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中華經典國學故事閱讀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耕柱是一代宗師墨子的得意門生。不過,他老是挨墨子的責罵。
有一次,墨子又責備了耕柱。耕柱覺得自己真是非常委屈,因為在許多門生之中,大家都公認耕柱是秀的人,但又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責,讓他沒面子、心里過不去。
一天,耕柱憤憤不平地問墨子:“老師,難道在這么多學生當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勁,以至于要時常遭您老人家責罵嗎?”
墨子聽后,毫不動肝火:“假設我現(xiàn)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應該要用良馬來拉車,還是用老牛來拖車?”
耕柱回答說:“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馬來拉車。”
墨子又問:“那么,為什么不用老牛呢?”
耕柱回答說:“理由非常的簡單,因為良馬足以擔負重任,值得驅遣!
墨子說:“你答得一點也沒有錯。我之所以時常責罵你,也只因為你能夠擔負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導與匡正你!
古語有云:“玉不琢,不成器!备F其一生,能遇到幾位用心雕琢璞玉的老師呢?如果真的遇到了,請記得珍惜,不要因為老師的責備而選擇怨恨。因為,也許老師恰恰是在用這種方式來成就自己。用感恩的心看待這一切,一切都會變得很美好。
【篇二】中華經典國學故事閱讀
伯樂相馬的故事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伯樂是善于辨認千里馬。
有一天,他想把自己的兒子也培養(yǎng)成相馬的能手。于是他給了兒子一本《馬經》,要兒子按照《馬經》上畫的圖樣去尋找千里馬。
兒子找啊,找啊,他每遇到一匹馬,都拿《馬經》上的圖樣來仔細核對,看看與書上畫的特征是否相符?墒敲看慰傆行┘毠(jié)對不上號。
就這樣找了一年,還是沒找到一匹和書上畫的一模一樣的馬。他只好垂頭喪氣地回去告訴父親。伯樂勸他不要灰心,叫他出去接著找。
無奈,兒子又踏上了尋找千里馬的征程。上哪兒去找呢?他撫摸著《馬經》,嘆了口氣,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兒子漫無目的地走啊走啊,心里不停地問:“千里馬啊,你到底在哪里呢?”
正在發(fā)愁間,一只大蛤蟆一邊“咕咕”地叫著,一邊一蹦一跳地過來了。兒子看了半天,心下忽然“咯噔”一下:“咦,這不就是……”他大喜過望,掉頭就往家跑。
還沒邁進家門,兒子便大嚷起來:“我找到千里馬了!我找到千里馬了!”
伯樂聽了,忙奔出來問:“快說說,你找到什么樣的千里馬了?”
兒子上氣不接下氣地回答:“我見過許許多多的馬,只有這一匹和書上畫的最像了。它也是頭顱高高隆起,眼眶深陷,背脊縮著。只是有一樣——它的蹄子卻不像!
聽完了兒子的話,伯樂心里明白了大半,他只得苦笑著說:“孩子啊,這匹‘馬’雖好,可是它蹦蹦跳跳的,人騎上去怎么受得了呢?”
話音剛落,兒子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了。
【篇三】中華經典國學故事閱讀
唐朝有位書法家叫柳公權,從小就顯示出在書法方面的過人天賦,他寫的字遠近聞名。
有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伙伴舉行“書會”。這時,一個賣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寫的幾個字“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夸”,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便皺皺眉頭,說:“這字寫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樣,沒筋沒骨,還值得在人前夸嗎?”小公權一聽,很不高興地說:“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不敢,我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墒,人家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權起了個五更,獨自去了華京城。一進華京城,就看見一棵大槐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只見一個沒胡雙臂的黑瘦老頭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紙,右腳夾筆,正在揮灑自如地寫對聯(lián),筆下的字跡似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的人們陣陣喝彩。
小公權“撲通”一聲跪在老人面前,說:“我愿意拜您為師,請您告訴我寫字的秘訣……”老人慌忙用腳拉起小公權說:“我是個孤苦的人,生來沒手,只得靠腳巧混生活,怎么能為人師表呢?”小公權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鋪了一張紙,用右腳寫了幾個字:“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
柳公權把老人的話牢記在心,從此發(fā)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經過苦練,柳公權終于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他不僅字寫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樣,鐵骨錚錚、正直不阿(ē)。據(jù)說,有一次柳公權在寫字,穆宗皇帝邊看邊連連贊嘆,驚詫地問:“你的字怎么寫得這么好?能告訴我書法的秘訣嗎?”柳公權毫不猶豫地回答:“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寫字的竅訣在于心,心不清凈、不端正,字也不可能漂亮。
【篇四】中華經典國學故事閱讀
三國時有個人叫周處,他在義興非常出名。當然他出的不是美名,而是惡名。因為他個子比較高,從小就死了父親,沒有讀書的機會,人很野蠻,動輒就用拳頭打人,老百姓都害怕他。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只白額虎,再加上周處,這三者一起危害百姓,當?shù)胤Q之為“三大禍害”。
后來有人想了個辦法,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希望三個禍害通過內戰(zhàn)互相殘殺。于是周處立即殺了猛虎,又下河去斬蛟龍。周處同蛟龍一起搏斗,三天三夜都沒有出來,當?shù)匕傩斩颊J為他死了,高興地對此表示慶賀。結果周處殺死蛟龍后,從水中出來了,聽說鄉(xiāng)人為自己已死而慶賀,方知大家把他當作禍害,因此有了悔改之意。后來他尋訪有修養(yǎng)的名人陸云,聽從他的教導,洗心革面、改過自新,最終成了非常了不起的忠臣,為老百姓做了很多有利的事情。
智慧小語:人哪有不犯錯誤的,一個人首先應該知慚有愧,方能悔過自新。有愧即是指對那些下劣諸輩及其所行之惡劣事情,生起極大的憂愁心與厭煩心。
【篇五】中華經典國學故事閱讀
秦嬴政年幼時,雖稱為王然無實權,國家的命運全都操縱在呂不韋的手上,而呂是一個*險歹毒且嫉妒心極重之人。
甘羅的爺爺原本也是朝中丞相,因某事得罪了呂不韋而被刁難。呂不韋限他于八天之內送上公雞蛋,否則將受罰遭殺。爺爺歸家愁眉不展,小甘羅問明情況后說:“爺爺不必憂愁,我自有妙計!钡诎巳,甘羅不驚不詫地替爺爺上朝去了。朝中眾人見來了位乳臭未干的小童,甚覺怪異,互相議論嘲笑著。甘羅卻處之泰然正色道:“我雖不是朝廷中人,但此次是專程來替爺爺請假的,因為我爺爺今天在家生小孩,故不能上朝!北娙艘宦牪唤笮Γ骸澳腥嗽趺茨苌⒆,簡直是無稽之談!备柿_莞爾一笑:“既然男人不能生孩子,那么公雞又豈能生蛋?”王臣上下無不驚嘆甘羅的聰明才智,唯有呂不韋懷恨于心,本欲置甘羅爺爺于死地,想不到其孫子更厲害,便假意贊嘆,而于心中又思計謀。當時正好需要人才出使敵國談判,否則將起戰(zhàn)爭。呂不韋則委派甘羅出使并許諾事成之后,封他為上卿。甘羅以驚人的智慧圓滿地完成了使命,令敵我雙方握手言和。自當上卿以后,甘羅備受秦嬴政的賞識,呂不韋嫉妒之火卻從未熄滅,反而越來越熾盛,最后*計得逞迫使年僅十二歲的甘羅服鹽身亡。
【篇六】中華經典國學故事閱讀
《史記》有個故事說,齊國的宰相晏子有一個車夫,這個車夫相貌堂堂、身材魁梧,整天給宰相駕車很風光。晏子的個子矮矮的,相貌也不是那么出眾,天天坐在后面的車棚里,誰也看不見,而那個車夫始終坐在前面,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所以非常傲慢。
有一天車夫回家,看見夫人收拾東西要回娘家。他很疑惑地問為什么,夫人說:“我覺得和你在一起特別丟人,很恥辱!”“我現(xiàn)在給齊宰相'開車’,你不覺得光榮嗎?”“你一點學問都沒有,卻傲氣沖天、趾高氣揚,宰相有那么好的修養(yǎng)和學問,但一點也不炫耀自己。令人遺憾的是,你整天跟那么好的人在一起,卻越來越傲慢,根本得不到任何學問和功德!
后來晏嬰跟這個車夫說,你有這樣一個夫人,就沖你有這個夫人我就應該給你一個更好的職位,反而提拔了這個車夫。
智慧小語:如果只求自己高高在上,凌駕于他人,那么來世一定會變成卑劣之人,甚至墮落惡趣。反之,假如將高位讓于他人,自己情愿居于卑位,那么,乃至生生世世都會在人天善趣中備受恭敬。每個人的業(yè)力不同,才華、智慧、財產、能力等方面,可能有高低之別,但自己應該謙虛恭敬地看待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