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高一化學上冊第一章知識點

時間:2024-08-08 13:17: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高一# #高一化學上冊第一章知識點#】高一化學上冊第一章知識點是®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學習這件事不在于有沒有人教你,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沒有恒心。

1.高一化學上冊第一章知識點 篇一


  鐵及其化合物性質(zhì)

  1、Fe2+及Fe3+離子的檢驗:

 、貴e2+的檢驗:(淺綠色溶液)

  a)加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繼而變灰綠色,最后變紅褐色。

  b)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再滴加氯水,溶液顯紅色。

  ②Fe3+的檢驗:(黃色溶液)

  a)加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

  b)加KSCN溶液,溶液顯紅色。

  2、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勹F與鹽酸的反應:Fe+2HCl=FeCl2+H2↑

 、阼F與硫酸銅反應(濕法煉銅):Fe+CuSO4=FeSO4+Cu

  ③在氯化亞鐵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鐵中的氯化亞鐵雜質(zhì))3FeCl2+Cl2=2FeCl3④氫氧化亞鐵在空氣中變質(zhì):4Fe(OH)2+O2+2H2O=4Fe(OH)3

  ⑤在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鐵粉:2FeCl3+Fe=3FeCl2

  ⑥銅與氯化鐵反應(用氯化鐵腐蝕銅電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呱倭夸\與氯化鐵反應:Zn+2FeCl3=2FeCl2+ZnCl2

  ⑧足量鋅與氯化鐵反應:3Zn+2FeCl3=2Fe+3ZnCl2

2.高一化學上冊第一章知識點 篇二


  氧化還原反應

  1、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zhì)是有電子的轉(zhuǎn)移,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是有化合價的升降。

  2、失去電子(偏離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是還原劑;升價后生成氧化產(chǎn)物。還原劑具有還原性。

  得到電子(偏向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是氧化劑;降價后生成還原產(chǎn)物,氧化劑具有氧化性。

  3、常見氧化劑有:Cl2、O2、濃H2SO4、HNO3、KMnO4(H+)、H2O2、ClO-、FeCl3等,

  常見還原劑有:Al、Zn、Fe;C、H2、CO、SO2、H2S;SO32-、S2-、I-、Fe2+等

  4、氧化還原強弱判斷法

 、僦磻较蚓椭馈耙唤M強弱”

  ②金屬或非金屬單質(zhì)越活潑對應的離子越不活潑(即金屬離子氧化性越弱、非金屬離子還原性越弱)

  ③濃度、溫度、氧化或還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斷(越容易氧化或還原則對應能力越強)。

3.高一化學上冊第一章知識點 篇三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

  1.氯氣與氫氧化鈉的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

  2.鐵絲在氯氣中燃燒:2Fe+3Cl2點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氣能通入石灰漿)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氣與水的反應: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鈉在空氣中變質(zhì):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鈣在空氣中變質(zhì):Ca(ClO)2+CO2+H2O=CaCO3↓+2HClO

4.高一化學上冊第一章知識點 篇四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zhì)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zhì)的變化

  3、物理性質(zhì):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

  (如:顏色、狀態(tài)、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zhì):物質(zhì)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wěn)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zhì)都保持原來的性質(zhì)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zhì)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zhì):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zhì)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zhì)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zhì)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zhì)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相對原子質(zhì)量≈質(zhì)子數(shù)+中子數(shù)(因為原子的質(zhì)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zhì)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注:在離子里,核電荷數(shù)=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17、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倩戏磻河蓛煞N或兩種以上物質(zhì)生成一種物質(zhì)的反應

  如:A+B=AB

 、诜纸夥磻河梢环N物質(zhì)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zhì)的反應

  如:AB=A+B

 、壑脫Q反應:由一種單質(zhì)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zhì)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C=AC+B

 、軓头纸夥磻河蓛煞N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CD=AD+CB

  18、還原反應:在反應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奪去的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氧化反應:物質(zhì)跟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覺的氧化反應

  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fā)燃燒

  19、催化劑:在化學變化里能改變其它物質(zhì)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在化學變化前后都沒有變化的物質(zhì)(注:2H2O2===2H2O+O2↑此反應MnO2是催化劑)

  20、質(zhì)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

  (反應的前后,原子的數(shù)目、種類、質(zhì)量都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

5.高一化學上冊第一章知識點 篇五


  1.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

  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是一個物理量,單位是mol1,而不是純數(shù)。

  不能誤認為NA就是6.02×1023。

  例如:1molO2中約含有個6.02×10氧分子

  242molC中約含有1.204×10個碳原子

  231molH2SO4中約含有6.02×10硫酸分子

  23+23-1.5molNaOH中約含有9.03×10個Na和9.03×10個OH;

  23nmol某微粒集合體中所含微粒數(shù)約為n×6.02×10。

  由以上舉例可以得知:物質(zhì)的量、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以及微粒數(shù)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guān)系式?由以上內(nèi)容可以看出,物質(zhì)的量與微粒數(shù)之間存在正比例關(guān)系。如果用n表示物質(zhì)的量,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N表示微粒數(shù),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是:N=n·NA,由此可以推知n=N/NANA=N/n

  2.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液配制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向容量瓶中注入液體時,應沿玻璃棒注入,以防液體濺至瓶外。

  (2)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質(zhì),溶液注入容量瓶前要恢復到室溫。

  (3)容量瓶上只有一個刻度線,讀數(shù)時要使視線、容量瓶刻度線與溶液凹液面的最低點相切。

  (4)如果加水定容時超過刻度線或轉(zhuǎn)移液體時溶液灑到容量瓶外,均應重新配制。

  (5)定容后再蓋上容量瓶塞搖勻后出現(xiàn)液面低于刻度線,不能再加蒸餾水。

  (6)稱量NaOH等易潮解和強腐蝕性的藥品,不能放在紙上稱量,應放在小燒杯里稱量。若稀釋濃H2SO4,需在燒杯中加少量蒸餾水再緩緩加入濃H2SO4,并用玻璃棒攪拌。

6.高一化學上冊第一章知識點 篇六


  1、硫酸根離子的檢驗: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離子的檢驗: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鈉與鹽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還原氧化銅:2cuo+c高溫2cu+co2↑

  5、鐵片與硫酸銅溶液反應:fe+cuso4=feso4+cu

  6、氯化鈣與碳酸鈉溶液反應:cacl2+na2co3=caco3↓+2nacl

  7、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na2o2鈉與氧氣反應:4na+o2=2na2o

  8、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9、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10、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11、鐵與水蒸氣反應:3fe+4h2o(g)=f3o4+4h2↑

  12、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鈣與水反應:cao+h2o=ca(oh)2

  14、氧化鐵與鹽酸反應: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7.高一化學上冊第一章知識點 篇七


  物質(zhì)的量的單位――摩爾

  1.物質(zhì)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shù)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2.摩爾(mol):把含有6.02×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為1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4.物質(zhì)的量=物質(zhì)所含微粒數(shù)目/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N/NA

  5.摩爾質(zhì)量(M)

  (1)定義:單位物質(zhì)的量的物質(zhì)所具有的質(zhì)量叫摩爾質(zhì)量

  (2)單位:g/mol或g..mol-1

  (3)數(shù)值:等于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或相對分子質(zhì)量

  6.物質(zhì)的量=物質(zhì)的質(zhì)量/摩爾質(zhì)量(n=m/M)

8.高一化學上冊第一章知識點 篇八


  物質(zhì)的分類

  金屬:Na、Mg、Al

  單質(zhì)

  非金屬: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堿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純鹽氧化物:CO、NO等

  凈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無氧酸:HCl

  強酸:HNO3、H2SO4、HCl

  酸按強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電離出的H+數(shù)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強堿:NaOH、Ba(OH)2

  物按強弱分

  質(zhì)弱堿:NH3•H2O、Fe(OH)3

  堿

  一元堿:NaOH、

  按電離出的HO-數(shù)分二元堿:Ba(OH)2

  多元堿:Fe(OH)3

  正鹽:Na2CO3

  鹽酸式鹽:NaHCO3

  堿式鹽: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懸濁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濁液:油水混合物

  物膠體:Fe(OH)3膠體、淀粉溶液、煙、霧、有色玻璃等

9.高一化學上冊第一章知識點 篇九


  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黃或含硫的燃料燃燒得到(硫俗稱硫磺,是黃色粉末)

  S+O2===(點燃)SO2

  物理性質(zhì):無色、刺激性氣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體積比)

  化學性質(zhì):有毒,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熱會變回原來顏色。這是因為H2SO3不穩(wěn)定,會分解_和SO2

  SO2+H2OH2SO3因此這個化合和分解的過程可以同時進行,為可逆反應。

  可逆反應——在同一條件下,既可以往正反應方向發(fā)生,又可以向逆反應方向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稱作可逆反應,用可逆箭頭符號連接。

10.高一化學上冊第一章知識點 篇十


  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①依據(jù)原電池兩極的材料:

  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K、Ca、Na太活潑,不能作電極);

  較不活潑金屬或可導電非金屬(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極。

 、诟鶕(jù)電流方向或電子流向:(外電路)的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則由負極經(jīng)外電路流向原電池的正極。

 、鄹鶕(jù)內(nèi)電路離子的遷移方向:陽離子流向原電池正極,陰離子流向原電池負極。

 、芨鶕(jù)原電池中的反應類型:

  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現(xiàn)象通常是電極本身消耗,質(zhì)量減小。

  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現(xiàn)象是常伴隨金屬的析出或H2的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