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心愿》知識與技能:
1、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正確認讀本課十一個生字,會寫本課八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初步懂得開發(fā)建設大西北的歷史意義。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這個故事。
過程與方法:
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樹立長大為祖國做出貢獻的人生目標。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桃形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新課
首先利用談話激趣,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長大后想干什么?這時,孩子們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學生各抒己見)大家的愿望非常好,今天這一課的題目就是《心愿》,那么你們想知道這篇童話講的是誰的心愿嗎?
(二)初讀課文
1、讀文識字:
師:現在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圈出文中自己不認識的生字,多讀幾遍,想辦法記住它。
教師出示桃形生字卡片,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說一說怎么記這些字,教師可引導學生用猜謎語、部件組合法、形聲記憶、比較法等多種形式進行記憶。學生可能會說:大米有兒子是“籽”;天上有月亮,地上有禾苗女是“矮”等。
師:你們真棒!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記住了這些生字,老師相信課文讀的也一定很好,誰愿意先來展示自己?(按自然段讀文。指名學生讀課文,其他學生評價。)
2、聽老師讀,然后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ㄈ├斫庹n文
師:現在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想,看看你還能讀懂什么?(學生自己讀課文。)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收獲。學生自由談論自己讀懂的地方。鼓勵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學生提出自己不懂問題后(簡單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隨即解決,對于與文章中心有關的問題,教師板書,共同解決。)相機介紹大西北(出示大西北的圖片)。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疏導出以下問題:
1、槐樹媽媽的心愿是什么?
2、強強、苗苗的心愿又是什么?
3、聽了他們的心愿后,你發(fā)現了什么?
這樣學生就會發(fā)現他們的共同心愿,這時以圖畫形式板書。
分角色朗讀,獨白部分由大家齊讀。
。ㄋ模┩卣寡由
1、后升華學生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同學們,槐樹媽媽和強強、苗苗的共同心愿,是讓槐樹籽娃娃能在大西北長出一片片樹林,他們是那樣高尚、那樣無私,你們又有什么心愿呢?
學生脫口而出:把好吃的、好玩的給大西北的小朋友,還有的可能說,學好知識掙大錢,給他們捐款。這時要引導學生,只有學好知識,才能開發(fā)建設大西北,真正幫助大西北的小朋友。
2、為了給學生開辟一個書面表達空間,課后作業(yè)是這樣設計的:胖胖的槐樹籽來到大西北以后會怎樣?強強、苗苗寫信會寫什么內容?展開你們想象的翅膀,在小本本上寫一寫。
接著用優(yōu)美的語言小結。槐樹媽媽及強強、苗苗用他們純真的心靈表達著自己美好的愿望,那你們想知道老師的心愿?我希望你們能學好知識,將來開發(fā)建設大西北,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2.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重要電話》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本課11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會寫田字格里的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反復閱讀,讀悟結合,理解課文,體驗情感。
2、通過小組討論對課文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體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從秋兒為完成媽媽交給的任務,克服恐懼獨自在家的經歷中,受到啟迪,學習做個勇敢的孩子。
激趣引入:
秋兒的媽媽是個醫(yī)生,一天晚上,媽媽要去值班,要秋兒等一個很重要的電話,你覺得這個重要電話可能會是什么事呢?
讀讀課文看你們猜對了嗎?
給學生一個充分發(fā)揮自己想象的空間,增加學生讀文的興趣。
讀文識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生字,班內交流。
2、這個“重要電話”到底是什么事?
3、指名讀課文。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
合作探究、理解課文:
讀了這篇課文,你覺得秋兒是個怎樣的小女孩?從哪看出來的?
先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班內交流:
1、秋兒是個膽子很小的女孩。
2、秋兒是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
3、秋兒是個能克服困難的孩子。
要找到相應的句子反復讀一讀。
老師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大家:
秋兒開始很害怕,而且?guī)状蜗胩优,但終她逃跑了嗎?為什么?
秋兒沒有逃,因為她怕那個重要電話是病人找媽媽的。
老師還覺得秋兒的媽媽是個很聰明的人?你們有什么看法?
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解決。
發(fā)表學生的個性化想法,教師巡視,了解學生說的情況,及時發(fā)現學生當中有價值的見解。
讓學生多讀,提倡個性化的朗讀,讀出秋兒的害怕及心里的矛盾。讓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體會秋兒心里的變化,發(fā)現秋兒身上的優(yōu)點。
引導學生體會出秋兒還是個很有愛心和責任心的孩子。
學生可能同意老師的看法,覺得媽媽是在幫秋兒克服膽小怕黑的缺點,也可能有的同學不贊成媽媽這樣的做法。要鼓勵學生的想法,只要他說的有道理就要給予肯定。
拓展延伸:
你遇到過類似秋兒這樣一個人在家的經歷嗎?你原來是怎么做的?現在你會怎么做?先說一說,課后寫在小本本上。
小結:老師希望你們都要懂事,有責任心,遇到了困難要努力克服,做一個勇敢的好孩子。能做到嗎?
從秋兒這件事上受到啟迪,學習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鼓勵學生戰(zhàn)勝自己的恐懼與不足,不斷進步。
指導書寫:
1、讀單字、詞語、句子,認讀生字。
2、交流記字的好方法。(可以和原來學過的字對比記憶)
3、描紅書寫,之后小組互評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
通過互評,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并提高識字寫字興趣。
3.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小馬過河》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一、談話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我們上一課學了《坐井觀天》,同學們很喜歡讀,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同學們一定會覺得很有趣。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重點解決生字的讀音,大致了解故事的內容
1、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一、二遍,要求目視雙行,讀準生字的音,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分段指名讀課文,學生聽、議;檢查生字的讀音,教師用生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一些生字的讀音。
匹:是三聲,不要讀成“p”或“p”
如:讀二聲,注意和方言區(qū)別。
突:讀一聲,不要讀“t”。
然:讀“rn”,不要讀成“yn”。
3、把生字帶入課文中去讀,直到讀熟
4、教師范讀(或聽朗讀錄音)課文。學生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講小馬過河時發(fā)生的事)
三、課堂作業(yè)
1、在課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生詞,讀一讀。
2、用“麥、步、然、意、連”口頭組詞,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
3、小組同學之間互相訂正。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
一、用字詞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二、指名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導學生讀第一、二自然段
理解小馬已經長大了,愿意幫媽媽把麥子馱到磨坊去。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讓學生說說老馬和小馬住的地方。理解“馬棚”(養(yǎng)馬的地方)、“一匹”等詞。
2、先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讀
思考:從老馬和小馬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小馬長大了,很愿意幫助媽媽做事。從“您”看出小馬不但愛勞動,而且有禮貌)
3、選擇幾個重點詞語加以指導,并結合指導朗讀。如“連蹦帶跳地說”,寫出小馬說話時的動作、神態(tài),表示小馬愿意做事。還可以換上“
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跳呀蹦呀”等詞語。
四、自由讀第三至六自然段
思考:小馬馱著麥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難?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閱讀中找出有關詞句,做上記號。
1、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小馬來到河邊,為什么為難了?它想到了什么?讀有關的句子。
“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水嘩嘩地流著!毙●R過不了河,為難了。“去路”,指往前走的路!皳踝×巳ヂ贰,就是沒法再往前走。小馬是怎么想的?讀有關的句子,指導讀出語氣。小馬想的話,輕讀。
2、小聲讀第四至第六自然段。邊讀邊想:小馬過不了河,它是怎么做的?老牛說河水淺,松鼠說河水深,它們說的對不對?為什么?
(1)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思考:小馬問老牛,老牛怎么說?
老牛說:“水很淺,剛沒小腿!保ㄟ@里要注意的是老牛的小腿)
。2)指名讀第五自然段,從“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注意“立刻”)說明小馬沒動腦筋想,準備過河
小松鼠說河水很深。和老牛說的比較,為什么它們的說法不同?
邊讀書,教師邊出示掛圖(小河、老牛、松鼠的圖片或幻燈片)進行比較,使學生明白,小馬要過河,老牛說河水淺,小松鼠說河水深。它們之所以說法不同,是因為它們的身體條件不同,感受也不同。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沒過它的小腿;松鼠個子小,河水可能會淹死它。這里可要求學生按“因為老!哉f……;因為松鼠……所以說……”的句式回答。
。3)指名讀第六自然段,聯系上下文理解“小馬連忙收住腳步,不知道怎么辦才好”這句話的意思。
老牛說河水淺,小馬“立刻”跑到河邊準備過河;松鼠說河水深,小馬“連忙”收住腳步。“立刻”、“連忙”兩詞的意思相近,都含有“快”的意思,說明小馬沒動腦筋想。
小馬聽了老牛和松鼠完全相反的話,不敢過河了。小馬既不動腦筋想一想,又不敢試一試,所以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五、指導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1、小馬問老牛的話,后面是問號,要用疑問的語氣讀。老牛的回答,說得平靜,因為它認為河水很淺,要讀得平緩?梢宰屌瑢W讀小馬的話,男同學讀老牛的話,分角色練習朗讀。
2、松鼠的話同老牛的話就不同了,“攔住他大叫”,后面的話用的是感嘆號,表示語氣加重!靶●R!”一聲大叫,要讀得急促些,聲音要高一點,兩個“別過河”,速度要快一些,連著讀,第二個“別過河”語氣要加重些。
3、“小馬吃驚地問”,不是一般地問,“吃驚”,嚇了一跳,表示小馬害怕,緊張。教師可示范,讀出語氣來,再讓學生練讀。
4、第六自然段中小馬“嘆了口氣”說的話,是拿不定主意,無可奈何,只好回去問媽媽,要讀得輕緩。
5、四人一組練習分角色朗讀。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學習生字
一、朗讀第七自然段
思考:小馬的媽媽是怎么說的?媽媽的話是什么意思?你從它的話中懂得了什么?
1、指名讀,找出小馬媽媽說的話,用小黑板出示:“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
2、聯系上下文稿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小馬來到河邊,老牛說河水淺,它“立刻”準備過河;松鼠說河水深,小馬“連忙”收住腳,不敢過河了。全句的意思是說,不要只是聽別人一說就信以為真,一定要自己動腦筋想一想,在思考的基礎上,再親自試一試。因為別人說的,往往只適合別人。別人說的對不對,要想一想,并實踐一下,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二、指名讀第八自然段
思考:小馬是怎么過河的?過了河它有怎樣的感受?
1、把寫小馬感受的話找出來,教師用小黑板出示:“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2、小馬的這種感受是怎么得來的?讀有關句子。
這是小馬自己試著過了河才知道的。因為小馬既不像老牛那樣高大,也不像松鼠那樣矮小。
三、指導朗讀第七、八自然段
小馬媽媽的話,要用誘導、親切的語氣讀。小馬的話中“過……過不去”,“沒……沒想過”,這兩處的省略號不表示省略了某些內容,而表示說話時心里很為難,所以是斷斷續(xù)續(xù)的。要指導學生用難為情的語氣讀
四、總結全文
抓住老馬的話,讓學生聯系全文理解,各抒已見;讓學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動腦筋,要去試一試才行。
五、指導書寫生字,分析記憶字形
1、重點指導以下幾個生字的字形和書寫。
匹:共4畫,筆順是:
事:共8畫,筆順是:
然:共12畫,筆順是:
“愿、半、袋、擋、如、道”等字,可啟發(fā)學生利用學過的偏旁和熟字分析記憶字形。
麥:上下結構,上邊是青字頭,下邊是折文“夂”,不要寫成反文“攵”。
突:上邊是穴字頭,下邊是大字加一點“犬”,不要寫丟后一點。
2、練習寫字。
。1)每個字寫三遍。
。2)自己對照范字,評一評,自己哪個字寫得好,還有什么不足。
。3)組內相互評議,在寫得好的字下面加點。
。4)在評議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再練寫生字。
六、重新組合學習小組,選擇合作完成下列一項任務
1、分角色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評一評,讀得怎么樣。
2、講《小馬過河》的故事。其他同學評一評,講得怎么樣。
3、編課本劇表演《小馬過河》。其他同學評一評,表演得怎么樣。
4、想象,小馬過了河,在回答的中上,又遇到松鼠、老牛,回到家里,見到媽媽,它會說些什么?其他同學評一評想象得怎么樣。
4.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認識“盒、聊”等10個生字,會寫“彩、夢”等10個新字。會寫“彩色、腳尖、森林、雪松、歌聲、蘋果、精靈、季節(jié)”等詞語。
2、了解各種各樣的夢,體驗夢的多彩之處。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夢境
1、師:小朋友們好,你們昨晚睡得好嗎?有沒有做夢?誰來講講你的夢?
2、學生講自己做的夢。
3、師:我昨晚想著今天要給孩子們上課,也興奮得睡不著,感覺自己也做了一個奇妙的夢。
我夢到自己仿佛有了魔力,我用腳尖輕輕一滑,大片的草坪綠了,到處的野花都紅了,天空也藍了,藍得可愛,藍得透明。在蔥郁的森林里,雪松們手拉著手唱著歌、跳著舞。在一座小屋的煙囪上,結出了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般的太陽。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師:你們覺得老師的夢怎么樣?
生:神奇、甜美。
師:看來大家都做過夢,今天我們也要學學《彩色的夢》。
4、揭示課題《彩色的夢》。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檢查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完成以下要求:
(1)借助拼音將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有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認一認,實在不認識的請圈出來。
。3)找出文中的新詞,聯系上下文理解。
(4)說說課文中講了一個什么樣的彩色的夢?
2、檢查學生的初讀情況。
。1)將學生分成4個小班,每個小班讀一個小節(jié),看看哪個小班讀得好。
。2)認生字。同桌互相認生字,看誰還有不認識的生字,同桌教教他。
。3)強調存在困難的生字。
A、后鼻音:坪、囪、精、叮、嚀
B、邊音:聊
。4)將生字的拼音帽子去掉,再開火車讀一讀。
。5)將生字寶寶藏到詞語中讀一讀。
鉛筆盒 聊天 草坪 蔥郁 拉手
煙囪 精靈 叮嚀 彩色 腳尖
森林 雪松 歌聲 蘋果 季節(jié)
。6)有不理解的詞語嗎?聯系上下文思考。
蔥郁:森林里的雪松長得很好,很茂盛。
叮嚀:本文指紫葡萄叮囑、交待。
3、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樣的彩色的夢?
(1)學生再讀課文。
。2)請學生概括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樣的彩色的夢。
。3)師小結。
課文主要講了我用畫筆描繪了一個彩色的夢。
三、指導書寫。
1、學生自由觀察10個要求書寫的生字,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
2、同學們互相提醒。
3、老師指導容易出錯的生字。
(1)彩字的左上面的部分的寫法。
。2)藍字的上中下部分。
。3)森字三個不同的木字的寫法。
(4)“般”字與“船”字的區(qū)別。
。5)“靈”字的“彐”部分沒有出頭。
4、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5、學生書寫生字。
四、作業(yè)。
1、書寫生字。
2、朗讀童謠,讀熟悉,讀流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感受夢的色彩情感,運用自由、夸張的表現手法,大膽、快樂地描繪夢境,培養(yǎng)學生的豐富想象力。
2、感受想象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愛想象、敢表現的個性品質。
一、復習引入。
1、復習《彩色的夢》里面的生字新詞。
2、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二、再讀課文,了解各小節(jié)的內容。
1、再讀課文,說說課文有多少個小節(jié)。
2、說說每個小節(jié)主要講了什么。
。1)第一小節(jié)講了我有一大把彩色的夢。
(2)第二、三小節(jié)主要講了我編織的彩色的夢境。
。3)第四小節(jié)主要講了我的彩色鉛筆編織的彩色夢境。
三、品讀課文,想象彩色的夢。
1、學習第一小節(jié)。
。1)請一小班的同學領讀第一小節(jié),其他小班的同學跟讀。
。2)想象一下:我有一大把彩色的夢,有的長,有的圓,有的硬。想象一下這一大把彩色的夢是什么?
(3)學生匯報:彩色鉛筆、水彩筆、油畫棒等。
。4)長的可能是什么?圓的可能是什么?硬的呢?
(5)師:從哪里可以看出他們可能是彩色鉛筆、水彩筆、油畫棒的。
。6)生匯報。一是從“他們躺在鉛筆盒里聊天”。二是從“我的彩色鉛筆,是大森林的精靈!
(7)師:一打開,就在白紙上跳蹦。他們在白紙上怎樣跳蹦?你能想象出來嗎?
。8)學生匯報。(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
2、學習第二小節(jié)。
。1)全班齊讀第二小節(jié),說說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彩色的夢?
。2)學生匯報。
。3)師小結:草坪綠了,野花紅了,天空藍了,你還能照這樣說嗎?
。4)學生仿照著說一說。
如:天上的云朵,白了。
。5)出示句子“藍—得—透—明!”這里的破折號有什么作用?
引導學生理解,這里的破折號表示聲音的延長。
(6)指導學生讀一讀。
3、學習第三小節(jié)。
。1)請女生讀第三小節(jié),注意要讀出什么樣的語氣呢?
。2)雪松們拉手,煙囪上結蘋果,多么不可思議的事情啊!請孩子們讀出驚訝的語氣。
(3)“在蔥郁的森林里,雪松們拉著手,請小鳥留下歌聲!边@句話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4)引導學生認識擬人,就是把動植物當作人來寫,賦予他們人物的特點,比如這里雪松拉手,小鳥唱歌。
。5)請學生照樣子說一個擬人句。
。6)“煙囪上結一個蘋果般的太陽!边@一句是比喻句,把煙囪上結的太陽比喻成蘋果。
。7)請孩子們也說一個比喻句。
(8)“又大—又紅!”這里的破折號表示的是聲音的停頓。
。9)指導學生朗讀,讀出驚訝、驚奇、驚喜的語氣。
4、學習第四小節(jié)。
。1)請男同學讀一遍第四小節(jié)。
。2)我的彩色鉛筆是大森林的精靈,它描繪了大森林的哪些美景。除了第三小節(jié)講的雪松拉手和煙囪上結太陽,你還知道哪些呢?
(3)請同學匯報。
(4)我的彩色夢境是什么樣的?
。5)還有紫葡萄的叮嚀,紫葡萄叮嚀了些什么?聯系上下文讓孩子們說一說紫葡萄說了些什么?
。6)請同學們匯報。
。7)指導學生朗讀。
四、拓展延伸。
1、說一說你想用彩色鉛筆畫些什么?
2、仿照課文的第2小節(jié)和第3小節(jié)寫一寫。
3、全班交流。
4、老師評比表揚。
五、老師總結。
每個人都有一個彩色的夢,讓我們?yōu)榫幙椷@個美麗的彩色夢境而努力吧!
六、作業(yè)。
1、寫出自己用彩色鉛筆描繪的彩色夢境。
2、讀讀課文,試著背一背。
5.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學生視角:《畫楊桃》中小主人公的爸爸和老師,在畫畫時教會他怎樣遭到同學們的嘲笑。這樣的經歷,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能遇到類似的問題。應怎樣面對他人的誤解,這是很值得學生去探討的問題。
難點:
能聯系全文內容,感悟父親和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并學會怎樣實事求是地思考問題,處理問題。
教師思考:
課文教育學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就會有所不同。這正是樹立學生自信心,堅持自己正確觀點的契機。
重點:
邊讀邊思,體會通過畫楊桃這件事反映出的深刻道理。
設計特色:
指導自學,精講深化。
信息資料:
1、課文中生字新詞卡片。
2、楊桃不同角度圖的投影片
3、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投影片。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學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2、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聽說的道理。
3、在老師的提示下,通過默讀、朗讀自學課文,理解句子之間的聯系。
4、培養(yǎng)學生讀中自我感悟的能力,感情朗讀能力。
第1課時
教學目的:
l、學會讀、寫本課13個生字。查字典,聯系上理解理解“審視”“和顏悅色”的詞語。
2、整體感知,能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講了—件什么事?
3、能在熟讀的基礎上,設身處地地想象小作者和同學們的不同的心理活動。
教學流程:
一、明確目標:
今天,我們學習《畫楊桃》,誰能給大家介紹楊桃是什么樣的水果?
“楊桃,又名‘陽桃’、‘羊桃’,學名‘五斂子’,又因橫切面如五角星,故國外又稱之為‘星梨’,是久負盛名的嶺南佳果之一……”
二、給充分時間讀書自學。
1、整體感知課文,把握主要內容。
(1)自己獨立自學生字、詞,不認識的字,通過查字典來解決。
。2)讀后思考文中圍繞畫楊桃講了一件什么事?
2、多種感官參與讀書,提高學習效率。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引導學生敏銳察覺課文的主要話題,畫出主要的句子。
三、匯報自學,提出問題。
教師梳理出問題:同學們?yōu)槭裁葱Γ坷蠋煘槭裁匆獓烂C地說那一番話?
四、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想想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2、“想當然”是什么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五、學習“畫楊桃”這—部分(2—5自然段)。
1、默讀第2自然段,畫出作者看楊桃和怎么畫的句子。
2、理解作者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說明什么?
3、聯系前文想想,“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是否還有其他原因?結合父親的話說說什么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4、出示討論題“同學們?yōu)槭裁磿π∽髡弋嫷臈钐??/p>
5、老師的神情有什么變化?請讀讀相關的句子。
6、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再想想作者聽到同學們的笑聲會怎樣想?
六、激活經驗,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1、你在學習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樣難堪的情形呢?當時你是怎樣想的?
2、那么我們究竟應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面對他人的嘲笑呢?學完一課,大家一定會有啟發(fā)的。
七、課堂練習。
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第2課時
教學目的:
1、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2、理解父親和老師的話中蘊含著的深刻的道理。
3、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流程
一、觀察實物,從多角度看。
教師拿一個幾何形體,讓幾名學生坐在不同位置進行觀察,然后讓他們向其他同學匯報看到的物體的樣子。
二、學習第6自然段
1、指名讀,重點指導讀出幾個省略號的語氣。
2、你發(fā)現同學們又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
3、分角色朗讀這—部分。
三、學習第7自然段。
1、思考:老師說了幾句話?你能讀懂每句話的意思嗎?
2、投影出示“老師的話”。引導學生結合前文內容感悟老師說話的含義。
重點理解“相信自己的眼睛”。
3、感情朗讀,并試著背誦下來。
四、小結學習,思想升華。
1、什么是教誨?為什么他們的教誨讓我一生受用?
2、父親和老師是講畫畫上的事。在日常生活中,當別人的看法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樣做呢?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分角色朗讀,老師也參與朗讀。
六、教師總結全文。
當別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輕易下結論,要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去看的;自己也應實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樣我們就能在生活中科學、客觀地處理問題。
七、課堂練習。
背誦后兩個自然段。
八、實踐活動。
1、日常生活中你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那樣的事情嗎?如果有,請講給同學們和父母聽。
2、寫一篇《畫楊桃》的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