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春節(jié)的所思所想
春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到春節(jié),千千萬萬的人,都急急忙忙地想回家和親人團聚。
春節(jié)的前幾天,我和媽媽去超市買東西。到了超市人山人海,我和媽媽買了燈籠、對聯(lián)、年畫、水果……還去商店買了煙花、鞭炮。到了除夕那一天,我們家可熱鬧了,爸爸媽媽煮了豐盛的年夜飯,有雞、鴨、魚、肉,湯圓、餃子、水果、糖果……真好吃。
吃完了年夜飯,晚上八點,我們?nèi)胰ヌ医珗@放煙花、鞭炮,煙花有糖果型的,有火箭型的……煙花各種各樣,美麗極了。
大年初一,我們?nèi)胰ヅ烂纷由,去體育場打球,放風箏,我們玩的很開心。到了大年初二,我們?nèi)胰チ送夤野菽,一路上到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的,熱鬧極了。到了外公家,我和弟弟一起對外公說:“外公,祝您身體健康!蓖夤o了我們大紅包,我們說:“謝謝外公。”然后我們就跑去玩了。
這個春節(jié)過得真快樂啊!
2.關于春節(jié)的所思所想
一到春節(jié),大家就會做許許多多難忘的事。有放鞭炮、煙花、貼福字對聯(lián)、包餃子、串門拜年……其中,令我最難忘的是放煙花。
今年在媽媽老家過年,是我第一次自己放煙花,我又激動又開心。晚飯后,我先從姨夫買來的鞭炮中,挑選了一根湖藍色外皮的煙花棒,將它點燃并高舉過頭頂。突然,聽到“嘭”一聲響,嚇我一跳,接著從煙花棒里閃出一道亮光向遠處飛去,“嘭嘭嘭……”煙花繼續(xù)發(fā)射亮光奔著夜空。不久,這根煙花棒就放完了。
于是我接著選擇了另外一種煙花,它非常特別,圓形外觀,將它點燃后扔在地上,就會像陀螺一樣飛快的轉(zhuǎn)起來,并且發(fā)出彩色的光,看上去像個光環(huán)。但這還不是我最喜歡的,我最喜歡的是看著平常無奇的煙花棒,雖然煙花棒沒有任何裝飾,就像一根小鐵絲,但點著后會像星星一樣閃光,在所有舉著的煙花中是最亮看的。
這就是我的春節(jié),一個令人難忘的節(jié)日,也是我第一次放煙花的日子。
3.關于春節(jié)的所思所想
剛剛過去的春節(jié),“反向春運”的現(xiàn)象引發(fā)關注。很多在城市的奮斗者、年輕人,不再跟隨人潮從城市回到老家,而是把父母接到城里過年。在工作的城市實現(xiàn)闔家團圓,成為春節(jié)文化的新變化。
類似變化,不勝枚舉!疤扉_新氣象,看萬古江山,七十青春騰遠志;龍馭大潮流,攜五洲朋友,九重泰運壯中華!边@是新年前掛在南京明城墻上的一副對聯(lián),明城墻與書法、楹聯(lián)完美融合。北京故宮舉行紫禁城里過大年活動,數(shù)百件(套)文物再現(xiàn)清代宮廷過年習俗;上海人民廣場地鐵站開啟“百福圖”長廊,1個福字對應1個職業(yè),寄托對勞動者的新春祝!矐c年味,撲面而來,讓人感受到耳目一新的佳節(jié)氛圍。
4.關于春節(jié)的所思所想
春節(jié),你的別名叫團圓。春節(jié)是大團圓的節(jié)日,是名副其實的九州同慶、舉國團圓。不須號令,我們約定俗成千年不改,回到父母長輩膝下的愿望、回到我們出生成長之地的愿望、回歸我們生命起點的愿望,讓我們無懼風雨阻隔,不怕千峰萬壑,向著團圓進發(fā)——家庭的團圓、家族的團圓、家鄉(xiāng)的團圓匯聚成家國的團圓、民族的凝聚。就在我們因工作當值、因事業(yè)擔當、因守國戍邊、因疫情防控而選擇留守,對穿越萬水千山的渴望變成對萬水千山的守望、對萬家燈火的呵護。
5.關于春節(jié)的所思所想
春節(jié)是一個鮮明標簽,承載著華夏文明千古傳承的血脈,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智慧、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一聲聲祝福、一個個表情包,從線下到線上,從中國到世界,從東方到西方,把喜慶的中國元素打包發(fā)送。柏林、維也納、布達佩斯,西方國家街頭商店里的中國紅、倫敦特拉法加廣場舉行的中國新春慶典、唐人的服飾、舌尖上的東方、大紅的“!弊帧汗(jié)不僅僅是一個節(jié)日概念,更是一個完整的文化生態(tài)系統(tǒng)。春節(jié),不只是那些舞獅子踩高蹺的人,不只是那些見面拱手作揖說“過年好”的人,而是他們承載的勤勞節(jié)儉、謙遜平和、與人為善的文化品格。
春風浩蕩,成風化人。春節(jié)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國人謙沖有禮的氣韻風骨也吸引并感染著世界。世界政要從全球各地發(fā)來的春節(jié)祝福、不同國家友人操著生疏漢語喊出的一聲聲“過年好”……“和而不同”的東方智慧正潤物無聲地傳播著“協(xié)和萬邦”的價值理念。
6.關于春節(jié)的所思所想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痹谥袊说膬r值觀中,敬老孝親是善德之先;丶疫^年,其實就是一種盡孝。忙了一年,除夕之夜,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飯,一起守歲,一起聊天,享受的是天倫之樂、生活之美。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家盡孝、為國盡忠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早已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中,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
千萬“家和”的力量匯聚成強大的精神動力,為國家和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正能量。這個能量是巨大的,是驚人的,是無堅不摧的,它讓中國人有了戰(zhàn)勝任何困難的底氣和信心。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父母在,家就在,根就在,年味就在。這世界上沒有哪一條路如同中國人春節(jié)的回家之路,雖然關山迢遞而必至,哪管千山萬水而終達。
春節(jié)假期已進入尾聲,很多人不得不和父母親友告別,踏上返程的歸途。這個時候,不少人的行李中裝滿了家鄉(xiāng)的土特產(chǎn)。然而空間再大,也裝不下父母那份沉甸甸的愛;分量再重,也比不過爸媽那份真切切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