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語文上冊文言文知識點整理 篇一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僅僅。)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無:通“毋”,不要。)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頒:通“斑”,花白。)
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涂:通“途”,道路。)
輮以為輪。(輮:通“煣”,使彎曲。)
雖有槁暴。(有:通“又”,再。暴:通“曝”,曬。)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才智。)
君子生非異也。(生:通“性”,資質(zhì),稟賦。)
合從締交。(從:通“縱”,合縱,六國聯(lián)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
威振四海。(振:通“震”,震懾。)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困頓,失敗。)
陳利兵而誰何。(何:通“呵”,呵問。)
始皇既沒。(沒:通“歿”,死。)
而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受:通“授”,傳授。)
贏糧而景從。(景:古“影”,像影子一樣。)
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從師學(xué)習(xí)。)
2.高二語文上冊文言文知識點整理 篇二
文言虛詞
1.而
、胚B詞,表修飾:吾嘗終日而思矣/吾嘗跂而望矣
、七B詞,表轉(zhuǎn)折: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p>
⑶連詞,表并列: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蟹六跪而二螯
⑷連詞,表承接: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蛇B詞,表遞進: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2.于
(1)介詞,從: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2)介詞,比: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3)介詞,表對象,可以不譯:善假于物也
3.之
、糯~:青,取之于藍(代靛青)/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代冰)
、浦~,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侵~,的: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
⑷助詞,用于定語和中心詞間,無實義: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
4.焉
、偶嬖~,于之,從這里: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凭淠┱Z氣助詞,了: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3.高二語文上冊文言文知識點整理 篇三
詞類活用
(1)動詞使動用法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使……彎曲)
(2)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其曲中規(guī)(彎曲的`弧度)
(3)名詞作狀語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向上,向下)
(4)名詞作動詞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
輮使之然也(“輮”這種方法)
不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
(5)數(shù)詞作形容詞:
用心一也(專一)
4.高二語文上冊文言文知識點整理 篇四
詞類活用:
1、羽化而登仙:羽——名作狀,像長了翅膀一樣
2、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動,唱歌
3、桂棹兮蘭槳:桂、蘭——名作狀,用桂樹,用木蘭
4、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舞、泣——使動用法,使……起舞,使……哭泣
5、烏鵲南飛:南——名作狀,向南
6、西望夏口,東望武昌:西、東——名作狀,向西,向東
5.高二語文上冊文言文知識點整理 篇五
古今異義
博學(xué)
古義:廣博地學(xué)習(xí),廣泛地學(xué)習(xí)。例: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今義:知識、學(xué)識的淵博。
參
古義:驗,檢查。例: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今義:參加,參考。
疾
古義:強。例:聲非加疾也(這里指聲音宏大);疾風(fēng)知勁草。
今義:疾病,快。
假
古義:憑借,借助。例:假輿馬者。
今義:與真相對。
金
古義:金屬制的刀劍。例:金就礪則利。
今義:金子。
用心
古義:思想意識活動。例如:用心一也。
今義:讀書用功或?qū)δ呈驴蟿幽X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