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園安全教案會咬人的電 篇一
活動目標:1.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2.知道電插座里藏著會“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
3.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有電危險”粘紙10張、課件、故事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以謎語小松鼠情境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請聽它是誰,(尾巴像把傘,住在森林里,喜歡蹦又跳,愛吃小松果)
師:“看看他是誰,哦,原來是小松鼠,你們喜歡小松鼠嗎?一起和他打個招呼吧,那小松鼠今天也帶來了一個他自己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
2.聽故事了解電插座、插線板。
提問:蹦蹦想看電視她是怎么做的?
媽媽又是怎么說的呢?(哦,媽媽原來說電插座里藏著會咬人的電)
3.出示課件。
那電插座是什么樣的呢?
師:“看,這就是電插座,這一種是固定在墻上的,那這種你們見過嗎?她叫插線板,它有一根長長的電線,能夠移動。有了他們的幫助我們才能更方便的使用電。那他們的脾氣也很大,如果不小心把小手指插到它的小洞里,就會發(fā)生很危險的事情,被電到。
師:“那小朋友我們怎樣提醒大家不隨便亂碰電插座呢?”
4.認識標志“有電危險”標識。
師:“你們見過嗎?是什么形狀顏色的。
小結:三角形,黑邊黃底色,中間有個像閃電樣的小箭頭。這個標志就叫“有電危險”
5.尋找生活中的電插座,了解標志的作用。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哪些地方會用到它(PPT)
哦,原來家里那么多地方會用到“有電危險“的標志。
6.尋找教室中的各類電插座(結束)。
看一看我們教室里哪些地方還會用到這個小標志呢?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能給予幼兒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并創(chuàng)設有利于并能推進活動開展的教育氛圍。從活動的效果來看,活動完成了預期的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取得了預期的成效,是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動。
2.幼兒園安全教案會咬人的電 篇二
活動目的1、認識“有電危險”標識。
2、知道電插座里藏著會“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
3、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有電危險”標識圖一張,電插線板一個,“有電危險”粘貼紙若干。
2、《會“咬人”的電》教師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1、播放教師教學資源,并根據(jù)故事進行簡單提問:
(1)故事里有誰?
(2)(出示電插線板)電插線板里藏著什么?
。3)小朋友可以自己用插線板嗎?
。4)蹦蹦是怎么做的?
2、認識“有電危險”的標識。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一認、說一說在哪里見到過這樣的標識。
3、尋找并討論如何保證安全用電。
(1)提問:我們的幼兒園那里有電插線板?怎樣才能讓所有的小朋友都知道碰電插線板有危險呢?
(2)請幼兒分別找出活動室、盥洗室、寢室、戶外活動區(qū)等場地的插線板所在位置。通過討論,找到提示幼兒注意安全的方法,如:在插線板旁邊張貼“有電危險”的標識圖等。
(3)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幼兒學習資源,將“有電危險”的標識貼在插座旁邊,以示提醒。
4、總結談話:教育幼兒不碰電插線板,不把手指或小金屬片插到插座的小嘴巴里,電器的插頭要請爸爸媽媽插,學會安全用電。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尋找家中的電插座,并提醒爸爸媽媽注意用電安全。
3.幼兒園安全教案會咬人的電 篇三
活動目標:1.了解電的用途和重要性。
2.讓幼兒知道要節(jié)約用電。
3.思考節(jié)約用電的方法,并在生活中實踐。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5.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重難點:
了解電的用途和重要性。
節(jié)約用電
活動準備:
兒歌《我會節(jié)約用電》、"節(jié)約用電"補充制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請幼兒指出活動室的電器設備,并介紹其用途。
二、基本部分
1.老師引導幼兒明白日常生活需要用很多的電,討論如果沒有電,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2.請幼兒說說怎么節(jié)約用電。
3.出示《我會節(jié)約用電》兒歌,與幼兒一起說兒歌:
我會節(jié)約用電看電視,開電燈,離開了電都不行。
小朋友,請珍惜。
用完斷電要牢記。
4.將幼兒分成二至三組,討論、設計、制作"節(jié)約用電"的標志卡,老師可在標志卡上寫上"節(jié)約用電"。然后,幼兒每人手持一張自己制作的"節(jié)約用電"小標志卡,在老師帶領下巡視幼兒園,看看有沒有人忘記關燈,如果有,請在旁邊貼上標志卡,然后請老師幫忙關上燈。
5.返回活動室,請幼兒說說巡視幼兒園的結果。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回家與爸爸媽媽完成"節(jié)約用電"補充操作材料,第二天帶回幼兒園和小朋友們分享。
4.幼兒園安全教案會咬人的電 篇四
活動目標1.知道電線和插座藏著“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
2.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活動準備
1.“有電危險”的標志。
2.電線一段,電插座一個。
3.自制幻燈片,故事 《會“咬人”的電》。
活動過程
1.播放幻燈片,欣賞故事《會“咬人”的電》。
(1)欣賞故事第一段,并理解故事進行簡單的提問:
猜猜故事里的“寶貝”是什么?
“寶貝”里藏著什么?為什么大家都喜歡這個“寶貝”?
(2)教師出示電插座請幼兒觀察并小結:
電插座是用來接電的,里面帶電,它能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2.欣賞故事第二段,根據(jù)故事內容提問:電插座可以碰嗎?狐貍把手伸進電插座后發(fā)生什么事了?
教師小結:電源插座是不能隨便碰的,尤其不能把手放進插座的插孔里,一旦碰到電,電就會“咬人”,是很可怕的。
3.欣賞故事第三段,請幼兒相互交流
以后狐貍還會亂動插座嗎?它會怎樣教育他的小狐貍呢?
4.教師出示電線,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1)這是什么?你在哪見過?仔細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教師介紹:這是電線,里面有銅線(或鋁線),能傳電。外面的塑料是保護層,包裹著銅線(或鋁線),如果沒了保護層,點就會傳出來,不小心碰到它,這位“電”朋友就會發(fā)脾氣傷人。
5.找找教室里的電線、電插座,知道生活中不能碰出這些危險的物品。
6.認識“用電危險”的標志,知道看見這些標志就引起注意,不能靠近。
活動延伸:
1.請幼兒數(shù)數(shù)家里共有幾個電插座,家長協(xié)助記錄下來。
2.自制“用電危險”標志,貼在家中有電的地方。
5.幼兒園安全教案會咬人的電 篇五
活動目標:1、增強幼兒對電的認識。
2、培養(yǎng)幼兒的認識能力及辨別能力。
3、讓幼兒知道怎樣用電才是安全的。
活動準備:
安全、危險用電對照圖(電視機、電冰箱、微波爐、洗衣機、熱水器、取暖器、電腦等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提問:在家里沒有人的情況下你獨自用過電嗎?如果用過,這樣做安全嗎?為什麼?
二、展開部分
1、讓幼兒圍繞以上問題展開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你還知道哪些不安全的用電方法。為什麼?
3、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談一談怎樣用電才是正確的,安全的。
4、結合圖片讓幼兒判斷哪些用電方法是安全的,那些是不安全的.。
5、利用已有的用電知識,談一談如果有人觸電了你想去救他,你該怎樣做呢?
6、教師小節(jié),進一步告訴孩子自己用電時要在大人的監(jiān)護下使用正確的方法。
三、結束部分:
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這要做安全嗎?為什么?讓幼兒與同伴相互交流,樹立安全用電的意識。
6.幼兒園安全教案會咬人的電 篇六
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
2、通過學習安全用電的知識,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電。
5、培養(yǎng)幼兒對動作的控制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了解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
難點:在生活中如何運用安全用電的知識來保護自己。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帶插頭的電線一段、插座一個、電的標志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電線,直接引入。
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呀?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樣?
師:這是一段電線,里面是銅線,會導電的,外面是塑料,包裹著銅線,是保護層,有了這個保護層,我們抓在手里才沒有電。但是塑料壞了,我們就會碰到電,就會發(fā)生危險。
二、出示插座,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你們看,這又是什么呢?它有什么用呢?
師:這是插座,里面含有銅片,可以導電,外面是塑料做的,以為是保護層。如果將手伸進去就會碰到銅片,電就會傳到人的身上,會發(fā)生危險,除了人和銅會導電之外,水也會導電,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濕的手去碰電源。
三、討論電的用處。
師:小朋友知道我們生活中有哪一些東西需要用到電呢?
幼:電燈,電腦,電視……(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電,電的用處很大,但是如果不安全用電,就會發(fā)生危險。
四、認識用電的基本常識,逐一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他們這樣做對嗎?
五、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jīng)驗,說說生活中安全用電應注意什么。
1、剛剛我們說了金屬和水、人都會導電,所以小朋友不能將手指伸進電源的插座孔里,不能用金屬導電的東西接觸電源。
提問:如果你們家里的電線破了應該怎么辦呢?(用專用的膠布包裹)
如果看見電線段在路邊了,應該怎么辦呢?(繞過去)
2、出示“電”的標志,讓幼兒認識。
要是在路邊看到這個電的標志了,就應該遠離它,不要去觸摸,更不要去靠近,也不能去攀爬。
活動延伸:
幼兒操作材料《小心用電》貼安全小貼紙。
7.幼兒園安全教案會咬人的電 篇七
活動目標:1、了解安全使用電器的粗淺知識。
2、學習詞匯:插頭、插座、觸電。
3、初步了解用電的小常識。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卡片
2、電線若干、插座若干。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起幼兒談話興趣,啟發(fā)幼兒講述電的用途。
(1)天黑了,什么都看不見,這時候我想看書怎么辦?
(2)天氣非常熱,我想在一個涼爽的環(huán)境里工作,怎么辦?
(3)房間的地毯上落了許多灰塵,我想把它打掃干凈,用什么?
(4)燈、電風扇、空調、吸塵器,要讓它們工作起來,都需要用什么?
(5)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需要用電?
小結:電有這么多的用處,它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方便,我們在生活中越來越離不開它了,它是我們的好朋友,但這位朋友有時候也會發(fā)脾氣傷人的。
2、請幼兒取出操作卡片,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幫助幼兒了解安全使用電器的粗淺知識。
(1)提問:這只小熊做得對不對?這樣做會怎樣?為什么?
出示一段電線,讓幼兒觀察它的基本結構和作用,讓幼兒知道電線的內層是一根銅線,可以傳電,外層是塑料,包裹著銅線,是保護層,它沒有電。如果電線的保護層被損壞,人們就可能碰到電,電就會給我們帶來危險。
(2)提問:這只小兔在干什么?它這樣做對不對?會發(fā)生什么問題?
出示一個插座,讓幼兒觀察插座的基本結構和作用,讓幼兒了解插座內有銅片或是銅絲是帶電的,外層是塑料做的盒子,起保護作用。如果將手或其它東西伸進插孔,接觸到銅片,電就會傳到我們身上,傷害我們。
(3)提問: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這樣做會發(fā)生什么事?
小結:水是可以傳電的,如果將電器放在潮濕的地方使用,會發(fā)生漏電。
3、總結:
電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好處,但如果不正確使用電器,就會給我們帶來危險。所以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安全用電,還要提醒周圍的人也要安全用電。
8.幼兒園安全教案會咬人的電 篇八
一、活動目標1、了解電的用途,懂得怎樣安全用電。
2、培養(yǎng)幼兒節(jié)約用電的意識。
3、培養(yǎng)幼兒的理解能力,理解電對人類的危害性。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培養(yǎng)幼兒節(jié)約用電、安全用電得的意識
難點:引導幼兒理解電的用途以及電對人類的危害性
三、活動準備
1、節(jié)約用電相關圖片
2、教室內的電源開關
四、活動過程
1、播放相關圖片,音樂導入。
2、讓孩子們討論停電了我們該怎么辦?從而引出電的用途的討論,并結合生活實際來說說電的作用。
3、打開教室電燈開關,教師講解電的用途。
4、幼兒自由討論,如果沒有電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5、幫助幼兒理解怎樣節(jié)約用電、安全用電。
6、總結理解節(jié)約用電安全用電的重要性。
9.幼兒園安全教案會咬人的電 篇九
一、活動名稱:注意安全用電。
二、活動目標:
1、了解電的用途,知道安全用電不會發(fā)生危險。
2、通過辨析活動,了解安全使用電器的基礎知識。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三、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電線一段、插座一個、“電”的標志一個。
四、活動過程:
1、在教師提問的基礎上,初步了解電器的用途:
。1)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電器產(chǎn)品,你知道哪些電器呢?它們有什么作用?
。2)這些電器給我們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但是這些電器要工作,都離不開什么呢?
。3)你知道電從哪里來?(發(fā)電站)
。4)教師小結:電給我們人類帶來了許多方便,我們的生活再也離不開它了。它是我們的好朋友,但這位電朋友有時候也會發(fā)脾氣傷人的。
2、出示電線,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1)這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仔細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教師介紹:這是電線,里面是銅線,會導電。外面是塑料,包裹著銅線,是保護層,我們抓在手里沒有電。但是塑料壞了,我們就會碰到電,發(fā)生危險。
3、組織幼兒討論:
。1)如果你們家的電線破了,怎么辦?(用專用膠布包裹)
(2)如果你看見電線斷落在路上,應該怎么辦?(繞過去)
4、出示插座,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1)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教師介紹:這是插座,里面有銅絲或銅片,可以導電,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護層。如果將手伸進去,就會碰到銅片,電就會傳到人的身上,發(fā)生危險。除了人和銅會導電,水也會導電,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濕的手接電源。
。3)出示“電”的標志,讓幼兒認識,并知道看見“電”的標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5、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看圖說說: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這樣做對嗎?
使幼兒知道簡單的安全用電常識,學會保護自己。活動前給幼兒看各種家用電器的圖片,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在安全用電環(huán)節(jié)上,請孩子們再看使用電器正確與錯誤的錄像,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
10.幼兒園安全教案會咬人的電 篇十
活動目標:1、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2、通過故事知道電插座里藏著會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安全用電和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有電危險”的.標志圖片一張、電插線板一塊
2、指偶:灰太狼、小老鼠
3、幼兒操作用圖片人手一套;笑臉、哭臉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1、欣賞故事,并根據(jù)故事進行簡單提問:
。1)故事里有誰?
。2)他們偷的寶貝是什么?(教師根據(jù)幼兒提問并出示電插線板)
。3)電插線板里藏著什么?電插線板可以碰嗎?
。4)我們教室里哪里有電插線板?你家哪里有電插線板?
2、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師:喜羊羊還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圖片,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一認,說一說在哪里見到過這樣的標志。
3、誰對誰不對
。1)師:這是喜羊羊給我們每個小朋友的兩張圖片,他要考考我們,這兩張圖片上的小朋友對誰不對。(幼兒自由交流并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2)出示哭臉和笑臉,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判斷將對的送到笑臉處,錯的送到哭臉處。
4、總結談話:教育幼兒不碰電插線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屬片捅插電插線板和插座的小嘴巴,電器的插頭要請爸爸媽媽插,學會安全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