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范文推薦
家庭對孩子一生的成長是至關(guān)重要的,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重要的啟蒙老師。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接觸的時間和機會多,父母的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父母的教誨引導孩子從小走到大,對孩子今后的成功有著重大深遠的意義。家庭教育作為孩子通向社會的第一座橋梁,對孩子的個性、品質(zhì)和健康成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激發(fā)學習熱情
我們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從來不對孩子百依百順,既要管孩子吃、穿、玩、學,又要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yǎng)。我們從來不對孩子的成績或錯誤不分青紅皂白地肯定或否定,從孩子的心理特點上考慮,避免出現(xiàn)教育方法成人化,甚至簡單粗暴。對于孩子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我們都要予以鼓勵和表揚,對他做得不好的事情也要幫助他分析問題,找出不足,耐心地說服教育,避免對孩子自尊心的損傷。孩子考試拿回成績單,偶爾出現(xiàn)成績不理想的時候,我們都是先幫他分析考試失利的原因,告訴他不要因為考試失利而產(chǎn)生畏懼感,勉勵今后加強學習,鼓勵下次取得好成績,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從而激發(fā)他的學習熱情。
二、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意識,挖掘孩子智力潛能
在家庭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新意識的機會很多,其方法也各種各樣。首先我們讓孩子多注意觀察周圍的一切,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和分析問題。在家庭生活中,當孩子遇到一件事情時,我們就輔導他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并說出特征,從而不斷擴大他的思維范圍。有時還給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回答,逐步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們盡量不告訴他怎么解決,先讓他自己想辦法,找出準確方便,快捷省時、省力的方法。他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使問題得以解決,便會在心理上得滿足,使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其次,動手操作是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新意識的源泉。動手是孩子智慧的體現(xiàn),多讓孩子動手操作,會促進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而且孩子通過操作會發(fā)現(xiàn)很多新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在以后遇到任何困難和問題時,孩子就會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來解決。后,我們還注重在家庭里要給孩子一個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在這種環(huán)境里,孩子的觀察、想象、思維能力可得到健康的發(fā)展。在孩子提出所謂“怪論”或做“怪事”時,我們從不輕易否定,而是讓他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施展自己的“才干”。我們相信:孩子潛藏的智慧非常之大,只要我們能正確地引導他的潛能就會得到充分發(fā)揮。
三、正確認識孩子的能力,對孩子的期望值適度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為達到這個目的,有的家長不惜一切代價實施各種智力開發(fā)或技能培訓,并且不滿足學校教育的內(nèi)容,在業(yè)余時間給孩子請家教,如學琴、畫、棋、舞等,讓孩子成天被各種學習任務所困擾。大量的事實證明,對孩子施加過重的學習任務,會引起孩子的厭學情緒。由于孩子不是主動地學習,對所學的知識缺乏興趣,即便是參加了學習,也還是“人在曹營心在漢”。長此下去會損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償失;诖,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值適度,根據(jù)他的專長、興趣合理安排他的學習,尊重他自己的意愿,從不加重他的學習負擔。
四、培養(yǎng)孩子守信的習慣,對孩子許諾要慎重
家長對孩子的許諾必須慎重、實在,讓孩子產(chǎn)生一種奮發(fā)向上的動力,促使其更好地完成任務。只有履行自己的諾言,家長的威信才能樹立起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是這樣做的,對孩子許諾前先慎重考慮,該不該對孩子許諾,能不能兌現(xiàn),這種許諾對孩子來說到底好不好等等。許諾后我們都會履行諾言,這樣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維護我們作為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同時教育了孩子對誰都不能隨便說話和,說了就要負責。
五、培養(yǎng)孩子的意志,適度的挫折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不會永遠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要受到挫折。精神上的煎熬,體力方面的磨難,都是挫折的不同形式。理想的受阻、追求的失敗、艱苦的勞作、疾病纏身,也都挫折的種種表現(xiàn)。家長對孩子實施挫折教育,對于孩子的性格意志的磨煉和能力品行的培養(yǎng),都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讓孩子承受適度的挫折,可以使孩子從挫折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使認識得以升華,也可以磨煉孩子的意志,增強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古人說:“吃一塹、長一智”,說的正是這一道理。孩子只有在經(jīng)受了磨煉才會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對孩子從不溺愛,不怕讓孩子受委屈,不讓孩子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經(jīng)常帶孩子參加勞動鍛煉,以此來鍛煉孩子堅強的意志。在對孩子實施挫折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同時也會注重讓孩子對遭受挫折的承受能力,避免孩子產(chǎn)生消極情緒,從而引起負面影響。
六、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增強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將孩子培養(yǎng)成人是我們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讓孩子能夠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孩子的獨立性只能在實踐中逐步培養(yǎng)起來。作為家長我們很清晰地認識到孩子無論做什么事都是從不會到會,然后到熟練。我們每次都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只要是經(jīng)過努力,不管成功與否,都應該鼓勵,讓孩子感到自豪。孩子畢竟是孩子,當孩子在做事情時,哪怕做錯,我們也會對他多鼓勵少批評。
2.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范文推薦
我是一名高中生家長,我和廣大家長一樣都期望自己的子女能夠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出人頭地。
寫這篇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是希望能夠相互學習,讓我們更好地培養(yǎng)和教育孩子,F(xiàn)在,將我的感受分享給大家。
一、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我在許多報紙和雜志上看到許多家長十分愛他們的孩子,認為對孩子的愛的付出是理所當然,不需要感激和回報的,只要孩子學好知識,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因此,常常有新聞報道,某某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和父母吵架而離家出走,使其父母心急如焚,四處尋找甚至打電話報警,而孩子卻正在網(wǎng)吧中玩游戲。
這實在是讓人痛心,但歸根到底,是孩子沒有對父母的感恩意識,對父母給予的關(guān)愛,毫無感覺而造成的,所以,我很重視這點。從小,我就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導和培養(yǎng),孩子很小時就會在我下班前將地板擦干凈,并給父母做好菜。
現(xiàn)在平時的雙休日,只要我在家,中午,他就會燒飯給我們吃,當父母過生日時,孩子就要做家務來報答父母,這是我們家默認的規(guī)矩,由此,通過勞動,來培養(yǎng)孩子的感恩意識,有一顆感恩的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
二、讓孩子學會獨立,學習生活技能
現(xiàn)在的孩子就像是溫室中的花朵,在長輩親人的呵護下成長,導致許多孩子養(yǎng)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毛病,喪失了生活能力,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啃老族”。我認為,孩子必須要學會獨立生活,因為孩子長大了,終究要一個人生活,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父母身邊,所以,我一直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技能,從基本的洗衣服、疊被子,到燒飯做菜,在此期間,我發(fā)現(xiàn)只要你肯教他,他就會很感興趣地去學。
現(xiàn)在,我還和孩子有一個約定,那就是在高考結(jié)束的暑假中由他來做飯給我們吃,以此來培養(yǎng)他的生活能力和家庭責任感。
三、民主平等,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很多報紙上經(jīng)?梢钥吹礁改敢蛉狈εc孩子的溝通而導致的一系列問題,甚至有的還相當嚴重,進入青春期的少年,多少都會出現(xiàn)“逆反心理”,這點,身為一名高中生家長的我深有體會,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個子越來越高,他和你的交流就越來越少,并且現(xiàn)在學習如此緊張,孩子每天上學早出晚歸,回家后吃了晚飯,又回房做作業(yè)去了,這時候,我們也不便打擾他學習,相互之間交流的時間少之又少,我們只能找尋時間來了解孩子的情況。
于是,我們選擇了在飯后,大家坐在一起,彼此之間像朋友一樣談談心。這時,我們會把自己的情況和孩子說一下,一起分享。因為交流是對等的,只有通過相互分享才能成功,做為另一方,孩子也會很樂意地將自己的心事告訴我們,由此,既可以讓我們及時了解孩子,又可以讓孩子明白父母的辛酸。
四、和孩子一同學習
父母的所作所為會深深地影響到孩子。譬如,我喜愛看戰(zhàn)爭、偵探一類的電視,受我的影響,孩子也特別喜愛,常常,我們母子倆會在空閑時一同坐在沙發(fā)中看這類影片。家長重要的作用就是潛移默化,“孟母三遷”,說得也類似于這個道理,只是將重點變成了周圍環(huán)境。
很多家長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打游戲、看電視,有時候家長要求孩子一放學就去寫作業(yè),而自己卻守在電視機旁,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我從孩子上初中就開始實行孩子做作業(yè)時不看電視的措施,孩子的父親除日常新聞外也基本上不看電視,他看看報紙,或是到公園去散散步,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有利于他學習。
五、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
學校中的老師很負責,尤其現(xiàn)在高中的班主任,他們總是辛苦地將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xiàn)及時地反饋給家長,通過聯(lián)系卡、家訪、家長會等方式進行老師和家長間的溝通,幫助孩子,引導他們進入正常的軌道,我常常定期打電話向班主任了解一下近孩子的情況,便于及時教導孩子。
六、適當鼓勵。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考試對于孩子和家長是熟悉不過的了,所以面對孩子的考試失利,我會根據(jù)他近的表現(xiàn)情況幫他進行分析,例如:近做作業(yè)時經(jīng)常走進走出,來來去去的次數(shù)變多,由此判斷孩子近的心思沒有完全放在學習上,雜念太多,于是,我就會告訴他在接下來的時間當中要安下心來,認真學習,減少這些雜念。
對于已經(jīng)進入高三的孩子,我會每天在他出門時對他說聲加油,或者伸起拳頭給他鼓勵,激勵他努力拼搏!
3.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范文推薦
讀書是開闊孩子視野、獲取知識的一種學習方法,也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讓讀書成為孩子的興趣。我做法是:
一、營造一個家庭讀書的氛圍
孩子總是很容易受環(huán)境影響,不然就不會有“孟母三遷”的故事。我相信在一個舉手就可拿到書的環(huán)境里成長,很少有孩子會對書籍產(chǎn)生抗拒。培養(yǎng)孩子的讀書習慣,我們營造這樣一種氛圍:少看電視多讀書,經(jīng)常交流讀書的心得和樂趣,讓孩子從父母的喜悅中漸漸體會到讀書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擋不住的。如今,孩子早已能參與到我們的交流中來了。
二、帶孩子上書市和圖書館
要讀書,首先要買書。買書,不在多,而在勤,我們每個月給孩子買兩三本,寒暑假和節(jié)假日再多些。買書時,帶女兒一起去,可讓她自己選書。書的內(nèi)容可以是學習用書也可以是娛樂用書,除了買書,還可以帶孩子去圖書館,孩子好動,硬讓她靜下心來看書,可能會使她產(chǎn)生逆反心理,導致對讀書的厭倦。把她帶到圖書館,可以滿足她走出家門的渴望,在一種放松的心理狀態(tài)下,比較容易展開引導。實踐中,我注意給她出一些需要查閱資料才能回答的問題,在孩子無法解答的情形下,便誘導她到圖書館尋找答案。讓孩子帶著問題到圖書館,通過對書籍的利用解決問題,享受成功的喜悅。時間長了,自然就能體會到書籍的好處,萌生親近書籍的愿望。
三、引導孩子閱讀入門
閱讀應該從小開始。有韻律的文字和優(yōu)美的插圖比較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較之散文,詩歌更易為孩子所接受。幼兒園時女兒識字還不多,我就每天講給她聽,過一段時間由她復述大致的意思給我聽,上學后,我便讓她自己邊拼音邊閱讀。上學前,女兒有個習慣,每天臨睡前總愛聽一會兒書,大概不超過20分鐘,或者打開錄音機聽故事,在故事聲中不知不覺進入夢鄉(xiāng)。
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讓孩子從輕松的聽故事和被情節(jié)吸引轉(zhuǎn)向為閱讀本身所吸引為關(guān)鍵。父母要幫助孩子從為情節(jié)而讀轉(zhuǎn)為真正的閱讀,使閱讀成為他的一種生活方式,讓孩子認定:閱讀是愉快的娛樂。
對于十來歲的孩子,像女兒愛動腦筋急轉(zhuǎn)彎和猜謎,一有新謎語都要拿來考考我們。我們呢,有時就故意左思右想猜不出,當她得意地把謎底告訴我們時,我們還會問一聲:“為什么?”她便會眉飛色舞地解釋給我們聽。這樣既培養(yǎng)了她閱讀理解的能力,又激發(fā)了她學習的興趣。家里有幾套《腦筋急轉(zhuǎn)彎》、《猜謎樂》,女兒很愛看。
四、適時鼓勵孩子閱讀后的進步
在送女兒上學的路上,我們常常會一起玩一些詞語游戲,如反義詞、同義詞、形容詞、成語等等。出去游玩時,她也會即興背一些古詩、名句。女兒讀書后所在的班開始記日記了。也許是日積月累吧,女兒的日記中常常會用進一些好詞佳句,每當聽到女兒嘴里吐出一個個新鮮的詞語,我便大力表揚,“真棒!”“了不起!”,女兒笑瞇瞇地照單全收,還會饒有興致地告訴你,這些好詞好句的來源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