呼喊:“月亮仙子——仙子——”
但他再也聽不到回應(yīng)了。一對恩愛戀人就這樣被無情地拆散了。
如今,在升華山下清粼粼的山溪旁,立著一塊有三米高兩米寬的半圓形彎石,皎潔銀燦。人們都說這就是當(dāng)年被那個道士劈落的那一半月亮燈變的,人們叫它月光石。一到深夜里,月光石就會閃閃發(fā)光,純凈的光輝能映亮四周的溪水,在月光的照耀下,溪水波光粼粼,美麗異常。人們說,月亮仙子思念山哥,日夜流淚,日子長了,就形成了這個潭。那會發(fā)亮的月光石,也是月亮仙子留在山溪邊的,用來照著她的山哥夜間挑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