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二年級哲理小故事
從前,一位陶工制作了一只精美的彩釉陶罐,他把這只精美的陶罐搬回家中放到了屋角的一塊石頭上。陶罐認為主人把自己放錯了地方,整天唉聲嘆氣地抱怨說:“我這么漂亮,這么精致,為什么不把我放到皇宮里作為收藏品呢?即使擺放到商店展出,也比呆在這兒強。
陶罐底下的石頭聽了忍不住勸它說:“這兒不是也挺好嗎?我比你待的時間還久呢!
陶罐聽了譏諷石頭說:“你算什么東西?只不過是一塊墊腳石罷了,你有我這么漂亮的圖案么?和你在一起我真感到羞恥。”
石頭爭辯說:“我確實不如你漂亮好看,我生來就是做墊腳石的,但在完成本職任務方面,我不見得比你差……”
“住嘴!”陶罐憤怒地說,“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多久,我就會被送到皇宮成為收藏品……”它越說越激動,不提防搖晃了一下,“嘩啦”掉在地上,摔成了一堆碎片。
一年一年過去了,世界發(fā)生了許多事情,一個又一個王朝覆滅了,陶工的房子早已倒塌了,石塊和那堆陶罐碎片被遺落在荒涼的場地上。歷史在它們的上面積滿了渣滓和塵土,一個世紀連著一個世紀。
許多年以后的一天,人們來到這里,掘開厚厚的堆積,發(fā)現(xiàn)了那塊石頭。
人們把石塊上的泥土刷掉,露出了晶瑩的顏色!鞍。@塊石頭可是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呢!”一個人驚訝地說。
“謝謝你們!”石塊頭奮地說,“我的朋友陶罐碎片就在我的旁邊,請你們把它也發(fā)掘出來吧,它們一定悶得夠受了!
人們把陶罐碎片撿起來,翻來覆去查看了一番,說:“這只是一堆普通的陶罐碎片,一點價值也沒有!闭f完就把這些陶罐碎片扔進了垃圾堆。
【篇二】小學二年級哲理小故事
從前,有一只小猴子十分羨慕人類的生活,也想成為人類的一員,于是,它就去請教猴王如何才能做一個人。猴王聽了笑瞇瞇地對它說:“嗯,孩子,你的想法倒是不錯,可是你知道‘人’字是怎么寫的嗎?”小猴子聽了自作聰明地想:“原來只要能寫‘人’字就可以做一個人,這可難不倒我!
小猴子第二天偷偷跑到一所寺廟里,求一位老和尚教自己學會了寫“人”字。然后它又去弄了一套衣服帽鞋,喬裝打扮一番,就猴模人樣地跑到集市上招搖,不料被人們瞧出破綻,抓住它痛打了一頓。
頭破血流的小猴子覺得十分難過,就跑到猴王那兒哭述。猴王聽了經(jīng)過后告誡它說:“寫一個:人’字只需兩筆,做好一個人卻需要奮斗一生,你這樣猴急想做好一個人,不挨打才怪呢!
小猴子這下才明白:做好一個人不容易!
【篇三】小學二年級哲理小故事
深秋來臨了,樹葉片片落下,年輕的乞丐喬伊斯一整天都沒有討到吃的東西,他走到一條街道拐角處,靠著石梯迷迷糊糊地睡著了。睡夢中,喬伊斯得到了一大筆金錢,他用這筆金錢開辦了幾家大公司,購置了一所有花園的別墅,娶了一位身材修長、美麗善良的姑娘。這位姑娘為他生了三個健壯的兒子。三個兒子長大之后,一個成了杰出的科學家,一個當上了國會議員,最小的兒子則成了一位將軍。不久,兒子們?nèi)⑵藿o喬伊斯添了幾位活潑可愛的孫子。
喬伊斯后來成富豪,日子過得舒坦極了,他常常帶著妻子和孫子們登上市內(nèi)的觀光塔,心滿意足地觀賞著城市的美景。一天,當他抱著最小的一位孫子正在塔頂觀看晚霞的時候,不知怎么的一下子從塔頂上摔了下來……
他一下子醒了過來,他睜開眼睛一看,自己仍然躺在冰冷的石板上,剛剛發(fā)生的一切都只是在夢中。只有懷中抱著的一件破棉襖仿佛在提醒他,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找點填肚子的東西。
【篇四】小學二年級哲理小故事
唐納德認為媽媽真是個了不起的女人。他爸爸因心臟病去世時,他才21個月大,哥哥5歲。她雖無一技之長,又沒有受過教育,卻毅然擔負起撫育兩個孩子的責任。唐納德9歲時找到了一份在街上賣《杰克遜維爾日報》的工作。他需要那份工作是因為他們需要錢——雖然是那么一點點錢。但是唐納德害怕,因為他要到鬧市區(qū)去取報賣報,然后在天黑時坐公共汽車回家。他在第一天下午賣完報后回家時,便對媽媽說:“我絕不再去賣報了!
“為什么?”她問道。
“你不會要我去的,媽媽。那兒的人粗手粗口非常不好。你不會要我在那種鬼地方賣報的!
“我不要你粗手粗口。”她說道,“人家粗手粗口,是人家的事。你賣報,可以不必跟他們學!
她并沒吩咐唐納德該回去賣報,可是第二天下午,他照樣去了,因為她自己就會這樣做。那年稍晚時候,唐納德在圣約翰河上吹來的寒風中凍得要死,一位衣著考究的女士遞給他一張5美元的鈔票,說道:“這足夠付你剩下的那些報紙錢了,回家吧,你在這外面會凍死的!苯Y果,唐納德做了他確信媽媽也會做的事——謝謝她的好心,然后繼續(xù)待下去,把報紙全賣掉后才回家。他知道:冬天挨凍是意料中的事,不是罷手的理由。
等到唐納德長大了以后,每次要出門時,她都會告誡他:“要學好,要做得對!比松赡苡龅降氖,幾乎全用得上這句話。
最重要的是,她教他一定要苦干。她會說:“要是牛陷在溝里,你非得拉它出來不可!
【篇五】小學二年級哲理小故事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一個破廟,有一天,一個小和尚他來到廟里,看見廟里的水缸沒水了,就挑來水倒?jié)M了水缸,還給觀音瓶子里加滿了水,干枯的楊枝終于恢復了生機。他每天挑水、念經(jīng)、敲木魚,夜里不讓老鼠來偷東西,生活過得安穩(wěn)自在。不久,來了個高和尚。他渴極了,他一到廟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讓他去挑水,高和尚心想一個人去挑水太吃虧了,他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于是兩個人抬著一只水桶去山下取水,抬水的時候水桶必須放在扁擔的中央,要不不在中間,兩個人就推來推去,誰都不想多出一點力氣。
后來,又來了個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恰好缸里沒有水了。小和尚和高和尚讓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來一擔水,放下水桶就立刻咕咚咕咚的大喝起來,兩桶水被喝了個精光。
后來誰也不去挑水,從此三個和尚就沒水喝了。
大家各念各的經(jīng),各敲各的木魚,觀音菩薩面前的凈水瓶也沒人添水,柳枝枯萎了。夜里老鼠出來偷東西,誰也不管。結果老鼠打翻燭臺,燃起了大火。和尚們慌了神,三個和尚這才一起奮力救火,大火撲滅了,他們也覺醒了。
從此三個和尚齊心協(xié)力,自然也就有水喝了。
【篇六】小學二年級哲理小故事
在動物園里的小駱駝問媽媽:"媽媽,媽媽,為什么我們的睫毛那么地長?"駱駝媽媽說:"當風沙來的時候,長長的睫毛可以讓我們在風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么我們的背那么駝,丑死了!"駱駝媽媽說:"這個叫駝峰,可以幫我們儲存大量的水和養(yǎng)分,讓我們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幾天的無水無食條件。"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么我們的腳掌那么厚?"駱駝媽媽說:"那可以讓我們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軟軟的沙子里,便于長途跋涉啊。"小駱駝高興壞了:"嘩,原來我們這么有用。!可是媽媽,為什么我們還在動物園里,不去沙漠遠足呢?"
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現(xiàn)在沒人用。一個好的心態(tài)+一本成功的教材+一個無限的舞臺=成功。每個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關鍵是要找到一個能充分發(fā)揮潛能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