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全心投入備考是這樣一個歷程:
3月:第一遍紅寶
4月:第二遍、第三遍
5-6月:無所事事地溫習單詞。草草過了幾遍。后來就準備期末考試了。
7月:新東方GRE走讀班
8月:作文準備
9-10月:筆試準備
由于懶惰和別的原因被自己浪費掉的就是5、6月和9月初的一段時間。如果5、6月的時間用來寫作文或背巔峰詞匯。想來結果又會不一樣吧。希望后來人能夠吸取我的教訓。一旦決定了要考G。一旦開始了準備。就絕不要有任何時間的倦怠。
[關于閱讀]
閱讀其實是很容易的。一本真題+寄托GRE綜合版資料區(qū)。就足夠了。如果想在閱讀上拿滿分;蛘甙阉毜贸錾袢牖则v出時間來做別的題?梢栽偌右槐綥SAT題。我自己的閱讀經歷了這幾個階段:
7月:通過新東方初步了解GRE閱讀基礎知識
9月初:正式開始做題。大概每個section錯4-5個。
9月中:痛苦徘徊。錯6個左右。
9月下:找到了些感覺。錯2-3個。
10月初:集中突破了4天。但做國內題墜入低谷。又是4-5個。
10月中:穩(wěn)定在2個左右。
閱讀給我印象深的就是自己的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1. 不習慣取舍。通讀全文。速度極慢。正確率不高。
2. 開始掌握新東方技巧。快速閱讀取舍。速度上升。但正確率不穩(wěn)定。
3. 又返回到通讀全文的路子上。但速度和取舍時差不多。而且正確率高且穩(wěn)定。
當時很欣喜地問師父鬼鬼。他說這就是我的閱讀功力練出來了的結果。所以就不需要借助什么技巧了;仡櫰饋怼_@個過程完全是通過自己的練習加上思考摸索后得以推進的。相關帖子現在還在版里放著。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fā)。
[關于填空]
這是我懸的一個單項。
當時上新東方時聽阿杜的課。對填空興趣濃。也覺得這個很容易。后來9月份自己做真題時。能夠保持在7對5-6。加之和阿杜聯(lián)系得多。有問題都能請教。所以對這個單項非常輕視。
到了9月末10月初。填空做到95-96年后的題。突然急轉直下。每個section起碼錯4個。這才知道厲害。但是越急錯得越慘。有時能7錯6-7。
絕望的時候是在做新東方黃皮書后幾個section。每一個都是錯5個。直到整本書做完。這時我對父母說。我準備放棄填空了。
話是這么說。但我也并不是弱者。我下載了陳圣元的填空pdf資料。重新做國內題。把再次錯了的題寫在一張大白紙上。一遍下來后。就挑著大白紙上的題再做。把再次錯了的題又寫在另一張紙上。這樣一直循環(huán)。直到所有題都做過兩遍。自己常錯的題少則做了3遍。多則做了8遍。有的題已經爛熟于胸。
轉機在下載了02-04年的題時終于出現了。02年的題整套只錯了3個;5分鐘。望著自己打印出來的試卷我告訴自己。要有信心。填空沒問題。
后來的幾套一直是2-3個。后我把所有錯題又做了一遍。就自信地上了考場。22號那天的填空沒有一道難倒過我。
[關于類反]
類比是我強的一項。記得有和小哀探討到類比這個題型。她也認為這是容易的一項。因為“只要里面的單詞全都認識。怎么可能做不出來呢?”所以這個根本沒什么投機取巧。但是我覺得在熟練詞匯的基礎上。還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題感。用題感去解決一些比較另類的類比。成就感是很大的。
這次考試自己栽在反義上了。錯了10個左右。比較遺憾沒有背巔峰詞匯。希望后來人能夠擠出一些時間把那本書背掉。別人說用這么多的時間去背幾千個單詞。終可能一個也考不到。很不劃算。但是真要是考到了。不管是只考了一個。還是像這次考了很多。都不會有我這種遺憾感。因此還是很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