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父母怎樣正確教育孩子?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貨”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懷有對孩子一生的責任。無論你面對的是什么樣的孩子,你都沒辦法反悔或者“退貨”。
由于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我們大概連改錯和補償?shù)臋C會也沒有,所以我們只有把這個的孩子教育成功,這幾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農(nóng)民種莊稼,光靠愛,不行,只有懂種莊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僅有愛,不夠,只有懂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才有好未來。
二、別錯過孩子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
人類的某種行為、技能和知識的掌握,在某個時期發(fā)展最快,最容易受影響。如果在發(fā)展關(guān)鍵期對孩子施以正確的教育,他學習起來既快又好,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錯過關(guān)鍵期,學習就需要花費幾倍的努力才能彌補,甚至將永遠無法彌補。
你了解多少孩子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
比如:
學習咀嚼關(guān)鍵期(6個月)。
秩序規(guī)范關(guān)鍵期(2.5-6歲)。兒童行為習慣形成的關(guān)鍵期,這一時期形成的性格、行為、習慣往往到長大也不會改變!叭龤q看大,七歲看老。”
語言發(fā)展關(guān)鍵期(3-6歲)。能夠用成熟的句子與他人交流,這時家長要注意繼續(xù)豐富孩子的詞匯量。
想像力發(fā)展關(guān)鍵期(2-8歲)。這個時期,家長要讓孩子多聽喜歡的童話故事、多看書和有益的動畫,尊重孩子一切安全的探索行為,以及孩子想象中的伙伴。
文化敏感期(6-10歲):這個時期的許多孩子,非常好奇,愛動腦筋,問題特別多。應該滿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黃金閱讀期(8-14歲):如果錯過了這一時期的科學閱讀指導和大量閱讀,將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難以彌補的缺憾。
獨立關(guān)鍵期(12-15歲):這一段抓不好,孩子將永遠長不大。各位媽媽警醒啊,收斂下你的母愛吧!
重新認識母性之愛和父性之愛。
母性之愛和父性之愛,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階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
母性之愛:德行禮儀、品格氣質(zhì)。母親在孩子的嬰幼、少兒階段影響巨大。
父性之愛:方向性引領(lǐng)和理性作為。偉大的父親,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孩子成長,需要的母性之愛呈遞減趨勢,父性之愛呈遞增趨勢。
嬰幼兒階段:母性之愛80%,父性之愛20%
小學低年級:母性之愛70%,父性之愛30%
小學中年級:母性之愛60%,父性之愛40%
小學高年級:母性之愛50%,父性之愛50%
初中階段:母性之愛40%,父性之愛60%
三、給家長的“10條建議”
1、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說給父親)
孩子上學之后,更需要父親的關(guān)懷。作為父親,必須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責任,一定要記住: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
與父母一起吃飯,孩子更優(yōu)秀。據(jù)研究機構(gòu)調(diào)查:與父母一起進晚餐的初中生,能獲得較好的營養(yǎng),較高的學業(yè)成績,很少出現(xiàn)抽煙、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為等。
2、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孩子的問題大多是父母教育不當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藥”。
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與孩子一起成長。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把孩子當人,了解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美國教育家杜威說:“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nèi)在價值”。
成熟的父母,應該學習兒童教育學、心理學,多看一些家教書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和規(guī)律,經(jīng)常與孩子溝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一定要管孩子,關(guān)鍵是怎么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養(yǎng)“正常的人”!耙恢皇帧、“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換一種思路教育孩子。努力豐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個懂愛會愛的家長
不少父母愛得糊涂,愛得錯位,有時又愛得過分。不要培養(yǎng)“超級嬰兒”。
愛是一門藝術(shù)。愛需要表達,也需要行動。有時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愛要適度,不要讓你的愛泛濫成災。溺愛的結(jié)果是傷害。
6、不能當眾教育孩子
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情,你要教育他也應該把孩子帶回家,當眾責罵、毆打,往往后果非常嚴重。
對孩子的教育,最安全而又有效的方式,是應該在私下進行的。表揚可以公開,批評做到實處,即使你的出發(fā)點是對的,但方式如果不當,不但沒效果,甚至適得其反。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嚴,要保護孩子的心靈,做不到這一點,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給長輩或保姆
任何人都需要獲得兩個基本要素:一是愛,二是安全。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是因為他既有愛又有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來自父母的陪伴。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伏爾泰:“對亞當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對于亞當?shù)暮笠岫,家是他們的天堂!?/p>
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師
學會用賞識的眼光看老師。家長和老師是同一戰(zhàn)壕的戰(zhàn)友,一定要與老師結(jié)成同盟軍。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絮絮叨叨訴說老師的“不是”,批評老師,甚至與老師爭吵,只會增加孩子對老師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虧的是家長。
9、性教育,晚講不如早講
青春期指以生殖器官發(fā)育成熟、第二性征發(fā)育為標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時期。青春期是個體由兒童向成年人過渡的時期。一般來說,女孩子的青春期比男孩子早,大約從10-12歲開始,而男孩子則從12-14歲才開始。
為孩子選擇一本青春期教育書。不要把孩子正常的異性交往當作早戀。
10、千萬別錯過孩子的黃金閱讀期
10-14歲,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黃金閱讀期。如果錯過了這一時期的科學閱讀指導和大量有效的閱讀,將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難以彌補的缺憾。
【篇二】父母怎樣正確教育孩子?教育孩子的方法
1、切忌用攻擊的語言侮辱孩子。孩子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有時有些淘氣、撒嬌、哭鬧也是不可避免的,可能會讓父母無技可施,更甚者會讓父母動怒。父母在被氣極了情況下,可能會口不擇言,說出一些過激的話語來,比如說:“再不聽話就給我有多遠滾多遠!”、“看把東西都給弄壞了,真是個敗家孩子,隨你爹!”我有一位朋友在看到孩子頑皮淘氣時,總會特別生氣,總是愛說:“給我滾出去,永遠不要再回來!”其實這句話也是無心之失;但卻嚴重傷了孩子的自尊;等到了十六歲時,她的孩子真的“滾”出去了,離家出走三年未歸,父母千方百計的打聽到孩子的下落,孩子也表示不想回家,也不肯說為什么不想回家,甚至把家里的鑰匙都丟掉了;著實讓我的朋友苦惱了多年。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他們最信賴、最值得依靠的人;如果經(jīng)常說一些有損孩子自尊的話,時間久了,孩子會真的覺得父母想讓自己滾,覺得自己真的很敗家;到那時,在孩子心里:家就不再是溫暖的了。
2、切忌重男輕女、偏心曾經(jīng)有一位父母生了一對雙胞胎,一兒一女很是可愛;可是這位母親重男輕女的觀念有些偏重,有好吃的都給兒子留著,女兒只能看著;和兒子一張床睡覺,并在床上和自己的兒子嘻哈打鬧,讓女兒自己獨睡;也許是媽媽和弟弟嬉笑的聲音刺痛了女兒的心;久而久之,女兒識趣的遠離了媽媽,也疏遠了弟弟。后來爸爸不經(jīng)意間看到了女兒的日記:上面寫的全是“我感覺我不是媽媽親生的,她從來沒有抱過我,她只愛弟弟;”“長大后我要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親口叫他們一聲爸媽;”等諸如此類的話語,真真讓爸爸嚇了一大跳。孩子的心靈是無暇的、脆弱的,當自己沒有犯錯,而最信任的父母卻在有意疏遠自己時,自尊心會大受傷害的。所以父母要時刻關(guān)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改正自己的行為,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快樂、自信的童年。
3、切忌打罵孩子孩子是自己的心頭肉、心肝寶貝,還忍心動輒打罵的父母恐怕也是很少了。但部分性格急切、少有耐心的父母反而會覺得打罵是制服孩子最簡單的方法。我曾見過一位粗心的母親因為女兒偷錢氣得不行,沒有問及原因就動手打了她,女兒嚇得跑出了家門一夜未歸。后來才知道:女兒在學?匆娡瑢W們都買一些好吃的,自己也饞,就回家向母親伸手要錢,被無情拒絕后,便想到了偷。多多深入孩子的內(nèi)心,知道他在想什么?了解他需要什么?等父母讀懂了孩子的心,也就會覺得孩子的一些無知的舉動也是情理之中、無可厚非的;孩子不會刻意惹父母生氣、讓父母傷心,他們的一切舉動其實都是天性。教育孩子真的是需要一定的耐心的,孩子的淘氣和頑皮并不是有心想讓父母生氣,而是孩子本身的天性,這種天性雖然可能會讓父母很煩、很生氣,但是盡量不要用太過惡劣的語言攻擊,更不要任意打罵;如果有一天孩子真的如你所愿老老實實、規(guī)規(guī)矩矩了,恐怕到那時父母就真的要擔心了。
4、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看到孩子不肯吃飯,媽媽端著碗、追在孩子*后面說:“吃一口,一口就好!苯Y(jié)果孩子還是淘氣的把碗打翻了……其實從六個月時就可以鍛煉孩子自己吃飯了,為他準備一個屬于自己的小餐桌,不要一口一口的喂,把好吃的放到碗里之后,你會神奇的發(fā)現(xiàn)他自己就能用小手拿著東西送到嘴里去了,久而久之,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吃飯根本就不需要,你只要觀察他是否吃飽就可以了;等到一歲左右的時候,他就可以自己拿著香蕉、小勺、嬰兒水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篇三】父母怎樣正確教育孩子?教育孩子的方法
如何用正確的方式教育小孩?
教育理念就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維引導下形成的實現(xiàn)其教育思維的策略性方式。包含老師直接導向教育內(nèi)容的教學策略、學員學習方式引導及學齡前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方式。
教育理念是教育的客觀性規(guī)律與準則的體現(xiàn)與具體反映,正確地應用各類教育理念,對提升教學水平,實現(xiàn)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務具有關(guān)鍵的意義。
啟發(fā)式教育理念觀出現(xiàn)在奴隸社會,在國內(nèi)集中體現(xiàn)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在西方以蘇格拉底是關(guān)鍵象征。在國內(nèi),啟發(fā)一詞匯源自孔子的“不憤不開,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因三隅反,則不復也”。
啟發(fā)式教育理念觀的關(guān)鍵方法是:
(1)愛惜小孩的好奇心
家長要激勵孩子提問,并用心答復他們的問題。一旦他們的好奇心受到你的重視與激勵,便會更勇敢更高興地去探究并明確提出問題。當小孩講出某一不同凡響的思想時,父母親要及時給與贊揚:“這思想真不錯,連父母親也想不出來!”切記不要取笑小孩,不然,他們之后不會再開口提問了。
(2)激勵孩子勇敢思考
小孩開始思考問題時是勇敢的、自由自在的,自然也會有失誤,很多父母都習慣于矯正小孩的失誤;這個是應當?shù)模且惨⒁,假如矯正過多,教導過寬,便會使小孩的自尊與信心受到打擊。準確的作法應該是激勵孩子勇敢思考,假如是奇特的,即便錯了也要激勵。
。3)增強對小孩求異邏輯思維
許多問題是沒有固定回答的,這類練習準則可以發(fā)動小孩的邏輯思維,協(xié)助小孩訓練思維邏輯。小孩在自由玩樂時,可給他們折紙、樂高積木、拼圖等需要動腦且可以自由裝卸拆合的小玩具,以發(fā)動小孩的邏輯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