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成招錄取已于12月結束,各校新生陸續(xù)開始報到。有去年落榜的考生反映,自己收到了并未報考的學校錄取通知書,不知是不是屬于學校的補錄。筆者認為,這些“找上門的好事”不可信,考生切莫上當。
在各類招生考試中,錄取結束后考生又“被錄取”的事例并不鮮見,其實這是一些招生機構欺騙考生的幌子。每年高考結束后,都有考生反映,自己已落榜,卻收到一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據某媒體報道,湖北宜昌一考生,高考只考了300多分,卻收到45份錄取通知書。這些通知書封面都是某大學的名頭,可細看內容,卻是一些培訓班在招生,稍不留神考生就會上當。其實,這些“找上門的好事”目的只有一個:利用落榜生上大學的心理騙取錢財。
這種例子在成人高考中也不罕見,個別不法分子利用考生想上學、對國家有關成招政策不了解的空子,打著“補錄”或其他旗號,達到他們騙錢的目的。成人高考有其嚴格的時間流程,報名、考試、錄取都在一定的時間段內進行。如果過了錄取時間,仍有被錄取的機會,考生就要在心里多打個問號,特別是分數(shù)低于當年北京低錄取分數(shù)線,仍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就更不可信了。北京成招錄取時,各層次、各專業(yè)會劃定低錄取控制線。各校招生的錄取分數(shù)只能等于或高于此線,線下考生不能被錄取。但有些不法招生機構用非學歷教育、短期培訓班等來混淆視聽,誘使考生上當受騙。
考生有上學求知的進取心值得肯定,但一定要擦亮眼睛,了解相關政策,不要被這種“找上門的好事”蒙蔽了雙眼。其實考生在收到這樣的錄取通知書時,只要多個心眼兒,多問幾個為什么,騙局就不攻自破了。
(曹金良)
在各類招生考試中,錄取結束后考生又“被錄取”的事例并不鮮見,其實這是一些招生機構欺騙考生的幌子。每年高考結束后,都有考生反映,自己已落榜,卻收到一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據某媒體報道,湖北宜昌一考生,高考只考了300多分,卻收到45份錄取通知書。這些通知書封面都是某大學的名頭,可細看內容,卻是一些培訓班在招生,稍不留神考生就會上當。其實,這些“找上門的好事”目的只有一個:利用落榜生上大學的心理騙取錢財。
這種例子在成人高考中也不罕見,個別不法分子利用考生想上學、對國家有關成招政策不了解的空子,打著“補錄”或其他旗號,達到他們騙錢的目的。成人高考有其嚴格的時間流程,報名、考試、錄取都在一定的時間段內進行。如果過了錄取時間,仍有被錄取的機會,考生就要在心里多打個問號,特別是分數(shù)低于當年北京低錄取分數(shù)線,仍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就更不可信了。北京成招錄取時,各層次、各專業(yè)會劃定低錄取控制線。各校招生的錄取分數(shù)只能等于或高于此線,線下考生不能被錄取。但有些不法招生機構用非學歷教育、短期培訓班等來混淆視聽,誘使考生上當受騙。
考生有上學求知的進取心值得肯定,但一定要擦亮眼睛,了解相關政策,不要被這種“找上門的好事”蒙蔽了雙眼。其實考生在收到這樣的錄取通知書時,只要多個心眼兒,多問幾個為什么,騙局就不攻自破了。
(曹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