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一
蛐蛐和蜘蛛共15只,共有100條腿,蛐蛐和蜘蛛各有多少只?思路導航:要解答這道題,必須先知道一只蛐蛐有6條腿,一只蜘蛛有8條腿。如果全是蛐蛐,則有6×15=90(條)腿,而題中說有100條腿,多出100-90=10(條)腿。一只蛐蛐比一只蜘蛛少8-6=2(條)腿,10里面有5個2,即10÷2=5(只),這個5也就是蜘蛛的只數(shù)。那么蛐蛐的只數(shù)有15-5=10(只)。
解:100-(15×6)=10(條)
10÷(8-6)=5(只)
15-5=10(只)
答:蛐蛐有10只,蜘蛛有5只。
2.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二
一輛自行車有2個輪子,一輛三輪車有3個輪子,車棚里放著自行車和三輪車共12輛,數(shù)數(shù)車輪共27個,問自行車有幾輛?三輪車有幾輛?思路導航:車棚里的12輛車,如果全部是自行車,則有2×12=24(個)輪子,而題中說有27個輪子,顯然多了27-24=3(個)輪子,而一輛三輪車比一輛自行車多1個輪子,多出的三個輪子里面有3個1,即三輪車有3÷(3-2)=3(輛),自行車有:12-3=9(輛)。
解:27-2×12=3(個)
3÷(3-2)=3(輛)
12-3=9(輛)
答:車棚里有9輛自行車,3輛三輪車。
3.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三
小林共有16枚硬幣,有5角和1角兩種,它們合在一起共有4元4角。5角和1角的硬幣各有幾枚?思路導航:如果16枚都是1角硬幣,則小林只有1×16=16(角),16角=1元6角,而事實上小林優(yōu)4元4角,少:4元4角-1元6角=2元8角=28角。由于1枚5角與1枚1角相差5-1=4(角),28角里有28÷4=7(枚)5角,這7枚就是5角硬幣,共有16枚硬幣,5角的有7枚,1角的就是16-7=9(枚)
解:1×16=16(角)
4元4角=44角
44-16=28(角)
28÷(5-1)=7(枚)
16-7=9(枚)
答:5角硬幣有7枚,1角硬幣有9枚。
4.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四
○+○+○=6,△+△+△+△=12,求:○+△=?思路導航:
○+△=?就要求出○表示幾?由題目已知條件○+○+○=6,那么○=6÷3=2,同理△=12÷4=3,因此,○+△=2+3=5。
解:5
5.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五
已知:△+☆=12△=☆+☆+☆,求:△=?☆=?思路導航:,因為△+☆=12,而△=☆+☆+☆,所以☆+☆+☆+☆=12,4個☆等于12,所以☆=12÷4=3,因為△+☆=12,☆=3,所以△=12-3=9(或△=☆+☆+☆=3+3+3=9)
解:△=9
☆=3
6.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六
找出下列算式中△和□代表的數(shù)。△+□=9△+△+□+□+□=25
△=(),□=()
思路導航:1個△加1個□等于9,那么2個△加2個□等于18,因為2個△加3個□等于25,所以18+□=25,從而推出□=25-18=7,那么△=9-7=2。
解:△=2,□=7
7.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七
○+○+○+○+□+□=22○+○+○+○+□+□+□+□=32
求:○+□=(),□-○=()
思路導航:比較條件中的兩道圖形算式,2個□的和是32-22=10,□=5代入到第一道算式中,可求出○表示3,○+□=3+5=8,□-○=5-3=2
解:8,2
8.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八
△、○、☆都不等于0,○代表的數(shù)是幾?△×○=☆,△+△+△=☆-△-△,○=()
思路導航:△、○、☆都不等于0,根據(jù)△+△+△=☆-△-△可知:☆=△+△+△+△+△=△×5,因為△×○=☆,也就是說△×○=△×5,所以○=5
解:5
9.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九
計算:167-58+33思路導航:
加、減混合運算,一般是從左到右依次計算。因為加法和減法是同一級運算,所以,在計算加、減混合運算時,先加后減或先減后加,結果是不變得。根據(jù)這一性質(zhì),有些加、減混合運算,可以進行簡便計算。因為167+33是整百數(shù),所以先算167+33,再減58較簡便。
解:167-58+33
=167+33-58
=200-58
=142
10.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
計算:197+198+196+199+195思路導航:這道題是求連續(xù)幾個自然數(shù)之和,197、198、196、199、195它們都接近200,在計算時取200為基數(shù),然后去掉多加的數(shù)進行計算比較簡便
解:197+198+196+199+195
=(200-3)+(200-2)+(200-4)+(200-1)+(200-5)
=200×5-(3+2+4+1+5)
=1000-15
=985
11.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一
計算:95+995+995+15思路導航:題中95、995是接近整百、整千的數(shù),分別添上5就可以得到整百整千?梢韵劝15拆成5+5+5,分別算出95+5、995+5、995+5。
解:95+995+995+15
=(95+5)+(995+5)+(995+5)
=100+1000+1000
=2100
12.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二
有10棵樹排成一行,如果在每兩棵樹之間再栽一棵,想一想,一共還需要多少棵樹?思路導航:
10棵樹排成一行,這行就有10-1=9(個)間隔。每兩棵樹之間再栽一棵樹,也就是每個間隔中再栽一棵樹,那么一共需要1×9=9(棵)樹,如圖,△表示原來有的樹;▲表示新栽的樹。
△▲△▲△▲△▲△▲△▲△▲△▲△▲△
(10棵原有的樹,9棵新栽的樹)
解:10-1=9(個)
1×9=9(棵)
答:一共還需要9棵樹。
13.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三
密西西島上住著說真話和說假話的兩種人,說假話的句句是假話,說真話的句句是真話。有一天,飛飛去島上探險,碰到甲、乙、丙三個人,互相交談中,有一段對話:甲說:“乙和丙都說假話。”
乙說:“我沒有說假話。”
丙說:“乙在說假話!
小朋友,你知道他們中有幾個說了假話?
思路導航:
由于乙和丙說的話正好相反,其在一人一定說了假話,另一個肯定說了真話。由此可分析出甲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根據(jù)乙說:“我沒有說假話”,如果他說的是真話,則丙和甲說的都是假話,則有兩人說了假話,同理,如果乙說了假話,則丙說的是真話,甲說的也是假話,則也有兩人說了假話,從以上兩種情況可知,三人中必定有兩人說了假話。
解:他們中有兩個人說了假話。
14.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四
10個同學圍成一圈,每兩個同學之間相隔2米,這個圈的周長是多少米?思路導航:
由于圍成的是一個圈,首尾相連,因此同學的個數(shù)也就是這個圈共有的間隔數(shù),即10個間隔,要求這個圈的周長是多少米,也就是求10個2是多少。
解:2×10=20(米)
答:這個圈的周長是20米。
15.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五
學校操場有條200米長的環(huán)形跑道,在跑道邊上每隔2米插一根小木柱,這個跑道需要插多少根小木柱?思路導航:
由于這是一個環(huán)形跑道,插木柱的根數(shù)和2米長的段數(shù)是相等的。
解:200÷2=100(根)
答:這個跑道需要插100根小木柱。
16.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六
一個魚塘周圍長1800米,沿魚塘周圍每隔9米植一棵楊樹,每兩棵楊樹之間等距離的植2棵柳樹,需要植楊樹、柳樹各多少棵?思路導航:
魚塘的周長是封閉線路,所以楊樹的棵數(shù)和段數(shù)相等,每一段上又栽有2棵柳樹,則柳樹棵數(shù)是段數(shù)的2倍。
解:1800÷9=200(棵)
200×2=400(棵)
答:需要植楊樹200棵,柳樹400棵。
17.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七
學校舉行了50米跑比賽,貝貝比玲玲少用了1秒,貝貝用了11秒,勇勇比玲玲多用了1秒,誰跑得快?思路導航:期望數(shù)學島
根據(jù)“貝貝比玲玲少用了1秒,貝貝用了11秒”求出玲玲用了11+1=12(秒),又知“勇勇比玲玲多用了1秒”求出勇勇用了12+1=13(秒),而時間用得最少的人應該是跑得最快的。
解:貝貝用了11秒
玲玲用了11+1=12(秒)
勇勇用了12+1=13(秒)
答:貝貝用的時間最少,跑得最快。
18.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八
王老師上午7:30到校上班,11:30下班,下午1:00上班,5:00下班,王老師上午在學校里多少時間?下午在學校里多少時間?一共在校幾小時?思路導航:
7:30~11:30經(jīng)過了4小時(11時30分-7時30分=4小時),所以王老師上午在校時間是4小時。1:00~5:00經(jīng)過了4小時(5時-1時=4小時)所以王老師下午在校時間也是4小時。王老師一共在校時間為4+4=8(小時)。
解:上午在校4小時,下午在校4小時,一共在校8小時。
19.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九
(1)3小時=()分。2)2小時45分=()分
。3)120分=()小時
。4)75分=()小時()分
思路導航:題(1):因為1小時=60分,3小時就是60×3=180分;題(2):先計算2小時=60×2=120分鐘,再加上45分鐘,就是120+45=165分鐘;題(3):因為1小時=60分鐘,120分=120÷60=2小時;
題(4):1小時=60分鐘,75分-60分=15分,也就是1小時15分。
解:(1)3小時=(180)分
(2)2小時45分=(165)分
。3)120分=(2)小時
。4)75分=(1)小時(15)分
20.二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二十
桌上有21根火柴,小邱和小紅輪流取,每人每次取1根或2根,誰取到最后一根誰就獲勝。小紅該怎樣取才能保證獲勝?思路導航:
因為每人每次只能拿1根或2根,所以只要小邱先拿,小紅就一定能拿到第三根,即小邱拿1根,小紅就拿2根,小邱拿2根,小紅就拿1根,如此拿下去小紅就能把3、6、9、12、15、18、21這些“制高點”掌握在手,從而獲勝。因此只要把火柴總數(shù)除以二人每次取火柴的和,如果沒有余數(shù),就讓雙方先拿。
解:小紅讓小邱先拿,并且每次自己拿的個數(shù)和小邱拿的根數(shù)合起來是3,則小紅保證能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