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趣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一
今天是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給我們帶來了“品美食”的體驗。媽媽帶我去買了粽葉和糯米;氐郊依铮瑡寢寣ξ艺f:“我們一起包粽子,你不會不要緊,我來教你。”我們開始包粽子了,媽媽一邊一字一句地對我說包粽子的方法,一邊用手教我做粽子。
我聽了媽媽的話,跟著媽媽學(xué)做粽子。慢慢地,我學(xué)會了。我和媽媽一起包了很多粽子呢!
累了一個早上,粽子終于被我和媽媽包好了。媽媽把粽子放在鍋里,我就等著粽子出鍋而已?斓街形缌,媽媽端來了一盤熱乎乎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夾了一個粽子,想嘗嘗自己和媽媽的手藝。
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嘴里有一股香氣,實在是太好吃了。我一下子吃了好幾個呢!
粽子,原來是一種美味的食物,真是讓我記憶猶新。聽說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屈原呢!端午節(jié),不僅要吃粽子,也讓我記住了一個偉大的詩人。真是一舉多得!
2.有趣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二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直到現(xiàn)在,人們一到端午節(jié)就吃粽子、賽龍舟。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和媽媽一大早起床去市場買包粽子的材料。我買了粽葉、糯米、馬蓮草、豬肉、紅豆。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先示范包了一個粽子給我看,于是我也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把棕葉卷成個圓錐狀,然后我用勺子把糯米、豬肉、紅豆放到葦葉里,再壓一壓。然后,按照螺旋的手法,粽葉的另一端開始慢慢的卷起來,卷到最后的樣子,留一點尾巴,尾巴全部卷起來。最后,用馬蓮葉把粽子圍一個圈,捆一個結(jié),將多余的葉尾剪掉!肮◆兆咏K于包好了!眿寢尠阳兆臃胚M大鍋里,放了一大碗水!棒兆右业酵砩喜拍艹!
晚上終于到了,我把早上蒸好的粽子放到了桌面上,用筷子夾了一口放進嘴里,“好吃!”,媽媽也嘗了一口,“挺好吃的!”。今天我非常開心,因為我學(xué)會了包粽子。
3.有趣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三
“端午節(jié),艷陽照,家家門上掛絲絨,載香包,娃娃樂得蹦蹦跳,吃棕子,劃龍船。紀念屈原永記牢。"吟誦著熟悉的兒歌,我們又要迎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了。端午節(jié)在每年五月初五,傳說是為了紀念愛國屈原。但也有人說在屈原以前就有了端午節(jié)。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做香包。老師和我們來到古玩城做香包。首先我慢慢把白色棉線穿過塑料針孔,把布縫起來,但線老是打結(jié),我心想:好難呀!接著我把棉花放在里面把洞堵住,再把艾葉放在棉前花前封口,我說:“終于完成了一半!痹賿焐蠏炖K,系上長長的流蘇,就像是香包的小裙子一樣,真的好漂亮呀。我興奮地說:“快完成了!”心想:要快一點。最后貼表情,貼嘴巴和手的配件很簡單,就是貼眼睛是最難的了。我一邊嘆氣一邊說:"我又貼歪了眼睛"心里想:再貼一次吧!說干就干,一會兒就把眼睛貼好了。一個完美的香包呈現(xiàn)在我眼前。
在做香包時,我不禁感慨,端牛節(jié)不僅給我們帶來快樂,更是提醒我們祖國的博大精深傳統(tǒng)文化,同時也教會了我做事情要仔細和有耐心,不能急躁。
4.有趣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四
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我們在這一天里,會進行包粽子、放紙鳶、賽龍舟制作香囊,門上掛艾草等活動,據(jù)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的那天早上,奶奶早早的起來了,摘了粽葉,買了糯米和紅豆,準備包粽子。我今年也想學(xué)一學(xué)怎么包粽子,我看見奶奶把兩片粽葉子交叉卷成一個三角桶形狀,在里面放上調(diào)制好的糯米粒,再用多余的粽葉封口,用麻繩捆緊,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覺得好難哦,我還是等著吃粽子吧!奶奶包完所有的粽子就放在鍋里用大火蒸煮了,滿屋的粽葉香味好聞極了,讓人忍不住掀開鍋蓋,嘗一嘗味道。等了大半天,粽子終于熟了。奶奶拿了一個小粽子給我,我剪開麻繩,撥開粽葉,我咬了一口粽子,真是又香又糯,非常美味。端午節(jié)除了有好吃的,還要美美的。在這一天,媽媽特意還給我穿上了漢服,讓我頓時有了古人的感覺,真是“新衣無有名,端午被娘寵”!我真是太喜歡過端午節(jié)了,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吃喝喝,聊天,猜字謎,熱熱鬧鬧的,多好。
5.有趣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五
早上,我被一陣喧嘩聲吵醒了。原來是爸爸媽媽在看劃龍舟比賽。電視里正在舉行“中華龍舟賽”。我從床上爬起來一看,只見許多龍舟在江面上穿梭。龍舟上的鼓手用力地敲打著前面的大鼓。其他的賽手隨著鼓點揮動著船槳,使勁地拍打著水面。龍船在水中飛速前進。喔!黃隊贏了。媽媽說,“劃龍舟”和“吃粽子”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戰(zhàn)國時期,楚國*臣當?shù),詩人報國無門,自刎江邊。人們努力劃龍船想救他,未成,就只好把串串粽子投入江中引開魚兒,也好保全詩人全尸。江水蕩漾,一直在述說著動人的故事。早飯媽媽準備了大包子和大粽子。我剝開碧綠的粽葉,露出一團金黃的糯米,鑲嵌著寶石一般的紅棗。吃起來又松又軟,非常可口。
吃過早飯,我們?nèi)ネ馄偶野莨?jié)。外婆忙乎了好一陣,為我們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桌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大碗咸鴨蛋。我拿了一個敲破空頭,露出蛋白,吃完咸咸的蛋白就看到紅紅的蛋黃。用筷子一戳,紅油便流了出來。我的口水也跟著流了出來。
回到奶奶家,一進門就看到門窗上掛了菖蒲和艾葉,地上還燃著像蛇一樣的蚊煙。房前屋后,各個角落里還灑了雄黃酒泡的大蒜汁。奶奶說,這是為了驅(qū)蚊蟲的,還可以辟邪呢。
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真有趣,我不僅吃到了可口的粽子和咸鴨蛋,還學(xué)到了不少知識。
6.有趣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六
端午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那天有很多有趣的習(xí)俗。今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到了,媽媽開始包粽子,奶奶開始煮粽子,幾個小時后,奶奶又開始煮雄黃酒和艾草。我看著奶奶忙進忙出,好奇地問:“奶奶,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啊?”奶奶和藹地對我說:“從前,有個叫屈原的詩人,他的國家楚國國破,他不忍舍棄自己的國家,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天,抱石投汨羅江身死。楚國百姓哀傷不已,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軀體。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后來為怕飯團被蛟龍吃了,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了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fēng)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最有趣的要數(shù)賽龍舟了,岸上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從擁擠的人群中擠了進去。我看見一艘艘龍舟像一支支利箭,在發(fā)號令打響后,萬箭齊發(fā),都向著終點而去,F(xiàn)在那艘紅色的龍舟遙遙。
我喜歡端午節(jié),吃粽子,喝雄黃酒,賽龍舟等習(xí)俗真是太有趣了!
7.有趣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七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終于到了。早上,我纏著媽媽教我包粽子。媽媽無奈,只好教我這個“冒失鬼。”我認真地看著媽媽包粽子,只見粽葉、粽米在媽媽嫻熟的手法下一轉(zhuǎn)眼就做成了。媽媽又教我包了一遍,我照著媽媽樣子,先拿起粽葉,做成粽子的雛形,緊接著,我抓起一把糯米往粽葉里放,剛放進去,粽葉像一個頑皮的爆竹一下子爆開了,一顆顆糯米像雨點似的掉落在地上,發(fā)出“沙沙”的聲音。我不敢怠慢,趕忙把地上的粽葉撿起來,洗了一遍,又拿起粽葉包了起來。這次,粽葉在我手里乖乖的,一點也不像剛才的那一片脾氣暴躁的粽葉,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
媽媽對我說:“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等習(xí)俗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的。屈原真是太偉大了,他的愛國精神鼓舞著世世代代的人們!蔽尹c了點頭。
這個端午節(jié)過得真有意義!
8.有趣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八
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這一天,十分熱鬧。端午節(jié)是因為秦國和楚國發(fā)生了戰(zhàn)爭。秦王要求楚王去談判,屈原勸楚王不要去,可是楚王不聽。還將屈原逐出國,到后來楚國被滅之后,屈原憂憤地跳進了汨羅江,百姓為了懷念屈原,將糯米包成粽子,投入了江中,希望魚群吃米而不傷屈原身體,后來演化為端午節(jié),所以端午節(jié)是紀念屈原的。
端午節(jié)里有很多有趣的活動:比如賽龍舟、吃粽子、包粽子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包粽子了。端午節(jié)那天,我早早地起床幫媽媽包粽子,我一手拿著粽葉,一手把粽葉卷成筒狀。用手握著粽葉,然后舀些糯米放在粽子里面,把多的粽葉包起來,再用繩子捆住粽子,一個粽子就在我手里誕生了?墒,好景不長,當我準備去蒸的時候,粽子下面突然有了一個洞,糯米像調(diào)皮的娃娃全漏出來了。我很失望,我去問媽媽:“媽媽,我明明已經(jīng)包好了,為什么還會漏出來呢?”媽媽笑著說:“你把粽葉卷緊點!蔽艺罩鴭寢屨f的做,果然成功了,包出來的粽子又大又好看。不一會兒,粽子就蒸好了。我揭開鍋蓋,一股清香從鍋里飄了出來。我從里面拿出來一個,“好燙!”我發(fā)出一聲怪叫,丟回了鍋里,等粽子冷了,我拿出一個粽子。解開繩子,剝開粽葉,我一口咬下去,軟軟的,糯糯的,真好吃!
端午節(jié)真有趣呀!
9.有趣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九
端午節(jié),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我想端午節(jié)應(yīng)該是每個地方都有的吧,可媽媽告訴我:"端午節(jié)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qū)。"這下我可明白了。
我和奶奶來到大街上,四處都會傳來熱情的喊聲。聽“賣粽子啦!甜的,咸的,香噴噴哦!”但最令我注意的是小孩子了,他們的脖頸,手腕或腳踝上都系著紅,黃,藍,白,黑五色的絲線,奶奶說,那是長命縷。
奶奶從大街上買了些艾草和蒜頭,中午12點,就拿出去放在太陽下曬,說是可以避邪。
晚上,一家人吃著飯菜,當然少不了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還有一道菜叫黃龍出海,媽媽說:"今天是龍的紀念日,所以要燒這道菜。"電視機里,小朋友們正在做游戲,瞧他們的頭上畫著"王"字,身上還佩戴著五色香囊。
端午節(jié)可真是有意思!
10.有趣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十
端午節(jié),又稱為五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通常在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慶祝。這個節(jié)日充滿了豐富的習(xí)俗和傳統(tǒng)的文化色彩,使得端午節(jié)變得既神秘又有趣。端午節(jié)的起源與一個古老的故事有關(guān),那就是屈原投江的傳說。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大臣,他因為政治上的挫敗,選擇了投江自盡。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舉行各種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等,以此來表達對屈原的懷念。
我最喜歡的端午節(jié)習(xí)俗是賽龍舟。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人們會組織龍舟比賽,龍舟上的人們穿著統(tǒng)一的服裝,揮舞著鑼鼓,奮力向前劃。比賽的場面熱烈而激動人心,人們歡呼著,吶喊著,為他們的隊伍加油。這不僅是一場體育競賽,更是一場文化的盛宴。
另一個有趣的習(xí)俗是吃粽子。粽子是一種用竹葉包裹糯米和各種食材制作而成的食物。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動手包粽子。粽子的形狀各異,口味也各不相同,有甜的,有咸的,有肉的,有蛋黃的,每一種都讓人垂涎欲滴。吃粽子不僅是滿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種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尊重。
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其他的習(xí)俗,如掛艾草、穿香囊、飲雄黃酒等。這些習(xí)俗都寄托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期望,也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
總的來說,端午節(jié)是一個充滿趣味和文化的節(jié)日。它讓我們在享受快樂的同時,也更好地了解和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我希望每一個端午節(jié),我們都能保持這份快樂,也能珍視和傳承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