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計劃# #幼小銜接下學期工作計劃2022#】工作計劃的本身就是一個框架,只有把工作放在框架里,才能從各個方面進行全盤考慮和分析評估,對有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或問題設置應對預案。®無憂考網(wǎng)搜集的《幼小銜接下學期工作計劃2022》,僅供大家借鑒!
1.幼小銜接下學期工作計劃2022
一、師幼互動銜接。
。ㄒ唬┯變喝雽W的心理準備。
1、創(chuàng)設心理氛圍。注意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融洽的師生關系,寬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幼兒感到在一個文明、安全、和諧、愉快充滿愛與尊重的良好精神環(huán)境中生活,這對幼兒的發(fā)展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2、創(chuàng)設心理環(huán)境。教學環(huán)境是幼兒的一個很重要的學習環(huán)境,注意改變活動室的布局,將集中圍坐式的環(huán)境改變?yōu)樾〗M排隊式的環(huán)境,讓幼兒在幼兒園里感受到小學班級式教學環(huán)境,促進幼兒身心的發(fā)展。
(二)幼兒入學的學習準備。
1、注意水平的銜接。
幼兒階段的注意主要是無意注意,小學生上課時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師。針對這一變化,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兒的注意水平。教師要慢慢減少教學活動的游戲成分,逐漸把幼兒的無意注意發(fā)展為有意注意?赏ㄟ^教師的要求,活動的規(guī)則,幼兒間的競爭來實現(xiàn)。
2、各項能力的銜接。
進入小學后,兒童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將發(fā)生新的變化。幼兒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這就要求我們要注重幼兒的獨立意識的培養(yǎng)、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要培養(yǎng)幼兒學習興趣、想象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自我管理能力等,教給孩子有關學校生活的常規(guī)知識,要求孩子愛護和整理書包、文具等;學會使用鉛筆、剪刀、卷筆刀、橡皮和其它工具等。在教育活動中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大班的幼兒思維異常活躍,好奇心強,教學的內容要有適度的挑戰(zhàn)性。后,加強紀律教育,上課不做小動作,堅持完成規(guī)定的任務。
3、知識點的銜接。
。1)前閱讀、前書寫的滲透: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閱讀、書寫環(huán)境;如:將活動室的物品注上漢字、活動室環(huán)境布置圖文結合,為幼兒閱讀、書寫提供條件。
。2)數(shù)學方面的滲透:通過每次的數(shù)學活動、數(shù)學區(qū)域游戲,對幼兒進行分類、統(tǒng)計、認識鐘表、簡單運算、自編應用題的培養(yǎng),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學習運用數(shù)學經(jīng)驗解決問題,提高幼兒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幼小互動銜接。
做好幼小銜接工作,不光是幼兒園的任務,小學也應該做好銜接準備。因此,我們將與小學做好密切的聯(lián)系工作,這是我們幼小銜接工作的一個縮小銜接縫隙的關鍵點。
。ㄒ唬﹨⒂^小學。結合教學主題,我們將帶領幼兒參觀小學一年級的教學活動,在教育工作上做到銜接,在教育形式上還要逐步靠攏,使幼兒了解小學生的學習模式,了解小學生的一些活動,瀏覽小學生的作品等等,以引起幼兒入學的興趣,激發(fā)他們求學和爭當小學生的愿望。
。ǘ┙處熃榻B。給家長們開展知識講座,介紹孩子入學的相關準備工作,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引起家長對幼小銜接的重視,從而更好地為孩子入學做好充分準備。
三、家園互動銜接。
。ㄒ唬┪镔|準備,家長要陪孩子購買必需的學習用品,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選擇適當?shù)臅r間,和孩子一起購買,這樣可以激發(fā)孩子上小學的欲 望期盼;
。ǘ╋嬍沉晳T的準備,幼兒園有餐點時間,上小學后沒有課間餐點,所以家長應逐漸養(yǎng)成兒童按時進餐,尤其是早餐要吃飽、吃好;
(三)作息習慣的準備,培養(yǎng)孩子早睡早起的習慣,在孩子入小學前的暑假逐漸減短午睡時間,晚飯后陪孩子完成一些學習上的任務,讓孩子養(yǎng)成晚上做家庭作業(yè)的習慣;
(四)知識水平的準備,讓家長及時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銜接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準確把握自己的孩子當前的發(fā)展水平和狀況,并對其進行專門的教育和訓練等等。
家園互動銜接促使孩子們能夠為上小學做好充分的準備,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利的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學習與生活。
四、具體銜接行動。
二、三月份:
1、制訂幼小銜接計劃。
2、召開家長會。
3、幼小銜接活動:遵守時間、認識文具
四月份:
1、綠領巾入隊儀式。
2、幼小銜接活動:整理書包、小小氣象員。
五月份:
1、整理書包自理能力大比拼。
2、幼小銜接活動:課間十分鐘。
3、六一排練。
六月份:
1、幼小銜接家長講座。
2、幼小銜接活動:眼保健操、參觀小學。
4、大班畢業(yè)典禮。
通過家、校、園多方面地共同努力,多方位地互動銜接,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會獲得身心全面的入學準備,以充足的體力迎接即將開始的嶄新生活。
2.幼小銜接下學期工作計劃2022
一、指導思想
幼兒園大班升入小學、小學六年級升入初中是教育過渡的關鍵時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銜接過渡的成功與否對義務教育質量影響很大,但又是被不少學校所忽視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此,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對幼小學段的銜接教育進行研究探索,提高認識,摸清情況,掌握規(guī)律,是學生進入新的學習階段后盡快適應不同階段教育、高標準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的現(xiàn)實要求。
二、工作目標
1.重視銜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應的制度,并將此項工作作為學校的常規(guī)工作,列入每學期的工作計劃。
2.每學期都能開展相應的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活動。
3.通過活動,使各學段教師了解其它學段學生的行為習、心理特點和學校的教育目標、要求、方法、風格等,從而使處于銜接年級的教師能有意識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風格接近相鄰學段、主動適應學生特點,為學生盡快適應新學段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4.通過活動,使學生能順利過渡,從生活、活動、學習、心理等方面較好地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減少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學困生和后進生的比例。
5.以課題形式開展研究,積累材料,豐富理論,形成報告、論文等研究成果。
三、具體的幼小銜接工作計劃如下:
(一)期初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配合幼兒園,并能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
(二)利用家園共育欄目,向家長們宣傳和溝通本班在幼小銜接方面所開展的每一項工作,并向家長們提出一些相應的要求,如要求家長配合幼兒園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某項具體的任務,這樣做的目的,一可以培養(yǎng)幼兒做事的效率性,為入小學的學習提供在時間上的保證;二可以培養(yǎng)幼兒責任性,使幼兒進入小學的學習能夠堅持有始有終,以防出現(xiàn)在學習上的虎 頭蛇尾。
(三)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和相互間的聯(lián)系。這種溝通和聯(lián)系,除了要加強本園大班老師之間的,同是還要加強與小學一年級老師之間的以及與家長之間的相互溝通和聯(lián)系。這樣做的目的旨在能夠及時的探討在具體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問題,尤其是對教學大綱內容上的銜接進行探討和研究。
(四)改變以往的一些習慣做法,帶幼兒多次去小學觀摩,從單一的觀摩小學的教學活動,可以涵蓋到觀摩小學的各種活動、環(huán)境布置、校舍面貌等,從而進一步的激發(fā)幼兒向往對小學的學習生活,更進一步的培養(yǎng)幼兒入小學的興趣。
(五)建立家長活動小組。讓家長自行或幼兒園幫助,與已進入一年級學習的本園畢業(yè)生聯(lián)系,并結成相應的對子,加強家長們之間的互相交流和溝通,從而讓大班的家長們能夠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學前的各種準備工作,除了物質上的,更重要的是身體和心理方面的各種準備,并能夠讓這些家長有針對性的為自己的孩子進行各種有目的性的訓練和培養(yǎng)。
(六)請已上一年級的本園畢業(yè)生來園,向大班幼兒講述小學生的各種生活,以自己的親身體會和感覺,為大班的孩子上一課,因為同年齡孩子之間的溝通是非常之必要的。
(七)組織大班幼兒進行小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表演賽,并注意對大班幼兒在書寫,閱讀等方面的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
(八)適時調整大班幼兒的生活作息時間表,使幼兒能夠逐步適應小學學習與生活的節(jié)奏。
(九)向大班幼兒家長進一步宣傳和教育,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銜接工作--開辦大班年齡段家長學校。
(十)利用家訪、家長來園接送幼兒、電話交談等形式,與家長及時溝通和交流,使家長們能夠及時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銜接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準確把握自己的孩子當前的發(fā)展水平和狀況,并對其進行專門的教育和訓練,使家園能更進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利的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學習與生活。
(十一)認真做好幼小銜接各項工作的資料收集、整理、歸檔工作。
3.幼小銜接下學期工作計劃2022
一、加強班級幼兒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兒全面發(fā)展
加強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
1、培養(yǎng)幼兒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規(guī)律的學習與生活,早睡早起。
2、培養(yǎng)幼兒能獨立地完成穿脫 衣服、鞋襪,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午睡等生活習慣。
3、學會做一些簡單的班級管理工作(班長、值日生),有一定的組織能力。
培養(yǎng)幼兒任務意識、規(guī)則意識與獨立意識:
1、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養(yǎng)幼兒做事有計劃,井然有序,不拖拉。
3、通過各種游戲加強幼兒遵守紀律、規(guī)則,并鍛煉幼兒的意志與品質。
重視幼兒情商發(fā)展:
1、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幼兒的興趣愛好,幫助幼兒學會自己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增強幼兒獲得成功的信心。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師生關系中,要讓幼兒成為活動中的主體。
3、鼓勵幼兒多與同伴、老師交往,鼓勵幼兒建立合作意識。
注意教育的滲透性,提高幼兒的學習適應性:
1、以幼兒為本,遵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指定教學計劃。
2、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
3、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專心聽講、保持文具和書包的整潔。
4、適當改變學習環(huán)境,為了跟幼兒課堂環(huán)境接軌,在本學期桌椅的擺放上要進行改變。
5、教會幼兒正確的坐立姿勢和握筆姿勢。
6、運用各種活動提高幼兒聽、說、讀、寫、算的能力。
7、教幼兒認識書包與文具的使用,并學習簡單的拼音和漢字。
8、進一步加強幼兒的早期閱讀活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家長工作方面
幼兒園各項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家長們的密切配合。如果家庭教育沒有幼兒園的指導,教育就難以達到共識。因此,要做好幼小銜接不光是幼兒園的工作,它更需要家長的支持,這樣幼小銜接的工作會更具它的實效性。
1、物質上的準備
家長要給孩子買好必要的學習用具,如:書包、鉛筆、鉛筆盒、橡皮等,向孩子介紹各種學習用具的用途和正確的使用方法,
2、心理上的準備
心理準備相當重要,讓孩子在心理上有充分的準備有利于孩子順利的適應小學生活。入學前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參觀所要上的學校,給孩子講家長自己小時候是怎樣學習的,還可以講孩子所認識的小學生認真學習的事例,激發(fā)他們當小學生的光榮感和責任心。
3、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
孩子在家衣、食、住、行,幾乎都有家長細心照顧,在家長的照料下生活,孩子能獨立支配的事情和活動很少,自理能力、獨立學習的能力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都較差,為此,家長要提前從以下方面做好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及早培養(yǎng)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
(1)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
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長大了,即將成為小學生,在生活、學習上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師,要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要自己盡量想辦法解決。同時要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讓他們懂得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時候不該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為。
(2)培養(yǎng)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讓他們學會自己起床、睡覺、刷牙、洗臉等,學會擺放、洗刷碗筷、端菜盛飯,收拾飯桌等。
(3)培養(yǎng)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給孩子有關學校生活的常規(guī)知識,要求孩子愛護課本和文具,學會整理書包、會削鉛筆和使用其他工具。
(4)培養(yǎng)孩子服務性勞動的能力
要求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學點簡單的勞動技能,會開關門窗、掃地、抹桌椅,在活動、游戲或開飯前后拿出或放回玩具、圖書和餐具等。
4、學習方面的準備
家長應該教育孩子按時上學、上課、不逃學、不曠課、不遲到、早退,遵守課堂紀律。不隨便說話,做小動作,而是應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問題和回答問題,按時做作業(yè),認真復習,考試不作弊等
孩子對周圍不明白的事物或現(xiàn)象總愛問為什么,都想知道和懂得。家長應經(jīng)常找些圖畫書給幼兒看或經(jīng)常念些內容有趣的書給孩子聽這是很有益處的?梢愿嬖V孩子:“你看,書里的內容可以讓人懂得很多道理,上學后自己識字多,自己就可以看書,能懂得很多道理那多好!边@樣可以激發(fā)孩子熱愛課本的興趣,促進他們上小學的愿望。同時家長還要配合老師在家指導幼兒正確的握筆姿勢和看書、讀書的習慣等
4.幼小銜接下學期工作計劃2022
一、實施“模擬小學狀態(tài)”一日生活管理模式。
具體內容包括:
1、早晨入園要求在8:30前到園,不遲到。以培養(yǎng)幼兒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規(guī)律生活的良好習慣。
2、適當延長上課時間至35分鐘左右,適當減少游戲時間。
3、適當改變學習環(huán)境,為了跟小學的課環(huán)境接軌,將幼兒的座位改成接近小學的較規(guī)范的上課座位形式。
4、建立良好的課堂常規(guī),要求幼兒做到舉手發(fā)言,當他人發(fā)言時須安靜傾聽。
5、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適當增加一些簡單的勞動,如掃地、擦桌子等。
6、要求幼兒自背書包入園,養(yǎng)成自己整理學習用品的好習慣。
7、培養(yǎng)幼兒會獨立地穿脫 衣服、鞋襪,大小便自理(自備手紙),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午睡等生活習慣。
8、學會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
二、做好家長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1、針對幼小銜接工作及本班的實際,召開專題家長會,以取得家長的配合。
2、邀請小學教師,舉辦“為孩子入園做好準備”的專題家長講座。
3、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其了解幼兒園的幼小銜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園的表現(xiàn)。
4、要求家長在家庭中做好幼兒入學前的生活、心理、學習物質的準備,給幼兒購買的學習用品力求簡潔實用,小巧安全。
三、我們將從幼兒的生活能力、學習能力、交往能力、自我保護能力四個方面開展。具體內容:
生活能力:
(1)學會自己穿、脫 衣服,擺放整齊,并會自己背好書包。
(2)認識書本、文具并能說出名稱,學會整理書包,做到快速、整齊。
(3)知道上學不能遲到,不早退,有事要提前請假。
(4)愛護學習用具和公物。
(5)能從事簡單的勞動,比如掃地、擦桌子、自己端飯、打水等。
學習能力:
(1)加強幼兒閱讀、認字,書寫漢字。學習拼音書寫拼音和簡單的運算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能獨立思考的能力,養(yǎng)成舉手回答問題的習慣。
(3)學會開動腦筋積極思考,不懂就問。
(4)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做到三個一(手距筆一寸,眼距書一尺,胸距桌子一拳)。
(5)在活動中適當?shù)匮娱L活動時間。
(6)做到上課指示后立即回座位。
交往能力:
(1)做游戲時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與伙伴有合作意識,有不同意見可以正面提出,不打架,不自私。
(2)學會禮貌待人,要主動與別人打招呼,與老師或家長說話要聲音響亮,目光正視對方。
(3)學會站隊和排隊行走,知道在隊列中不亂走,放學后等待家長接再離開隊伍。
安全能力:有自我的保護意識和基本的安全常識,知道不聽信陌生人的話,了解一些應急電話號嗎,能正確記憶自已家的地址和父母的聯(lián)系方式。
四、幫助幼兒做好進入小學的心理準備和情感的準備。
(1)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分清好壞事,培養(yǎng)正義感。
(2)做到心中有他人,懂得尊重、謙讓別人,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3)做個樂于幫助別人的好孩子。
(4)有自信心,遇到困難不低頭,做個堅強的孩子。
(5)同伴間會合作完成一件事。
(6)生活態(tài)度樂觀、不哭鬧。
(7)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們爭取在半年的時間里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幫助我們的孩子以快的速度適應小學的教育模式。
5.幼小銜接下學期工作計劃2022
一、指導思想:
幼兒入小學是教育過度的關鍵期,應做一些適當?shù)臏蕚,這已經(jīng)是小學教師、幼兒教師和家長們的共識。做好“幼小銜接”,不僅有利于入學前后幼兒的學習和發(fā)展,而且能為孩子的后續(xù)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將嘗試通過教育教學、班級工作、家長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徑實施“幼小銜接”活動方案,將“幼小銜接”工作真正落實到實處。
二、銜接目標:
1、從心理準備入手,培養(yǎng)孩子入學前良好的心理品質。(情感、興趣、注意力、意志、責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重點,幫助孩子適應幼小過渡中的斷層問題。
3、加強幼兒園與小學的互動觀摩交流,為幼兒做好入學前必要的心理準備。
4、家園同步,增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共同為幼兒入小學做準備。
三、銜接方案:
教育教學方面:
(一)工作目標:
通過“幼小銜接”系列活動的開展,了解幼兒園與小學的差異,減少幼兒對小學的陌生感、神秘感,為適應小學生活做好各項準備。
(二)具體做法:
(1)參觀小學、體驗生活。
為了讓大班的孩子能更進一步感受小學的生活,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生活與責任意識,我們將組織他們去正則實小,觀看小學的升旗儀式和廣播體操;參觀小學的環(huán)境,包括操場、教室、圖書室、廁所等地方,邊看邊比較與幼兒園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級的課堂與小學生同上一節(jié)課,了解小學生是怎樣上課、怎樣舉手、怎樣做作業(yè)的,并組織幼兒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我心目中的小學”,使孩子們對小學產(chǎn)生向往,激發(fā)他們上小學的愿望。
(2)啟發(fā)幼兒以小記者的身份采訪、了解小學生的課間十分鐘都做些什么。并請一位老師拍一些課間十分鐘的錄像,回來組織幼兒討論、交流,課間十分鐘是用來干什么的?錄像里哪些做法是對的?哪些做法不對?為什么?
(3)請孩子學做小學生每天背著書包來園,并學著整理自己的書包和學習用品,開展整理書包比賽。
(4)和孩子一起制訂作息時間計劃表,養(yǎng)成做事專注有序的習慣。
(5)觀看錄像《小學生守則》了解小學生活的一些常規(guī),為盡快適應小學生活做準備。
班級工作方面:
(一)工作目標
1、培養(yǎng)孩子間的相互學習、自主性和決策的能力,建立一個共同探討的團體。
2、營造一個充滿愛的班級氛圍,讓幼兒有安全感,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意識。
(二)具體做法:
1、身體方面的準備:
(1)通過體育鍛煉、疾病預防增強幼兒體質,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步入小學;
(2)為了讓幼兒能夠較快地適應小學生活,我們將適當延長幼兒學習時間、減少游戲時間。
(3)在日;顒又信囵B(yǎng)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同時,讓幼兒懂得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種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讓幼兒懂得并遵守交通規(guī)則,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有困難找警察,記住各種急救電話;知道不玩水、玩火,玩電。
2、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
(1)通過談話、講故事、社會實踐等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懂得,成為一名小學生,要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
(2)培養(yǎng)幼兒的時間觀念,讓他們懂得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時候不該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為。
3、學習方面的準備:
(1)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不遲到早退、不隨便請假,上課時要認真聽講、積極動腦,要認真完成作業(yè)等。
(2)知識經(jīng)驗的積累:
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閱讀、書寫環(huán)境;以語言區(qū)為重點精心設計制作有關讀寫方面材料供幼兒操作,同時,讓幼兒熟悉漢語拼音,通過每次的數(shù)學活動、數(shù)學區(qū)活動對幼兒進行分類、統(tǒng)計、簡單運算、自編應用題的培養(yǎng),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家長工作方面:
(一)工作目標:
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共同配合為孩子入小學做準備。
(二)具體做法:
1、理論指導、更新觀念
為大班家長舉辦有關幼小銜接的講座。使家長正確了解幼小銜接的意義和重點,掌握入學前習慣培養(yǎng)、能力培養(yǎng)的具體方法與途徑,了解除了學習能力等入學準備以外還應重視幼兒心理、生理的入學前準備工作,從而對幼小銜接工作有一個較為全面的理解。
2、開放觀摩、率先體驗
利用家長開放日的有利契機,邀請正則實小一年級的老師們來園觀摩研討。嘗試讓大班家長在幼兒園里率先體驗到小學老師的一些基本學習要求,了解小學與幼兒園在教學上的異同點,感受小學教師的教學風格,使自己在幼小銜接工作中更加心中有數(shù)。
3、家長參與、同步銜接
發(fā)放《進入小學,你們準備好了嗎?》家教小手冊,幫助家長科學地去對待孩子成長中的轉變。在家長園地中開辟“家庭教育分享欄”,在上面粘貼幼兒學習內容,讓家長鼓勵幼兒獨立完成,家長則對幼兒不明白的地方進行點撥,通過這種形式培養(yǎng)幼兒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使家長真正參與到孩子規(guī)則意識、任務意識的培養(yǎng)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