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感受怎么寫 篇一
通過親子共讀,孩子的閱讀興趣變得濃厚了,閱讀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了,讓我與孩子也有了更深的溝通和交流,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和情緒發(fā)展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而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個孩子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上的一盞明燈,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一直照亮她腳下的道路。讀書能增長知識,開闊眼界,讀書能明白事理,提高能力,讀書能陶冶性情,德潤人心,沿著書籍構成的階梯,學做人,學做事,攀上一個又一個科學的高峰!
2.我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感受怎么寫 篇二
而在這閱讀的過程中,我也經(jīng)歷著不同的改變。親子閱讀帶給了我工作外“寧靜”的心境,忙碌了一天,每晚在孩子臨睡前共度閱讀的美好時光,是放松疲憊身心的另一種打開方式,不僅讓他感受到媽媽的溫暖與關愛,也為我和孩子之間架起了一道親子溝通的橋梁。同時他的愛看書也激勵著我一起學習。原本經(jīng)常找工作忙的借口不看書的我,現(xiàn)在也堅持了每天看書,我希望我的知識儲備一直是兒子的驕傲。
看著家里書架上分門別類放著各式各樣的書,孩子雖然很喜歡玩具,但他也會堅持看書,現(xiàn)在翻著的時候就會問各種各樣的問題,“十萬個為什么”,我和他爸爸會耐心地為孩子解釋,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收獲知識,汲取養(yǎng)分。遇到開心的閱讀片段,孩子會發(fā)出朗朗的笑聲,營造出愉快而又幸福的家庭氛圍,我想這快樂的時光必定會給孩子留下美好的記憶。我們還堅持每隔一段時間去圖書館看書借書,讓他能更多了解不同的知識寶庫,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方式。
同閱讀,互陪伴,共成長。閱讀是給孩子的禮物,能帶給孩子歡喜、智慧、希望、勇氣、熱情和信心!我希望和孩子在閱讀的世界中,享受美好的時光,領略人生的不同風景,一起慢慢成長。
3.我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感受怎么寫 篇三
培養(yǎng)好的閱讀習慣,首先父母自己做一個愛書的人。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樣。早期教育階段,孩子大部分時間都和父母在一起,會潛移默化地受到父母的影響——父母的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印在心里。
如果父母經(jīng)常讀書,那么孩子就更有可能愛上閱讀。如果父母從來不學習、不停地刷手機,那么孩子大概也很難愛上閱讀。
其次,也是最關鍵的,就是堅持不懈地親子共讀——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少量多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親子共讀。
親子共讀,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詞匯、學習知識、開拓視野。親子共讀,也是一種陪伴,可以帶來快樂。孩子覺得閱讀是快樂的,自然而然就會喜歡閱讀。親子共讀,更是直接樹立了父母這個的閱讀榜樣。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作為父母,我們每天都會堅持共讀四次:早飯后、午飯后、晚飯后、睡覺前,每次15分鐘,每天一個小時。
甚至去沙漠露營、去別的城市旅行的時候,孩子都帶著書。即使是現(xiàn)在,睡前閱讀仍是我們一家人每天的習慣。
兄妹共讀。我們家兩兄妹,哥哥喜靜,妹妹卻是好動、很難坐得住。培養(yǎng)閱讀興趣的難度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有了哥哥這個最直接的閱讀榜樣,經(jīng)過長時間的熏陶,妹妹也慢慢愛上了閱讀。
現(xiàn)在哥哥一年級,認識拼音和很多字,哥哥還會主動給妹妹讀書,很有愛。
閱讀已經(jīng)不可動搖地成為了一件能持續(xù)為我們帶來快樂的事。
我們開啟親子閱讀不是純粹地為孩子灌輸知識,更多的是讓孩子享受閱讀的樂趣、提高閱讀興趣,養(yǎng)成受益一生的好習慣。親子閱讀,從孩子出發(fā),從心出發(fā)。
4.我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感受怎么寫 篇四
女兒現(xiàn)在四周歲零八個月,她很喜歡看書,每天放學回家都會吵著讓我念書給她聽,就連她上廁所時自己也會抱著一本書翻來翻去,活脫脫的一個“小書蟲”。女兒的“書齡”有四年整,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跟女兒在一起閱讀的心得體會:
第一,選擇與孩子成長階段相符的書籍,使孩子對書籍有興趣。
我給女兒最開始買的書是小本不怕撕爛的唐詩和兒歌,那時她大概七、八個月大。唐詩和兒歌都是那種短小的,但都配有精美的插畫,她很喜歡。雖然那時她不會說話,但每次我們給她背一首唐詩或者兒歌時,她都能準確找到對應的畫面。再大一點兒,她能說單個字的時候,就可以接唐詩和兒歌每句話的最后一個字了。
唐詩和兒歌可以說是我女兒的啟蒙書籍,其實我給女兒買的最多的書是繪本系列。因為繪本中的圖畫部分多數(shù)是國內外知名插畫家的作品,孩子在欣賞文字內容的同時,更能身臨其境的融入到故事情節(jié)中。女兒的第一套繪本是《小熊寶寶繪本》,作者是日本畫家佐佐木洋子,是在女兒不到一周歲時買給她的。繪本的內容涵蓋了幼兒生活的各個方面:吃飯、睡覺、洗澡、刷牙、穿衣、問好、交友等,符合女兒當時的理解能力和所處成長階段的經(jīng)歷。通過這一套繪本,她知道了見到別人要問好、打滑梯要排隊、要敢于交朋友、每天要刷牙等等,當然她也這樣做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每一系列繪本都為我女兒的成長帶來了快樂和幫助,同時也增長了知識。她知道,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玩搶音樂椅游戲輸了也沒有關系,上超市買東西一次只要一個,有時候做事情要勇敢一些,西方一些好玩的節(jié)日是怎么一回事兒……現(xiàn)在女兒最喜歡的是《貝貝熊》系列繪本,她特別喜歡其中的《科學飲食》和《見啥要啥》,當她挑食、吵著要買東西的時候,總可以用書中的故事去引導她。當然,不能完全按照書中的情節(jié)來要求孩子,書對孩子來說只是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
第二,減少孩子玩電子產品的時間,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看書的好習慣。
伴隨時代的發(fā)展,電子產品在每個家庭都比較普及,玩游戲、看動畫片,這幾乎成為了孩子們的最愛。我女兒也喜歡看動畫片,但我會限制她看動畫片的時間,當她不情愿關掉電視時,我會對她說“媽媽可以陪你看書”,她大多時候都會欣然接受?梢姇谒哪恐械牡匚灰哌^動畫片,因為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每天都要看書的習慣,而這種習慣正是通過最開始對書有興趣,通過每天的堅持讀書而逐漸形成的。雖然看電視、玩電腦也是獲得知識的一種途徑,但對于不到五歲的孩子來說,我還是認為看書要好一些,最起碼這對視力也是一種保護。
第三,要注意讀書時的語調,不要忘了閱讀的初心。
我認為對故事內容生動的表達更能激發(fā)孩子對讀書的興趣,因此,我為女兒讀書時會留意故事的情節(jié),增加一些感情進去,每當讀到一些好玩的地方,我讀的也會比較夸張,這時女兒都會開心的哈哈大笑,也許這就是女兒為什么就讓我給她讀書而不是爸爸的原因吧。說到閱讀的初心,記得在我女兒很小的時候,同事跟我說,給孩子讀書時要用手指著字,一個字一個字的讀,這樣就會認識很多字。剛開始我是這么做的,但我發(fā)現(xiàn)在我指著字讀書的時候,她只是在看插圖,那表情可以說是全神貫注,很是沉浸在圖畫世界中的樣子。而且我發(fā)現(xiàn)在我一個字一個字指著讀的時候,很難將感情融入進去,故事變得不那么生動了。我認為生動的閱讀才能更被孩子喜歡,也更能使孩子產生興趣,畢竟閱讀的初衷并不是讓她識字,后來就不再指著字了。現(xiàn)在回想一下,如果當時我一味的要求女兒看著我指的字,她對書很有可能不會有現(xiàn)在這么大的興趣了。
總之,親子閱讀帶給我們很多驚喜,女兒現(xiàn)在有著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對于生活中的有些事情她經(jīng)常能從書上得到一些啟迪,親子閱讀也拉近了我和女兒之間的距離……我會好好珍惜與女兒一起的親子閱讀時光,與女兒共同成長!
5.我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感受怎么寫 篇五
我自己是一個沒有閱讀習慣、不太喜歡讀書看報的人,但是我深知擁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時常與書相伴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自從做了孩子她媽以后,也就意識到了要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的重要性。
在田田還不到一歲的時候我就開始給她買繪本,買各種她可能感興趣的圖書。平常玩的時候瞧準機會就給她讀一點。這段時間是完全自由的,想看就看,不想看立馬轉移目標。到她稍大一點,大概兩歲左右,不知道怎么回事,睡前好長一段時間都成了她用電腦、手機看動畫片時間。我意識到這不行,必須得改過來,我提出的要求是上了床不睡覺的話,能做的一件事就是看書聽故事。剛開始的情況那就可想而知了,哭鬧那是避免不了的。我也不是不給她玩手機、看電視,就是立規(guī)矩、定時間,到時間立馬收,哭鬧面前決不妥協(xié)。小孩子可塑性確實強,一直到現(xiàn)在我完全沒有怕她會看多電視手機的煩惱了。她想要看的時候我直接甩給她,不用管她,沒過多久她自然送過來說“媽媽,我不看了”。更重要的是,看書聽我讀繪本講故事已經(jīng)成了一種常態(tài),甚至去別的小朋友家玩,她首先感興趣的也是別人書柜里的繪本書。我很欣慰,希望陪著寶貝能一直堅持下去,要知道我們大人的手機癮也是不小,我要求她看書,總不能我在旁邊三心二意玩手機吧。小家伙也賊得很,監(jiān)督我比我監(jiān)督她還狠。
現(xiàn)在田田上幼兒園了,參加學校的21天閱讀節(jié)積極性那是沒得說,尤其是那張她人生中的第一張獎狀帶回來,顯擺得已經(jīng)人盡皆知了。我希望閱讀的習慣能夠伴隨她一生,無論順境逆境,只要能拿起一本書,她就擁有了獲得幸福的能力。爸爸媽媽和你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