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的名言 篇一
1、孔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 孔子
2、少成若天性,習(xí)慣如自然。 —— 孔子
3、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 孔子
4、子曰:君子博學(xué)于文,約之于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 孔子
5、子曰: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孔子
6、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 孔子
37、子曰:不遷怒,不二過。 —— 孔子
8、博學(xué)于文,約之以禮。 —— 孔子
9、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 孔子
10、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 孔子
2.孔子的名言 篇二
1、朝聞道,夕死可矣。 —— 孔子
2、孔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 孔子
3、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 孔子
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 孔子
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孔子
6、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 孔子
7、移風(fēng)易俗,莫善于樂。 —— 孔子
8、子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 孔子
9、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 孔子
10、子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 孔子
3.孔子的名言 篇三
1、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
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孔子
3、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 孔子
4、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 孔子
5、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 孔子
6、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 孔子
7、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 —— 孔子
8、夫子莞爾而笑。 —— 孔子
9、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 孔子
10、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 孔子
4.孔子的名言 篇四
1、子曰: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 孔子
2、孔子曰: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 —— 孔子
3、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 孔子
4、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 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6、孔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xué)則殆! —— 孔子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孔子
8、孔子曰:不學(xué)禮,無以立。 —— 孔子
9、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 孔子
10、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 孔子
5.孔子的名言 篇五
1、未知生,焉知死? —— 孔子
2、學(xué)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xué)則殆。 —— 孔子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摘孔子《論語》、朽木不可雕也。 —— 孔子
4、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 孔子
5、內(nèi)不欺己,外不欺人。 —— 孔子
6、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孔子
7、子曰: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 孔子
8、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 孔子
9、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 孔子
10、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孔子 《論語》
6.孔子的名言 篇六
1、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2、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 ——孔子 《論語》
3、衛(wèi)公孫朝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xué)?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于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xué),而亦何常師之有。
4、君于惠而不費(fèi),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5、“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與其易也,寧戚! ——孔子 《論語》
6、一個(gè)人的內(nèi)在質(zhì)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zhì)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zhì)樸配合恰當(dāng),才是君子。
7、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8、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9、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xué)乎!
10、弗學(xué)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7.孔子的名言 篇七
1、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 《論語》
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6、孔子在齊國聽《韶樂》,好長時(shí)間吃肉不覺滋味。他說:沒想到好音樂這樣迷人。
7、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8、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 ——孔子
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孔子 《論語》
10、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8.孔子的名言 篇八
1、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2、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4、信近于義,言可復(fù)也。恭近于禮,遠(yuǎn)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孔子 《 論語 》
5、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6、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7、有朋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
8、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9、以直報(bào)怨,以德報(bào)德。
10、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9.孔子的名言 篇九
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5、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6、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8、小不忍則亂大謀。
9、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10、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0.孔子的名言 篇十
1、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2、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3、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4、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5、朝聞道,夕死可矣。
6、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7、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8、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9、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10、夫達(dá)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