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值得學習的兒童科普知識集錦
火成巖是由哪些成分構成的?
火成巖有600多種,每種都由獨特的顆粒形式和礦物組成;鸪蓭r遍布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晶瑩剔透的水晶是一種石英,而石英就是構成火成巖的成分之一。除此之外,正長石、斜長石、云母、角閃石、輝石和橄欖石都是構成火成巖的成分,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云母。云母是一種六角板狀結晶體,有黑、白兩種顏色,質地很薄,如果你用大頭針輕挑花崗巖中的黑云母,它就會一層層地剝落下來。
2.值得學習的兒童科普知識集錦
為什么天空會出現(xiàn)彩虹?
夏天常常下雷雨或陣雨,這些雨的范圍不大,往往是這邊天空在下雨,那邊天空仍閃耀著強烈的陽光。有時會突然下起很大的雨,但沒過多久又會雨過天晴。雨雖然停了,但天空中還飄浮著許多小水滴,這些小水滴能折射陽光。當陽光經(jīng)過水滴時,不僅改變了前進的方向,同時還被分解成七色光,如果角度適宜,就成了我們所看到的虹?諝庵械乃卧酱螅缭锦r艷;水滴越小,如像霧滴那樣大小時,虹色越淡,就會形成白虹。
3.值得學習的兒童科普知識集錦
為什么會有環(huán)形彩虹?
在雨后,我們通常會見到半弧形的彩虹,其實自然界中還會出現(xiàn)環(huán)形彩虹環(huán)形彩虹出現(xiàn)時,天空中往往飄有卷層云,當太陽的光線通過卷層云時,由于云層周圍有一圈冰晶,光線透過云層和冰晶,發(fā)生兩次折射,這樣一來太陽光就會分散出各種顏色的光束,形成罕見的環(huán)形彩虹。這種現(xiàn)象又被叫做“日暈”,只有站在高處或是坐在飛機上才會看得到,環(huán)形彩虹暈圈的顏色一般是內紅外紫,它的出現(xiàn)通常預示著將要下雨。
4.值得學習的兒童科普知識集錦
“海市蜃樓"是怎么回事?
在炎熱的夏季,當我們走在起伏不平的公路上時,偶爾會看見遠處地面上有一小灘水,而走到近前時,水卻消失不見了。更為奇特的是,住在海邊的人偶爾會看到海面上突然豎起了一座座高樓大廈,但不久又消失了。這些就是“海市蜃樓”現(xiàn)象,它是由光線的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由于不同空氣層有不同的密度,而光在不同密度的空氣中又有著不同的折射率,因此,當陽光穿過高空和地面(或海面)不同溫度的空氣時,會發(fā)生折射和反射,它的傳播路徑就會因此發(fā)生改變。改變后的光線進入我們的眼中,便令我們看見了地面以下或遠處物體的影像。
5.值得學習的兒童科普知識集錦
極光是什么樣子的?
極光的形狀千變萬化,有的像飄帶,有的像面紗,有的如云朵,還有的呈放射線狀。極光的顏色也非常美麗,紅、紫、淡綠、藍紫最為常見。有的極光剛出現(xiàn)就消失了,有的卻會高懸在空中幾個小時不散。值得一提的是,美麗的極光一般只會出現(xiàn)在南北兩極的上空。
這是因為受到地球磁場的影響,從太陽射來的帶電微粒流以螺旋形的運動方式趨近于地球磁場的南北兩極。所以生活在熱帶和溫帶的人們就很難欣賞到這壯美絢麗的自然奇觀了。
6.值得學習的兒童科普知識集錦
什么是火口湖?
火口湖是火山錐頂上的凹陷部分積水后形成的湖泊,又稱火山口湖;鹂诤男螤畲蠖酁閳A形或馬蹄形,面積不大,但湖水卻很深。它們的形成往往是由火山噴發(fā)引起的,火山于喉管頂部噴發(fā),熾熱的巖漿從地底噴涌到空中或地表,落在火山喉管附近,堆積成一個陡峭的山壁,火山停止噴發(fā)后,出口處的熔巖漸漸冷卻,最終形成一個底平外圓的封閉凹陷形狀,仿佛一口巨大的鍋。降水在那里日積月累,就會積滿雨水,最終形成火口湖。
7.值得學習的兒童科普知識集錦
什么是堰塞湖?
大部分的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巖流堵截了河谷,使河水漸漸匯集而形成的,這種湖泊稱為熔巖堰塞湖,我國的五大連池就是典型的熔巖堰塞湖,它是由老黑山和火燒山兩座火山噴溢出的玄武巖熔巖流堵塞了白河,使得河水受阻囤積而形成的彼此相連、呈串珠狀分布的5個小湖。還有一部分堰塞湖是由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山體滑坡,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貯水形成的,這種湖泊多見于藏東南峽谷地區(qū),那里的易貢錯湖便是如此形成的。
8.值得學習的兒童科普知識集錦
什么是河成湖、海成湖?
河成湖的形成往往與河流的發(fā)育和河道變遷有密切關系,并且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區(qū)。因為受到地形起伏和水量豐枯等的影響,河流的河道經(jīng)常遷徙并在低凹處蓄水,因而形成了河成湖,洪湖、白洋淀等都是這樣形成的。而海成湖則是由泥沙沉積造成部分海灣與海洋分割而形成的湖泊。海成湖在形成之前大都是海灣,灣口處由于泥沙沉積而將海灣與海洋隔開,形成湖泊。通常海成湖又叫瀉湖,中國寧波的東錢湖和杭州的西湖都屬于海成湖。杭州西湖屬于海成湖。
9.值得學習的兒童科普知識集錦
怎樣區(qū)分外流湖與內流湖?
外流湖是指湖水與河流相通并最終匯入海洋的湖泊。外流湖的干、支流所經(jīng)過的地域,氣候溫和濕潤,降水豐富,河流補給多以雨水為主,加之河流水量豐沛,對湖泊的補給量大,湖泊水位較高,以淡水湖為主。洞庭湖、鄱陽湖等都屬于外流湖。而內流湖也稱內陸湖或非排水湖,多位于大陸深處,遠離海洋。內流湖湖水完全沒有路徑流入海洋,且蒸發(fā)量大,以咸水湖為主,多處于內流河河口。青海湖、納木錯湖等都屬于內流湖。
10.值得學習的兒童科普知識集錦
什么是湖泊?
湖泊大都是由雨水、河流等匯集在陸地比較寬闊的低洼處逐漸形成的。
除此之外,湖泊還能通過其他方式形成。有的湖泊本來是海洋的一部分,由于泥沙將大片水域與大海隔離,在陸地上形成了單獨的湖泊。而火山噴出的熔巖和碎石等堵塞河道也會形成湖泊。湖泊是湖盆與運動的水體相互作用的綜合體,有著獨特的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天然水庫”的美譽,不僅能為江河調節(jié)洪枯,而且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
11.值得學習的兒童科普知識集錦
什么是巖石和巖石圈?
巖石是由一種或多種礦物按一定方式結合而成的,另有少部分由火山玻璃、膠體物質或生物遺體組成。巖石的大小不一,形狀多樣,地球表面的每寸土地下面都有巖石的蹤影。巖石圈則是指地球上部相對于軟流圈而言的堅硬的巖石圈層,厚約60~120千米,主要是由花崗質巖、玄武質巖和超基性巖組成的。巖石圈緊緊地裹在地球的表面,它的下面就是地震波低速帶、部分熔融層和厚度為100千米的軟流圈。
12.值得學習的兒童科普知識集錦
什么是冰山?
冰山并不是真正的山,而是漂浮在海洋中的巨大冰塊。在兩極地區(qū),海洋中的波浪或潮汐猛烈地沖擊著海岸邊緣的大陸冰川,天長曰久,它的前端便慢慢地斷裂下來,滑到海洋中,漂浮在水面上,形成了所謂的冰山:冰山體積的90%都沉浸在海水中,我們在海面上所看到的僅僅是它的頂峰部分。它的吃水深度一般都超過200米,深的可達500米之多。冰山會隨著海流的方向漂流到很遠的地方。最后由于風吹日曬、海浪沖擊等作用,會漸漸消失在溫暖海域的海水中。
13.值得學習的兒童科普知識集錦
巖石有哪幾種類型?
巖石是礦物的集合體,組成巖石的基本化學元素有8種,包括氧、硅、鋁、鐵、鈣、鈉、鉀和鎂。巖石種類繁多,形態(tài)、結構各異,但就其成因來說,可分為火成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以及少量隕石;鸪蓭r是由火山巖漿冷卻凝固形成的。沉積巖則是由風化巖石的碎片構成,主要分布在海底。變質巖剛開始是火成巖或沉積巖,但是在地球內部高溫和壓力的共同作用下,它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最終成為了變質巖。而隕石則是地球以外的宇宙流星散落到地球上的石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