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2云南一本大學排名理科

2.2022云南一本大學排名文科

3.備戰(zhàn)高考要掌握方法
身心健康很重要
在高三上學期,我?guī)缀趺刻於急痪薮蟮木駢毫托睦韷毫_。我每天凌晨4點起床,晚上11點睡覺,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由于長時間睡眠不足,精神狀態(tài)不佳,學習成績一直不理想。所以,考生在努力學習的同時,一定要注重身心健康。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再好的學習方法、再多的學習時間也是徒勞。
身體健康方面,考生要特別關注睡眠。覺得自己可以跟上老師的復習進度,且并不吃力的考生,可適當多一些休息時間,比如早晨6點起床,晚上10點半睡覺,以保證睡眠時間充足。有了充足的睡眠,考生才會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學習中。對自己成績不太滿意的考生,我建議盡量不熬夜,但可以適當早起。早起后頭腦清醒,記憶能力較強?忌梢栽谠缟洗舐暲收b,大聲背誦,將大腦徹底喚醒。但不要通過涂清涼油和喝咖啡強制提神,因為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心理健康方面,考生要注意調整,尤其要排解負面情緒。由于學習成績不理想,我整天郁郁寡歡,沒有笑容,一直覺得有一塊大石頭壓在心頭,透不過氣來。班主任找我談心時,告訴我:“好的心態(tài)與好的成績是成正比的!敝钡轿椰F(xiàn)在進入大學,依然覺得這句話是至理名言。
考生每天以積極快樂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就會有更大的動力,就會有更強的自信。高三這一年,考生不僅是在學習上努力,更是在不斷地塑造一個更好的自己,塑造一個永不言敗的、積極向上的自己?忌鲎约旱奶,讓自己每天都以愉悅的心情面對學習。
踏實走好每一步
我在“一!焙汀岸!睍r,成績剛剛達到模擬一本線,處于班里的倒數(shù)后五名。當時我?guī)缀跻罎⒘,不明白為什么自己這么努力卻沒有回報。每次試卷下發(fā)后,我都會偷偷把眼淚擦干,抬起頭繼續(xù)聽課。高考時,我的成績排在了班級第十名。所以,請一定相信,在高考后一科考試結束鈴聲響起之前,任何事都有可能發(fā)生,不要早早放棄和否定自己。要給自己自信,給自己力量,朝著目標堅定不移地一步步走下去。不要怕,只要付出努力,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平時的大大小小考試,考生的成績難免會有起伏。如果成績不理想,考生不要害怕自己的努力會付之東流。當你覺得自己已經(jīng)很努力了,覺得今天學不會還有明天,覺得太累了不寫作業(yè)了,那你是否想過有人每天追著老師答疑,把不會的問題全部問完;是否想過有人下了晚自習在回家的公交車上還在背單詞?倳腥吮饶愀Γ阌帜檬裁磥砗退麄兏偁幠?考生不必奢求學習成績突飛猛進,只求每天的學習問心無愧就好,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完成每個學習任務,是一定會有回報的。
直面枯燥勇往直前
高三學習是枯燥苦悶的,時時會有挫折和失利。不少考生會對學習產(chǎn)生厭倦和抵觸情緒。發(fā)現(xiàn)自己有這種情緒而不知道如何排解時,考生要主動找老師或家長尋求建議和解決方法,通過溝通了解自己的問題,并及時改正。有些考生可能過于關注別人的成績,對別人不努力卻成績好感到不平衡,以至于失去了努力的動力。其實,每測試都是檢驗一段時間里學習效果的手段?忌恍枰私庾约菏欠裼羞M步,及時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否合適,及時調整,才是階段性測試的真正意義。
有考生認為,高考是這一生中重要的事,如果發(fā)揮不好這輩子就完了。隨著高考臨近,有的考生給自己增添了很多精神上的壓力,學習效率大大下降。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挑戰(zhàn)。考生只需平心靜氣,并為之不斷付諸努力就好。無論高考成績如何,都不是一個人一生的決定性因素。所以,考生要放輕松,正視它,迎接它。
每一個奮斗在高三的考生都是勇士,手中的筆好像是刀劍;在題海里苦戰(zhàn),就好像是在沙場上馳騁。勇士堅強不屈,奮力向前,才能品嘗到終的勝利果實。
4.提高學習效率的四個原則
1.學會舍棄
有很多人談到時間計劃的時候,總是把它和一張排列整齊的時間計劃表聯(lián)系起來。但是,計劃不如變化快,當面臨多項選擇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辦?答案就是:只做重要的事情。你選擇了做某件事情,就意味著放棄做別的事情。所以,我們做事情的標準,不是“某件事有沒有意義”,而是“某件事是不是有意義”。確保自己一直都在做重要的事情,實際上也就是確保了自己的時間一直都在被高效的利用。如果你今天計劃做五張試卷,語文、英語、數(shù)學、物理、化學各一張。那么,請先做你覺得你需要提高的那門科目。
2.綜合平衡
在有限的時間內尋找重要的事情來做,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超過自己能力范圍的事。我們要保證自己的學習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適應的題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太簡單的題目不要一直做,太難的題目也不要“扭到費”。對于剛開始制定計劃的人來講,計劃應該定得適度的低于而不是高于自己所能完成的水平。讓時間寬裕一些,但盡量保證每天給自己規(guī)定的任務都能完成。在當天結束的時候,前一天所計劃的事情都做完的成就感是非常爽的,可以給你繼續(xù)制定和執(zhí)行計劃的信心和動力。這樣循序漸進,再慢慢的提高標準,才能真正高效地利用時間。
3.科學統(tǒng)籌
上課的時間和在家自習的時間,顯然是各不相同的。我們必須學會讓不同的學習內容和不同的時間相契合。對于需要大量閱讀、理解、背誦的東西,就要安排時間比較長、精力比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擾的時間段來做。那么,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較容易受干擾的時間用來做什么呢?那就是用來做題。因為做題的時候需要動筆演算,可以強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圍環(huán)境比較吵鬧,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達到練習的效果。
4.保證睡眠
在制定時間計劃的時候,保證必要的休息還是應該的。有很多同學喜歡熬夜,因為夜里安靜,便于靜心學習。但這樣就會影響白天的精神,上課老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師發(fā)現(xiàn),睡的很不安穩(wěn),于是課沒有聽好,覺也沒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糊糊的。其實高中的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要浪費時間很容易,一晃就過去了;要努力學習也足夠長,學習任務重的時候偶爾熬夜可以,長期如此肯定堅持不住。
5.高考在即,四個法則助你沖刺
一、探索自己的學習周期性
學習周期性指人學習時,集中度和效率會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波動和獨特的表現(xiàn)特征。對于周期性較明顯的考生而言,如果早上精力比較好,可以早起一會,把重要的課程和較難的課程放在早上學習;如果晚上精力比較好,可以適當晚睡一會,把重要的課程和較難的課程放在晚上學習。如果能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周期性特點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就可達到學習效率的優(yōu)化。
就筆者而言,我通過自己在考研復習期間學習狀況的反思和調查,發(fā)現(xiàn)我在大約一個月內也存在學習狀態(tài)的周期性波動,大約三周學習效率比較高,一周學習效率偏低。后來,我對自己的學習時間安排進行了調整,在學習狀態(tài)好的三周里,花更多時間在學習上,而在狀態(tài)不好的那一周,我會讓自己多進行放松和娛樂,保證更好地休息,為接下來高效的學習做準備。
高考復習和考研復習類似,都有一段漫長的復習時間?忌筛鶕(jù)筆者的經(jīng)驗,摸索自己的學習周期性,更好地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以提升學習效率。需要提醒的是,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具有自己獨特的周期性表現(xiàn),因此需要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摸索和嘗試,不能千篇一律模仿別人,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二、掌握和利用學習遺忘規(guī)律
由于人大腦的記憶儲存空間有限,因此遺忘是必然的。人的遺忘是有規(guī)律可尋的。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fā)現(xiàn),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遺忘進程并不是均勻的。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變緩。他認為,“保持和遺忘是時間的函數(shù)”(見圖1),他用英文的無意義音節(jié)作記憶材料,用節(jié)省法計算保持和遺忘的數(shù)量,并根據(jù)他的實驗結果繪成描述遺忘進程的曲線,即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從這條曲線可看出,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guī)律的,遺忘的進程很快,且先快后慢。因此,考生要根據(jù)遺忘規(guī)律安排時間,整體思路是及時復習、定期復習。及時復習,即在剛學完一個知識點后,抓緊時間復習,還沒遺忘之前,通過復習鞏固。定期復習,即按照遺忘特點分階段復習,開始時頻繁,之后慢慢加大每次復習的間隔時間。例如,學完一個知識點后,當天進行復習,一周后再次復習,再往后是兩周、一個月、三個月,以此類推。同時,越有意義的內容印象越深刻,不容易遺忘。如,對于散文的記憶要好于無意義音節(jié),對詩歌的記憶更佳。因此,考生學習和記憶時,要能將所學知識賦予意義,花更多時間摸索其中的含義和內在聯(lián)系,這樣更不容易遺忘。
三、確保學習時間不被打擾
要想保持高效學習,就要保持好的學習狀態(tài),不可一心二用?忌趯W習過程中,要盡量保證自己不被干擾。干擾考生學習的因素有很多,如疲勞、緊張、焦慮、外界的噪音、玩手機等。想避免這些干擾因素,就要學會更好地管理時間?忌o自己留出一些時間,處理學習之外的事情,同時要留出足夠的時間全身心投入學習中。如果不能保證自己學習時能抵擋住手機的誘惑,那么學習時就不要把手機帶在身邊。如果學習時還惦記著另一件沒有完成的事情,那就先去完成它,然后再學習。
四、勞逸結合
時間管理主要指在相同長度時間內,更有效地分配和利用時間,而不是通過延長學習時間,甚至是剝奪睡眠和休息時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需要勞逸結合。充分休息是更好地進行學習的重要保障。因此,考生千萬不能通過過分剝奪睡眠和休息時間的方式盲目尋求學習投入,那樣會適得其反。即使是睡眠時,人的大腦也在工作,它會把一天內你所看到的、聽到的、學到的東西進行整理、歸類、儲存,消化一天所學的內容。因此,做到勞逸結合,才是時間管理的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