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福建選調(diào)生考試行測常識判斷考點(diǎn):京劇 篇一
京劇的服裝:
京劇的服裝也稱做“行頭”。實(shí)際上,行頭不是僅指衣服一項(xiàng)。按早期的慣例,它可分為衣、盔、雜、把四類。后來,發(fā)展為六項(xiàng)。即: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盔頭箱、把子箱和旗包箱六類。大衣箱包括了蟒、帔、宮衣、開敞、褶子等;二衣箱包括了武服大靠、箭衣、抱衣等;三衣箱包括了靴、鞋、彩褲、水衣、胖襖等;盔頭箱包括了盔、帽、巾、冠、髯口、翎尾等;旗包箱包括了旗幟、帳帔、布景、道具等。
2.2024年福建選調(diào)生考試行測常識判斷考點(diǎn):京劇 篇二
文場在戲劇表演中的作用是:
(1)為演唱伴奏;
(2)為配合演員的表演而演奏過場音樂。
3.2024年福建選調(diào)生考試行測常識判斷考點(diǎn):京劇 篇三
武場在戲劇表演中的作用是:
(1)配合演員的身段動作、念白、演唱、舞蹈、開打,使其起止明確、節(jié)奏鮮明;
(2)使場次、段落間,唱、念、做、舞間相互銜接;
(3)渲染舞臺的情緒氣氛。
4.2024年福建選調(diào)生考試行測常識判斷考點(diǎn):京劇 篇四
京劇的唱腔:
京劇唱腔的種類頗多。如:二黃、西皮、吹腔、四平調(diào)、高撥子、南梆子、昆曲等等。其中,二黃和西皮是京劇的主要聲腔。
二黃和西皮是兩種聲腔的總稱。在這兩種聲腔中還包括著許多板式。如:原板、慢板、流水、快板、散板等。因此,從體制和結(jié)構(gòu)的角度上看,這類唱腔均屬于“板腔體”之類。
在一般情況下,二黃的唱腔流暢、舒緩,是一種平和、穩(wěn)重、深沉、抒情的腔調(diào),很適合表現(xiàn)沉思、憂傷、感嘆、悲憤、壓抑的情緒;西皮的唱腔流暢、活潑、跳動、有力,是一種明朗、剛勁、激昂的腔調(diào),很適合表現(xiàn)喜悅、激動、高昂及憤怒的情緒。
京劇的板式泛指其節(jié)拍和節(jié)奏形式。而其實(shí)質(zhì)性含義有兩種。其一,指其板眼形式,亦即節(jié)拍形式。通常,強(qiáng)拍被稱做“板”;弱拍或次強(qiáng)拍被稱做“眼”。其二,指下板的形式,即節(jié)奏形式。
5.2024年福建選調(diào)生考試行測常識判斷考點(diǎn):京劇 篇五
京劇的行當(dāng):
京劇的行當(dāng)是依據(jù)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及社會屬性(身份、職業(yè))來劃分的。但是,更主要的是要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對人物的`褒貶態(tài)度來劃分的。
京劇的行當(dāng),最早分為生、旦、凈、末、丑、副、外、武、雜、流十行。隨著京劇不斷地改革與發(fā)展,后來衍化為七行(生、旦、凈、丑、武、雜、流)。時至今日,七行中的后三行不再專立。于是合并為生、旦、凈、丑四行。
在生行中,可分為老生、武生、小生、紅生、娃娃生幾類。老生又可細(xì)分為安工老生(重唱功)、衰派老生(重做工)和靠把老生(重武功)幾類。武生又可細(xì)分為長靠武生和短靠武生等,其中包括演猴兒戲者。小生又可細(xì)分為扇子生、雉尾生、窮生、武小生幾類。
在旦行中,可分為青衣(正旦)、花旦、刀馬旦、武旦和老旦幾類。
在凈行中,可分為正凈(又稱“銅錘”或“黑頭”,重唱功)和架子花(重工架,并演權(quán)*類人物)兩類。
在丑行中,可分為文丑、武丑兩類。在文丑中,又可細(xì)分為方巾丑、袍帶丑、老丑、茶衣丑和丑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