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臘八節(jié)日記300字四年級 篇一
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臘八節(jié)”。奶奶一大早就起來了,說要給我做臘八粥。只見奶奶把各種豆子都洗干凈,有紅小豆、綠豆、花生豆、大米、小米、紅棗、蓮籽、薏米等,再加上冰糖放入鍋內(nèi)熬,半個多小時后,又香又甜的臘八粥就做好了。我吃了一大碗,我感到比買的八寶粥還好喝。我問爺爺,“為什么要吃臘八粥?”爺爺說:“關于吃臘八粥的傳說有好多種,但對人們有教育意義的一種說法是:從前有一戶人家,父親母親非常勤勞,家中積存了好多各種各樣的糧食,一家人不愁吃不愁穿,日子過的很幸福。父親母親去世后,他們的孩子們不爭氣,游手好閑,好吃懶做,糧食就被他們吃光了,到了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這天,他們餓壞了,就把原來存放糧食的地方掃了掃,把各種掉落在地上的豆子和米檢起來熬了一鍋粥吃了。從此,他們非常悔恨,決心痛改前非,好好勞動。后人為了教育子女,每年臘月初八都喝臘八粥!甭犃藸敔斨v的這個故事,對我教育很大。
我們一定記住這個教訓,不忘祖輩的勤儉美德。
2.臘八節(jié)日記300字四年級 篇二
臘八節(jié)可謂是中國的傳統(tǒng)了。臘八節(jié)到了,春節(jié)也就不遠了?墒谴蠹矣嘘P臘八節(jié)的事情你們知道多少呢?如果不知道的話,就讓我?guī)湍闫占耙幌掳桑?/p>
《說文》曾經(jīng)載:“冬至后三戍日臘祭百神!笨梢姡梁蟮谌齻戍日曾是臘日。從先秦起,臘八節(jié)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jié)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于古代的儺。
過臘八節(jié)當然最重要的是吃臘八粥啦。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作文/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關于臘八粥的傳說可有不少。相傳,秦始皇下令修建長城,民工們長年在工地上不能回家,吃糧全靠家里人送。家里糧食送不到的,就有可能餓死在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一些少糧的民工們把各自剩下的五谷雜糧熬成稀粥,每人喝一碗抵御饑寒。為了悼念這些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臘八節(jié)可是多姿多彩。是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節(jié)日。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喜歡呢?
3.臘八節(jié)日記300字四年級 篇三
今天一大早,我還沒起床就聽到廚房里傳來鍋碗瓢盆的碰撞聲音。我想一定是姥姥在廚房里忙活呢!我很想知道姥姥為什么一大早就在廚房忙活,所以我就趕快穿好衣服,洗了臉,刷了牙,跑到廚房看姥姥在忙活啥呢!
進了廚房,姥姥得意洋洋地對我說:“今天是臘八節(jié),臘八節(jié)要喝臘八粥,所以,今天早上我出去在超市買了許多豆子,來做臘八粥!蔽衣犃死牙训脑挷胖澜裉焓桥D八節(jié)。于是我趕快洗了手,來幫姥姥做臘八粥。做臘八粥真的不容易啊!我看見姥姥洗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豆子泡在大大小小的盆子,擺滿了整個案板。我數(shù)了數(shù),驚呆了!姥姥一共泡了二十一種東西。我一看這么多啊!我仔細一看,我只能認識十種東西,有大米、小米、綠豆、葡萄干、枸杞、黃豆、大棗、杏仁、蕓豆、麥仁、山藥,姥姥拿出過鍋,倒上了水,又把所有的豆子和其他東西都倒進高壓鍋里。大概煮了二十分鐘后,姥姥揭開高壓鍋看了看,還沒熟透,又在火上熬了熬。十五分鐘后,一鍋香噴噴的臘八粥就出鍋了。姥姥分別倒到碗里,讓我們大家嘗嘗臘八粥的味道,我們一嘗,都贊不絕口。我最喜歡吃粥里面的葡萄干了!
今天姥姥做的臘八粥是我喝過喝的臘八粥。今天我也認識了一個節(jié)日“臘八節(jié)”,媽媽也給我講了臘八節(jié)的由來,讓我又學到了新的知識。今天我很開心。
4.臘八節(jié)日記300字四年級 篇四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諺語。今年的期末考試正好趕在了臘八節(jié)這天。在考場緊張地度過了一上午,終于迎來了期盼已久的寒假生活。
當天下午,媽媽帶著我來到了外婆家。我像往常一樣直接沖向了廚房,只見灶臺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食材。我好奇地問正在忙碌的婆婆:“您又準備給我做什么好吃的呀!”婆婆微笑著說:“今天我們來煮粥喝!蔽乙苫蟮貑枺骸爸笸胫嘈枰@么多食材?”婆婆神秘地告訴我:“這可不是平時喝的粥!
我?guī)е唤獬鋈ズ吞牧藭䞍禾,一晃到飯點了。只見婆婆端上來一碗香噴噴的粥,里面有紅薯、芋頭、紅豆、綠豆、紅棗……嘗上一口,咸香爽口,婆婆說這是臘八粥。
媽媽說臘八節(jié)是古人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jié)日,他們用一年收獲的各種農(nóng)作物煮成臘八粥,禮敬百神、祭祀祖先。感謝神靈賜給他們的農(nóng)業(yè)果實,同時祈求來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
5.臘八節(jié)日記300字四年級 篇五
前幾天我還記著臘八節(jié),我家的小孩兒們和大人們都回家了。
我們都開開心心的回去,爺爺奶奶在家熬臘八粥,可好聞了里面有大米紅棗豆子,葡萄干,有花生等等好多東西,家里的人都在等著臘八粥,一群小孩子們在屋里玩兒大人們在說話,玩得特別開心。
臘八粥好了一家人都跑過來把臘八粥端到桌子上,媽媽都做好了香噴噴的菜,聞一下好香啊。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在桌子旁邊吃飯,我的哥哥吃的可多了。他已經(jīng)喝了一碗臘八粥,他還要再喝一碗。他已經(jīng)喝了兩碗了,一家人看到都哈哈大笑,爸爸們爺爺他們都在喝酒,而媽媽們和小孩子們都在喝臘八粥。
一家人的肚子都變得熱乎乎的,熱的都出汗了。
臘八節(jié)太好了,我喜歡奶奶熬的臘八粥。
6.臘八節(jié)日記300字四年級 篇六
回味臘八粥,熬出來的愛
過了臘八節(jié),我還在想著奶奶熬了一鍋,有愛的臘八粥呢。
那天我還在睡懶覺,突然我聞見了一股香味,原來是奶奶熬的臘八粥,好了,奶奶熬好了之后呢?我大口大口的往嘴里塞。
我吃粥的聲音被正在睡覺的弟弟吵醒了,弟弟一看臘八粥就抓起一把往臉上抹我覺得弟弟現(xiàn)在特像一只小花貓,我一看,笑得我前仰后翻。
奶奶看了一下,我覺得奶奶熬的粥就像一股甜甜的愛我吃著奶奶熬出的臘八粥,我不僅大哭起來,這就是奶奶對我的愛啊!
奶奶熬出來的是粥是溫暖的,這個粥里放著白糖、板栗、飯豆、紅豆、大棗、小米和花生吃一口就像吃了一份甜甜的愛。
我覺得八寶粥像一鍋“東北大亂燉”,真美味呀!
7.臘八節(jié)日記300字四年級 篇七
過了臘八就是年,這個臘八節(jié)很重要,這一天大家都要熬臘八粥來喝。
傳說秦始皇要修筑長城,許多人都奉命前來,大家的糧食都靠家中人來寄給他們。而有些人,因家人離長城太遠,還沒等把事物寄給他們,就已經(jīng)餓死在了工地上。大家的日子越來越難過,隨著餓死人的數(shù)量增多,其余的人就要頂替他們來干活。有一天大家實在太餓了,就把所有的五谷雜糧都熬成粥,每人喝了一碗,但還是都餓死了。后來人們把這一天一一農(nóng)歷十二月八日定為臘八節(jié),每到這一天人們就會喝臘八粥。
做臘八粥時,一定要準備好食材。有棗、米、花生豆、綠豆……先要把它們清洗干凈,把棗切成兩份取出核,再把這些食材都放進鍋里,最后開始熬制它們。熬好盛出,就做好了。
品嘗時,一定要細細體味。聞一聞,有豆子的淡淡清香;嘗一嘗,會感到味道鮮美,醉在其中。品嘗完臘八粥,還會感到意猶未盡,多么想要再次品嘗它們。
臘八粥不但好喝,還能幫助人們驅(qū)寒呢,聽說,臘八節(jié)這一天不喝臘八粥是要凍耳朵的。
8.臘八節(jié)日記300字四年級 篇八
農(nóng)歷臘月初八,又到了吃臘八粥的時候了,小時候每到臘八,我們一家都會早早起來挑豆子。這不,今年外婆又捎給媽媽一袋豆子。
我們一家人圍在桌子旁,各種豆子裝在大盆里,挑豆子就是把壞豆子和石子挑出來,我和表姐們耐心地挑著豆子;大人們一邊聊天,一邊挑豆子;而弟弟妹妹們則一把一把的抓著豆子,豆子撒的滿地都是。挑好了豆子,就要準備煮臘八粥的其他材料,有紅棗、桂圓、大米、小米、糯米等,熬臘八粥時要大火燒開,小火慢熬才能熬出軟爛的臘八粥。
熬的過程中,媽媽又做了第二道臘八美食——臘八蒜,把蒜剝皮后放入醋中,腌制兩三天,蒜就會變成碧綠色。腌制過的醋蘸上餃子,再就著臘八蒜,真的別有一番風味。
隨著鍋里冒起的泡泡,我聞到了臘八粥的香氣,手捧著一碗香噴噴的臘八粥,感覺幸福極了,喝上一口甜甜黏黏的,感覺讓人愛不釋手。而這小小一碗臘八粥,卻蘊含著許多美好的祝愿。
現(xiàn)在超市里也有各種臘八粥材料包,也買來熬過,味道也可以,但卻少了一份滋味,也缺少了那份溫馨。
9.臘八節(jié)日記300字四年級 篇九
農(nóng)歷十二月(即臘月)初八,是我國漢族傳統(tǒng)的臘八節(jié),這天我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獲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為甜味粥。而中原地區(qū)的許多農(nóng)家卻喜歡吃臘八咸粥,粥內(nèi)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小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肉絲、蘿卜、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八節(jié)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來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于古代的儺(古代驅(qū)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yī)療方法之一即驅(qū)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lián)艄尿?qū)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qū)仍有留存。后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jié)日。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10.臘八節(jié)日記300字四年級 篇十
北方有過臘八泡臘八蒜的習俗,今年臘月初八,我也親手做了臘八蒜。
首先,把剝好皮的蒜放到罐子里;然后,往里加醋和適量砂糖;最后,把罐子封閉好,一直到除夕。之后的每一天,我都要看看臘八蒜泡的怎么樣了;據(jù)說泡好的臘八蒜色如翡翠。我真期待看到我泡的臘八蒜的成果。
今天是除夕,我看到了我泡的臘八蒜的成果:像一粒粒翡翠,味道酸酸的、辣辣的,還有微微的甜味兒。
臘八蒜是怎樣來的呢?我上網(wǎng)查了一下,原來是這樣的:“蒜”字和“算”字同音,意思是每逢臘月初八,商家都要算自己一年的帳,如果有別的商家欠貨款,除夕那天就送給欠錢商家一罐泡好的臘八蒜,表示該還錢了,F(xiàn)在我泡蒜絕對不是要別人還錢,而是把它當作一種美食來享受。
我把泡好的臘八蒜端上餐桌,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心里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