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新版比賽心得體會分享
有幸參加了今年的省級德育創(chuàng)新杯教師教學設計和說課大賽,我感慨良多,也受益匪淺。
第一,這次大賽讓我作為一名德育教師真實地感覺到了自己的重要!學校很重視這次大賽,除了校長在大會上動員參賽,我們德育科長還特意一個一個地找我們談話,使我第有了被重視的感覺——我們這些領導眼中的次課教師終于有為學校爭光的機會了。所以明知道“創(chuàng)新”是件很難的事情,我也要用心地去做好。在備賽過程中,學校領導、同行一遍遍地鼓勵我、指導我,使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被關愛著的,我們德育老師并沒有被遺忘!后來我雖然只拿到了二等獎,但仍讓我們德育科振奮不已,我們幾個德育教師的教研干勁更足了。
第二,備賽過程就是我的專業(yè)提升過程。為了備賽,我除了廣泛查閱資料,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資源,次地研究教學大綱、教材和學生實際情況,精心做好教學設計和教學課件,充分調動學生上好課外,還用心地學習說課,做好說課比賽的準備?梢哉f,備賽過程是緊張的、辛苦的,同時卻是充實的。這一過程中,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更與時俱進了,我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的進步。
第三,比賽和培訓過程使我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專業(yè)素質。首先是比賽,它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學習和交流的平臺。選手們創(chuàng)新性的課程設計、精美的課件及精彩的演說使我大開眼界,讓我深深地意識到
自己的不足,學到改進的辦法!然后是培訓,我收獲很多。無論是王院長還是蔣教授的演講,除了一針見血地指出當前德育教學存在的弊病讓我們清醒外,都試圖通過指導一些方法來解決問題,使我茅塞頓開。
第四,這次大賽使我更懂得感恩!因為有了比賽,領導、同事、親朋好友時時不斷地關心我、鼓勵我,讓我倍感溫暖!我要感謝他們!其中我想提一提的是我老公。比賽前那段時間,雖然我老公工作也很忙,但他仍很體貼地把小孩的生活和教育責任全包攬了,使我能全心全意地備賽,真的.讓我很感動!
大賽雖然結束了,留給我的卻是很深刻的美好回憶。我知道自己做到的是遠遠不夠的,但我會繼續(xù)學習和努力下去的。
【篇二】新版比賽心得體會分享
前幾天,藝術學科開展了"師徒結對"說課比賽。八位青年教師和八位指導教師分別進行了精彩的說課和點評。從中可以看出師傅們指導工作的到位與扎實和青年教師的用心與進步,欣喜之余,我反思著老師們在這次說課時應該要注意的問題。
1、要處理好課程標準與材料的關系,教材不是惟一的標準。
教材是根據課程標準編寫的,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載體。教師說課應“以本為本”,但不能“照本宣科”,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理解教材、駕馭教材并超越教材。因此,說課教師應在系統(tǒng)掌握教材內容的前提下,牢牢把握課程標準和教材的關系,把課程標準和教材緊密結合起來,反復揣摩編者的意圖,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課說好、說活。
2、要處理好備課與說課的區(qū)別。
備課是教師在吃透教材、掌握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精心寫出的教案。教案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具體的教學內容,有連貫而清晰的教學流程,有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的教學方法,有板書設計等。說課是教師在總體把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說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各個環(huán)節(jié)具體操作的想法和步驟,以及這些想法和采用這些步驟的理論依據。簡單地說,說課主要是回答自己為什么這樣備課的問題。因些,說課教師不能按照自己寫好的教案詳細講解教學過程。
3、要處理好上課與說課的區(qū)別。
上課有鮮活的教學主體對象,有動態(tài)生成的師生活動,有嚴密的教學程序和系統(tǒng)的操作流程,是一種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而說課卻不同,是教師“說”給教師聽,它側重于理性的闡述,要回答自己怎樣上好這堂課的問題。
4、說課要注意詳略得當,突出“說”字,切忌“讀”和“背”。
說課教師對所說課內容應作詳略取舍,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面面俱到。對重點難點、教學流程及理論依據等一定要詳講,對一般問題要略講,若不分詳略,不分主次,必然會使聽者感到茫然或厭煩。同時,說課不等于讀課,說課者不能拿著事先寫好的說課教案去讀,更沒必要只字不漏地背。
【篇三】新版比賽心得體會分享
作為20XX年入職的教師,我有幸參加了第xx屆青年教師教學比賽,整個參賽過程讓我受益良多。
首先,通過這次比賽,我對大學物理這門課程有了更加系統(tǒng)的認識,備課也更加深入細致。為了7個教學內容的選取,我認真通覽了我校采用的物理教材,并且參考了多本普通物理教材和專業(yè)教材,重新梳理了整門課程的內容,對每一部分的重難點有了更全面和準確的把握。在備課過程中,也進一步清晰了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理順了教學思路,明確了教學方式,了解了更多物理學在農業(y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其次,在整個比賽過程中,我有幸得到了許多資深和前輩專家及同事的熱情指導與幫助,也與其他青年教師進行了寶貴的交流。為了這次教學比賽,理學院和應用物理系先后舉辦了5次比賽和觀摩指導活動,從整個教學內容的選取和設計是否合理、清晰,到每個知識點的闡述是否準確、易懂;從教學時的儀表儀態(tài)、手勢語言,到習慣性的口頭禪和小動作,老師們都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建議。特別是決賽后兩位專家評委的現場點評,更是中肯地指出了我們教學中還存在的一些問題,為今后進一步改進提高指明了方向。
第三,這次比賽對我個人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也是很好的鍛煉。這次比賽的決賽采取的是面對學生評委課堂授課的形式,36名學生來自不同的學院和專業(yè)。怎么能在盡量短的時間內把背景介紹清楚,調動學生的情緒,并且在授課過程中既要把知識點講明白,又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同時注意學生的反應隨時解決問題,終獲得較好的授課效果,確實是較大的考驗。通過這次鍛煉,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會更加注重學生的教學反饋,強化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力爭做到“讓學生好(hǎo)學、想學、會學和好(hào)學”,真正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后,通過這次比賽,我深刻體會到學校上下對青年教師的關愛和支持。無論是教學比賽這個展示交流平臺的搭建,還是獲獎后給予的海外學習機會,以及比賽過程中教學發(fā)展中心和各相關單位老師們細致周到的組織和服務,都讓我感受到了學校對教學的重視和對青年教師的關心。作為我個人,我也會繼續(xù)努力,進一步做好教學和科研工作,力爭教學科研相互促進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