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普通高考實行“3+1+2”模式,考試科目由全國統(tǒng)考科目和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組成。其中“3”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tǒng)考科目;“1”為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選擇1門,“2”為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門。全國統(tǒng)考科目中的外語分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6個語種,由考生在報名時任選其中一個語種參加考試。
全國統(tǒng)考和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于6月7日至9日舉行,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
注:外語聽力測試安排在外語筆試考試開始前進行。
考生志愿填報
考生填報志愿安排在高考成績發(fā)布和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公布之后進行,具體時間(包括各批次征求志愿填報時間)由省教育考試院另行公布。
志愿(包括征求志愿)填報均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忌氃谝(guī)定時間內,自行登錄省教育考試院門戶網站填報志愿,逾期不予補報。各批次常規(guī)志愿錄取過程中尚未完成的招生計劃,將及時在省教育考試院門戶網站上公布,考生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填報征求志愿。
考生在志愿填報前,應認真閱讀有關高校招生章程、省招委會和省教育廳公布的招生規(guī)定以及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志愿填報注意事項,參考高校的招生計劃,選擇填報學校和專業(yè)志愿。選考物理科目的考生只能填報物理科目組合的院校和專業(yè),選考歷史科目的考生只能填報歷史科目組合的院校和專業(yè)?忌鷳J真選擇、細心核對,確保志愿信息正確。因考生本人志愿填報失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責任。由于考生個人原因,發(fā)生賬號和密碼被盜,造成信息泄露、志愿被冒充填報或修改,由考生本人承擔責任。各級招生考試機構和高級中等教育學校要組織力量,加強對考生志愿填報的政策解讀和技術指導。
錄取
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在教育部的統(tǒng)一領導下,由省招委會負責組織實施。錄取期間,省招委會組建招生錄取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若干工作小組),負責招生錄取的組織實施工作。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錄取工作中遇到重大問題須經省招委會、省教育廳集體研究決定。
高校招生錄取按照福建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安排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實行計算機遠程網上錄取,實行遠程錄取管理模式,各高校應在校內采取遠程異地錄取方式開展錄取工作。錄取期間,高校和省教育考試院要保證相互通信聯絡的暢通。
省招委會根據教育部規(guī)定要求和我省高考綜合改革的實際,合理安排高校錄取批次。除軍事、公安、飛行學員、公費師范生、農村訂單定向醫(yī)學生、部分藝術體育專業(yè)、航海類等艱苦專業(yè)、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以及其他經教育部批準的特殊高校(專業(yè))、我省公辦本科高校師范類專業(yè)、部屬高校師范類專業(yè)和有關高校綜合評價招生等教育部規(guī)定可安排在提前批次錄取的情況外,其余高校和專業(yè)不安排在提前批次錄取。
省招委會根據高校在我省的招生計劃數和考生的統(tǒng)考成績,按照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按類(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確定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同時確定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控制分數線(作為“強基計劃”、高水平藝術團、綜合評價試點、高校專項計劃等部分特殊類型和軍隊院校招生錄取依據),并向社會公布。其中,藝術類本科專業(yè)高考文化課錄取控制分數線按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普通類本科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75%劃定。具體錄取實施辦法另行通知。
高校和省教育考試院應按照“學校負責、招辦監(jiān)督”的原則實施新生錄取工作。招生高校依據考生高考總成績,參考考生綜合素質評價,按照向社會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錄取規(guī)則擇優(yōu)錄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由招生高校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確。對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體健康狀況符合相關專業(yè)培養(yǎng)要求、投檔成績達到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并符合學校調檔要求的考生,是否錄取以及所錄取的專業(yè)由高校自行確定,高校負責對已投檔但未被錄取考生的退檔原因作出解釋,高校不得超計劃錄取。省教育考試院負責監(jiān)督在我省招生高校執(zhí)行國家招生政策、招生計劃情況,糾正違反國家招生政策、規(guī)定和違背錄取規(guī)則等行為。
我省本科批次招生原則上實施“院校+專業(yè)組”(以下簡稱院校專業(yè)組)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高職(?疲┡握猩鷮嵤⿲I(yè)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高校錄取新生要按照規(guī)定程序,按時完成調檔、閱檔、審核、預錄、退檔等各環(huán)節(jié)工作,保證考生電子檔案的正常流轉和錄取工作的順利進行。對超過時間未按要求完成相關環(huán)節(jié)工作的高校,省教育考試院應主動與之溝通,對無故拒絕聯系或故意拖延時間的高校,可根據所發(fā)出的考生電子檔案按有關高校計劃數及錄取規(guī)則設置考生電子檔案為預錄取狀態(tài),同時應立即書面通知有關高校,并將有關情況上報教育部備案。
除軍事、國防和公共安全等部分特殊院校(專業(yè))外,高校不得規(guī)定男女生錄取比例,不得對報考非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yè)的考生作統(tǒng)考外語語種限制,不得在國家招生政策規(guī)定外作其他限制。除國家規(guī)定的情形外,高校不得提前組織考生面試、測試,并作為錄取依據。對高考成績達到要求、身體條件能夠完成所報考專業(yè)學習、生活能夠自理的殘疾考生,高校不能因其殘疾而不予錄取。
招收保送生的高校應按時將本校已測試合格擬錄取的保送生數據庫上傳至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省教育考試院在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上審核確認后,下載我省生源數據并辦理錄取審批手續(xù)。單獨組織招生考試的高校須按有關要求,于6月30日之前向省教育考試院報送我省生源有關擬錄取數據和書面報告。
經批準,在全國統(tǒng)考前已被高校提前正式錄取的考生(如保送生、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錄取考生以及其他類型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錄取。
高校須將擬錄取考生名單(包括統(tǒng)考、保送、單獨考試擬錄取的考生等)標注錄取類型后,報經省教育考試院核準,并通過“全國普通高校招生來源計劃網上管理系統(tǒng)”增補有關特殊類型招生計劃。省教育考試院核準后形成錄取考生數據庫,并據此打印相應錄取考生名冊,加蓋錄取專用章,作為考生被高校正式錄取的依據,予以備案,同時須在高校同批次錄取結束后將錄取考生名冊寄給有關高校。
高校根據經省教育考試院核準備案的錄取考生名冊填寫考生錄取通知書,由校長簽發(fā)錄取通知書,加蓋本校校章,并負責將考生錄取通知書連同有關入學報到須知、資助政策辦法等相關材料一并直接寄送被錄取考生。
考生收到錄取通知書后,應及時通過省教育考試院或高校指定的信息發(fā)布渠道進行核實和確認。已被錄取的考生必須按高校規(guī)定的時間及有關要求,辦理報到等手續(xù)。不能按時報到的已錄取考生,應向高校提出書面申請,經同意后方可延期報到。被省內高校錄取的考生不再辦理戶口遷移手續(xù);被軍事院校錄取的考生,按征兵入伍有關規(guī)定辦理。
高校根據經省級招辦核準的本校錄取考生名冊、已錄取考生所持錄取通知書,按有關規(guī)定及要求為新生辦理入學等相關手續(xù)。新生報到后,高校應將考生電子檔案信息打印并加蓋學校公章后存入考生紙質檔案。
由于網絡傳輸等其他因素造成的招生遺留問題,由省教育考試院和有關高校通過協商妥善解決。
各級招委會和高校應以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對待考生的來信來訪。除按規(guī)定應向社會公開公示的信息外,對屬于考生個人信息及有關錄取過程中需要階段性保密的工作內容,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向他人提供或向社會公開,嚴禁非法傳播、出售。
加分和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錄取政策
下列考生享有在文考總分上加5分的政策
1.自主就業(yè)退役士兵。
2.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考生和臺灣省籍考生(含臺灣戶籍考生,并可在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錄取)。
3.全省19個民族鄉(xiāng)的少數民族考生,以及高山(享受高山補貼)和無橋梁、海堤與大陸相連的海島等少數民族考生。
少數民族考生高中階段須在民族鄉(xiāng)、高山(享受高山補貼)和無橋梁、海堤與大陸相連的海島具有3年完整戶籍,且在戶籍所在縣(市、區(qū))學校具有3學年完整學籍,并有連續(xù)3學年的實際就讀經歷,方可享受高考加分。
下列考生享有在文考總分上加10分的政策
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戰(zhàn)區(qū)(原大軍區(qū))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
下列考生享有在文考總分上加20分的政策
烈士子女。
下列考生享有在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錄取的政策
1.退出部隊現役的考生。
2.散居在漢族地區(qū)的少數民族考生。
3.平時榮獲二等功或者戰(zhàn)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軍人的子女,一至四級殘疾軍人的子女,因公犧牲軍人的子女,駐國家確定的三類以上艱苦邊遠地區(qū)和西藏自治區(qū),解放軍總部劃定的二類以上島嶼工作累計滿20年軍人的子女,在國家確定的四類以上艱苦邊遠地區(qū)或者解放軍總部劃定的特類島嶼工作累計滿10年軍人的子女,在飛或停飛不滿1年或達到飛行高年限空勤軍人的子女,從事艦艇工作滿20年軍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崗位工作累計滿15年軍人的子女,參加錄取并達到有關高校投檔要求的,應予以優(yōu)先錄取。
4.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一級至四級因公傷殘公安民警子女參加錄取的,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教育優(yōu)待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18〕27號)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及其子女參加全國統(tǒng)考錄取的,參照軍人有關優(yōu)待政策執(zhí)行。殘疾人民警察參加全國統(tǒng)考錄取并達到有關高校投檔要求的,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錄取。司法行政機關人民警察的子女待政策參照公政治〔2018〕27號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5.經共青團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聯合激勵系統(tǒng)認定,獲得5A級青年志愿者的,達到有關高校投檔要求的,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錄取。
按照《應急管理部教育部關于做好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及其子女教育優(yōu)待工作的通知》(應急〔2019〕37號)規(guī)定,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及其子女報考普通高考時,參照教育部關于軍人相關優(yōu)待政策執(zhí)行。
考生若同時享有多項加分或同等條件優(yōu)先錄取政策項目的,在錄取時取其中幅度大的一項錄取照顧政策執(zhí)行。所有高考加分項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高校不安排分省招生計劃的藝術類專業(yè)、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高校專項計劃等招生項目。
符合加分和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錄取政策的考生,必須經過本人申請、有關部門審核、省地校多級網上公示后方能予以認可。高級中等教育學校還須按有關規(guī)定公示到考生所在班級。加分和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錄取資格申報和審核工作按《福建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做好2022年高考錄取照顧資格申報及審核工作的通知》(閩教辦學〔2022〕2號)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