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篇一
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義:把一些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數(shù)進行平均分時,可以一個一個的分,也可以幾個幾個的分,直到分完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幾個一份平均分,分時可以想:這個數(shù)可以分成幾個這樣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義:只要是平均分的過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讀法:通常按照從前往后順序讀,“÷”讀作除以,“=”讀作等于,其他讀法不變。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在除法算式中,除號前面的數(shù)叫被除數(shù),除號后面的數(shù)叫除數(shù),所得的數(shù)叫商。
三、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訣求商。
2、用乘法口訣求商時,想除數(shù)和幾相乘等于被除數(shù)。
四、解決問題
1、解決有關(guān)平均分問題的方法:
總數(shù)÷每份數(shù)=份數(shù)
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
總數(shù)÷份數(shù)=每份數(shù)
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余數(shù)
一個因數(shù)=積÷另一個因數(shù)
數(shù)除=被除數(shù)÷商
2、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1)所求問題要求求出總數(shù),用乘法計算;
。2)所求問題要求求出份數(shù)或每份數(shù),用除法計算!
2.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篇二
1、常用的長度單位:米、厘米。2、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厘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3、測量時:把尺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這幾,對著幾就是幾厘米。
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線段的特點:
①線段是直的。
②線段有兩個端點。
③線段可以測量出長度。
6、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它的兩條邊是射線不是線段。
射線就是只有一個端點,不能測量出長度。
7、角的畫法: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邊,就畫成一個角。用三角板可以畫出直角。
8、三角板上的3個角中,有1個是直角。正方形、長方形都有4個角,都是直角。
9、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0、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guān),只和兩條邊張開的寬度有關(guān)。
3.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篇三
解決問題(應用題)1、步驟:
、傧茸x題
、诹袡M式,寫結(jié)果,千萬別忘記寫單位(單位為:多少或者幾后面的那個字或詞)
、圩鞔稹
2、求“一個已知數(shù)”比“另一個已知數(shù)”多多少、少多少?用減法計算。用“比”字兩邊的較大數(shù)減去較小數(shù)。
3、比一個數(shù)多幾、少幾,求這個數(shù)的問題。先通過關(guān)鍵句分析,“比”字前面是大數(shù)還是小數(shù),“比”字后面是大數(shù)還是小數(shù),問題里面要求大數(shù)還是小數(shù),求大數(shù)用加法,求小數(shù)用減法。
4、關(guān)于提問題的題目,可以這樣提問:
、佟汀还病
、凇取喽嗌/幾……?
、邸取俣嗌/幾……?
4.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篇四
認識人民幣:人民幣分為紙幣和硬幣。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
以“元”為單位的面值有7種: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以“角”為單位的面值有3種:5角、2角、1角;以“分”為單位的面值有3種:5分、2分、1分。
元、角、分之間的進率:元、角、分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人民幣的計算:
在進行人民幣的加減計算時,單位不同的,要先單位換算后再相加減。購物時,付錢的方法有很多種,無論用哪種方法,付錢的總額都是相同的!
5.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篇五
2的乘法口訣:2的乘法口訣有9句,每相鄰兩句口訣的得數(shù)相差2,得數(shù)的個位是2、4、6、8、03的乘法口訣:3的乘法口訣有9句,每相鄰兩句口訣的得數(shù)相差3,得數(shù)的個位可以是0——9的中的任何數(shù)。
4的乘法口訣:4的乘法口訣有9句,每相鄰兩句口訣的得數(shù)相差4,得數(shù)的個位是2、4、6、8、0。
5的乘法口訣:5的乘法口訣有9句,每相鄰兩句口訣的得數(shù)相差5,得數(shù)的個位都是5或0。
解決問題:運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時,先準確的數(shù)出有幾個幾相加,在列乘法算式計算。計算時,兩個乘數(shù)是幾,就想有關(guān)乘數(shù)的乘法口訣。
6.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篇六
1、建立觀察角度(1)通過觀察活動,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能辨認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發(fā)展空間觀念。
2、軸對稱
。1)通過欣賞圖片,感知現(xiàn)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軸對稱現(xiàn)象。
。2)通過折一折剪一剪說一說等活動,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能找到一條恰當?shù)闹本即對稱軸,對稱軸兩邊的部分形狀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即能夠完全重合)。
。3)能辨別軸對稱圖形,會畫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能在方格紙或點子圖中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3、鏡面對稱
。1)結(jié)合實例和具體活動,感知鏡面對稱現(xiàn)象。
。2)經(jīng)歷探索、掌握鏡面對稱現(xiàn)象基本特征的過程(鏡子里外的兩個圖形的形狀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發(fā)展空間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