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 #清明節(jié)的優(yōu)美散文#】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的抒寫見聞及感受的文學體裁。以下是®無憂考網整理的清明節(jié)的優(yōu)美散文,歡迎閱讀!
1.清明節(jié)的優(yōu)美散文 篇一
清明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濕雨,仿佛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著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這雨或是風狂雨恣,或是和風細雨,從清晨開始,至黃昏之際,在煙雨彌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總有頂風冒雨,點綴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攜幼,或一二個孤影,跚跚獨行。
遠山隱在云霧里,近樹籠在孤煙前,小橋流水,愁鴉悲啼,雨洗清秋,風吹哀愁,唯見煙雨一片蒼茫,不見人家與炊煙。好一個傷感寂寥的行旅,好一個凄迷彷徨的畫面。抬頭偶望,墓地黯然見:百墳拱起,千碑林立;煙雨朦朦,青草何離離。一片荒涼,一片凄迷,一片死寂!
山孤煙霧薄,樹小雨聲!風飄飄,雨瀟瀟,哀思悠悠,悲情渺渺,何處暗香盈袖?拔凈一片亂草,擺下幾杯冷酒,燒上一把紙錢,風雨愁煞人,杯土帶愁,雜草含煙,竟無言以對,唯有心底彌滿幽幽的愁緒和淡淡的哀愁!死者長已矣,存者永懷悲!音容笑貌,歷歷在目,昔日種種,猶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隨緣到天涯,念千里孤墳何處話凄涼?
2.清明節(jié)的優(yōu)美散文 篇二
清明,清清明明銘記,明明白白鐫刻,使人耳目一清,春天輕裹被、薄衫,看清世間萬物的美麗。清明,神智日日清明,提點我們記住逝去的,已故的親人,或是那些鐫刻著的記憶。
清明時節(jié),風景怡人處,是詩人眼瞳看見夢的季節(jié),或許因為它是繾綣在四月里,嵌入詩人那帶著嬌羞和調皮的字句里,湖面的水暖了,嬉水的素手也不至于逃避似的觸碰,或許是像極了你青春一樣的光景,是明亮的情愫,沖動的有時候盡然會掉淚,懵動的青春總是幻想著一個個美麗的夢!記憶里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那樣讓你癡癡的等待在樓下,然后牽著春天的手,在原野肆意的灑脫,仰望著天與地,絢爛在天與地的邊緣,你的筆者本里烙下的濕痕靜靜的淌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雷聲在天邊閃了一下,忽然的雨潛行又敲響,不打攪的躲閃,又不經意間的提醒,這就是清明時節(jié)的雨!下雨的日子多了起來,天也暖和了些,不是很熱,比起夏天的炎熱,四月里的天是最可愛的。
窗外的雨水一陣子聲音很響,一會兒又是慢慢的滲入、侵濕著屋外的樹木、田野,還有那裝飾著的油菜花。清明一到,天空熱鬧了起來,最不安分的要數蒙蒙煙雨了,戴著神秘的面紗朦朧著城市的街道,沖淡著人們疲憊的心情,我想這個時候心情是愉快的。
清明時節(jié),柳枝紛紛揚揚的垂著綠枝,松枝翠綠的顏色漸漸明了、亮了,花是一叢叢的,不似花蕾的嬌小、若隱若現,不似開敗了的花瓣灑落、意氣雜然,而是正好的花枝在最美的山嵐,原野,園圃,還有你的花盆里,入你視野入你心房,閉上眼睛的凝神,那顏色剛剛好,不似初春的淡,不易發(fā)現;不似夏的濃,來得太沉。看著喜人,不至讓人因太過濃烈而逃避或是窒息的感覺。雷聲荒郊,東風微微,將雨絲吹皺著,斜成了四月天里溫暖的亮響,原來春的響聲也是那么的美麗、幽雅,像叩響信箋思念的文字一樣的繾綣。
趁著春風還飄得不是很遠,童子五六人,師者四五人,行至山光斑斕處,席地而坐,吻吻天地的清朗之氣,談天說地,尋春、踏青,洗滌掉晦澀。
3.清明節(jié)的優(yōu)美散文 篇三
湘西的四月,正是鶯飛草長的時節(jié)。清明節(jié)這一天,不知什么時候,迷蒙的蒼穹里,已經飄起了如煙如霧的絲雨,那漫空飛舞的晶瑩,似在輕呼著初夏的暖意。于是遠天滾過一陣輕雷,象是一串串跳躍的音符;林間的布谷鳥也開始了歌唱,把綠色的囑托掛上樹梢;曠野的草葉上,漸漸地生出了一滴滴晶瑩的水珠,悄悄地潤濕了初夏的歌喉。
清明的雨裹著初夏,踩著芬芳的山風,溫柔地向我們走來。那淅淅瀝瀝的絲雨,象是九天玄女拖地的長裙,眷戀著碧綠的大地,又象是巧奪天工的畫筆,勾勒出曠野神奇的意境。雨中的曠野,仿佛是一幅剛剛完成的水粉畫,散發(fā)出濃郁的詩情畫意。農舍里那些毛絨絨的小鴨子,似乎也經不住這清明雨的誘惑,一小跑而來,蹦入那泛著漣漪的水田里,開始尋覓起初夏的故事。
出來踏青的人們,不知該有多少。赤腳走在曠野的小路上,色彩斑斕的雨傘一支支地撐起,象是夏日的荷葉撐起一顆顆圓潤的露珠那般的安逸。空蒙的遠方景色依稀,被盈耳的雨聲呼喚成了朦朧的畫屏。人在畫中行走,雨在傘邊滑動,一顆顆雨珠滴落在草地上,而后又化作裊娜的雨霧,悠閑地飄向遠方。
清明,確是一個綴滿夢想和希望的日子啊!這瀟瀟的雨,這甜甜的風,漫山遍野地下著吹著,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多少蓬勃的生機!人說夏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清明的雨,就已經報告了夏天的消息。我們盼望著夏天盼望著成長,是相信只要有陽光雨露的滋潤,稚嫩就會走向成熟,弱小就會走向強大,缺陷就會走向完美。倘若先祖和親人九泉有知,這漫山遍野的綠啊,就應該是他們欣慰的微笑。
期待著,我深深地期待著。
4.清明節(jié)的優(yōu)美散文 篇四
陽春三月,又一次如期而至。這個季節(jié)五彩繽紛、燦燦爛爛。天空大地,山川河流,鳥獸蟲魚,花卉樹木,一切都鮮活了,高唱起生命的贊歌。
然而,在這個時令里,卻有一個叫做清明的'節(jié)日,把我們與死亡牢牢地綁在了一起。讓我們在沐浴春光、放聲高歌的同時,又百感交集、柔腸寸斷。
大家都知道,清明節(jié)的來歷,與一個叫介子推的人有關,關于清明節(jié)的許多詩歌,大家也都熟悉,諸如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之類。這些年,由官方舉辦的祭奠儀式方興未艾,有祭奠黃帝、祭奠伏羲、祭奠神農、祭奠女媧、祭奠大禹、祭奠孔子的等等,絕大多數活動也是選在清明節(jié)這一天舉行的。清明祭祖,原本就是官方發(fā)起推動,民間響應傳承,歷史已很悠久的,一個非常大眾化的風俗習慣。國祭也好,民吊也罷,都與我們民族的根和我們個人的根有著直接的關系。
無論是官方祭奠始祖的宏大場面和煌煌祭文,還是民間祭祀父祖的傳統(tǒng)行為和尋常表示,清明,這個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一個節(jié)令,已經被我們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內涵,涂上了濃重的色彩,是我們對于生命的一種覺悟、一種禮贊和一種敬畏,是人文高度發(fā)展到今天,而我們又保持著先賢哲思與國人特殊情感的宗教般的儀式,是中華文化的一種特殊現象,是發(fā)自于靈魂深處的對已故先祖和親人的追思與緬懷。
生命是一根長長的鏈條,把我們從亙古一直連到了現在,并且還將連向今后以至永遠,這根鏈條你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在清明節(jié)這個具有特定意義的日子里,你就會真實地感覺到它的存在。它是那么的無形,教你無處找尋,不得一見;它又是那么的具體,總會使你內心覺得隱隱作痛,于不知不覺間就酸澀了鼻腔、潮濕了眼眶。
在清明時節(jié),我們都要給已經亡故的親人燒紙、放炮仗、敬獻酒肉果蔬。我們深信,那些遠去的親人會在這一天,感知到我們的哀思,接收到我們的祭品,與我們一道共享他們已經不再享用的人間飲食福受。清明節(jié),便是我們對已故親人的一次探望,和已故親人的一次小聚,與已故親人的一次闔家團圓。
清明節(ji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理解為我們與已故親人情感相依的紐帶,與已故親人心靈溝通的橋梁,與已故親人拉話家常的宴會,與已故親人久別相望的等候,與已故親人淚眼相迎的預約。
5.清明節(jié)的優(yōu)美散文 篇五
清明雨上,折菊寄相思,撫琴吟唱。雨是人的離愁別緒絲絲縷縷,聲音沙啞,柳條搖曳著,送故人與灞上,這也是四月里的天。清明,清清明明的記憶,不肯抹滅或是減持的。綠葉興嵐處,拳拳相思意,墓志銘哀哀聲色盡是愁緒。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柳綠花紅,春光明媚,這雨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煙雨紛紛的雨叢里,人影浮動的盡是愁容倦意,或是故人不再,去年今日此境中,少了伊人,多了離愁,這天與地的分隔,或是天涯久遠的遠隔,即使是美麗的風景也總是有點孤芳自賞的孤獨與寂寥,風景依舊,只是看著風兒微微頻點頭的空落,此時是最難言說的滋味吧!
或許最解愁意的就剩下那杯杯盞盞里的三倆淡酒,暖風熏得人憔悴,迷離的眼神像是恍然錯失了半個世紀的陡然相遇的茫然失措,溫一壺清酒,解解料峭中的春寒,暖暖身上的濕衣,更甚解解心上的愁緒,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春意濃濃心易鬧!
天街小雨盈盈繞,擾人相思故人情。好栽柳,栽在墳墓畔,環(huán)著庭院繞,無心栽在水中央。一重重、一簇簇,芽抽成一季的春色,水倒影落,道是離人西去,淚垂三尺倚欄看破天。
逝去的不僅是相依相伴的低低私語,而是舉案齊眉的絲絲溫存,是那用一天天日子熬成的特殊味道,“月影憧憧,煙火幾重,燭花紅,紅塵舊夢,夢斷都成空雨打濕了眼眶,年年倚井盼歸堂”,廳堂還在,紅塵中的微笑依然過往,夢斷罷!魂飛魄散。
喜也好,悲愁也罷!清清明明的記住那些過往,真真實實的過著日子熬成的魂湯,感謝這清風之朗,心地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