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guān)于馬的寓言故事:心不在馬
趙襄王向王子期學(xué)習(xí)駕車,不久就和王子期比賽,趙襄主換了三次馬,三次都落后了。
趙襄主說:“你教我駕車并沒有把真本事全傳給我!蓖踝悠诨卮鹫f:“真本事都教給您了,是您使用的不恰當(dāng)。凡駕馭馬車個性注重的是,要使馬套在車轅里很舒適,人的注意力要集中在立刻,這樣才能夠加快速度到達(dá)目的。
此刻國君您在落后時就一心想快點追上我,跑在前面時又怕被我趕上。其實駕車比賽這件事,不是跑在前面就是落在后面。而您不管是跑在前面還是落在后面,都總是把心思用在和我比賽輸贏上,還有什么心思去注意馬呢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了!
寓意: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專心致志,集中精力,掌握要領(lǐng),不計功利,努力將每一件事情做好。如果過于患得患失,為名利所累,往往會事與愿違,把事情的結(jié)果弄糟。
2.關(guān)于馬的寓言故事:馬與驢
有這樣一則故事,說一個主人有一匹千里馬和一頭毛驢,它倆都給主人干活:驢拉磨,馬馱著主人周游四方。但是,驢卻經(jīng)常遭到馬的羞辱。
吃飯的時候,馬第九十九次辱罵驢說:“沒出息的家伙,一天到晚,圍著一個石磨轉(zhuǎn)去轉(zhuǎn)來。眼睛還被蒙著,瞎走瞎忙。這樣活著有什么意思?不如早點死了熬驢膠吧!”
驢再也忍受不了馬的侮辱,悲哀得大哭著跑走了。第二天,主人發(fā)覺驢不見了,便把馬套到磨上。
馬說:“我志在千里,怎樣能為您拉磨呢?”
“可我要吃面阿!沒有驢,總不能囫圇吃麥粒呀!”說著,主人用布蒙住了馬的眼睛,并在它的臀部上重重地給了一掌。
馬無可奈何地跟驢一樣圍著磨轉(zhuǎn)起圈來。
才拉了一天磨,馬就感到頭昏腦脹,渾身酸疼得受不住了。它在地上打了一個滾兒,長長地出了一口氣說:“唉!沒想到驢干這活兒也不容易呀!今后再評論別人必須要先換到它的位置上試試再說!
馬干馬的活,驢干驢的活,分工明確,各出各的一份力氣。偏偏馬好事,把驢氣跑,吃了苦頭才明白驢的作用原先也是不可或缺的。
寓言:被人重視的感覺是人們在工作中最重要的動力因素之一。雖然一個企業(yè)的分工有輕重之分,但是從整體來說,每一個崗位都是必需的,要明白,沒有大家的共同配合,再完美的計劃都得成空,因此互相尊重、彼此信任是建設(shè)高效團(tuán)隊的基礎(chǔ)。
3.關(guān)于馬的寓言故事:馬狗和兔子
一個小山村里住著老大爺和老大娘一家,他們養(yǎng)了很多牲畜和家禽。辛勤的馬每一天跟著大爺下地干活;忠實的狗給大娘作伴、看家;大爺每一天從地里帶回很多鮮嫩的青草給兔子吃。
一天,一向任勞任怨的馬翹起尾巴輕蔑的對狗和兔子說:“你們從來不幫主人干活,每一天就明白在家里吃閑飯,白養(yǎng)你們了,哼……”
狗也不示弱伸直了喉嚨對著馬大聲嚷道:“我咋沒用了我每一天給大娘作伴、看家,你沒望見嗎”然后又轉(zhuǎn)身沖著兔子嘟囔:“兔子才沒用呢,就明白吃”。
兔子聽了他們的嘲諷,停下來想了很久,什么都沒說,又低下頭默默地吃起草來。
有一天大娘突然生病了,病得很厲害,為了給大娘補(bǔ)充營養(yǎng),大爺殺了兩只大兔子燉了給大娘吃。沒幾天大娘就痊愈了。
從此以后,馬和狗再也不說兔子沒用了。
4.關(guān)于馬的寓言故事:小馬過河
馬棚里住著一匹老馬和一匹小馬。
有一天,老馬對小馬說:“你已經(jīng)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點事嗎”小馬連蹦帶跳地說:“怎樣不能我很愿意幫您做事。”老馬高興地說:“那好阿,你把這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吧!
小馬馱起口袋,飛快地往磨坊跑去。跑著跑著,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水嘩嘩地流著。小馬為難了,心想:我能不能過去呢如果媽媽在身邊,問問她該怎樣辦,那多好阿!但是離家很遠(yuǎn)了。小馬向四周望望,望見一頭老牛在河邊吃草,小馬“嗒嗒嗒”跑過去,問道:“牛伯伯,請您告訴我,這條河,我能趟過去嗎”老牛說:“水很淺,剛沒小腿,能趟過去!
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準(zhǔn)備過去。突然,從樹上跳下一只松鼠,攔住他大叫:“小馬!別過河,別過河,你會淹死的!”小馬吃驚地問:“水很深嗎”松鼠認(rèn)真地說:“深的很哩!昨日,我的一個伙伴就是掉在這條河里淹死的!”小馬連忙收住腳步,不明白怎樣辦才好。他嘆了口氣說:“唉!還是回家問問媽媽吧!”
小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媽媽問他:“怎樣回來啦”小馬難為情地說:“一條河擋住了去路,我……我過不去。”媽媽說:“那條河不是很淺嗎”小馬說:“是呀!牛伯伯也這么說。
但是松鼠說河水很深,還淹死過他的伙伴呢!”媽媽說:“那么河水到底是深還是淺呢你仔細(xì)想過他們的話嗎”小馬低下了頭,說:“沒……沒想過!眿寢層H切地對小馬說:“孩子,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淺,你去試一試,就明白了!
小馬跑到河邊,剛剛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來:“怎樣你不要命啦!”小馬說:“讓我試試吧!”他下了河,留意地趟到了對岸。
原先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5.關(guān)于馬的寓言故事:老馬識途
故事發(fā)生在春秋時,齊桓公率兵匯同燕國和無終國 軍隊征伐孤竹國,并在孤竹國附近擊敗了逃往孤竹國的山戎大王和孤竹國大將黃花。到了晚上,齊桓公扎營休息,半夜里黃花前來投誠,還拿著山戎大王的首級,并說孤竹國君答里呵已逃往沙漠,孤竹國的都城是一個空城。
第二天,齊桓公和燕莊公跟著黃花進(jìn)了孤竹國都城,果然是一座空城。齊桓公讓燕莊公留駐在那里,自己帶兵讓黃花帶路到沙漠中去追答里呵。黃昏時分,他們來到一個地方地人叫它"迷谷",只見平沙一片,跟大海一樣無邊無際。大家都辨不清方向,齊桓公趕緊派人找黃花,可黃花早就沒影了,齊桓公這才反應(yīng)過來,是中了黃花的詭計。這時,齊國的大臣管仲說我聽說北方有個旱海,是個很險惡的地方,恐怕就是這兒,我們不能再走了。"挨了一夜,第二天天亮,仍然不知怎樣走出去,人困馬乏,隨時都有餓死渴死的危險。這時,管仲猛然想起,狗和鴿子不管離家多遠(yuǎn),也不會迷路,便對齊桓公說:"馬也許認(rèn)得路,不如挑幾匹當(dāng)?shù)氐睦像R,讓他們在前頭走,也許能走出去。"于是齊桓公便讓人挑了幾匹老馬,讓它們在前面領(lǐng)路。這幾匹老馬不慌不忙地走著,還真領(lǐng)著大隊人馬走出了迷谷。齊桓公立刻回兵孤竹國,殺掉了答里呵和黃花,滅了孤竹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