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做人的故事》原文
為什么要說“謝謝”在林中小道上走著兩個人——爺爺和小男孩。天很熱,他們多么想喝口水呀。旅行者走到一條小河旁。清涼的河水緩緩地流動,發(fā)出輕輕的潺潺聲。他們彎下身子,喝了起來。
“謝謝你,小河。”爺爺說。
男孩笑了起來。
“您為什么要對小河說‘謝謝’?”他問爺爺,“要知道,小河不是活人,它聽不到您的話,也不會接受您的感謝!
“是這樣嗎?”爺爺說,“孩子,如果狼喝了小河的水,它是不會說‘謝謝’的。而我們不是狼,我們是人。你知道嗎,為什么人要說‘謝謝’?好好想一想,誰需要這個詞?”
小男孩沉思起來了。他還有的是時間。他的路還很長很長……
面對小夜鶯感到羞愧
兩個小姑娘,奧莉婭和莉達,到樹林里去。走過一段令人疲倦的路程,她們坐在草地上休息和吃飯。
她們從包里拿出面包、奶油、雞蛋。當小姑娘吃完飯時,離他們不遠處一只夜鶯唱了起來。沉醉在這美妙的歌聲里,奧莉婭與莉達坐在那里,一動也不動。
一會兒,夜鶯停止了歌唱。
奧莉婭收起自己吃剩的東西和撕碎的紙片,把它們?nèi)拥焦嗄緟怖铩?/p>
而莉達則把蛋殼和面包屑裹在報紙里,放進包里。
“為什么你要把垃圾帶回去?”奧莉婭說,“把它們?nèi)舆M灌木叢。要知道我們這是在樹林里,誰也看不見!
“可當著夜鶯的面……我感到羞愧!崩蜻_輕輕地說。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做人的故事》教案
教學目標:1、認識10個生字。積累8個詞語。
2、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學習朗讀“提示語”在中間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主人公講文明的品質(zhì)。
教學重點:學會字詞,理解重點語句,學習朗讀“提示語”在中間的句子。
教學難點:理解重點語句,學習朗讀“提示語”在中間的句子。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你們都愛聽故事吧,今天老師就給大家講兩個故事。
出示課題:16做人的故事
2、學生質(zhì)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自學字詞。
2、接龍讀課文。互相評價,糾正字音。
3、學習生字,集體交流。
緩:指導字形,注意右邊不是“愛”,書空。和“暖”區(qū)別。
灌:指導字形。
4、出示詞語,指名帶讀。
清涼緩緩沉思路程沉醉撕碎灌木叢羞愧
理解:沉思、沉醉:“沉”都表示程度深。沉思:深深地思考。
沉醉:深深地著迷。
5、男女生分讀兩則故事,把課文讀正確。
三、學習課文,理解內(nèi)容
1、自由朗讀第一個故事,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指名交流
3、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您為什么要對小河說‘謝謝’?”他問爺爺,“要知道,小河不是活人,它聽不到您的話,也不會接受您的感謝!
。ㄌ崾菊Z在中間,前半部分是提問,后半部分是提問的原因。)
4、想一想:
爺爺說:“好好想一想,誰需要這個詞?”你能回答這個問題嗎?
出示句子:人應(yīng)該講禮貌。
5、齊讀第一個故事。
6、女生讀第二個故事
說說莉達為什么說“可當著夜鶯的面……我感到羞愧!?
7、指名交流,出示句子。
人應(yīng)該講衛(wèi)生。
8、齊讀第二個故事
四、朗讀課文,課堂總結(jié)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總結(jié):
講禮貌、講衛(wèi)生是一個文明人應(yīng)該具有的基本素質(zhì)。我們要向文中的主人公學習,養(yǎng)成講文明的好品質(zhì)。
五、演一演
1、自由組合,選一個故事演一演。
2、交流,評議。
六、布置作業(yè)。
A:1、抄寫字詞。
2、收集做人的故事,并且講給父母聽。
B:1、抄寫字詞。
2、選擇一個故事說給父母聽。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做人的故事》教學反思
課文中的兩個小故事淺顯易懂,學生只需多讀幾遍就能理解意思,得出結(jié)論。教學中,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自己質(zhì)疑,自己解答。雖然有些孩子問的問題比較幼稚簡單,但學生之間的問與答的互動活動,使得課堂活力四射,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了。在這樣的課堂中,作為老師的我說的話還是多了點,也許是心中對學生的不信任造成的吧。以后,我要多放手,把課堂的時間和空間讓給學生,使學生在課堂這個舞臺展示出更多元化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