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日作文# #春節(jié)拜年作文1000字10篇#】從作文的寫作時限來分,作文可以分為作文和非作文。作文又可以分為課堂作文和考試作文兩類。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準備的《春節(jié)拜年作文1000字》,歡迎您的借鑒。
1.春節(jié)拜年作文1000字 篇一
在中國,春節(jié)象征著一年的開始。寓意好的開端,是一個讓外出讀書、背井離鄉(xiāng)異地打拼的人們回家團圓的日子。每年的春節(jié)前夕,我們家都會全家動員起來,給家里來大掃除,把過去一年中的所有的晦氣掃凈,迎接新氣象。爸爸媽媽會帶著我去采辦年貨,一些好吃的糖果、給爺爺準備美酒或是潮汕傳統(tǒng)的鹵鵝等等充足的食物。年三十的這一天,我們家會貼紅紅的春聯(lián),紅紅的窗花,然后帶著豐盛的禮物,與家人一同驅(qū)車返鄉(xiāng)與爺爺奶奶團聚。
在這一天,無數(shù)的游子都會回到家與家人一起吃團圓飯,一同守歲,祈福新一年的好運。所以春節(jié)前夕,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會有人返鄉(xiāng)過年,這便是地球上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春運,每年春節(jié)期間都會發(fā)生,因此這也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春節(jié)景象。
春運一般為春節(jié)的前十五天和后十五天,在此期間,全國13億人口幾乎都動了起來,包括在海外游學的人們也會爭取在春節(jié)期間趕回家,有的人乘飛機,有的人乘游輪,有的人坐高鐵,有的人開車走高速回家,更有甚者,組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摩托大軍”,攜著家人帶著年貨,開著摩托車,一路奔波,就為了回家團圓。我們中國春運的人口之多,范圍之廣,正所謂大愛無疆,沿途的人們會準備一些熱氣騰騰的食物和水給趕路回家的人。每個人都能理解游子們回家的心情,就會自發(fā)地做出這些愛心舉動,每年的春節(jié)都會有一幕幕令人感動的景象出現(xiàn)。
回到家后,人們都會帶回表達自己心意的禮物,不管是否貴重,不管是大還是小,都代表著自己的濃濃情意送給自己的父母。街道已經(jīng)到處張燈結(jié)彩了,街邊掛起了紅紅的大燈籠,廣場上擺放著各式美麗鮮艷的春花,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目之所及,全是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我也正在期待著農(nóng)歷丁酉年初一的到來,因為那天我將按著傳統(tǒng)習俗,穿上媽媽剛給我買的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走親訪友拜年。這就是我們中國的春節(jié),是全世界中國人團圓的節(jié)日。
2.春節(jié)拜年作文1000字 篇二
在寒假中,我去了舅舅家,正談的高興時,二姨來了一個電話,是向舅舅來拜年的。我問舅舅這是什么,舅舅告訴我這是電話拜年,自從發(fā)明電話以后,許多人就用電話和在遠方的親朋好友們送上祝福,說上幾句吉祥話,說幾句心里話。
聽完之后,我也準備來個電話拜年。我拿起話筒,第一個想起的人就是奶奶。奶奶已經(jīng)年過七旬,但仍然身體仍然硬朗。奶奶每天給我做可口的飯菜,讓我十分感動,覺得心里暖和和的。不知不覺中,我按下了號碼。
"喂"。"喂,奶奶,是我"。"喔,是虎啊,有什么事情嗎""我想給您拜個晚年,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你,我也給你拜年"。
我又給我的姐姐打電話,因為我的姐姐上高三,快要考大學了,學習十分緊張。"喂,您好"。"喂,姐姐你好,我是虎"。"是虎啊,找我有什么事""我是想給你拜個年,祝你學習進步,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一帆風順"。"謝謝,我也祝你學習更上一層樓"。
給姐姐打完電話,我又想到我的哥哥,我哥在浙江大學讀研究生,一天幾乎沒有什么休息時間,于是我又撥了哥哥宿舍的電話。"喂,你好,你找誰""我找我哥哥李磊"。好,你等一會。"對不起,他正在上課,你有什么事,告訴我吧,我轉(zhuǎn)告他"。"我,那你幫我轉(zhuǎn)告他過年快樂。
老師的話:電話一個現(xiàn)代化的通信工具,溝通著心靈,表達著真情。小作者選取電話拜年這個題材,取材于生活,真實有趣,展示了社會的發(fā)展和變遷。時代感很強。題目"電話拜年"新穎獨特,即點明了事件又吸引了讀者。特別市,小作者的語言描寫,入畫傳神。"喂,奶奶,是我"。"喔,是虎啊,有什么事情嗎""我想給您拜個晚年,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你,我也給你拜年"。這段對話,通過人物的語言突出了人物的特點,電話兩頭的祖孫倆互相祝福的情景躍然紙上。
3.春節(jié)拜年作文1000字 篇三
下午,我、爸爸、媽媽、舅舅和舅媽一行人一起去太公太婆家拜年。我們帶了很多禮物,個個滿心歡喜。
到了那里,我們飛奔而去,太婆非常熱情,給我們拿椅子坐,拿瓜子吃,我們感到非?鞓贰=又覀?nèi)タ赐,那里雖然很破舊,可里面的環(huán)境很好。我們吃著,玩著,覺得很冷,舅舅提議說:“我們烤火吧!”
“好呀,好呀!”我們可興奮了。
于是我們找來一口鍋,幾根木頭,開始烤了,爸爸用手在火堆上移來移去,像在打太極拳。我看著很眼饞,也想試試,可是又不敢,就問爸爸:“燙不燙?”爸爸說:“當然嘍!”“那你為什么還要這樣?”我奇怪地問。
“暖暖手唄!”爸爸若無其事地說。
“拿幾個桔子烤烤吧!”媽媽的聲音從我耳邊飄過。“烤桔子!蔽乙宦牼蛠砹伺d致,因為我愛吃桔子了。媽媽說:“烤桔子吃了不會感冒,琛琛,你要多吃的哦!”我不停地點頭。一個桔子烤好了,哇,真香。⊥饷嬉粚狱S皮變成了黑皮,而且非常燙。媽媽慢慢地剝著皮,生怕燙到手,剝好了,我急忙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哇,真燙!我的舌頭都麻木了,接下來,我不敢再狼吞虎咽了,小心翼翼地吃起來,真甜!
“下面我們來烤麻糍!卑职中。于是爸爸輕輕地把麻糍放進火堆,不一會兒,就可以吃了,我著急地大喊:“我要吃,我要吃!”舅舅分給我一半,我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巴!真是香極了!”我尖叫起來。
緊接著,太婆拿來幾根年糕讓我們烤,舅舅把年糕放進火堆,我們幾個人圍著火堆,嘰嘰喳喳地聊起天來。爸爸說:“這個吃飽了,晚飯也不用吃了。”媽媽說:“我們小時候經(jīng)常吃這個,可香了!边^了一會兒,年糕熟了,我們爭著“搶”年糕,可舅舅只分給了我,我開始品嘗起來,又香又脆,嚼起來香噴噴的,等我吃到后一口的時候,小舅媽說:“別吃完,留給欣辰一點!蔽揖桶押笠豢诮o了小舅媽。
今天過得可有意義了。拜年真開心!烤火好有趣!
4.春節(jié)拜年作文1000字 篇四
大年初一,大家早早起床,衣著整潔,出門走親訪友,互致新年問候,祝愿來年萬事如意。
關(guān)于拜年習俗的起源,據(jù)說古代有一種頭長獨角、嘴像血盆的妖怪,人們稱之為年。臘月三十晚上,它跳出山林,吃人。人們不得不準備一些肉放在門外,然后關(guān)上門藏在家里。直到大年初一早上,年吃了一頓好飯就走了,人們才開門相見,互相鞠躬祝賀。
新年快樂是中國的一種傳統(tǒng)民俗,是人們辭舊迎新、互致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
在古代,“新年快樂”這個詞的原意是給長輩拜年,包括給長輩磕頭、祝賀他們新年快樂、問候他們平安生活等等。如遇同行親友,也要敬禮。
新年祝福通常從家里開始。第一天早上,年輕一代起床時,應(yīng)該向長輩致以新年的問候,祝他們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拜完之后,要把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家拜謁長輩后,人們出門相見時,也要滿面笑容地祝賀新年,互道“恭喜發(fā)財”、“四季快樂”、“新年快樂”等吉祥語。鄰居、親戚、朋友也互相拜訪慶祝新年或互相邀請喝酒娛樂。
宋孟長老在卷六《東京夢華錄》中描述北宋汴京之云:“十月一日,開封府放關(guān)三日,士人自早相慶!泵鞒腥~,陸戎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在京城大年初一,從朝關(guān)到庶人,在縱橫交錯的道路上來來往往幾日者,稱為‘新年快樂’。然而,庶人崇拜他的親戚和朋友。官方交往,更愛不!鼻宄念欒F青在《清嘉錄》中描述道:“男女不如父母,老爺率不如年輕人,他們對鄰居朋友頂禮膜拜,或者不再送孩子祝賀,這叫‘拜年’。對于那些在生命的盡頭沒有相遇的人,他們也在這個時候互相膜拜……”
古代上層文人有以名帖互致問候的習俗。宋朝周回《清波雜志》說:“宋元祐年間,常以仆役、仆役來拜年!。當時的士大夫朋友廣泛,到處拜年需要時間和精力。所以,一些不親近的朋友并沒有親自去那里,而是派仆人拿了一張兩英寸寬、三英寸長的卡片,上面有問候者的姓名、地址和祝賀的話。在明朝,人們不拜年,而是進貢。明代杰出的畫家、詩人文徵明在他的詩《賀年》中這樣描述:“你們不想見面,但可以講故事,名篇全是封面;我也和人扔幾張紙,世人恨簡。這里說的“名刺”和“名卜”是中國年卡的起源。年卡是用來連接感情,互相問候的,方便實用,至今仍流行。
大約從清朝開始,新年祝福語中增加了“集體崇拜”的形式!秱(cè)帽余譚》年,清人藝蘭大師說:“京城年初,以套路團拜,慶年義氣,榮辱風土”,以及“每年以值班書預(yù)定賓客,吃喝玩樂,度過美好的一天”。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拜年習俗也在不斷增加新的內(nèi)容和形式。如今,人們除了遵循以前的拜年方式之外,也開始通過禮節(jié)性的電報和電話來拜年。
5.春節(jié)拜年作文1000字 篇五
春節(jié)是中國富有特色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國人過春節(jié)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過春節(jié),俗稱“過年”。
小時候,記憶中的“過年”沒什么大事兒,卻“年”味十足,十分喜慶。小時候的年啊,不像現(xiàn)在,酒店商店都弄的花里胡哨的,那時候,人們?nèi)诩依镞^年。一大家子就在一個并不太寬敞的屋子里,圍著一張圓桌子,女眷們都在廚房里倒騰,做年夜飯,男人們就在飯桌上聊天,嘮家常,邊抽煙喝酒,邊談天說地。我們幾個小孩子啊,就在院子里放鞭炮。哥哥特別調(diào)皮,我呢,那時候又特別膽小,所以,哥哥每次都會買那種一扔到地上就爆炸的小鞭炮,然后跑來嚇我,院子里一直回蕩著我的似哭似笑,哥哥的“咯咯”笑聲和鞭炮“噼里啪啦”的聲響。
女人們端著一道道大菜從廚房出來時,年夜飯就開始了,大人們邊吃邊聊天,我和哥哥向來對他們的聊天內(nèi)容不感興趣,我們感興趣的,從來都只是年夜飯中的美味佳肴。也不知是怎么的,我和哥哥總是喜歡搶著吃。就比如那道椒鹽土豆,平時吃著也沒什么味道,但當它端上年夜飯的飯桌時,它的味道瞬間就升華了,我和哥哥就這樣搶來搶去,一個又一個地搶到碗里,咽到肚里,是那樣快樂,就算被哥哥搶走了,也不難過。每一道菜,哪怕是我不喜歡吃的,都有我們兄妹倆“戰(zhàn)爭”過的痕跡,吃飽了,吃撐了,也毫不放松,繼續(xù)吃,生怕對方搶走了好吃的似的。
吃飽喝足,夜幕已經(jīng)降臨。大人們都來到院子里,放鞭炮,放煙花。爸爸把那鞭炮的引火線一點燃,就趕緊躲到一邊,一家人都捂住耳朵,我們的目光隨著上升的煙花而上升,煙花在深藍的天空中盛開,我們的笑容伴著陣陣巨大的聲響也隨之綻放。
現(xiàn)在,過年的“年”味兒越來越淡了,放煙花再也找不到那種快樂,我和哥哥也不會再做“搶著吃”這種幸福的傻事了,就連拿壓歲錢也開始不好意思。我多想重新回到小時候,回到那時候“年”味兒十足的'春節(jié)!
6.春節(jié)拜年作文1000字 篇六
今年,我回爺爺奶奶家過年。到了山東老家,我看見車兩旁的人們摩肩擦踵,甚是熱鬧。我們還開玩笑說:“看,家鄉(xiāng)人民真熱情歡迎我們回來!”
除夕晚上,在我們共進年夜飯時,此起彼伏的手機鈴聲四起,我的手機也不例外。打開一看,哇!微信、QQ、短信里都是同學們在說“過年好!”這時,爺爺說:“辰辰,快來,大哥來視頻了!”視頻里,在國外工作的哥哥在逐一向我們問候新年。我把我們的菜肴一一吃給哥哥看,號稱代哥哥多吃點。大伯舉著酒杯告訴哥哥,他快遞回家的紅酒味道不錯。而爺爺說等下讓哥哥視頻完查收微信發(fā)給他的壓歲錢。媽媽說視頻讓我們感覺在一起,團圓了……
吃過飯,爺爺奶奶一起戴上了紅色圍巾,拿出了很多紅包,端坐在沙發(fā)上,爸爸媽媽在他們前面鋪了一個墊子。伯父伯母一起站在墊子前,對著爺爺奶奶拱手說“爸爸媽媽,過年好!”隨即,伯父伯母跪在墊子上,給爺爺奶奶深深的磕了一個頭。這時,我看到爺爺奶奶臉上的笑容特別甜,奶奶的眼角都隱隱閃著淚花。這時,爺爺輕輕打了奶奶下,奶奶笑著把紅包遞到伯父伯母手上。緊接著,爸爸媽媽,我和哥哥姐姐也依次都給爺爺奶奶、伯父伯母和爸爸媽媽磕頭拜了年。每個人的臉上都是深深地笑容,這是獲得新年祝福的快樂,這是親人相聚的幸福!
初一早上,爺爺家來了好多客人,有比我年長的長輩,有還抱在手上的小寶寶,還有不少和我年齡相仿的孩子。他們應(yīng)該是來自不同的家庭,但都不約而同的穿著紅色的衣服,他們都是來給爺爺奶奶拜年的,帶來了過年的喜慶。
這次拜年,我看到了過年走親訪友的習俗,晚輩給長輩磕頭拜年的習俗。同時,我也看到了拜年的變化:通話、微信、QQ、短信祝福,還有視頻的祝福形式。雖然,拜年的方式會有變化,但永遠不變的是那份情義,長輩對晚輩的喜愛,晚輩對長輩的尊敬,還有朋友間的情誼,長大一歲的祝福。
這些變化,都是因為我們的祖國一歲歲長大,一年年“強壯”。我們應(yīng)該給我們的祖國母親拜年,讓這條巨龍繼續(xù)快速騰飛!
7.春節(jié)拜年作文1000字 篇七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又是一年新春佳節(jié)。貼春聯(lián),放鞭炮,穿新衣,收紅包,這些都是過年時的傳統(tǒng)習俗。不過,我覺得有趣的還是農(nóng)村大年初一拜大年。
大年初一的奶奶家,周圍都掛著火紅火紅的燈籠。門上那一副副紅紅的新對聯(lián),給春節(jié)增添了喜慶的氣息。大人們都在忙碌著:伯伯們把屋里屋外打掃得干干凈凈,讓人感到非常的舒服;嬸嬸們則準備著各種各樣的美食,讓人看了就饞得直流口水。孩子們正在等著挨家挨戶拜大年時刻的到來!
初一一大早,還沒等媽媽喊,我就興奮地起了床,迫不及待地想去村里親戚家拜年。奶奶給我一個提前準備好的紅布袋子,好讓我裝親戚們給我的糖果餅干。出發(fā)前,爸爸囑咐我:“孩子,一定要記住對別人說祝福的話,才會得到更多的糖果喲。”我點了點頭。出門沒走幾步,就來到了大伯家。我上前輕輕敲門,大伯快步地從房屋里走出來。我怯生生地說道:“大伯,祝你新……新春快……快樂!贝蟛c頭直笑,忙從糖盒里抓出一大把棒棒糖和奧利奧餅干,放進我的紅袋子里。我連忙謝了謝大伯,又高興地帶著弟弟妹妹們前往下一站。
我對大家祝福的話語說得越來越好,得到的糖果也越來越多。村子里后一家親戚是我大姑姥家。我和弟妹們有經(jīng)驗了,我們站成一排,大聲地說:“祝大姑姥新春快樂,恭喜發(fā)財,萬事如意。”大姑姥很開心,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個“大禮包”。里面有蘋果、巧克力、奶茶、餅干……
這些都是我愛吃的東西,我心里高興地不得了。紅布袋子越來越沉,我已經(jīng)拎不動了。大家把各自的“戰(zhàn)利品”聚集在一起,分享著美味,吃著,說著,笑著……
我很喜歡春節(jié)這個拜年的習俗。它不僅給春節(jié)帶來喜慶吉祥的氣氛,也讓我明白了一道理:給別人送去濃濃祝福的同時,我們也得到了滿滿的收獲。
8.春節(jié)拜年作文1000字 篇八
中國,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從戰(zhàn)爭到和平,從落魄到富強,從詩經(jīng)到傳奇,從散文到小說,從立春到冬至,從春節(jié)到中秋……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真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民風民俗不勝枚舉。我喜歡我們國家的每一個節(jié)日,但喜歡的是春節(jié)。
春節(jié)前夕,大街小巷的店鋪掛滿了紅燈籠,貼上了閃閃發(fā)光的對聯(lián),商店里的墻壁粉刷一新,玻璃也擦得晶瑩透亮,一派辭舊迎新的氣氛。這時候,龐大的人群帶著迎春的喜悅涌入大商店置辦年貨。商店里的年貨琳瑯滿目,多得讓你眼花繚亂,無法選擇。煥然一新的大街上,許許多多的小朋友高興的拿著零花錢這里逛逛那里玩玩,見到好的東西就買下來。來來往往的汽車的鳴叫聲,小販的叫賣聲,孩子們的嬉鬧聲為這熱鬧的大街譜上了一曲歡快的交響曲。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詩人王安石所寫的《元日》里面提到的過春節(jié)的習俗。這也是我喜歡過春節(jié)的一大原因。
春節(jié),不同的地區(qū)有不同的風俗。在我的家鄉(xiāng),過年要吃年糕,紅燒魚,炒米粉,八寶飯,煮糊羹。其含義是年年高升,年年有余,糧食豐收,稻米成串,八寶進財,年年富裕。
拜年也是很講究的,初一兒子給父母拜年,幼輩依次給尊長拜年,尊長又率幼輩給鄰居拜年。初二女婿給丈母娘拜年。初三女兒回娘家要給鄰居分糖餅,體現(xiàn)鄰居關(guān)系融洽。
除夕的晚上就更熱鬧了。餐桌上擺著許多美味佳肴。我們舉杯祝福長輩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長輩們也希望我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長輩們希望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飯桌上的大家邊吃邊聊著這一年來的變化。聊到高興之處,大家都開懷大笑!
除夕的夜景別具一格,人們?nèi)挤盼宀薀熁,天空不停地出現(xiàn)一團團美麗的花朵。燈火與煙火把城市變成了不夜天。
春節(jié),不僅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樂,每年龐大的春運隊伍昭示著一種民族精神,代表的是一種親情,一種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安寧。
9.春節(jié)拜年作文1000字 篇九
談起拜年來,讓我想起小時候走親戚的事。
我第走親戚是二舅帶著我,到外祖父的一個遠房親戚家給長輩拜年,那是我早參與的拜年活動。當時,外祖父家生活很清貧,家里沒有像樣的交通工具,去親戚家的路比較遠,二舅便借了一輛別人的自行車。自行車是自制的,用鐵管焊成架子,其他零件都是拼裝的,村里管它叫“大鐵驢”!按箬F驢”比一般的自行車長且笨,但它的載重量很出色。二舅把我放在鐵管焊成的大梁上,我偏著腿,用半個___坐在上面,胳膊趴在車把上,二舅騎著車在坑坑洼洼的鄉(xiāng)間小路上搖擺著向前走。二舅當時也是個半大孩子,他一邊蹬著車一邊喘著粗氣,數(shù)九寒天,二舅呼出的氣驟然間變成一團團白霧,撲在了我的臉上,我的眉毛和帽沿上漸漸的掛上了白霜。這個情景讓我實難忘懷。
走親戚要給親戚帶禮的,由于生活條件普遍不好,都興帶白面饃。饃蒸好后用硫磺熏白,上面點上紅色的點,還有用木質(zhì)模具制成的花饃,有各種各樣的圖案,很好看。把它們統(tǒng)統(tǒng)裝在籃子里,籃子上面用一塊毛巾蓋上,再用針線粗粗的縫上,以免落上塵土。在那個年代,這是好的東西了。每到一家就留下一部分上禮,然后,主家也給押回相同的東西,一籃子饃送出去,又換回一籃子饃,簡單的理解就是相互換一換。在初一到初五,路上看到多的是騎著自行車走親戚的人流,那車子后面帶著的花花綠綠的籃子形成了一道別致的風景。
后來,我在縣城里上了班,每到大年初一,都要和同事一起去給單位的人拜年,那就是一個形式了。想來也很有意思,清早起來一幫人集合在一起,走東家串西家,一直忙到中午才回家吃飯。再后來,我到油田工作,拜年的事就經(jīng)歷的少了,因為企業(yè)的環(huán)境和地方不一樣,走動式的拜年基本上沒了,這是因為人們居住分散的緣故,關(guān)系好的相互打一個電話傳遞祝福,走東串西的那種拜年越來越成為記憶。
今年回老家過年,和母親提到了拜年的事。母親說,今年我們不拜年,老家里有規(guī)矩,家里老了人,三年不拜年。家父年前去世的,因此,我沒有再像以前一樣去給我的親戚、朋友們拜年,一切活動都從簡了。初二,我回老家為父親上墳,僅在本家里轉(zhuǎn)了轉(zhuǎn),給長輩們磕了頭,也算是拜年了。
拜年,是傳統(tǒng)的民間風俗,發(fā)展到今天已成為春節(jié)里一項重要的交流活動。如今,拜年的含義也被進一步創(chuàng)新發(fā)展,形式也多種多樣,F(xiàn)在人們拜年通過手機發(fā)短信或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郵件的越來越多,當面拜年的則少了,也有的采用送賀卡、寫信、紅包、鮮花等拜年方式,時代變了,拜年的形式和內(nèi)容也與時俱進了。
拜年,是為了表達一種美好心愿,是人們追求和順美滿的一種表現(xiàn),人們相信年拜好了就會有一個好的開端。
10.春節(jié)拜年作文1000字 篇十
我的家鄉(xiāng)在巫溪,在這里,不僅有五花八門的風土人情,就連過春節(jié),也別具一格。
春節(jié)的前幾天,是大家忙的時候。不同于其它地方,我們在過小年的時候,是要做豆腐的,因為這一天是“灶王菩薩”上天的日子,我們要供他。在這里,人們在春節(jié)前幾天都跑到集市上去買臘肉,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趕快跑到樓頂,用松樹枝燃起一堆篝火,等到冒出滾滾的黑煙,就開始熏臘肉以及香腸。人們的臉都被熏得黑不溜秋,與白白的牙齒成了鮮明的對比,活像一個“非洲人”。但是大家望著香飄飄的臘肉和香腸,露出了開心的笑容。采購年貨是必不可少的,那時,超市里擠得水泄不通。孩子們也忙得不亦樂乎,一天中起碼有一半的時間是做作業(yè),好在過年玩?zhèn)痛快。大人孩子都在為過年做準備。外出務(wù)工的不論多忙也都會趕回來。
大年三十,年輕人都會帶著孩子齊聚在長輩家,整個一大家人都會坐在一張團圓桌上,說著滿口的家鄉(xiāng)話,互相拜年,為精彩的春晚叫好。到了12點可是孩子們的天下。孩子們會找個十分寬敞的空地,擺上一排排“擦炮”,點燃,都捂著耳朵。在“噼里啪啦”聲中合著孩子們的歡笑。大年初一,無論男女老少,一家都會“全體出動”,去串門,走親戚。晚輩都要給長輩磕頭,長輩不論貧富,都會從牙縫里摳出如數(shù)的壓歲錢給晚輩。當然,壓歲錢都會被父親母親收著。其他地方都是清明節(jié)去掃墓,但是我們這里可都是在大年初三左右的時間爬上山去祭祖先。
有趣的要數(shù)過年時的語言,不吉利的話都要拋之腦后,不準說出口。不論問你什么,你都要回答“有”。在過年時,筷子都要齊刷刷地喊成“發(fā)世子”或“響水橋”……等等,總之,在我們家鄉(xiāng),過年時都盡量說些吉利的話。出于謙虛,在拜年時如果別人說“過年好”,那一般的回答是“年在你們這里呢。”
我的家鄉(xiāng)是個不同的地方,有時間都來玩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