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團員志愿者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
為構建和諧公路,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堅持以相互關愛、服務社會為主題,始終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充分體現無償、利他的基本要求,積極為身邊的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使廣大群眾切實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溫暖。努力營造“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圍,為發(fā)展公益事業(yè)、完善社會服務、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貢獻。我分局要以“服務社會發(fā)展進步,服務社區(qū)群眾需要”為宗旨,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努力使社區(qū)志愿者服務活動成為我分局建設中具有廣泛影響力和社會動員力的特色和亮點。
二、參加人員
(1)分局部分黨員。
。2)洋莊公路站職工。
。3)分局其他志愿者。
三、活動內容
。ㄒ唬昂霌P志愿精神,爭做環(huán)境衛(wèi)士”活動。以分局文明志愿者為主要隊伍,在春節(jié)期間主要對旅游重點路段進行公路白色垃圾清理、“牛皮癬”清除、不文明行為的勸阻和公共設施、綠化的維護等。引導過往游客講文明、樹新風,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ǘ矮I愛心送溫暖”活動。以分局黨員志愿者和洋莊公路站職工的自愿者為主,在通往江西省方向的交界處汾水關路段設立便民服務點,為過往的返鄉(xiāng)農民工提供便民服務,以體現社會的關懷和溫暖。提升公路部門的社會形象。
。ㄈ奥糜螀^(qū)交通導向志愿者”活動。利用春節(jié)期間,組織分局志愿者黨員到景區(qū)進行外地游客自駕游文明導向活動。
四、活動要求
(一)切實加強領導。把志愿者活動列入年度文明創(chuàng)建工作計劃,作為文明行業(yè)、文明單位活動重要內容,做好宣傳發(fā)動,動員更多的同志參與到志愿者服務活動中來。明確工作目標和重點,突出服務特點。
。ǘ┳龊没顒优_帳。建立志愿者服務活動臺賬,志愿者服務活動結束后,在活動記錄簿上如實填寫服務時間、服務項目、服務效果,同時設立意見箱和投訴電話,虛心接受群眾的反饋意見,
(三)營造活動氛圍。要認真做好宣傳發(fā)動工作,鼓勵動員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參加志愿者隊伍,大力宣傳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切實增強志愿者服務工作的影響力、吸引力,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ㄋ模淞⒘己眯蜗。分局志愿者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志愿者服務的各項規(guī)定,履行志愿服務,完成服務任務;不得以志愿者身份從事任何以贏利為目的或違背社會公德的活動,自覺維護志愿者服務隊伍的良好形象。
。ㄎ澹┳⒅乜偨Y提升。要不斷總結經驗,鞏固傳統(tǒng)服務項目,拓展創(chuàng)新服務領域,促進志愿者服務個性化、專業(yè)化、品牌化,大力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專業(yè)化水平,形成志愿者服務工作的長效機制。
活動結束后,于3月10前向市局政治處上報活動總結。
【篇二】團員志愿者活動方案
一、活動背景
“青年志愿者”這個名詞對于人們來說已不再陌生,在我們的周圍,青年志愿者無處不在。多年來,在扶貧開發(fā)、社區(qū)建設、環(huán)境保護、大型活動、搶險救災、維護治安、社會公益等各個領域,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會無私地奉獻著愛,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袄蠋煟!”“家長,您好!”每天清晨,當教師踏進校園時,總會迎來校門前執(zhí)勤的“小紅帽”親切的問候;每當遇到學生家長,“小紅帽”總會主動上前打招呼。
為加強校園管理,20xx年xx月,在院團委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向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的志愿者們發(fā)起了志愿者“小紅帽”執(zhí)勤的倡議,得到積極響應,我們將為每名志愿加入的同學統(tǒng)一發(fā)放小紅帽。無論是烈日當空,還是刮風下雨,總會有“小紅帽”的身影。他們在學生出入的高峰時段,在校內維持秩序,監(jiān)督同學不亂丟垃圾,組織打掃校院的馬路。希望在我們的努力下,校園環(huán)境好了,同學們出入秩序正常了,外來人員出入規(guī)范了!靶〖t帽”們將用辛勤的汗水為學校樹立起文明的形象。
二、活動目的
通過小紅帽巡邏活動,在每天早晨和中午上課前的人流高峰期進行校園巡邏活動,巡查是否有關破壞校園環(huán)境的垃圾粘貼物,保持校園的清潔,同時也幫助全體學生樹立和鞏固綠色環(huán)保意識,進一步優(yōu)化、美化我們的校園環(huán)境,進一步督促自己的環(huán)保行為。
三、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至12月
四、活動地點
達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五、參與人員
全體志愿者
六、主辦單位
院團委學生團體聯(lián)合會
七、活動安排
每周一至周五早晨:7:20—7:40中午:2:00—2:30
全體志愿者,維持進行三個多月的小紅帽執(zhí)勤活動,在每天的早晨和中午上課之前的人流高峰期對校園進行巡邏,時刻關注著校園的情況,關心我院校的事情。
八、活動價值分析
通過本次活動,來增強我院學生對校園環(huán)境的愛護,增強環(huán)保意識。同時是我院的環(huán)境得到優(yōu)化、美化。
【篇三】團員志愿者活動方案
為增強全社會扶殘助殘意識,大力弘揚人道主義思想和中華民族扶貧濟困傳統(tǒng)美德,倡導“平等、參與、共享”的現代文明新風尚,形成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社會風氣,充分發(fā)揮志愿者在助殘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廣泛整合各方面資源,切實幫助殘疾人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困難,改善殘疾人生存狀況,保證志愿者助殘服務活動規(guī)范化和常態(tài)化。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認真學習和領會“xx大”精神為統(tǒng)領,以全面貫徹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為主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弘揚雷鋒精神為主題,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樹立現代文明社會殘疾人觀,在全縣形成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社會風尚。實現奉獻他人,提高自己素質的目的,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二、活動目標
積極發(fā)動組建助殘志愿者隊伍,通過廣泛開展助殘志愿服務,引導全社會關注、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殘疾人,并通過培訓、實際學習、現場助殘活動,不斷提升助殘志愿者的服務和溝通等方面素質,同時全面掌握殘疾人狀況,并針對殘疾人康復、教育、維權、文化體育、社會保障等方面開展各種幫扶活動。
三、服務對象
面向全縣開展活動,重點是全縣失去勞動能力和生活自立能力的困難人群。先期重點在城關鎮(zhèn)各社區(qū)開展工作,逐步延伸到各鄉(xiāng)鎮(zhèn)。
四、組織形式和服務方式
依托平羅縣職業(yè)教育中心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開展縣級扶殘助殘志愿服務工作。逐步在各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成立志愿者服務工作站,負責在區(qū)域內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堅持自愿服務為主,不定期形式多樣的服務方式。
五、活動內容
(一)開展上門服務。與社區(qū)殘疾人協(xié)會、村殘疾人工作小組對本社區(qū)、鄉(xiāng)鎮(zhèn)的殘疾人進行全面走訪,了解需求,關愛殘疾人,與近期全區(qū)開展的“千名干部下農村、送政策、促發(fā)展”活動相結合,做到送政策上門,送服務上門。
(二)開展輔導服務。利用職教中心志愿者掌握醫(yī)療知識的優(yōu)勢為殘疾人進行心理和康復指導,輔導幫助殘疾人了解、掌握康復知識,為殘疾人提供康復和醫(yī)療服務。
(三)開展義診服務。爭取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單位的支持配合,邀請有一定技術特長的醫(yī)務人員到縣福利院和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家中為殘疾人提供義診服務。
(四)社會公益服務。為各類殘疾人的文化體育活動提供志愿服務;為殘聯(lián)組織的各種大型活動提供志愿服務。結合每年3月5日“學雷鋒志愿者服務日”、“全國助殘日”(5月份第三個星期日)、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12月5日“國際志愿者日”,以及各種節(jié)慶日,重點開展集中活動,活動內容重點是到縣福利院以及重度殘疾人家里開展慰問、義務勞動、義診等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
六、實施步驟
(一)準備階段(20××年3月上旬)。完善調整志愿者隊伍和資料建檔;I備志愿者扶殘助殘服務活動啟動儀式,選準“切入點”進行啟動。
(二)推動實施階段(20××年4月至10月)。適時組織志愿者扶殘助殘服務活動交流會,現場觀摩推進會,先進典型宣傳等活動。通過先進典型示范引導,將志愿者扶殘助殘服務活動向深度和廣度推進。
(三)總結提升階段(20××年11月上旬)。對年度志愿者扶殘助殘服務活動進行全面總結,并對成績突出的優(yōu)秀志愿者進行表彰獎勵。在總結的基礎上制定下一年度《扶殘助殘志愿者服務活動實施方案》,形成有人抓,有人管的經常性長效機制。
七、活動要求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制。要充分認識扶殘助殘志愿服務活動的重要意義,確定服務團隊負責人,精心組織志愿服務活動。做到活動經;⒅贫然,認真組織推進。
(二)發(fā)動群眾,營造氛圍。大力宣傳“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及時報道扶殘助殘系列活動,努力營造濃厚活動氛圍。扶殘助殘活動離不開廣大群眾的廣泛參與,要發(fā)揮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活動要融入社區(qū)的方方面面,做到進村入社區(qū)、深入家庭,關心到每一位殘疾人,要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讓他們樹立良好生活的信心和決心。同時要做到集中活動與經常活動相結合,確;顒拥膶嵭。并通過此項活動引導全縣廣大愛心人士參與到扶殘助殘志愿活動中,共同為殘疾人開展志愿服務。
(三)總結上報,歸檔資料。此項活動是一項艱巨而長效的活動,服務的點多面廣,意義重大,各社區(qū)要做好總結經驗,注意發(fā)現、培養(yǎng)、樹立、宣傳典型,將活動期間的文字材料、信息和圖片資料進行整理,在每項活動結束后上報縣殘聯(lián)和縣職業(yè)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