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2023高一語文寒假作業(yè)答案#】放假都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放假可以快樂的玩耍,但是各位同學(xué)們千萬不要忘記寫作業(yè)啦!©無憂考網(wǎng)為各位同學(xué)整理了《2023高一語文寒假作業(yè)答案》,希望對你的學(xué)習(xí)有所幫助!
1.2023高一語文寒假作業(yè)答案 篇一
專題一
基礎(chǔ)集訓(xùn):DCCCBCDCDB
高考銜接集訓(xùn):DCDAAC
專題二
基礎(chǔ)集訓(xùn):
1.學(xué)生綜合素質(zhì)降低/尊重學(xué)生又減輕負(fù)擔(dān)
2.留下你的關(guān)愛,守護他(她)的心靈。
3.適合自己的,才是的。
4.洗完衣服的少女拎著水桶,踏著月色,從婆娑的竹林間穿過,伴著銀鈴般的笑聲,嘰嘰喳喳的打鬧著歸來。
5.欲揚先抑。并使用反語與夸張,“每一個字眼”“的缺點”說明汽車性能極其好。令人印象深刻,起到很好的廣告宣傳效果。
2.2023高一語文寒假作業(yè)答案 篇二
(1)青泥何盤盤,_________________。捫參歷井仰脅息,_________________!妒竦离y》
(2)杜甫一生漂泊,老病孤愁,《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是這種生活狀況的真實寫照。
(3)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孟子多次在文中闡述施行王道的具體措施,其中的一條即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
(5)荀子在《勸學(xué)》中強調(dià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每天省察自己,才會智慧通達(dá),行為沒有過錯.
【答案】
(1)百步九折縈巖巒、以手撫膺坐長嘆。
(2)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3)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4)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5)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3.2023高一語文寒假作業(yè)答案 篇三
1、《蜀道難》中貫穿全詩,反復(fù)詠嘆,借以極言蜀道高峻艱險,慨嘆蜀地形勢多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難》中夸張敘說蜀國開國歷史渺遠(yuǎn),長期不與外界交通的語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難》中借五丁開山神話渲染蜀道神奇來歷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蜀道難》中借黃鶴、猿猴難越形容蜀地山高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蜀道難》中突顯蜀道之間既有可以迫使太陽神龍車掉頭的山,又有險灘急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蜀道難》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極言山高可摸天上星斗,人們經(jīng)過神情緊張。
7、《蜀道難》中借林間鳥鳴、夜月子規(guī)渲染蜀道荒寂凄清意境的語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蜀道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聲響角度寫激流奔騰、石塊沖擊山崖情景。
9、《蜀道難》中極寫劍閣險峻之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2、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3、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4、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5、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biāo),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6、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7、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
8、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9、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
4.2023高一語文寒假作業(yè)答案 篇四
(一)【譯文】
司馬光幼年時,擔(dān)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yīng)答的能力不如別人。大家在一起學(xué)習(xí)討論,別的兄弟已經(jīng)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馬光卻)獨自苦讀,像董仲舒和孔子讀書時那樣專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由于)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yuǎn),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司馬光曾經(jīng)說:“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獲就多了!”
(二)【譯文】
張溥從小就酷愛學(xué)習(xí),凡是所讀的書一定要親手抄寫,抄寫后朗誦一遍,就把它燒掉,又要重新抄寫,像這樣反復(fù)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筆的地方,指掌上長了老繭。冬天手指凍裂,每天要在熱水里洗好幾次,后來他把讀書的房間題名為“七錄”。
(三)【譯文】
龐蔥跟太子到邯鄲去當(dāng)人質(zhì)。龐蔥對魏王說:“如果有一個人說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這話嗎?”魏王說:“不相信。”“有兩人說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這話嗎?”魏王說:“我懷疑這說法了。”“三個人說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這話嗎?”魏王說:“我相信它了!饼嬍[說:“集市上沒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個人一說而成為有虎了,F(xiàn)在邯鄲離大梁,比到市場遠(yuǎn)得多;而且議論我的人,將超過三個人了,希望大王能夠明察他人的議論。”魏王說:“我自己能夠識別的!庇谑寝o別而去。而毀謗龐蔥的話早就到了。后來太子不再作人質(zhì)回國,龐蔥果真不能再見到魏王。
(四)【譯文】
韓信多次與蕭何談?wù)?大事),蕭何認(rèn)為他的才能出眾。(劉邦的軍隊)到了南鄭,部下的將領(lǐng)在半路上逃跑的就有幾十個人,韓信估計蕭何等人已經(jīng)多次向漢王(按:此處“上”指劉邦,當(dāng)時稱為漢王)推薦自己,漢王不任用自己,就逃跑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來不及把(消息)報告(給漢王),自己就去追韓信。有人報告漢王說:“丞相蕭何逃跑了!睗h王非常生氣,如同失去了左右手一樣。過了一兩天,蕭何來拜見漢王,漢王又生氣又高興,罵蕭何說:“(聽說)你逃跑了,為什么呢?”蕭何說:“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趕逃跑的人!睗h王說:“你所追的是誰?”
蕭何說:“是韓信!睗h王又罵說:“(我部下的)眾將逃跑的有幾十個,你一個也沒有追;(現(xiàn)在說)追趕韓信,(這是)說謊!笔捄握f:“(像其他)將領(lǐng)(這樣的人才)容易得到。至于像韓信(這樣的人才),天下的人才沒有比得上他的。大王如果想永久地在漢中稱王,那么沒有用得著韓信的地方;如果想爭奪天下,那么除了韓信就沒有可以跟他商量大事的人了。這就看大王的決策怎么定了!睗h王說:“我也想向東(爭奪天下)了,哪里能長久呆在這里郁郁不得志呢?”蕭何說:“大王既然打定主意要向東(爭奪天下),那么如果能重用韓信,韓信就會留下來;如果不能重用韓信,韓信最終還是會逃跑的!睗h王說:“我看在你的份上讓(他)做將軍。”
蕭何說:“即使讓他做將軍,韓信也一定不會留下來!睗h王說:“(那么就)拜他為大將!笔捄握f:“好極了!庇谑菨h王就要召來韓信拜他為大將,蕭何說:“大王一向(對人才)輕慢無禮,現(xiàn)在要拜大將卻好像呼叫一個小孩一樣,這正是韓信想離開的原因啊。大王(既然)決定要拜他為大將,(就要)選一個好日子,(您自己要)齋戒,設(shè)立壇場,準(zhǔn)備好各種禮儀,才可以(舉行儀式)!睗h王答應(yīng)了他。眾將領(lǐng)(聽到要拜大將的消息)都很高興,人人都自以為能被拜為大將。等到拜大將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被拜為大將的)是韓信,全軍上下都很吃驚。
5.2023高一語文寒假作業(yè)答案 篇五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
(一)
1、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輮”通“煣”用火烤使彎曲
2、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有”通“又”
3、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異也“生”通“性”資質(zhì)稟賦
5、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受”通“授”傳授
6、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不從師學(xué)習(xí)
7、乃瞻衡宇“衡”通“橫”橫木為門
8、今老矣,無能為也已!耙选蓖ā耙印本淠┱Z氣詞
9、共其乏困“共”通“供”提供
10、夫晉,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11、秦伯說,與鄭人盟!罢f”通“悅”喜悅
12、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聰明
13、將軍禽操“禽”通“擒”捉拿
14、五萬兵難卒合“卒”通“猝”倉猝
15、頃之,煙炎張?zhí)臁把住蓖ā把妗被鹧,“張”通“漲”彌漫
16、雷鼓大震“雷”通“擂”敲擊
17、能辦之誠決“誠”通“請”
18、進(jìn)住鄂縣之樊口“住”通“駐”駐扎
(二)
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馮”通“憑”乘
2、山川相繆,郁乎蒼蒼“繆”通“繚”環(huán)繞
3、長樂王回深父!案浮蓖ā案Α惫糯鷮δ凶拥拿婪Q
4、員徑八尺“員”通“圓”
5、一時收禽“禽”通“擒”捉拿,逮捕
6、鈿頭銀篦擊節(jié)碎“篦”通“鎞”釵,古代女子別在頭發(fā)上的首飾
7、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內(nèi)”通“納”接納,使······進(jìn)入
8、要項伯“要”通“邀”邀請
9、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10、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通“早”
11、與臣有郤“郤”通“隙”嫌怨、矛盾
12、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13、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不”通“否”不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