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篇簡單的文言文 篇一
守株待兔
韓非子·五蠹〔先秦〕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fù)得兔。兔不可復(fù)得,而身為宋國笑。
譯文
宋國有個種地的農(nóng)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一只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折斷了脖子死了。于是,他便放下他的農(nóng)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
注釋
株:樹樁。
走:跑。
觸:撞到。
折:折斷。
因:于是,就。
釋:放,放下。
耒(lěi):一種農(nóng)具。
冀:希望。
復(fù):又,再。
得:得到。
身:自己。
為:被,表被動。
2.10篇簡單的文言文 篇二
愚人食鹽
僧伽斯那〔南北朝〕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fù)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反為其患。
譯文
從前有個愚蠢的人,到朋友家做客,和主人一起吃飯,嫌棄食物淡而無味。主人聽到之后,于是又在菜里添加了鹽。他吃了后覺得很美味,于是自言自語說:“菜之所以味道鮮美,是有了鹽的緣故。很少就如此,何況量多的時候呢?”這個愚蠢的人沒有智慧,就不吃菜只吃鹽。吃過之后味覺敗壞,反而成為他的禍患。
3.10篇簡單的文言文 篇三
鐵杵成針
祝穆〔宋代〕
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赘衅湟猓卒業(yè)。
譯文
磨針溪是在象耳山腳下。世世代代相傳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學(xué)業(yè),就放棄學(xué)習(xí)離開了。他路過一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在磨鐵棒,于是問她在干什么,老婦人說:“我想把它磨成針!崩畎妆凰木窀袆,就回去完成學(xué)業(yè)。
注釋
世傳:世世代代相傳。
成:完成。
去:離開。
逢:碰上。
媼:婦女的統(tǒng)稱。
方:正在。
鐵杵;鐵棍,鐵棒,杵,壓米或捶衣用的棒,一頭粗一頭細(xì)的圓棒。
欲:想要。
感:被......感動。
還:回去。
之:代詞,指代老婦人在做的事。
卒業(yè):完成學(xué)業(yè)。
4.10篇簡單的文言文 篇四
自相矛盾
韓非〔先秦〕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yù)之曰:“吾盾之堅(jiān),物莫能陷也。”又譽(yù)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葑又埽稳?”其人弗能應(yīng)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譯文
有一個楚國人,既賣盾又賣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堅(jiān)固無比,沒有什么東西能夠穿透它!庇挚湟约旱拿f:“我的矛鋒利極了,任何堅(jiān)固的東西都穿得透!庇腥藛査骸叭绻媚拿棠亩,結(jié)果會怎么樣呢?”那人張口結(jié)舌,一句話也回答不上來。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與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時存在于這個世界上。
注釋
矛:古代用來刺殺敵人的長柄兵器,矛的基本形制有狹葉、闊葉、長葉、葉刃帶系和凹口骹式等。
盾:盾牌,古代作戰(zhàn)時遮擋刀劍用。
譽(yù):贊譽(yù),夸耀。
曰:說,講。
吾:我。
陷:穿透、刺穿的意思。
或:有人。
以:使用;用。
子:您,對人的尊稱。
何如:怎么樣。
應(yīng):回答。
利:鋒利,銳利。
其:代詞。這里指那個賣矛和盾的人。
弗能:不能。弗,不。
之:的。
鬻(yù):賣。
者:...的人。
莫:沒有什么。
夫:用在句首,引起議論。
5.10篇簡單的文言文 篇五
精衛(wèi)填海
《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先秦〕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譯文
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東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因此化為精衛(wèi)鳥。經(jīng)常口銜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
注釋
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兒。
溺:溺水,淹沒。
故:因此。
為:化為,成為。
堙:填塞。
6.10篇簡單的文言文 篇六
詠雪
劉義慶〔南北朝〕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惫笮贰<垂笮譄o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譯文
謝安在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聚會,給子侄輩們講解文章的義理。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yáng)揚(yáng)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長子謝朗說:“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個哥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柳絮乘風(fēng)飛舞!碧荡笮ζ饋。她就是謝無奕的女兒謝道韞,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注釋
謝太傅:即謝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晉朝陳郡陽夏(現(xiàn)在河南太康)人。做過吳興太守、侍中、吏部尚書、中護(hù)軍等官職。死后追贈為太傅。
內(nèi)集:家人一同聚集在屋內(nèi)。
兒女:子侄輩們。
講論文義:講解文章的義理。
俄而:不久,不一會兒。
驟:急,緊。
欣然:高興的樣子。然:……的樣子。
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胡兒:即謝朗。謝朗,字長度,謝安哥哥的長子。做過東陽太守。
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擬,相比。
未若:倒不如。
因:趁、乘。
即:是。
無奕女:指謝道韞(yùn),東晉有名的才女,以聰明有才著稱。無奕,指謝奕,字無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二個兒子,做過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nèi)史等。
7.10篇簡單的文言文 篇七
陋室銘
劉禹錫〔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
譯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會有名氣。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會有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苔痕碧綠,長到臺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到這里談笑的都是博學(xué)之人,來往的沒有知識淺薄之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閱讀佛經(jīng)。沒有弦管奏樂的聲音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yáng)子云的亭子。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8.10篇簡單的文言文 篇八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靠,再適常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xué)舍。晝夜苦學(xué),五年未嘗解衣就寢;蛞够璧。m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jīng)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誦曰:當(dāng)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譯文
范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長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yīng)天府的南都學(xué)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rèn)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jīng)脫去衣服睡覺。有時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么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diǎn)東西。就這樣,他領(lǐng)悟了六經(jīng)的主旨,后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講道:“當(dāng)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9.10篇簡單的文言文 篇九
智子疑鄰
朝代:春秋戰(zhàn)國|作者:韓非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筑,必將有盜!逼溧徣酥敢嘣。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簡介
智子疑鄰,是一個成語典故,出自《韓非子·說難》中的《顏則旭篇》。它的意思是:宋國有個富人,因下大雨,墻坍塌下來。他兒子說:“如果不去趕緊修筑它,一定有盜賊進(jìn)來。”他們鄰居家的老人也如此說。這天晚上富人的家里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這家人認(rèn)為自己的兒子非常機(jī)智,卻懷疑是鄰居家的老人偷的。這則故事通常拿來做交淺不能言深的世故教訓(xùn)。故事背景:春秋時代。
翻譯/譯文
宋國有個富人,有一天下雨那個富人家的墻被毀壞。他兒子說:“如果不趕緊修筑它,一定會有盜賊進(jìn)來!备舯诘睦先艘策@么說。這天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他家人很贊賞兒子聰明,卻懷疑偷盜是隔壁那個老人干的。
10.10篇簡單的文言文 篇十
炳燭而學(xué)
【原文】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xué),恐已暮矣!睅煏缭唬骸昂尾槐T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臣聞之,少而好學(xué),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xué),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xué),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釋】
。1)晉平公:春秋時晉國國君。
(2)師曠:晉國的樂師。因?yàn)樗敲ひ魳穾?世稱“師曠”。
。3)欲:想要。
。4)暮:晚,遲。
。5)何:為什么。
。6)炳燭:燃燭照明。炳,<動詞>點(diǎn)燃。
。7)乎:呢。
。8)安有:哪有。
。9)為人臣:做臣子的。
。10)戲:戲弄。
。11)盲臣:師曠是一位盲樂師,故自稱“盲臣”。
。12)安敢:怎敢。
。13)聞:聽說。
。14)少:少年(年輕時)。
。15)好:努力。
(16)陽:陽光。
。17)壯:壯年,古人三十歲以上為壯年。
(18)炳燭之明:點(diǎn)燃蠟燭照明。炳:點(diǎn)燃。
。19)孰與昧行乎:比摸黑走路哪個好呢?孰與:與比哪一個…。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暗。
。20)善哉:說得好啊。善:好。
【翻譯】
晉平公向師曠詢問道:“我年紀(jì)七十了,想學(xué)習(xí),恐怕已經(jīng)晚了!睅煏缯f:“為什么不點(diǎn)燃蠟燭學(xué)習(xí)呢?”晉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卻戲弄他的君王的呢?”師曠說:“盲眼的我怎么敢戲弄大王呢?我聽說,年輕時喜歡學(xué)習(xí),好像初升太陽的陽光;壯年時喜歡學(xué)習(xí),好像日中的陽光;老年時喜歡學(xué)習(xí),好像點(diǎn)燃蠟燭的光亮。(擁有)蠟燭的光亮,與摸黑走路比,哪一個更好呢?”晉平公說:“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