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jīng)典的伊索寓言故事
有一天,一只烏鴉在天空中飛著。飛了很久,感覺有些口渴。于是,它降低飛行的高度,尋找哪里有水喝?墒牵浇鼪]有小河,哪里還有水呢?這時,它發(fā)現(xiàn)有個大水瓶,就在不遠的地方,它高興壞了。
烏鴉特別口渴,著急地將嘴伸進瓶子里,想喝到里面的水。但是,瓶口有些小。而且,瓶子中的水位又比較低,烏鴉怎么都喝不到水。于是,它開始想辦法,希望能盡快喝到水,解解渴。
烏鴉想到,水瓶倒在地上,或許就能喝到水了。怎么辦?撞倒它!于是,它從比較遠的地方,開始向水瓶沖過來。砰!烏鴉差點被撞暈了,可水瓶竟然一動不動。烏鴉這才發(fā)現(xiàn),水瓶太重了。
放在眼前的水,居然喝不到,口渴的烏鴉氣壞了。它從附近,叼來一塊石子,把它砸向水瓶。烏鴉本來希望石子能把水瓶砸壞,讓它喝喝水。誰會想到,方向太準了,石子撲通一聲,落到了水瓶里面。
走近點看,發(fā)現(xiàn)水瓶還是完好無損。正要放棄時,它突然發(fā)現(xiàn),瓶子中的水位似乎變高了。它恍然大悟,特別開心,因為烏鴉找到能喝水的辦法了。
烏鴉從附近叼來石子,一塊一塊地投進水瓶當(dāng)中。看著石子的不斷增加,伴隨著水位的上升,烏鴉越來越激動,更賣力地叼石子、投石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時間推移,水瓶中的水已經(jīng)上升到瓶口了。就這樣,烏鴉終于順利喝到水了。
2.經(jīng)典的伊索寓言故事
從前,北風(fēng)與太陽發(fā)生了爭執(zhí),它們都認為自己的能耐大,誰也不服誰。太陽爭得面紅耳赤:“萬物的生長都需要我,我的本事無人能敵!”北風(fēng)也不甘示弱,反駁道:“那你一定沒有見識過我的威力!我發(fā)起威來,可以折彎莊稼、掀起屋頂、吹翻大樹……”
正在這時,它倆看見地上有一個行人穿著棉衣在急匆匆地趕路。北風(fēng)建議道:“咱倆來比賽吧,誰能讓這個人脫下棉衣就證明誰的能耐大!
北風(fēng)說完,便開始發(fā)起威來。它鼓足勁兒拼命地吹,瞬間地面上飛沙走石,樹木東倒西歪,鳥獸都躲了起來。這時候,行人趕忙裹緊棉衣,快速地奔跑起來。
北風(fēng)心有不甘,認為這是因為自己還沒有使出全部的力量,于是刮得更緊了。行人的棉衣被大風(fēng)掀起,他凍得瑟瑟發(fā)抖,趕忙從背包里取出一件衣服蓋在身上。
北風(fēng)累得筋疲力盡,但一點辦法也沒有了。這時候,太陽笑著說:“你那樣是不行的,還是讓我來吧!”說完,它把金燦燦的陽光灑向大地,剛剛裹緊衣服的行人感到了溫暖,脫掉了之前加上的衣服。
太陽繼續(xù)將溫暖的光芒射向大地,行人覺得越來越熱,到最后汗流浹背,索性脫了衣服,跳到河里洗澡了。
太陽笑瞇瞇地望著北風(fēng),緩緩說道:“你看到了吧,溫暖的力量遠比寒冷大,這下你該服氣了吧!”
3.經(jīng)典的伊索寓言故事
一只口渴了的小羊來到河邊喝水,被一只兇惡的大灰狼盯上了。大灰狼餓了,想要找一個理由吃掉小羊。于是它來到河邊對小羊說:“你這個討厭的東西,把我這水弄臟了,讓我怎么喝?”
小羊禮貌地回應(yīng)大灰狼:“親愛的狼先生,我這是在河水的下游,水是從您那里流過來的,我怎么會將您那兒的水弄臟呢?”
大灰狼冷冷地回答:“就算你說的是對的吧,我還聽說你去年總是在背后說我壞話,這一點你怎么解釋?”小羊依然乖巧地回答:“親愛的狼先生,去年我還沒有出世呢,更不可能說你壞話啊。”
狼不想再爭辯了,齜著牙,逼近小羊,大聲嚷道:“你這個小壞蛋!說我壞話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樣!闭f著就往小羊身上撲去。
4.經(jīng)典的伊索寓言故事
很久以前,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北風(fēng)呼呼地刮著,大雪紛紛地下著。
一天,有個趕集完的農(nóng)夫迎著寒風(fēng)往家里趕路,這時,他看到在路邊有一團黑呼呼的東西。
走過去一看,原來是條凍僵的蛇,他撒腿想要跑,可是回頭一看,那條蛇還是躺在那里一動不動,難道死了嗎?
他大著膽子走到跟前一瞧,原來呀,這是一條凍僵的蛇,它的呼吸很微弱,眼看就要死了。
一條快要死了的蛇是不會咬人的,農(nóng)夫這下放心了。
于是,他把蛇撿起來,打算扔到院子外面去。
突然,那條蛇用微弱的聲音說:“別把我扔出去,救救我,救救我。”
農(nóng)夫把蛇捏在手里對它說:“救你?把你救活了不是又要去咬人嗎?”
蛇有氣無力地說:“我連大聲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還會咬人嗎?”
農(nóng)夫一想也是,他看著蛇奄奄一息的樣子,很不忍心,就解開衣扣,把它放進懷里,帶回了家。
農(nóng)夫家里有個暖烘烘的火爐,他就把蛇輕輕地放在火爐邊,慢慢地溫暖著它。
一會兒功夫,蛇就醒了過來,蛇動了一下,抬起頭來看看四周。
忽然蛇張開大嘴,吐著細長的舌頭,沖農(nóng)夫的大腿上狠狠地咬了一口。
農(nóng)夫氣壞了,指著它喊:“你這條忘恩負義的毒蛇,我好心救了你,你怎么能恩將仇報呢?”
蛇大笑了起來,得意地說:“哈哈,我是蛇,我犯不著因為這個就改變我的本性!
聽了這話,農(nóng)夫總算明白了,臨死之前,農(nóng)夫非常后悔救了一條毒蛇,卻還了自己的性命。
寓意:這則故事出自《伊索寓言》。這個故事是告訴我們要分清善惡,對那些本性難以的人,我們不能存有同情心,否則反而會害了自己。
5.經(jīng)典的伊索寓言故事
從前,有一對懶惰的夫妻,生活十分貧困,卻整日想著不勞而獲,希望天上掉餡餅下來。有一天,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他們家的母雞居然下了一個金蛋!
這對夫妻把金蛋拿到市集上去賣,換了一大筆錢。竟然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這么一大筆錢,夫妻二人心里都喜滋滋的。就這樣,他們每天都拿一個金蛋到市集上賣,不久便發(fā)了大財,買下了很多田地,又蓋起了漂亮的大房子,還請了許多仆人,日子過得舒服極了。
但是他們依舊很貪心,對這一切仍然不滿足。有一天,妻子對丈夫說:“既然那只母雞每天可以下一個金蛋,那它的肚子里一定有很多很多的金蛋,說不定還藏著一個大金庫呢!”
丈夫聽了,十分贊同地說:“沒錯!我們干脆把它殺了,把所有的金蛋都取出來,這樣我們就不用天天那么麻煩去撿蛋了!
說干就干,夫妻倆興沖沖地走向雞窩,把母雞殺了。但結(jié)果讓他們大失所望,母雞的肚子里根本沒有什么金蛋,更別提金庫了!夫妻倆非常后悔,但為時已晚,他們本來每天能有一個金蛋,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了。
很快,夫妻倆把所有的財產(chǎn)花光了,又過回了貧困的生活。他們住回了原來的破屋子,哀嘆道:“要是我們珍惜原有的財富該多好啊!如果我們不殺那只下金蛋的母雞,現(xiàn)在每天還能有一個金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