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年級小學生數學手抄報內容文字版
小明是個喜歡提問的。孩子。一天,他對0—9這幾個數字產生興趣:為什么它們被稱為“阿拉伯數字”呢?于是,他就去問媽媽:“0—9既然叫‘阿拉伯數字’,那肯定是阿拉伯人發(fā)明的了,對嗎媽媽?”媽媽搖搖頭說:“阿拉伯數字實際上是印度人發(fā)明的。大約在1500年前,印度人就用一種特殊的字來表示數目,這些字有10個,只要一筆兩筆就能寫成。后來,這些數字傳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覺得這些數字簡單、實用,就在自己的國家廣泛使用,并又傳到了歐洲。就這樣,慢慢變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數字。因為阿拉伯人在傳播這些數字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人們就習慣了稱這種數字為‘阿拉伯數字’!
小明聽了說:“原來是這樣。媽媽,這可不可以叫做‘將錯就錯’呢?”媽媽笑了。
【篇二】一年級小學生數學手抄報內容文字版
哪吒順利通過數陣,來到藏寶閣的第三層。只見一位白胡子老爺爺站在大廳中間。“那是我的乾坤圈!”哪吒激動的叫起來。哪吒趕緊跑過去一看,“怎么有兩個乾坤圈?”
白胡子老爺爺微笑的說:“哪吒不認識我了?”哪吒仔細打量了這位老爺爺后說:“我記起來了,你是太白金星!碧捉鹦牵骸澳倪,我聽說了你的事后,特意來幫助你的,你看,我?guī)湍惆亚とσ貋砹!蹦倪福骸澳窃趺从袃蓚乾坤圈?”太白金星:“這其中一個是我的金鋼圈,另一個是你的乾坤圈,剛才我拿一個圈稱連我共重67千克,拿另一個圈稱連我共重68千克,單獨兩個圈稱共重15千克,你如果能算出兩個圈各重多少千克,我就把你的乾坤圈還給你!蹦倪福骸疤捉鹦牵阏f話可得算數!”太白金星:“那當然了,我胡子都白了,還會騙你?”
哪吒心想:太白金星、金鋼圈、乾坤圈都稱了兩次,那用67+68+15=150千克,再用150÷2=75千克,就知道太白金星、金鋼圈、乾坤圈一共的重量是75千克,然后只要用75-67=8、75-68=7,就知道兩個圈一個重7千克,另一個重8千克,可哪個是我的乾坤圈呢?太白金星見哪吒猶豫不定,說:“我的金鋼圈比你的乾坤圈重一些。”哪吒一聽高興的說道:“我知道了,你的金鋼圈重8千克、我的乾坤圈重7千克,還有你太白金星爺爺重60千克,是不是?”
太白金星哈哈一笑:“小鬼挺機靈!好把你的乾坤圈拿去吧!”哪吒接過乾坤圈,剛想問自己的其他寶貝在哪里?可一轉眼,太白金星不見。
【篇三】一年級小學生數學手抄報內容文字版
1、一列火車通過360米的第一個隧道用了24秒鐘,接著通過第二個長216米的隧道用了16秒鐘,求這列火車的長度。2、某列車通過342米的隧道用了23秒,接著通過288米的隧道用了20秒,這列火車與另一列長128米、速度為22米的列車錯車而過,問需要幾秒鐘?
3、一位旅客乘火車以每秒15米的速度前進,他看見對面開來的火車只用2秒鐘就從他身邊駛過。如果知道迎面來的火車長70米,求它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1、解答:解:車速:(360﹣216)÷(24﹣16)=144÷8=18(米)
火車長度:18×24﹣360=72(米)
或18×16﹣216=72(米)
答:這列火車長72米
2、解答:解:第一列火車速度:(342﹣288)÷(23﹣20)=54÷3=18(米)
第一列火車長度:18×23﹣342=72(米)
或18×20﹣288=72(米)
錯車時間:(72+128)÷(22+18)=200÷40=5(秒)
答:兩列火車錯開而過需要5秒鐘。
3、解答:解答:速度和:70÷2=35(米/秒)
火車速度:35﹣15=20(米/秒)=72千米/小時
答:迎面而來的火車每小時行駛72千米。
【篇四】一年級小學生數學手抄報內容文字版
一、學習目標:1、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2、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3、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和邊的特點;
4、通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能辨別、區(qū)分這兩種圖形;
5、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和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懂得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
6、能夠熟練地口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二、學習難點:
1、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文試表述;
2、讓學生體驗上下位置的相對性;
3、通過操作讓學生明白長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點;
4、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5、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6、數100以內數,特別是數到幾十九、下一個整十數應該數幾十比較困難;
7、了解和掌握個位、十位的數位的概念。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夠正確地、熟練地讀、寫100以內的數。
三、知識點概括總結:
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上:位置方位名詞,例:汽車在馬路的上面。
下:位置方位名詞,例:船在橋的下面。
前:位置方位名詞,例:張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說張三在李四的前面。
后:位置方位名詞,例:李四在張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說李四在張三的后面。
2、退位減:減法運算中必須向高位借位的減法運算。
20以內的數字之間的退位減法,例: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