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時間:2024-09-11 13:46: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高一# #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是©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zhì)的組成、性質(zhì)、結(jié)構與變化規(guī)律。

1.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篇一


  鈉的原子結(jié)構及性質(zhì)

  結(jié)構∶鈉原子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而表現(xiàn)出強還原性

  物理∶性質(zhì)質(zhì)軟,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有良好導電導熱性,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點較低

  化學性質(zhì)∶與非金屬單質(zhì)鈉在常溫下切開后表面變暗:4Na+O2==2Na2O(灰白色)

  鈉在氯氣中燃燒,黃色火焰,白煙:2Na+Cl2===2NaCl

  化合物與水反應,現(xiàn)象:浮,游,聲,球,紅2Na+2H2O==2NaOH+H2↑

  與酸反應,現(xiàn)象與水反應相似,更劇烈,鈉先與酸反應,再與水反應

  與鹽溶液反應:鈉先與水反應,生成NaOH和H2,再考慮NaOH與溶液中的鹽反應。如:鈉投入CuSO4溶液中,有氣體放出,生成藍色沉淀。

  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存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態(tài)存在

  保存∶煤油,使之隔絕空氣和水

  用途∶制備鈉的化合物,作強還原劑,作電光源

2.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篇二


  一、硅元素:

  無機非金屬材料中的主角,在地殼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種親氧元素,以熔點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鹽形式存在于巖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殼質(zhì)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對比C最外層有4個電子,主要形成四價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稱為硅石,包括結(jié)晶形和無定形。石英是常見的結(jié)晶形二氧化硅,其中無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環(huán)帶狀或?qū)訝畹氖乾旇。二氧化硅晶體為立體網(wǎng)狀結(jié)構,基本單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學性質(zhì)被廣泛應用。(瑪瑙飾物,石英坩堝,光導纖維)

  物理:熔點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潔凈的SiO2無色透光性好

  化學:化學穩(wěn)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與其他酸反應,可以與強堿(NaOH)反應,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條件下能與堿性氧化物反應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溫)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裝HF,裝堿性溶液的試劑瓶應用木塞或膠塞。

3.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篇三


  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業(yè)制法:石油的裂解氣

  2、物理性質(zhì):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比空氣略輕,難溶于水

  3、結(jié)構:不飽和烴,分子中含碳碳雙鍵,6個原子共平面,鍵角為120°

  4、化學性質(zhì):

  (1)氧化反應: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說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學性質(zhì)比烷烴活潑。

  (2)加成反應: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應除乙烯

  乙烯還可以和氫氣、氯化氫、水等發(fā)生加成反應。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4.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篇四


  1、硫酸根離子的檢驗: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離子的.檢驗: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鈉與鹽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還原氧化銅:2cuo+c高溫2cu+co2↑

  5、鐵片與硫酸銅溶液反應:fe+cuso4=feso4+cu

  6、氯化鈣與碳酸鈉溶液反應:cacl2+na2co3=caco3↓+2nacl

  7、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na2o2鈉與氧氣反應:4na+o2=2na2o

  8、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9、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10、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11、鐵與水蒸氣反應:3fe+4h2o(g)=f3o4+4h2↑

  12、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鈣與水反應:cao+h2o=ca(oh)2

  14、氧化鐵與鹽酸反應: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5.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篇五


  鐵及其化合物性質(zhì)

  1.Fe2+及Fe3+離子的檢驗:

 、貴e2+的檢驗:(淺綠色溶液)

  a)加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繼而變灰綠色,最后變紅褐色.

  b)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再滴加氯水,溶液顯紅色.

  ②Fe3+的檢驗:(黃色溶液)

  a)加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

  b)加KSCN溶液,溶液顯紅色.

  2.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勹F與鹽酸的反應:Fe+2HCl=FeCl2+H2↑

 、阼F與硫酸銅反應(濕法煉銅):Fe+CuSO4=FeSO4+Cu

  ③在氯化亞鐵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鐵中的氯化亞鐵雜質(zhì))3FeCl2+Cl2=2FeCl3

 、軞溲趸瘉嗚F在空氣中變質(zhì):4Fe(OH)2+O2+2H2O=4Fe(OH)3

  ⑤在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鐵粉:2FeCl3+Fe=3FeCl2

 、捭~與氯化鐵反應(用氯化鐵腐蝕銅電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呱倭夸\與氯化鐵反應:Zn+2FeCl3=2FeCl2+ZnCl2

  ⑧足量鋅與氯化鐵反應:3Zn+2FeCl3=2Fe+3ZnCl2

6.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篇六


  氧化還原反應

  1、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zhì)是有電子的轉(zhuǎn)移,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是有化合價的升降。

  2、失去電子(偏離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是還原劑;升價后生成氧化產(chǎn)物。還原劑具有還原性。

  得到電子(偏向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是氧化劑;降價后生成還原產(chǎn)物,氧化劑具有氧化性。

  3、常見氧化劑有:Cl2、O2、濃H2SO4、HNO3、KMnO4(H+)、H2O2、ClO-、FeCl3等,

  常見還原劑有:Al、Zn、Fe;C、H2、CO、SO2、H2S;SO32-、S2-、I-、Fe2+等

  4、氧化還原強弱判斷法

 、僦磻较蚓椭馈耙唤M強弱”

 、诮饘倩蚍墙饘賳钨|(zhì)越活潑對應的離子越不活潑(即金屬離子氧化性越弱、非金屬離子還原性越弱)

  ③濃度、溫度、氧化或還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斷(越容易氧化或還原則對應能力越強)。

7.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篇七


  1、物理性質(zhì):

  無色、無味的氣體,極難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俗名:沼氣、坑氣

  2、分子結(jié)構:

  CH4:以碳原子為中心,四個氫原子為頂點的正四面體(鍵角:109度28分)

  3、化學性質(zhì):

 、傺趸磻(產(chǎn)物氣體如何檢驗?)

  甲烷與KMnO4不發(fā)生反應,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谌〈磻(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jié)構,說明甲烷是正四面體結(jié)構)

  4、同系物:

  結(jié)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zhì)(所有的烷烴都是同系物)

  5、同分異構體: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結(jié)構式(結(jié)構不同導致性質(zhì)不同)

  烷烴的溶沸點比較:碳原子數(shù)不同時,碳原子數(shù)越多,溶沸點越高;碳原子數(shù)相同時,支鏈數(shù)越多熔沸點越低

  同分異構體書寫:會寫丁烷和戊烷的同分異構體

8.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篇八


  常見的酸和堿

  1、酸:由H+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如:H2SO4、HCl、HNO3、H2CO3等。

  2、堿:由OH—和金屬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如:KOH、NaOH、Ca(OH)2、Al(OH)3等。

  3、酸堿指示劑:紫色石蕊和無色酚酞能使酸堿溶液顯不同的顏色,叫做酸堿指示劑?捎糜跈z驗酸堿溶液。

 、偈镉鏊嶙兗t色,遇堿變藍色;

 、诜犹鏊岵蛔兩,遇堿變紅色。

9.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篇九


  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的溫度下,某固態(tài)物質(zhì)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質(zhì)量。

  2、注意點:

  ①指明溫度:一定的溫度;

 、谌軇┝浚100克;

 、蹱顟B(tài):飽和;

 、軉挝唬嚎。

  3、溶解度曲線: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叫溶解度曲線。

  4、該曲線可表示如下信息:

 、倌澄镔|(zhì)在某一溫度下的溶解度;

 、谕N物質(zhì)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

  ③不同物質(zhì)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

 、芴鄶(shù)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NH4Cl、NH4NO3等;

  少數(shù)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如Ca(OH)2;

  少數(shù)物質(zhì)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大。如:NaCl。

  5、氣體的溶解度:指在壓強為101kPa和一定溫度時,氣體溶解在1體積水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的氣體體積。

10.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篇十


  一、金屬礦物:

  1、金屬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以單質(zhì)(Ag和Au)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常見的金屬礦物:磁鐵礦(Fe3O4)、赤鐵礦(Fe2O3)

  二、金屬的冶煉:(以CO還原Fe2O3為例)

  1、實驗原理:Fe2O3+3CO==2Fe+3CO2

  2、實驗現(xiàn)象:紅色粉末變黑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尖嘴玻璃管有淡藍色火焰。

  3、含雜計算:將混合物質(zhì)量轉(zhuǎn)換成純凈物再計算。(純凈物質(zhì)量=混合物質(zhì)量×質(zhì)量分數(shù))

  三、金屬資源的保護

  1、鐵生銹條件:鐵制品與空氣、水(或水蒸氣)同時接觸。

  2、防止鐵生銹的措施:在鐵制品表面涂油、刷漆、鍍耐磨耐腐蝕的.鉻或制造耐腐蝕的合金等。

  3、保護措施:

  ①防止金屬腐蝕;

 、诨厥绽脧U舊金屬;

 、酆侠碛行У亻_采礦物;

  ④尋找金屬代用品。

11.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篇十一


  常見的堿

  1、氫氧化鈉(NaOH)

 、傥镄裕喊咨珘K狀固體、易溶于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易潮解(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質(zhì)量增加)。有強烈的腐蝕性(化學性質(zhì))。

 、谒酌夯饓A、燒堿、苛性鈉。

  ③用途:干燥劑、造紙、紡織、印染、清潔劑。

  2、氫氧化鈣:Ca(OH)2

 、傥镄裕喊咨勰腆w、微溶于水。有較強腐蝕性(化學性質(zhì))。

 、谒酌菏焓、消石灰、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

  ③制。篊aO+H2O=Ca(OH)2

12.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篇十二


  一、金屬礦物:

  1、金屬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以單質(zhì)(Ag和Au)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常見的金屬礦物:磁鐵礦(Fe3O4)、赤鐵礦(Fe2O3)

  二、金屬的冶煉:(以CO還原Fe2O3為例)

  1、實驗原理:Fe2O3+3CO==2Fe+3CO2

  2、實驗現(xiàn)象:紅色粉末變黑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尖嘴玻璃管有淡藍色火焰。

  3、含雜計算:將混合物質(zhì)量轉(zhuǎn)換成純凈物再計算。(純凈物質(zhì)量=混合物質(zhì)量×質(zhì)量分數(shù))

  三、金屬資源的保護

  1、鐵生銹條件:鐵制品與空氣、水(或水蒸氣)同時接觸。

  2、防止鐵生銹的措施:在鐵制品表面涂油、刷漆、鍍耐磨耐腐蝕的鉻或制造耐腐蝕的合金等。

  3、保護措施:

 、俜乐菇饘俑g;

 、诨厥绽脧U舊金屬;

 、酆侠碛行У亻_采礦物;

 、軐ふ医饘俅闷

13.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篇十三


  1、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zhì)分散到另一種物質(zhì)里,形成均一的、穩(wěn)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組成:溶劑和溶質(zhì)。(溶質(zhì)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固、氣溶于液體時,固、氣是溶質(zhì),液體是溶劑;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量多的一種是溶劑,量少的是溶質(zhì);當溶液中有水存在時,不論水的量有多少,我們習慣上都把水當成溶劑,其它為溶質(zhì)。)

  2、固體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tài)物質(zhì)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質(zhì)量,就叫做這種物質(zhì)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3、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如: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OH==K++OH-

  NaOH==Na++OH-

  Ba(OH)2==Ba2++2OH-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NO3==K++NO3-

  Na2SO4==2Na++SO42-

  BaCl2==Ba2++2Cl-

  4、酸性氧化物(屬于非金屬氧化物):凡能跟堿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屬于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5、結(jié)晶水合物:含有結(jié)晶水的物質(zhì)(如:Na2CO3.10H2O、CuSO4.5H2O)

  6、潮解:某物質(zhì)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變潮的現(xiàn)象

  風化:結(jié)晶水合物在常溫下放在干燥的空氣里,能逐漸失去結(jié)晶水而成為粉末的現(xiàn)象

  7、燃燒:可燃物跟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燃燒的條件:

  ①可燃物;

 、谘鯕(或空氣);

 、劭扇嘉锏臏囟纫_到著火點

14.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篇十四


  理解原電池的正負極如下幾點:

 、倏梢允莾煞N活潑性不同的金屬電極

 、诳梢允墙饘倥c非金屬(如石墨),如化學電源中

 、垡部梢远际嵌栊噪姌O(如燃料電池)

 、苓可以是金屬和金屬氧化物(如鉛蓄電池),而電解質(zhì)則既可以是某電解質(zhì)的水溶液,也可能是熔融鹽。

  對于正、負極的判斷:

  負極:

 、匐娮恿鞒龅囊粯O(本質(zhì))

 、陔娏髁魅氲囊粯O

 、劢饘傩韵鄬^活潑的一極(注意Al電極)

 、馨l(fā)生氧化反應的一極

 、蓐庪x子移向的一極

 、薇桓g的一極

 、哔|(zhì)量減小的一極

 、嗳剂蠚怏w在其上面失電子的一極

 、岣鶕(jù)電極反應現(xiàn)象等。

  正極:

 、匐娮恿魅氲囊粯O(本質(zhì))

 、陔娏髁鞒龅囊粯O

 、劢饘傩韵鄬^不活潑的一極

  ④發(fā)生還原反應的一極

 、蓐栯x子移向的一極

 、薇槐Wo的一極

 、弋a(chǎn)生氣體獲析出金屬的一極

  ⑧助燃氣體在其上面得電子的一極

 、岣鶕(jù)電極反應現(xiàn)象等。

15.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篇十五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

  1.鐵與硫蒸氣反應:Fe+S△==FeS

  2.銅與硫蒸氣反應:2Cu+S△==Cu2S

  3.硫與濃硫酸反應:S+2H2SO4(濃)△==3SO2↑+2H2O

  4.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SO2+2H2S=3S↓+2H2O

  5.銅與濃硫酸反應: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與氯水的反應: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氫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3O2點燃===2SO2+2H2O

  10.硫化氫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O2點燃===2S+2H2O

16.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篇十六


  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

  1.鋁與鹽酸的反應:2Al+6HCl=2AlCl3+3H2↑

  2.鋁與強堿的反應: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鋁在空氣中氧化:4Al+3O2==2Al2O3

  4.氧化鋁與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5.氧化鋁與強堿反應:Al2O3+2NaOH+3H2O=2Na[Al(OH)4]

  6.氫氧化鋁與強酸反應:Al(OH)3+3HCl=AlCl3+3H2O

  7.氫氧化鋁與強堿反應:Al(OH)3+NaOH=Na[Al(OH)4]

  8.實驗室制取氫氧化鋁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

17.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篇十七


  1、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zhì)的變化。如石蠟的熔化、水的蒸發(fā)

  2、化學變化:生成新物質(zhì)的變化。如物質(zhì)的燃燒、鋼鐵的生銹

  化學變化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不伴隨化學變化。

  3、物理性質(zhì):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溶解性、揮發(fā)性、硬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

  4、化學性質(zhì):物質(zhì)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穩(wěn)定性)。如鐵易生銹、氧氣可以支持燃燒等。

  5、純凈物:只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的。如N2O2CO2P2O5等。

  6、混合物:由兩種或多種物質(zhì)混合而成的。如空氣、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來的性質(zhì))

  7、單質(zhì):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N2O2S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潔物。如CO2KClO3SO2等。

  9、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SO2等。

  10、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zhì)生成另一種物質(zhì)的反應。A+B==AB

  11、分解反應:由一中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zhì)的反應。AB===A+B

  12、氧化反應:物質(zhì)與氧的反應。(緩慢氧化也是氧化反應)

  13、催化劑: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他物質(zhì)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物質(zhì)。(又叫觸媒)[應講某種物質(zhì)是某個反應的催化劑,如不能講二氧化錳是催化劑,而應講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14、催化作用:催化劑在反應中所起的作用。

  少量液體藥品的取用---用膠頭滴管吸有藥液的滴管應懸空垂直在儀器的正上方,將藥液滴入接受藥液的儀器中,不要讓吸有藥液的滴管接觸儀器壁;不要將滴管平放在實驗臺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別的試劑(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沖洗)

  從細口瓶里取用試液時,應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傾倒液體時,應使標簽向著手心,瓶口緊靠試管口或儀器口,防止殘留在瓶口的藥液流下來腐蝕標簽。

18.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篇十八


  氯氣

  物理性質(zhì):黃綠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可溶于水、加壓和降溫條件下可變?yōu)橐簯B(tài)(液氯)和固態(tài)。

  制法:MnO2+4HCl(濃)MnCl2+2H2O+Cl2

  聞法: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使少量氯氣進入鼻孔。

  化學性質(zhì):很活潑,有毒,有氧化性,能與大多數(shù)金屬化合生成金屬氯化物(鹽)。也能與非金屬反應:

  2Na+Cl2===(點燃)2NaCl2Fe+3Cl2===(點燃)2FeCl3Cu+Cl2===(點燃)CuCl2Cl2+H2===(點燃)2HCl現(xiàn)象:發(fā)出蒼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霧。

  燃燒不一定有氧氣參加,物質(zhì)并不是只有在氧氣中才可以燃燒。燃燒的本質(zhì)是劇烈的氧化還原反應,所有發(fā)光放熱的劇烈化學反應都稱為燃燒。

19.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篇十九


  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僖罁(jù)原電池兩極的材料:

  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K、Ca、Na太活潑,不能作電極);

  較不活潑金屬或可導電非金屬(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極。

 、诟鶕(jù)電流方向或電子流向:(外電路)的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則由負極經(jīng)外電路流向原電池的正極。

 、鄹鶕(jù)內(nèi)電路離子的遷移方向:陽離子流向原電池正極,陰離子流向原電池負極。

 、芨鶕(jù)原電池中的反應類型:

  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現(xiàn)象通常是電極本身消耗,質(zhì)量減小。

  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現(xiàn)象是常伴隨金屬的析出或H2的放出。

20.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知識點總結(jié) 篇二十


  氧化劑、還原劑之間反應規(guī)律

  (1)對于氧化劑來說,同族元素的非金屬原子,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而電子層數(shù)不同時,電子層數(shù)越多,原子半徑越大,就越難得電子。因此,它們單質(zhì)的氧化性就越弱。

  (2)金屬單質(zhì)的還原性強弱一般與金屬活動順序相一致。

  (3)元素處于高價的物質(zhì)具有氧化性,在一定條件下可與還原劑反應,在生成的新物質(zhì)中該元素的化合價降低。

  (4)元素處于低價的物質(zhì)具有還原性,在一定條件下可與氧化劑反應,在生成的新物質(zhì)中該元素的化合價升高。

  (5)稀硫酸與活潑金屬單質(zhì)反應時,是氧化劑,起氧化作用的是氧化劑,被還原生成H2,濃硫酸是強氧化劑。

  (6)不論_還是稀_都是氧化性極強的強氧化劑,幾乎能與所有的金屬或非金屬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反應時,主要是得到電子被還原成NO2,NO等。一般來說濃_常被還原為NO2,稀_常被還原為NO。

  (7)變價金屬元素,一般處于價時的氧化性,隨著化合價降低,其氧化性減弱,還原性增強。

  氧化劑與還原劑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時,一般是生成相對弱的還原劑和相對弱的氧化劑,即在適宜的條件下,可用氧化性強的物質(zhì)制取氧化性弱的物質(zhì),也可用還原性強的物質(zhì)制取還原性弱的物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