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學高一下學期期中知識點總結 篇一
二氧化硫
(1)物理性質: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有毒,密度比空氣大,易液化、易溶于水(與H2O化合生成H2SO3,SO2+H2O=H2SO3)
(2)化學性質:
、倬哂兴嵝匝趸锿ㄐ
、谶原性:SO2+Cl2+2H2O=H2SO4+2HCl2SO2+O2=2SO3
③弱氧化性:SO2+2H2S=3S+2H2O
、芷仔裕篠O3可使品紅褪色(可逆,加熱又恢復紅色)
(3)二氧化硫的污染
①SO2是污染大氣的主要有害物質之一,直接危害是引起呼吸道疾病。
、谛纬伤嵊阷H<5、6,破壞農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酸性增強等等。
、酆琒O2的工業(yè)廢氣必須經過凈化處理才能排放到空氣中。
2.化學高一下學期期中知識點總結 篇二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熱,生成白煙同時生成一種白色物質。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
3.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5.加熱試管中碳酸氫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試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xiàn)淡藍色。
7.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fā)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大量的熱。
8.在試管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yōu)榧t色物質,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粉末,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銅變?yōu)橛泄鉂?/p>
10.金屬顆粒,石灰水變混濁。
11.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量。
12.向盛有少量碳酸鉀固體的試管中滴加鹽酸:有氣體生成。
13.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藍色晶體逐漸變?yōu)榘咨勰,且試管口有液滴生成?/p>
14.鈉在氯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生成白色固體。
15.點燃純凈的氯氣,用干冷燒杯罩在火焰上:發(fā)出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16.向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_酸化的_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_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8.一帶銹鐵釘投入盛稀硫酸的試管中并加熱:鐵銹逐漸溶解,溶液呈淺黃色,并有氣體生成。
19.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藍色絮狀沉淀生成。
20.將Cl2通入無色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質產生。
21.在三氯化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紅褐色沉淀生成。
22.盛有生石灰的試管里加少量水:反應劇烈,發(fā)出大量熱。
23.將一潔凈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鐵釘表面有紅色物質附著,溶液顏色逐漸變淺。
3.化學高一下學期期中知識點總結 篇三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如:顏色、狀態(tài)、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wěn)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注:在離子里,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18、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倩戏磻河蓛煞N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如:A+B=AB
、诜纸夥磻河梢环N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
如:AB=A+B
、壑脫Q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C=AC+B
、軓头纸夥磻河蓛煞N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CD=AD+CB
19、還原反應:在反應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奪去的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覺的氧化反應
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fā)燃燒
20、催化劑:在化學變化里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在化學變化前后都沒有變化的物質(注:2H2O2===2H2O+O2↑此反應MnO2是催化劑)
4.化學高一下學期期中知識點總結 篇四
1.烯醛中碳碳雙鍵的檢驗
(1)若是純凈的液態(tài)樣品,則可向所取試樣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褪色,則證明含有碳碳雙鍵。
(2)若樣品為水溶液,則先向樣品中加入足量的新制Cu(OH)2懸濁液,加熱煮沸,充分反應后冷卻過濾,向濾液中加入稀酸化,再加入溴水,若褪色,則證明含有碳碳雙鍵。
若直接向樣品水溶液中滴加溴水,則會有反應:—CHO+Br2+H2O→—COOH+2HBr而使溴水褪色。
2.二糖或多糖水解產物的檢驗
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則先向冷卻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銀氨溶液或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水浴)加熱,觀察現(xiàn)象,作出判斷。
3.如何檢驗溶解在苯中的苯酚?
取樣,向試樣中加入NaOH溶液,振蕩后靜置、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鹽酸酸化,再滴入幾滴FeCl3溶液(或過量飽和溴水),若溶液呈紫色(或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說明有苯酚。
若向樣品中直接滴入FeCl3溶液,則由于苯酚仍溶解在苯中,不得進入水溶液中與Fe3+進行離子反應;若向樣品中直接加入飽和溴水,則生成的三溴苯酚會溶解在苯中而看不到白色沉淀。
若所用溴水太稀,則一方面可能由于生成溶解度相對較大的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另一方面可能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過量的苯酚之中而看不到沉淀。
4.如何檢驗實驗室制得的乙烯氣體中含有CH2=CH2、SO2、CO2、H2O?
將氣體依次通過無水硫酸銅、品紅溶液、飽和Fe2(SO4)3溶液、品紅溶液、澄清石灰水、檢驗水)(檢驗SO2)(除去SO2)(確認SO2已除盡)(檢驗CO2)
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檢驗CH2=CH2)。
5.化學高一下學期期中知識點總結 篇五
水的構成
水是純凈物,是一種化合物。從宏觀分析,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水是化合物。從微觀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是由氫原子、氧原子構成的。
水的物理性質
物理性質:無色無味、沒有味道的液體,沸點是100℃,凝固點是0℃,密度為1g/cm3,能溶解多種物質形成溶液。
水的化學性質
(1)分解2H2O=通電=2H2↑+O2↑
(2)水可遇堿性氧化物反應生成堿(可溶性堿),例如:H2O+CaO==Ca(OH)2
(3)水可遇酸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酸,例如:H2O+CO2==H2CO3
6.化學高一下學期期中知識點總結 篇六
酸的通性(酸的化學性質)
1、能使酸堿指示劑顯不同的顏色。(石蕊遇酸變紅色,酚酞遇酸不變色)
2、和活潑金屬(H前金屬)反應,生成鹽和H2。
、貴e+2HCl==FeCl2+H2↑
、贛g+2HCl==MgCl2+H2↑
、2Al+3H2SO4==Al2(SO4)3+3H2↑
3、和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貴e2O3+6HCl==2FeCl3+3H2O
②Al2O3+6HCl==2AlCl3+3H2O
、跜uO+H2SO4==CuSO4+H2O
7.化學高一下學期期中知識點總結 篇七
一、金屬礦物:
1、金屬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以單質(Ag和Au)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常見的金屬礦物:磁鐵礦(Fe3O4)、赤鐵礦(Fe2O3)
二、金屬的冶煉:(以CO還原Fe2O3為例)
1、實驗原理:Fe2O3+3CO==2Fe+3CO2
2、實驗現(xiàn)象:紅色粉末變黑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尖嘴玻璃管有淡藍色火焰。
3、含雜計算:將混合物質量轉換成純凈物再計算。(純凈物質量=混合物質量×質量分數(shù))
三、金屬資源的保護
1、鐵生銹條件:鐵制品與空氣、水(或水蒸氣)同時接觸。
2、防止鐵生銹的措施:在鐵制品表面涂油、刷漆、鍍耐磨耐腐蝕的.鉻或制造耐腐蝕的合金等。
3、保護措施:
、俜乐菇饘俑g;
、诨厥绽脧U舊金屬;
、酆侠碛行У亻_采礦物;
、軐ふ医饘俅闷
8.化學高一下學期期中知識點總結 篇八
常見的酸和堿
1、酸:由H+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如:H2SO4、HCl、HNO3、H2CO3等。
2、堿:由OH—和金屬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如:KOH、NaOH、Ca(OH)2、Al(OH)3等。
3、酸堿指示劑:紫色石蕊和無色酚酞能使酸堿溶液顯不同的顏色,叫做酸堿指示劑。可用于檢驗酸堿溶液。
、偈镉鏊嶙兗t色,遇堿變藍色;
、诜犹鏊岵蛔兩鰤A變紅色。
9.化學高一下學期期中知識點總結 篇九
一、有機反應類型
取代反應:有機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代替的反應。
加成反應:有機物分子里不飽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的反應。
聚合反應:一種單體通過不飽和鍵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
加聚反應:一種或多種單體通過不飽和鍵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
消去反應:從一個分子脫去一個小分子(如水、鹵化氫),因而生成不飽和化合物的反應。
氧化反應:有機物得氧或去氫的反應。
還原反應:有機物加氫或去氧的反應。
酯化反應:醇和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應。
水解反應:化合物和水反應生成兩種或多種物質的反應(有鹵代烴、酯、糖等)
二、特殊試劑的存放和取用
1.Na、K:隔絕空氣;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態(tài)烷烴中),(Li用石蠟密封保存)。用鑷子取,玻片上切,濾紙吸煤油,剩余部分隨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處。鑷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長柄小刀切取,濾紙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揮發(fā),盛于磨口的細口瓶中,并用水封。瓶蓋嚴密。
4.I2:易升華,且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應保存在用蠟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溫處。
5.濃HNO3,AgNO3:見光易分解,應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溫避光處。
10.化學高一下學期期中知識點總結 篇十
實驗中水的妙用
1.水封:在中學化學實驗中,液溴需要水封,少量白磷放入盛有冷水的廣口瓶中保存,通過水的覆蓋,既可隔絕空氣防止白磷蒸氣逸出,又可使其保持在燃點之下;液溴極易揮發(fā)有劇毒,它在水中溶解度較小,比水重,所以亦可進行水封減少其揮發(fā)。
2.水。悍尤渲闹苽(沸水浴);硝基苯的制備(50—60℃)、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蔗糖的水解(70~80℃)、_溶解度的測定(室溫~100℃)需用溫度計來控制溫度;銀鏡反應需用溫水浴加熱即可。
3.水集:排水集氣法可以收集難溶或不溶于水的氣體,中學階段有O2,H2,C2H4,C2H2,CH4,NO。有些氣體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但可以在水中加入某物質降低其溶解度,如: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
4.水洗:用水洗的方法可除去某些難溶氣體中的易溶雜質,如除去NO氣體中的NO2雜質。
5.鑒別:可利用一些物質在水中溶解度或密度的不同進行物質鑒別,如:苯、乙醇溴乙烷三瓶未有標簽的無色液體,用水鑒別時浮在水上的是苯,溶在水中的是乙醇,沉于水下的是溴乙烷。利用溶解性溶解熱鑒別,如:氫氧化鈉、_、氯化鈉、碳酸鈣,僅用水可資鑒別。
6.檢漏:氣體發(fā)生裝置連好后,應用熱脹冷縮原理,可用水檢查其是否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