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歲孩子睡前童話故事:猴子種栗子
猴媽媽覺得三個孩子已經(jīng)長大了,這年年初,它把家里那片栗樹均分給三個孩子,讓它們自己培育,獨立生活。
猴子三兄弟個個身強力壯,分居后它們天天在果園里除草、治蟲、澆水、施肥,栗樹長勢喜人,碩果累累。
栗子成熟了,三只猴子都忙著收獲,然后各自把栗子過了磅,很湊巧,都是300公斤。
當(dāng)年年底,猴媽媽把三個孩子叫到身邊,要它們匯報當(dāng)年栗子的收獲情況。猴子三兄弟除老二實報外,老大虛報有400公斤,老三瞞報僅200公斤。
猴媽媽立即贊揚了老大勤勞能干,為幾個兄弟的脫貧致富樹立了榜樣,并當(dāng)場為它頒發(fā)了獎金。同時,它還為老三發(fā)放了扶貧款。
次年開始,栗樹林里變了樣,失去了往年那一派繁忙的景象。
猴子三兄弟中的老大想,瞎忙了一年也增產(chǎn)不了幾斤栗子,不如年底虛報產(chǎn)量多得獎金。因此它足不出戶,天天睡醒了吃,吃飽了又睡。
老三覺得自己年紀(jì)最少,收成不好有理由得到扶助,因此它長期到各地名山游玩,那片栗樹早就拋在腦后,直到年底才回家。
老二呢?雖然它對猴哥和猴弟的成績有所懷疑,但它認(rèn)為生活必須依靠自己,開始實施科學(xué)種栗子的規(guī)劃,苦干加巧干,它的那片栗樹越長越好,收獲一年比一年多。
有一年年底,猴媽媽生病死了。從此,癡迷不勞而獲的老大、老三失去了依靠,日子很難過。老二呢?它過上了非常幸福的生活。
2.十歲孩子睡前童話故事:不自量力的蚯蚓
不論你相不相信,蚯蚓卻始終自認(rèn)為自己的祖先與大森林里的大蟒蛇的祖先是遠(yuǎn)親。不幸的是蚯蚓的祖上不懂得優(yōu)生優(yōu)育,才會讓蚯蚓退化到了現(xiàn)在這個模樣。
蚯蚓經(jīng)常為居住在肥沃的大地里面為而自豪,或許是由于人類管蚯蚓叫“地龍”?炻,人類都把自己叫“龍”啦,而大蟒蛇也只不過是一條“小龍”。這簡直太令蚯蚓歡欣鼓舞了,蚯蚓經(jīng)常這樣想。
盡管這有些自吹自擂,但的確是一個自我撫慰的好方法。時間一久,蚯蚓養(yǎng)成了個毛病,每天快睡著以前都會這么跟自己說幾遍“我是地龍”,否則肯定會失眠的。
后來,這條小蚯蚓漸漸長大成人了,它看到自己的身長不足四十厘米。不過已經(jīng)是蚯蚓家族里最長的了,于是放棄了和大蟒蛇一較高低的想法,、把期望全都寄托在下一代蚯蚓身上。
蚯蚓寶寶降生了,為了繼承先祖的遺志,小蚯蚓每天都熱衷于鍛煉身體,不辭辛苦地往返于泥土之間。事實上,剛開始的時候小蚯蚓對于先祖的遺訓(xùn)并不感興趣,它非常喜愛無憂無慮而且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小蚯蚓喜愛泥土,熱愛自己的生命,憐愛自己的身體。只有光滑細(xì)小而且非常柔軟的嬌軀才有可能在泥土里快樂地活動。
小蚯蚓勤奮地工作著,它想把自己的家建設(shè)得松軟舒適一些。不幸的是,有一天,一只大公雞徹底打破了小蚯蚓的幸福生活。
事實是這樣的,小蚯蚓剛松完了土露出頭喘口氣,它的頭剛鉆到小草的根部,沒有料到,被一只目光銳利的大公雞看到。那只大公雞飛快地?fù)淞诉^來,低頭就朝小蚯蚓啄去,幸虧小蚯蚓平常訓(xùn)練有素,身手敏捷,趕緊鉆到泥土里去了,躲過了一難。
小蚯蚓驚慌失措地鉆到泥土里,簡直心都碎了:“我是一條益蟲,那只可惡的大公雞,竟然想把我吃掉!”
小蚯蚓想到這里更難過了,眼淚止不住地向下流。聽到了小蚯蚓的哭聲,有一只老蚯蚓緩緩爬了過來,它把小蚯蚓的眼淚擦干,安慰道:“好孩子,不要再難過了,在現(xiàn)實世界里就是這樣的,因為咱們太弱小了,因此才會被其他動物欺負(fù),甚至被它們吞掉。假如咱們蚯蚓是強大的,就不會再有人敢來進(jìn)攻咱們了!
小蚯蚓又想起了先祖的遺訓(xùn),“假如我是一條大蟒蛇就好了!毙◎球静粍俑锌,今天它終于理解先祖的良苦用心了。
自從那一天起,蚯蚓完全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它知道只有自己強大了,才有能力保衛(wèi)自己的家園,保護(hù)自己不受到危害。它想像大蟒蛇那么強大。
一天,在一棵無花果樹底下,蚯蚓有幸看到了腦海里的英雄一一大蟒蛇,大蟒蛇正在無花果樹下睡大覺。蚯蚓非常希望自己也能有蟒蛇那么粗大,于是躺在大蟒蛇的旁邊,使勁伸長自己,但是因為用力太猛了,一下子就把身體給伸斷了。
不幸的小蚯蚓,不僅沒有變得像蟒蛇那樣強大,而且還因此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3.十歲孩子睡前童話故事:松鼠看到了什么
酷暑的一天,有條小草蛇吃飽了,想找個好地方休息休息。他在一棵樹下發(fā)現(xiàn)了一片草地,又深又軟,便盤起身體,在那兒睡著了。
這時樹上有只松鼠。他看見陽光照到小蛇皮膚上,透過密層層的樹葉,一閃一閃的,便像往常見到稀奇事兒那樣,嘁嘁喳喳叫起來。
這聲音吸引了一位正在附近林間小路上走過的獵人的注意。
“哎,”獵人自言自語說,“松鼠為啥這樣嚷嚷呢?”
獵人小心翼翼地來到樹下,一眼看見那條盤起來的小蛇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原來是為這個呀,”獵人失望地說,“一條既無害也不好吃的草蛇!
說完,他沒碰小蛇,便繼續(xù)上路了。
過會兒,小路上又走來一個獵人,也聽到了松鼠的叫聲。
“我倒要看看松鼠在嚷嚷些什么?”他自言自語地說,端起長矛,輕輕靠近了大樹。
他見是一條小草蛇,便厭惡地說,“哼,把這家伙帶回去給我妻子作晚飯,她連謝都不會謝一聲。它既然不會傷害我,我也懶得費力氣去打它。”
于是他回到小路上走開了。
再說,在這段時間里,有條吐毒液的眼鏡蛇一直躲在草地附近。這條眼鏡蛇整個上午都是在擔(dān)驚受怕中度過的。他被獵人追趕過三次。這些獵人既怕他的毒液,又喜歡品嘗他作為佳肴的滋味。他好不容易暫時脫險了,但總擔(dān)心過不了多久又會被人發(fā)現(xiàn),并被人打死。
他發(fā)現(xiàn)兩個獵人都看見了小草蛇,卻并不殺他,便斷定這兒是塊寶地,任何蛇在這兒都會平安無事。于是他展開身體,昂起頭,向小草蛇發(fā)出嘶叫,直噴毒液。小草蛇突然醒來,驚慌失措地逃進(jìn)樹叢中。
“嘶,”眼鏡蛇自言自語說著,在草蛇剛才匆匆忙忙離開的那塊地方盤起來,“現(xiàn)在我可以好好睡它一覺了,在這兒誰也不會來碰我!
這一切,松鼠都看在眼里,他叫得比以前更響了,可是眼鏡蛇連理也不理——他倒是聽?wèi)T了。
不久,第三個獵人走過那條小路,他正為一天毫無獵獲而懊喪著哩!斑@是什么聲音?”他自問道,“松鼠沒看見什么新鮮事兒是不會這樣大喊大叫的。順著它去找,沒準(zhǔn)會搞到一頓晚餐呢。”
他端著棒子,不聲不響摸到樹下,而松鼠還在枝頭上吵吵嚷嚷。這時,獵人看到那條大眼鏡蛇正放心大膽地在草叢中睡覺。他輕吁了一口氣,舉起棒子,用力一揮,將蛇打死。他拎起蛇,塞進(jìn)自己的皮制獵物袋,想到這正是一頓可口的晚餐,不禁高興地笑起來。
“謝謝你了,小松鼠!”他叫道,“你要不說,我真不知道這兒還有條蛇啊。”說完,他便向家里趕去。
而耳聞目睹這一切的松鼠,這下叫得更響,笑得更歡了,他是在對自己說話哩,他說,“是了,是了,對這個是安全的,對那個就不安全了。可得小心啊,可不要上當(dāng)啊!”
說完,他縱身跳到另一棵樹上,鉆進(jìn)枝葉里尋找晚餐去了。
4.十歲孩子睡前童話故事:驢子的理想
大森林里舉行唱歌比賽,動物們都前去參加,在賽場一展歌喉。
小驢子覺得自己的嗓子很特別,發(fā)出的聲音特別響亮,他昂首張嘴,發(fā)出“吭吱、吭吱”刺耳的聲音。動物們聽到小驢子的叫聲,紛紛捂上自己的耳朵。
小驢子見大家那么討厭自己的歌聲,十分傷心。他想,只要自己堅持刻苦練習(xí),一定能夠成為遠(yuǎn)近聞名的歌唱家。小驢子從此天天刻苦練習(xí)唱歌,從不間斷。
鄰居小馬真心誠意地對小驢子說:“你發(fā)出的聲音確實很大,但是很難聽,你還是盡快放棄當(dāng)歌唱家的想法,和我一起練習(xí)奔跑吧!”
小驢子看了一眼小馬,說:“奔跑有什么出息,我有這么好的嗓音條件,不當(dāng)歌唱家不是可借了嗎?我決不放棄我的理想!”
小馬見小驢子還是每天“吭吱、吭吱”叫個不停,就說:“唱歌不是你的特長,你何必在這上面白白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呢?還是面對現(xiàn)實,學(xué)習(xí)一些實實在在的本領(lǐng),干一些實實在在的事吧!”
小驢子還是每天“吭吱、吭吱”叫個不停。小馬被他吵得實在受不了,遷移到別的地方去住了。
時間過得飛快,小馬經(jīng)過勤學(xué)苦練,成了遠(yuǎn)近聞名的千里馬。小驢子卻始終沒有成為歌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