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美麗的西雙版納》原文
西雙版納位于祖國的西南邊陲。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生活著傣族、哈尼族、漢族等14個民族。西雙版納是植物的王國。這里的原始森林無邊無際:有聳立云霄的望天樹,有“見血封喉”的箭毒木,有1700年前的古茶樹,有會跳舞的草,有會吃蚊蟲的花……
走在林間,如果你覺得口渴,這里有“天然水壺”。吹下一根叫“扁擔藤”的植物,藤的斷口處,清甜可口的水就像泉水一樣噴流出來。下雨了也不用發(fā)愁,這里有“天然雨傘”?诚乱粡埡S笕~,寬大的葉子足夠你遮雨。
西雙版納又是動物的王國。長臂猿、黑靈貓在山間道旁與游人嬉戲,悠然自得的象群甩著長鼻子在叢林里散步,綠孔雀展開五彩繽紛的羽毛為你跳舞助興,兀鷲在空中盤旋,虎豹在密林深處出沒……
走進西雙版納的村子,你會看見一幢幢別有情趣的建筑:竹樓、竹涼亭、尖頂佛塔……身穿各色民族服裝的男女老少快樂地說笑著,他們是這塊土地上美的風景。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美麗的西雙版納》教案
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11個生字,并書寫“砍、蚊、塔、箭”4個字。
2、理解課后12個詞語,積累“美麗富饒”、“聳立云霄”、“五彩繽紛”等詞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讀課文,收集“西雙版納還有怎樣植物和動物?”并在小組交流。
5、知道西雙版納既是植物的王國,又是動物的王國。我國國土遼闊,資源豐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并書寫“砍、蚊、塔、箭”4個字。
2、理解課后12個詞語,積累“美麗富饒”、“聳立云霄”、“五彩繽紛”等詞語。
教學難點:
讀課文,收集“西雙版納還有怎樣植物和動物?”并在小組交流。
教學準備:電腦媒體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看“西雙版納”的影像資料引出課題:
1、(播放“西雙版納”的影像資料)大家看了這段美麗的風光片后能猜出這是什么地方嗎?(出示句子:位于祖國的西南邊陲云南的西雙版納)
2、學習生字“陲”
。1)看了西雙版納的景色你有什么體會嗎?(美麗)
。2)(出示課題)美麗的西雙版納
。3)齊讀課題。
。4)過渡:今天老師就帶領(lǐng)大家到這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去走一走、看一看。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分小節(jié)朗讀課文。
2、自學生字。積累“美麗富饒”、“聳立云霄”、“五彩繽紛”等詞語。
3、說說你讀了課文以后西雙版納留給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地方?
三、學習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小節(jié):
。1)第一小節(jié)告訴我們什么?(西雙版納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的特點)
。2)拓展知識面:你還知道哪些民族?
2、學習課文第二、三小節(jié):
。1)男生讀第二小節(jié),女生讀第三小節(jié)。
(2)第二、三小節(jié)你讀懂了什么?(西雙版納是植物的王國)
。3)讀第二小節(jié),完成填空:
西雙版納是植物的王國。這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4)請你用“這里有怎么樣的什么”的句式來說話。
。5)讀第三小節(jié),用“什么時候,這里有什么,可以怎樣”的句式來說說。
3、過渡:美麗的西雙版納是植物的王國,那么它還有些什么呢?我們來繼續(xù)學習課文第四小節(jié)。
4、(出示課文第四小節(jié)內(nèi)容)你能想象出這樣一幅畫面嗎?請你用畫筆來畫一畫。
4、拓展想象思維:想象一下,還有哪些動物在那里?(出示說話提示:請你用“什么在哪里干什么?”)
5、學習課文第五小節(jié)
。1)老師向?qū)W生介紹有關(guān)西雙版納的風土人情(出示圖片或者影像資料)
。2)你覺得那里的人生活得怎么樣?
6、課文質(zhì)疑。
7、師:學習了課文,想想為什么說西雙版納是植物的王國,又是動物的王國?(可以在書中找有關(guān)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講述)
四、拓展知識面:
小朋友,你愛美麗的西雙版納嗎?除了課文中提到的植物和動物,你還知道哪些?請你收集有關(guān)資料,給大家作介紹。
五、作業(yè)布置。
A:1、抄寫字詞。
2、收集有關(guān)西雙版納的植物和動物,做介紹。
B:1、抄寫字詞。
2、選一節(jié)背誦。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美麗的西雙版納》教學反思
《美麗的西雙版納》這篇課文告訴我們:西雙版納既是植物的王國,又是動物的王國。我國國土遼闊,資源豐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有如下反思:一、總體來說,本課教學各環(huán)節(jié)安排緊湊,過程流暢,但在很多細節(jié)方面仍缺乏考慮。比如在西雙版納動物王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已經(jīng)相當熟悉,要求找出有哪些動物時,學生們大多能容易地給出正確答案。那我想在學生預習工作很到位的時候,是不是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比如讓學生用筆圈出各種動物的名字,一起來讀一讀它們的名字,借助圖片來說一說這些動物的樣子,這樣就可以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在動筆的過程中思考問題,同時也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相信這樣的課堂分為會更加生動。
二、朗讀指導方面。教學過程中,絕大部分學生能順暢流利地朗讀課文,我在課堂上并未注意朗讀時語調(diào)的變化,以及語速、情感的依時而變。上課時總是以高調(diào)的聲音和學生交流,這樣學生也會產(chǎn)生聽覺上的疲勞,對課堂效率的提高沒有幫助。同時,在學生的朗讀評比上,通常我的評比沒有很強的針對性,點評比較寬泛,不能讓學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朗讀方面的優(yōu)點和缺點。
三、說話練習方面。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根據(jù)動物王國的學習,借助多媒體圖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學生通常能完整地說出所要求的句子。我并沒有對學生的回答給予一定的指導,使得他們的回答更加具體化,深入化,只停留在簡單的句式上。對于學生的回答中的語法錯誤,有時會忽略掉,比如一學生說“羚羊在綠油油的草地里奔跑”,我沒有進行及時地糾正。看似簡單的錯誤,卻容易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一錯再錯。所以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要注重學生表達的準確性,不正確的地方及時給與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