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口令# #兒童經典繞口令大全(10篇)#】繞口令是一種糾正語音、練習口語有趣、有效的手段,它獨特的語言特點深受不同層次學生的喜愛。以下是®無憂考網為大家準備的《兒童經典繞口令》,歡迎您的借鑒。
1.兒童經典繞口令 篇一
1.鳥和貓
樹上一只鳥,地上一只貓。地上的貓想咬樹上的鳥,樹上的鳥想啄貓的毛。
2.蔣、墻、楊、羊
蔣家砌了一垛墻,楊家養(yǎng)了一只羊,楊家羊,撞塌了蔣家的墻,蔣家的墻,壓死了楊家的羊,蔣家要楊家賠墻,楊家要蔣家賠羊。
3.葵花、蓖麻
胖娃小筐手中拿,來到園中收葵花;小華小籃身上挎,一同進園收蓖麻。胖娃種的葵花花盤大,小華種的蓖麻密麻麻。小華去幫胖娃摘葵花,胖娃去幫小華收蓖麻。小華和胖娃,收了葵花、蓖麻獻國家。
2.兒童經典繞口令 篇二
1.白廟、白貓
山上有座白廟,地上有只白貓,白發(fā)老公公掉了一頂白帽,白貓叼著白帽跑進一白廟。
2.捉壁虎
李虎捉壁虎,本是虎捉虎,李虎滿屋轉,壁虎不敢咬李虎,李虎也捉不住壁虎。
3.梨和犁
耕地要用犁,口渴要吃梨。梨子掉下地,沾了一身泥。不要扔了梨,只需洗掉泥。
3.兒童經典繞口令 篇三
1.四老伯
郭老伯、駱老伯,畢老伯、柏老伯,郭駱畢柏四老伯,約著城北買菱角,買得菱角閣上剝,菱角殼戳了四老伯的腳。
2.我有一條狗
我有一條狗,狗尾拖個斗。走起路來狗關直發(fā)抖,不知是狗拖斗,還是斗拖狗。
3.烏鴉說豬黑
烏鴉站在黑豬脊上說黑豬黑,黑豬說烏鴉比黑豬還要黑。烏鴉說它身比黑豬黑,嘴不黑,黑豬聽罷笑得嘿嘿嘿。
4.兒童經典繞口令 篇四
1.人造神?神造人?
寧寧和成成,去看觀音神。寧寧說是“人造神”,成成說是“神造人”,寧寧說不服成成,成成說不服寧寧。一道去請教高嬸嬸,到底是神造人,還是人造神?
2.梳胡子
蘇州有個蘇胡子,湖州有個胡梳子。胡梳子買把斧子做梳子,蘇胡子買把梳子梳胡子。
3.澀柿子與石獅子
樹上結了四十四個澀柿子,樹下蹲著四十四頭石獅子;樹下四十四頭石獅子,要吃樹上四十四個澀柿子;澀柿子不讓石獅子吃澀柿子;石獅子偏要吃澀柿子。
5.兒童經典繞口令 篇五
1.妞妞和牛牛
牛牛要吃河邊柳,妞妞護柳要趕牛,牛牛扭頭瞅妞妞,妞妞扭牛牛更牛,牛牛要頂妞妞,妞妞撿起小石頭,嚇得牛牛扭頭溜。
2.灰貓追花鳥
灰貓?zhí)B叫,灰貓聽花鳥叫,花鳥瞧灰貓?zhí);邑執(zhí)鹱セB,花鳥怕灰貓,拔腿就逃掉。
3.雕與貓
樹上有只雕,地上有只貓,地上的貓想叼走樹上的雕,樹上的雕啄貓身上的毛,雕嚇走了貓,貓趕飛了雕。
6.兒童經典繞口令 篇六
1.肥豬、肥兔
小蘇要喂豬,老魯要養(yǎng)兔。老魯會喂豬,小蘇會養(yǎng)兔。老魯教小蘇喂豬,小蘇教老魯養(yǎng)兔。兔肥如豬,滿院肥豬、肥兔關不住。
2.四個頭
天上有日頭,地下有石頭,嘴里有舌頭,瓶口有塞頭。天上是日頭不是石頭,地下是石頭不是日頭,嘴里是舌頭不是塞頭,瓶中是塞頭不是舌頭。
3.狗、猴過橋
橋東走來一條狗,橋西走來一只猴。行到橋心碰了頭,彼此匆匆跑回頭。猴回頭來望望狗,狗回頭來望望猴,究竟是猴怕狗,還是狗怕猴。
7.兒童經典繞口令 篇七
1.兩只鵝
河邊兩只鵝,一同過了河;白鵝去拾草,黑鵝來搭窩。冬天北風刮,草窩真暖和,住在草窩里,哦哦唱支歌。
2.胡子騎驢子
胡子騎驢子,駝子挑螺螄,胡子撞翻了駝子的螺螄,駝子拖住胡子的驢子,胡子去打挑螺螄的駝子,駝子來打騎驢子的胡子,胡子打駝子,駝子打胡子。
3.上果市
四個孩子上果市,拿著四個小籃子;擞矌潘拿,買了十個小柿子。四個孩子出果市,拾了四十小石子。到了家里吃柿子,吃完柿子玩石子。
8.兒童經典繞口令 篇八
1.是燈還是星
天上滿天星,地上滿山燈,滿天星亮滿天庭,滿山燈接滿天星。星映燈,燈映星,分不清是燈還是星。
2.麗麗和弟弟
麗麗家來了小弟弟,弟弟叫麗麗出來做游戲,麗麗和弟弟拿不定主意,是做游戲還是玩玩具。
3.北京和天津
天津和北京,津京兩個音。一是前鼻音,一是后鼻音。如果分不清,請你認真聽。
9.兒童經典繞口令 篇九
1.養(yǎng)魚
大渠養(yǎng)大魚不養(yǎng)小魚,小渠養(yǎng)小魚不養(yǎng)大魚。一天天下雨,下了一天雨。大渠水流進小渠,小渠水流進大渠。大渠里有了小魚不見大魚,小渠里有了大魚不見小魚。
2.白貓與黑貓
廟里有只白貓,廟外有只黑貓。廟里白貓罵廟外黑貓是饞貓,廟外黑貓罵廟里白貓是懶貓。
3.倒吊鳥
梁上兩對倒吊鳥,泥里兩對鳥倒吊?蓱z梁上的兩對倒吊鳥,惦著泥里的兩對鳥倒吊,可憐泥里的兩對鳥倒吊,也惦著梁上的兩對倒吊鳥。
10.兒童經典繞口令 篇十
1.吃桔子
吃桔子,剝桔子,桔皮丟在垃圾箱里,不吃桔子,不剝桔子,不把桔皮丟在垃圾箱里。
2.看豆豆
小妞妞圍個圓兜兜,牛頭溝邊看豆豆,忽聽溝前喊抓牛,妞妞怕牛牛踩豆豆,緊緊抓住牛牛不松手。
3.小道上
小王的姜撞翻老楊的缸,老楊的缸碰倒小王的姜。小王放下姜去扶老楊的缸,老楊放下缸去幫小王裝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