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同上一堂四史思政大課觀后感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和“大思政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馬克思主義學院1801班于線上開展“同上‘四史’思政大課,感悟真理力量”主題團日活動。
首先,由團支書王璐介紹本次黨史教育主題活動的具體事項,使同學們對本次活動有大概的了解;接著,由團支書王璐組織學生以宿舍為單位觀看“四史”思政大課,并拍攝學習照片,寫下對觀看此次思政大課的讀后感,使學生更好地了解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來龍去脈,深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來之不易;后,學生互相交流本次主題活動的感想,共同學習進步。
本次活動運用同上一堂思政課的方式,用新穎有趣的方式來進行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使黨史教育能夠更加直觀、更加有效地將黨在九十多年里形成的理想信念傳達給大學生,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黨史教育是引導大學生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是繼承和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的重要途徑。
【篇二】同上一堂四史思政大課觀后感
通過幾位老師的精彩講解,我學習到了新中國國家制度建設的歷程和偉大成就,也對黨史跌宕起伏并終取得勝利的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知。我們新中國用70多年走完了發(fā)達國家?guī)装倌曜哌^的歷程,這是只有中國才能創(chuàng)造的奇跡,真讓人心潮騰涌。但同時,我們的歷史也有創(chuàng)傷,我們的土地也曾飽受苦難,歷史是教科書,也是清醒劑,善于總結歷史經驗一直是我黨的優(yōu)良傳統和政治優(yōu)勢,我們黨也時刻保持著這種優(yōu)勢,一路乘風破浪、披荊斬棘。學習中國的歷史是我們青年的必修課,我們要從這些歷史中不斷汲取精神力量、經驗,智慧,以及堅定的立場,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強國之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我們當代青年大學生應該,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篇三】同上一堂四史思政大課觀后感
黨史、新中國史是一部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進行偉大斗爭的探索史、奮斗史、創(chuàng)業(yè)史和發(fā)展史,是無數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用鮮血和生命、智慧和勇氣書寫的壯美華章,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寶庫。每一名共產黨員都要珍惜這份“遺產”,認真學習傳承黨史、新中國史,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守初心擔使命中續(xù)寫黨史、新中國史新的篇章。
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只有深入學習、準確理解黨的奮斗史、新中國的發(fā)展史,才能弄清楚黨從哪里來、要往哪里去;才能深刻體會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才能常懷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透過歷史脈絡,近百年來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發(fā)展到壯大,從成立時只有50多名黨員發(fā)展成為擁有9400多萬名黨員的世界執(zhí)政黨,在實現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征程中爬山涉水、勇戰(zhàn)風雨、披荊斬棘,從勝利不斷走向勝利。新時代的共產黨員,要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人生的必修課,用黨史、新中國史鑄魂補鈣,感受信仰之力、理想之光和奮斗之艱,不斷增強對黨的政治認同、情感認同,堅決聽黨指揮,自覺聽黨話、跟黨走;要厚植報國情、立下強國志,爭創(chuàng)一流的工作業(yè)績彰顯愛國熱情。
時代呼喚擔當,使命引領作為。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黨員干部要從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勇于改革創(chuàng)新、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為黨史、新中國史著墨添彩。
【篇四】同上一堂四史思政大課觀后感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可以了解到,中國共產黨成為執(zhí)政黨之后,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消滅一切剝削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fā)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為中國發(fā)展富強、中國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xù)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業(yè),極大激發(fā)廣大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性,極大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社會發(fā)展活力,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使中國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我們黨是否堅強有力,既要看全黨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堅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黨員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堅定不移。堅定的理想信念,必須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對歷史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廣大黨員干部要把黨史、新中國史學習成果轉化為提升黨性修養(yǎng)、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營養(yǎng),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篇五】同上一堂四史思政大課觀后感
通過這次思政大課的學習,我們回顧了新中國史發(fā)展歷程的脈絡,深刻感悟到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深入了解新中國發(fā)展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激發(fā)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奮斗的信心和動力。歷史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斷走向成熟的實踐史,是中國共產黨推進建設新中國的實踐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機遇,我們應當堅持正確的歷史觀,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堅定四個自信,增強歷史擔當。在歷史中汲取勇氣和力量,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雙勝利。作為學生而言,我們要貫徹一個道理——擔復興大任,做時代新人。我們的知識不能局限在書上,要深刻認識到當今世界格局已經發(fā)生巨大變化,我們的思想也需要與時俱進,仍舊需要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道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篇六】同上一堂四史思政大課觀后感
第二講“四史”講堂—新中國史由三位主講專家分別介紹完成,即王雪超老師,張志丹老師和肖存良老師。我黨建立一百周年以來,從自發(fā)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中國革命,到自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再到以自己的理論解決中國現實問題。由此看來,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根基,中國共產黨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成立并開展革命的。如何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共產黨的百年精神,是我們青年黨員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要想克服困難、取得勝利,就必須要依靠人民、團結人民,把人民群眾放在、重要的位置,只有這樣才能匯聚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力量,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我們大學生,站在歷史的交匯點,必須牢記黨的教誨,傳承紅色基因,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我們青年人要珍惜大好時光,將自己人生價值的實現同國家命運相聯系,在為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實現我們的青春理想。
【篇七】同上一堂四史思政大課觀后感
在這堂黨史思政大課中,我們回顧了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四個階段,也細品了百年歷程下的時代精神。我們已經到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第四階段,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作為這一代的青年,我們不能忘記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用革命烈士的鮮血換來的,我們要與歷史,勇于擔當,不斷拼搏。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中國的偉大復興,有我的一份責任。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為祖國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更加堅定地在為祖國、為人民服務的路上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