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合小學(xué)生的民間故事 篇一
盤古開天
盤古開天的主角是盤古,是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人物,最早見于三國時期吳國徐整著的《三五歷紀(jì)》。
在太古的時侯,太空中飄浮著一個巨星,形狀像是一個雞蛋。就在那巨星的內(nèi)部,有一個名叫盤古的巨人,一向在用他的斧頭不停的開鑿,企圖把自我從圍困中解救出來。經(jīng)過一萬八千年艱苦的努力,盤古揮出最終一斧,只聽一聲巨響,巨星分開為兩半。盤古頭上的一半巨星,化為氣體,不斷上升;腳下的一半巨星,則變?yōu)榇蟮,不斷加厚,宇宙開始有了天和地。天和地每日加高三尺,盤古也越高大,成了“頂天立地”的英雄。
盤古臨死時,全身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的左眼變成了鮮紅的太陽,右眼變成了銀色的月亮,呼出的最終一口氣變成了風(fēng)和云,最終發(fā)出的聲音變成了雷鳴,他的頭發(fā)和胡須變成了閃爍的星辰,頭和手足變成了大地的四極和高山,血液變成了江河湖泊,筋脈化成了道路,肌肉化成了肥沃的土地,皮膚和汗毛化作花草樹木,牙齒骨頭化作金銀銅鐵、玉石寶藏,他的汗變成了雨水和甘露。從此開始有了世界。
2.適合小學(xué)生的民間故事 篇二
古時候,有一個聰明的小孩叫曹沖,他的父親曹操是一個大官。有一次,別人送給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很想知道這只大象有多重,就叫手下的官員想辦法把大象稱一稱。
這可是一件難事!大象是陸地上的動物,怎么稱呢?那時候沒有那么大的秤,人也沒有那么大的力氣把大象抬起來。官員們都圍著大象發(fā)愁,誰也想不出稱象的辦法。正在這個時候,跑出來一個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說:“我有辦法,我有辦法!”官員們一看,原來是曹操的小兒子曹沖,嘴里不說,心里在想:哼!大人都想不出辦法來,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子,會有什么辦法!
可是千萬別瞧不起小孩子,這小小的曹沖就是有辦法。他想的辦法,就連大人一時也想不出來。他父親就說:“你有辦法快說出來讓大家聽聽!
曹沖說:“我稱給你們看,你們就明白了!
他叫人牽了大象,跟著他到河邊去。他的父親,還有那些官員們都想看看他到怎么個稱法,一起跟著來到河邊。河邊正好有只空著的大船,曹沖說:“把大象牽到船上去!
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一些。曹沖說:“齊水面在船幫上劃一道記號!庇浱杽澓昧艘院,曹沖又叫人把大象牽上岸來。這時候大船空著,大船就往上浮起一些來。
大家看著,一會兒把大象牽上船,一會兒又把大象牽下船,心里說:“這孩子在玩什么把戲呀?”
接下來曹沖叫人挑了石塊,裝到大船上去,挑了一擔(dān)又一擔(dān),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
“行了,行了!”曹沖看見船幫上的記號齊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塊又一擔(dān)一擔(dān)地挑下船來。這時候,大家明白了:石頭裝上船和大象裝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記號上,可見,石頭和大象是同樣的重量;再把這些石塊稱一稱,把所有石塊的重量加起來,得到的總和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嗎?大家都說,這辦法看起來簡單,可是要不是曹沖做給大家看,大人還真想不出來呢。曹沖真聰明!
3.適合小學(xué)生的民間故事 篇三
北宋年間,有一年春季,桃紅柳綠,風(fēng)光無限,蘇東坡攜書童前來泰山游玩,兩人走走停停,不知不覺中來到了佑廟前。佑廟里有不少碑刻,大都是歷代帝王將相所立,名家名人所書,蘇東坡與書童隨人流進了鋪廟,觀賞碑林。
這時,打東邊過來一位氣宇軒昂,風(fēng)度不俗之人,蘇東坡仔細一看,不覺大喜過望,那人竟是他的好友大文豪王安石。蘇東坡連忙招呼:“王大人,怎么這么巧,你也來泰山了?”
王安石見是蘇東坡,一邊觀賞碑文,一邊回答:“只許你這位大詩人觀賞泰山風(fēng)光,鋪廟碑刻,就不許我也來湊湊熱鬧?”蘇東坡急忙辯解:“哪里話,能與王大人同游笛廟碑林,實乃人生一大幸事!”說完用手一指身后:“這是書童福德!蓖醢彩米煲黄灿仪胺侥俏荒贻p人,說:“我的書童學(xué)智!”
王安石話音剛落,福德便跑過去與學(xué)智打招呼,誰知學(xué)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樣子,只是“哼”了一聲,算是打招呼。
四人不緊不慢邊看碑文,邊朝前走去。來到一塊微微向東傾斜的石碑面前時,四人止步,評頭品足。福德因剛才看了學(xué)智的臉色,心中不快,就上前一步,搶先說道:“安石不正影子歪!”學(xué)智何等聰明,一聽人家福德在諷刺自己的主人拋豈肯罷休,脫口接道:“東坡前傾根基斜!”
聽見兩位書童斗嘴,王安石插話說:“學(xué)智說得一點沒錯,此碑確實因為根基斜了,才東坡前傾啊!”蘇東坡“囑”了一聲,說:“王大人言之有理,不過,咱福德說得更有道理,身子不正影子才歪么!”說完,王安石與蘇東坡相視著“哈哈”大笑起來。
見主人大笑,福德與學(xué)智也跟著吃吃地笑了。
4.適合小學(xué)生的民間故事 篇四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大帽山是一片大海,海里住著龍王兒子龍,岸邊住著牛魔王的兒子牛和鯉魚精的女兒魚。魚和牛從小青梅竹馬,經(jīng)常喜歡在一齊玩。在不知不覺中,他們都已到青年時期,牛和龍同時愛上了如花似玉的魚。而魚只愛上為人忠誠,力大無比的牛。
一天,牛和魚約會時被龍看見,龍頓時火冒三丈,立即要和牛決一死戰(zhàn)。這場大戰(zhàn)戰(zhàn)了七七四十九天,戰(zhàn)到翻江倒海,天昏地暗,仍未分出勝負,結(jié)果大海干枯變成了高山。也就是大帽山。
這件事最終被上帝明白了,于是上帝把龍頂在大帽山的山頂上;把魚鎖在了半山腰上;把牛牛趕下做凡間苦役,就在牛被趕下做凡間苦役的前一夜,牛和魚在大帽山的山嘴上做最終的生死離別。
最終,人們?yōu)榱思o(jì)念牛和魚這個凄美的感情故事,就把大帽山叫成“牛魚嘴”。
5.適合小學(xué)生的民間故事 篇五
在山東萊陽縣有座美麗的小山,叫藥泉山。山上,一股清清的泉水在日夜不停地流著。這水和一般的泉水可不一樣,不但又清又甜,而且喝了以后還會使人耳聰目明,身體健壯。所以人們都叫它“藥泉"。
傳說在許多年以前,有個獵人打傷了一只野兔,那野兔走到藥泉邊跌倒了,可這時奇跡出現(xiàn)了,只見野兔喝了幾口泉水后,傷口轉(zhuǎn)眼長好,爬起身一溜煙向山下跑去。
獵人見了十分奇怪,便捧起泉水喝了幾口,立刻感到疲勞沒了,渾身充滿了力氣!鞍!原來我找到了一股神奇的藥泉!鲍C人飛快地跑下山去,把這好消息告訴了村里的人。人們都高興地來到藥泉取水喝,治好了許多病。
可這事被財主知道了,他便和縣官把藥泉給霸占了,派人看守著,并貼出了出賣藥泉水的告示。人們?yōu)榱酥尾,只好拿錢來買水喝。后來,財主又想出了壞主意,他為了賣更多的錢,便和縣官一起決定把泉眼開大,讓水流得多一些。
這天,財主和縣官帶人到藥泉山,叮叮哨哨鑿起泉眼來。忽然,“轟”的一聲響,山石塌了下來,兩塊大石頭不偏不歪,正砸在財主和縣官的瞎袋上,把他們砸死了。
打這以后,泉水就失去了那神奇的治病效力,不過仍然是又清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