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哲理故事簡短
從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平時關(guān)系還不錯。其中一家人因為能干些,家中要富裕的多。
這一年大旱,田中顆粒無收。這窮的一家沒有了收成,只好躺著等死。這個時候,富的一家買到了很多糧食,想著大家鄰居的,就給窮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窮的一家非常感激富人,認為這真是救命的恩人呀!熬過最艱苦的時刻后,窮人就前往感謝富人。說話間,談起明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說:這樣吧,我這里的糧食還有很多,你就再拿去一斗吧。窮的千恩萬謝地拿著一斗米回家了。
回家后,他的家里人卻說,這斗米能做什么?除了吃以外,根本就不夠我們明年地里的種子,這個富人太過分了,既然你這么有錢,就應(yīng)該多送我們一些糧食和錢,才給這么一點,真是壞的很。
這話傳到了富人耳朵里,他很生氣,心想,我白白送你這么多的糧食,你不僅不感謝我,還把我當仇人一樣忌恨,真不是人。于是,本來關(guān)系不錯的兩家人。從此就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來。
“升米恩,斗米仇”就是說:當一個人快被餓死的時候,你給他一升米,他會把你當作恩人;可你要給了他一斗米,他就會想,既然你出得起一斗米,就能給我更多,你要不給我,那你就成為我的仇人了。
2.生活哲理故事簡短
小男孩的隔壁剛剛搬來一個新鄰居。男主人發(fā)現(xiàn)以前的車道不是很平,便又重新用水泥抹了一遍。這天,小男孩放學回來后,在門口踢球玩,他一用力,球被踢到隔壁鄰居家門前的草坪上。他趕忙跑過去準備撿回來接著踢?墒窃诮(jīng)過鄰居的車道時,他沒注意就踩了上去,等他停下來時平整漂亮的水泥地上已經(jīng)留下了兩個清楚的腳印。小男孩很害怕,他朝四周看了看,沒有人,抱起球便溜回家。
他把鞋上沾的水泥洗干凈了后出來坐在門口的臺階上。他心里總是感到不安,他想來想去決定把這事告訴鄰居伯伯。
他敲開鄰居的門:“很對不起,剛才我不小心踩到您的水泥車道上了!编従雍托∧泻⒁黄饋淼浆F(xiàn)場?吹叫∧泻⒘粼谲嚨郎系哪_印后,鄰居伯伯并沒有生氣。他拍拍小男孩的肩膀說:“你做的很好。幸虧你現(xiàn)在告訴我,還來得及修補。如果你不告訴我的話,要是等到水泥干了,那你的兩個小腳印就得一直留在上面了!”
哲理:當我們犯下錯誤時,及時地發(fā)現(xiàn)并糾正,依然會得到正確的結(jié)果。沒有人會計較你的過去,只要你現(xiàn)在做的是正確的。
3.生活哲理故事簡短
拉哈布·薩卡爾,是一個高傲而又善良的人。在處世中,他盡力給予對方的尊重。但在華薩爾街上遇到的那件事使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
那天的太陽像是要把地面烤化一樣,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股熱氣。拉哈布正走著,一個瘦得皮包骨頭的黃包車夫來到他身邊。車夫搖著鈴鐺,問道:“先生,您要車嗎?”拉哈布轉(zhuǎn)過頭去,發(fā)現(xiàn)那個人的目光里似乎包含著期待的神情。拉哈布一直認為以人力車代步是一種犯罪,只有沒人性的人才會那么做。他用那粗布縫制的甘地服的袖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連聲說道:“不,不,我不要!币幻胬^續(xù)走自己的路。
黃包車夫卻沒有放棄的意思,拉著車子跟在他后面,一路不停地搖鈴。突然間,拉哈布的腦子里閃出一個念頭:也許拉車是這個窮人的謀生手段。拉哈布同情窮苦人,他愿意為他們盡微薄之力。他又一次回頭看了看那黃包車夫——天哪,他是那樣面黃肌瘦!拉哈布心里頓時對他生出了憐憫之情,他決定幫助這個車夫。
他問黃包車夫:“去希布塔拉。你要多少錢?”
“6便士!
“好吧,你跟我來!拉哈布繼續(xù)步行。
“請上車,先生。”
“跟我走吧!”拉哈布加快了腳步,拉黃包車的人跟在他后面小跑。時不時地,拉哈布回頭對車夫說:“跟著我!”
到了希布塔拉,拉哈布·薩卡爾從衣兜里掏出6便士遞給黃包車夫,說;“拿去吧!”
“可您根本沒坐車呀!
“我從不坐車,我認為這是一種犯罪。”
“啊?可您一開始就該告訴我!”車夫的臉上露出一種不滿的神情。他擦了擦臉上的汗,拉著車子走開了。
“把這錢拿去吧,它是你應(yīng)得的!”
“可我不是乞丐!”黃包車夫一字一頓地說完,拉著車,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處。
感悟:尊嚴是人最珍貴、尚的東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個人可以沒有金錢,但精神上卻不可以貧窮,更不可以失去做人的尊嚴。
4.生活哲理故事簡短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見主人家的灶上煙囪是直的,旁邊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訴主人說,煙囪要改曲,木材須移去,否則將來可能會有火災(zāi),主人聽了沒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鄰居趕緊跑來救火,最后火被撲滅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請四鄰,以酬謝他們救火的功勞,但并沒有請當初建議他將木材移走,煙囪改曲的人。
有人對主人說:“如果當初聽了那位先生的話,今天也不用準備筵席,而且沒有火災(zāi)的損失,現(xiàn)在論 功行賞,原先給你建議的人沒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卻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頓時省悟,趕緊去邀請當初給予建議的那個客人來吃酒。
感悟:預(yù)防重于治療,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勝于治亂于已成之后。
5.生活哲理故事簡短
有個小村莊里有位中年郵差,他從剛滿二十歲起便開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復(fù)一日將憂歡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這樣二十年一晃而過,人事物幾番變遷,唯獨從郵局到村莊的這條道路,從過去到現(xiàn)在,始終沒有一枝半葉,觸目所及,唯有飛揚的塵土罷了。
“這樣荒涼的路還要走多久呢?”
他一想到必須在這無花無樹充滿塵土的路上,踩著腳踏車度過他的人生時,心中總是有些遺憾。
有一天當他送完信,心事重重準備回去時,剛好經(jīng)過了一家花店。“對了,就是這個!”他走進花店,買了一把野花的種籽,并且從第二天開始,帶著這些種籽撒在往來的路上。
就這樣,經(jīng)過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他始終持續(xù)散播著野花種籽。
沒多久,那條已經(jīng)來回走了二十年的荒涼道路,竟開起了許多紅、黃各色的小花;夏天開夏天的花,秋天開秋天的花,四季盛開,永不停歇。
種籽和花香對村莊里的人來說,比郵差一輩子送達的任何一封郵件,更令他們開心。
在不是充滿塵土而是充滿花瓣的道路上吹著口哨,踩著腳踏車的郵差,不再是孤獨的郵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郵差了。
哲理:人生如白駒過隙,時光飛逝,為什么我們不多去做一些善良的事情,提供后人乘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