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購買投資日本房產有哪些優(yōu)勢?
產權
70年使用權”與“所有權”土地產權是指以土地所有權為核心的土地財產權利的總和,包括土地所有權及與其相聯(lián)系的和相對獨立的各種權利,如占有權、使用權、經營權等。
在日本則采用的土地私有制度,您可以保有永久產權,包括土地所有權,成為不少外國人及海外投資者決定在日本購置房產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可獲得較高利潤
日本房地產租賃穩(wěn)定,利潤較高。以東京大阪為例,2000多萬日元購買的物業(yè),其租賃的年利潤為6~15%。
日本的高品質房地產價格低廉
日本的在售物業(yè)都是精裝修房,擁有最新的建筑施工和裝修技術,各種設備齊全。另外,日本房產的價格低廉。購買投資日本房產有哪些優(yōu)勢
全方位的融資服務
聯(lián)合中國銀行東京/大阪分行為在日本購房的中國居民提供貸款服務,即使持有旅游簽證也可以在日本購買房產。
對大金額的物件,投資者以匿名組合形式投資,獲得日本銀行的低息,無追索貸款,投資不動產信托受益權,實現(xiàn)資本的高回報率。
為子女在日本留學購置房產
為了讓您在日本留學的子女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可選擇在日本購買房產,令您的子女的生活安全和放心。
根據(jù)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的日本學生支援機構的“自費外國留學生生活實情調查”,畢業(yè)后希望留在日本就業(yè)的留學生占整體留學生的56.3%。如不需要住的時候還可以以高價賣出去。
增值空間
投資房產的基本動機在于保值增值。
據(jù)報道,日本2017年全國地價漲幅為6.26%,但日本一些主要城市的漲幅更為突出,其中東京漲幅8.94%,位列第一;大阪5.87%位列第八。東京市中心的一些區(qū),土地價格漲幅更為可觀,尤其是中央區(qū)(21.9%),涉谷區(qū)(16.74%),港區(qū)(7.08%)。
基于2020年奧運會的利好、日本移民政策不斷開放的傾向,以及大中華地區(qū)的財富溢出效應,東京的房產在2015-2016年的兩年中就已經增長了約20%,未來會有更大的增值空間。
房與房貸利息
購房過程中,需要繳納固定資產稅、都市計劃費、管理費、維修基金、保險費。在中國購房,需繳納契稅、房屋維修基金、物業(yè)管理費、權屬登記費和交易手續(xù)。
貸款利率低,日本各大銀行的貸款利率僅有0.7%至1.2%之間。在距離東京都心二三十分鐘車程的地方購買一套兩千萬左右的兩室一廳二手公寓,每個月還貸可能只有三四萬日元,甚至比租房子還要便宜。而且更重要的是,對于擁有良好信用度以及穩(wěn)定工作的日本人,很多銀行可以做到“0首付”購房。
看得見摸得著
日本房產全部為現(xiàn)房。大家購房時就能鑒別房產的好壞。房產作為大眾消費品,有廣泛的使用價值,不僅自身在不斷大幅變值錢,而且還可自住或租賃經營。尤其在通脹壓力下,購房是可保值的穩(wěn)妥方式。此外,如果手里有兩套房子,僅出租房屋所得即相當于家中又多了兩個人的工資。
適宜養(yǎng)老居住
眾所周知,日本的生活環(huán)境及醫(yī)療水平在世界前列,且日本一直是世界人類壽命最長的國家。因為健康的飲食與環(huán)境,造就了這個養(yǎng)老的居住地。
購買方式逐漸方便快捷
人民幣加入SDR,步入國際化軌道,中國人去日本買房更買房更實惠也更方便了。現(xiàn)在想在日本投資房產,您不需要東奔西跑看房子,不需要自學日語或研究日本法律稅務,只需找到靠譜的在日房屋中介,這些麻煩的事都可以放心的交給他們去解決。
物件可能會帶有租賃契約
從原居民那里購買房產,就這樣把房產再租給原居民,這種讓原來的居民繼續(xù)住下去的情況在日本是很常見的。這就是所謂的換房主而不換房客。如果可以遇到這樣的房產,被退租的風險就會非常低。
對投資者而言,不用進行修繕直接就出租的情況,既節(jié)約了時間,還可以非常穩(wěn)健地獲得房租收入。
不在日本也可以管理
大家都知道買入房產后,最煩的事情就是管理。房東與入住者的合同,房租,糾紛等等,您是不是擔心如果人不在日本國內的話,根本無法管理。其實,為了解決大家的這個難題,在日本有代理管理制度,有很多專業(yè)的房產管理公司代替在國外的房東來管理房產。這給許多投資人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受到了好評。
日本房地產是保值用的,而不是升值用的。如果你想像中國一樣,短短幾年間得到很高的回報,那么日本一定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日本房地產的價值是確保你的資產不至于貶值,并且有一定的盈余。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有一定資產,對未來求穩(wěn)定的穩(wěn)健性用戶,日本市場則是一個的選擇。
2.移民日本都有哪些加分項?
根據(jù)2019年度(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版公布的車站及電車內困擾行為排行榜,調查顯示:
第1位,最不好的行為是,不挨緊座位坐的”坐定方法。(2018年度,這一行為排在第3位),這是自2008年度以來再次居首位。
第2位,為在車門附近妨礙上下車等的”上下車時的禮儀。
第3位,是在去年排在第1位的背背包等”行李的提拿、放置方法“,此次排位有所下降。
第4位,為邊走路邊玩智能手機的”智能手機等的使用方法“。
其中,在坐定方法方面,”不挨緊座位坐“占到了61。2%;其次為”伸長腿、蹺二郎腿“,占23。1%;在上下車禮儀方面的順位為”在車門附近不動“占56。5%;”不等下車的人便進入車中“占20。4%。
在禮儀改善傾向方面的順位顯示,認為”沒有改善“的最多,占44。3%;認為”稍有改善“的占23。4%,而認為”稍有惡化“的則占13。7%。其中,認為背背包問題得到改善的調查者最多,民鐵協(xié)的負責人表示”關于背包,大概是乘客們有意識將它調整至身前了吧“。
根據(jù)往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在2018年度的調查結果中,”行李的提拿、放置方法“初登榜首。在此之前,截至2017年度,連續(xù)9年位列第一的都是”大聲說話、四處打鬧“,此次該項所占的比例為36。9%。但”行李的提拿、放置方法“一項,自2010年度的13。3%開始持續(xù)上升,2018年度首登榜首成為第一,所占比例為37。3%,為過去。
關于背包問題,以”世間百態(tài)“為切入點對日本社會進行研究的九州工業(yè)大學名譽教授佐藤直樹稱”將背包抱在懷中,有著防盜的印象,對周圍的人是不信任、不禮貌的行為。如果怕乘客投訴而過度強調的話,也會導致沒抱住背包等行為的人被投以譴責目光的情況加重。到底是應該將背包像防賊一樣抱在胸前,還是像以前一樣背到身后但有可能妨礙到別人,真是讓人左右為難,也有人因此變得壓抑起來。這難道不是作為一種禮貌,由個人來遵守便好的事嗎“。看來,日本文明的電車文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經過長期以來慢慢改善、進步而來。
在我國,人們上下班大多乘坐公共交通,在車廂里大聲說話或吵架的事情,幾乎每一天都會出現(xiàn),其他不好的行為也時常發(fā)生。如果上班時在地鐵里遇到了不爽的行為,其實真的會影響到一天的心情,甚至有人因為受不了日復一日的地鐵里的嘈雜,竟然移民到日本,只為享受一份安寧。根據(jù)移民專家的經驗,移民日本的客人中,提及日本電車文化的不在少數(shù),這也成為人們選擇移民日本的一個小小的加分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