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考試介紹 | 考試大綱 | 報名須知 | 報考條件 | 報名費用 |
報名時間 | 考試時間 | 考試內(nèi)容 | 考試試題 | 成績查詢 |
評價目標 | 免考規(guī)定 | 注意事項 | 級別定位 | 考試培訓 |
2011年公共英語等級考試-級別定位
PETS五個級別的標準均從級別描述、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這三個方面定位。級別描述對PETS各級別當前和今后潛在的考生主體的年齡、受教育程度或工作背景等作了必要的參考性解釋,但并不意味著每個考生都必須具備這些條件。PETS是面向社會的、開放的、非學歷性英語等級考試。一般而言,考生具備其中任何一個級別的英語水平,均可參加相應級別的考試。
語言知識對各級別考生應掌握的語法和詞匯知識作了必要的說明,并考慮到了當前各教學層次的實際。
語言運用描述了考生應能處理的材料類型以及應達到的能力水平。其語言運用能力的分類和定義建立在交際性語言活動模式的基礎上。交際性語言活動模式是近二十年來在國際外語教學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模式。《現(xiàn)代語言:學習、教學、評估─歐洲共同參考框架》(歐洲委員會,1996年,第2版)對此有十分詳細闡述。它向業(yè)內(nèi)有關人士(學生及其家長、教師、課程設計者、命題和評估專家、管理人員以及成績使用者等),提供了一整套綜合原則來幫助他們達成共識,從而以更加清晰、連貫的方式相互傳遞信息并確定合理的決策方向。
交際性語言活動模式的主要論點是"分析語言運用的依據(jù)是:學習者運用語言的策劃(strategies) ,激發(fā)其一般性(general) 和交際性(communicative) 能力(competences),以便進行產(chǎn)出(production)和接受(reception)特定主題(themes) 話語(texts)所涉及的活動(activities)與過程(processes),從而使他們能夠完成在社會各種領域(domains)的情景(situations)中所面臨的任務(tasks)"。引文中畫線的詞是描述語言運用或語言使用者語言運用能力的參量。根據(jù)這些確定的參量,它建立起了一個比較詳細的描述語言運用以及語言使用者或?qū)W習者所需要的分類,依次包括: a) 語言使用的領域和情景; b) 交際的任務、目的和主題; c) 交際活動和過程; d) 話語; e) 語言使用者或?qū)W習者的一般性和交際性能力及其策劃。
從語言交際活動出發(fā),交際性語言活動模式對語言技能的描述分為產(chǎn)出、接受、互動及中介活動。
產(chǎn)出活動包括口語的產(chǎn)出及書面語的產(chǎn)出。語言使用者生成口語或書面語,被一個或多個聽眾或讀者所接收。
接受活動包括聽覺接受(聽力),視覺接受(閱讀),以及視聽接受(看電影或錄象等)。語言使用者作為聽眾、讀者或觀看者接受并加工口頭、書面或視聽語言。
在產(chǎn)出和接受活動中,語言使用者通常是語言的直接主導者,不受其他人的干擾。然而,許多交際活動,例如對話和書信是互動的。換言之,參與者輪流充當產(chǎn)出者和接受者,通過雙方合作性的交流共同構建了對話。所以互動通常使參與者多次交替地進行產(chǎn)出和接受活動。
多數(shù)情況下,語言使用者產(chǎn)生口頭或書面語言來表達他們自己的意思。但有些時候,他們也可能作為一種交流渠道,為兩個或更多的由于語言不同或其他原因不能直接相互交流的人做中介。中介活動的例子包括口頭翻譯,書面翻譯,以及當原有的語言對于其針對的對象過于生澀難懂時,進行概述和解釋。中介的過程可以是互動的,也可以不是。
PETS的各級別都將對考生參與產(chǎn)出、接受和互動活動的能力進行測試,而不對中介性活動進行測試。盡管第四級別中含有簡短的翻譯題,但其主要是為了測試考生的接受(閱讀理解)能力而非中介(翻譯)能力 。
PETS的級別描述、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的具體內(nèi)容詳見下表。
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PETS)級別標準 | |||||
PETS | 一級 | 二級 | 三級 | 四級 | 五級 |
級別描述: | 該級是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PETS)五個級別中的初始級,其標準略高于我國九年義務制教育-初中畢業(yè)時的英語水平。 | 該級是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PETS)五個級別中的中下級,其標準相當于我國普通高中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英語水平。 | 該級是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PETS)五個級別中的中間級,其標準相當于我國學生普通高中畢業(yè)后在大專院校又學習了2年公共英語或自學了同等程度英語課程的水平。 | 該級是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PETS)五個級別中的中上級,其標準相當于我國學生普通高中畢業(yè)后在大學至少又學習了3-4年的公共英語或自學了同等程度英語課程的水平。 | 該級(即原WSK·EPT)是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PETS)五個級別中的高級,其標準相當于我國大學英語專業(yè)二年級結束時的水平。 |
準備參加該級考試的考生,一般在18歲以上(含18歲),在普通初中學習了3年的英語課程,并為準備就業(yè)參加了有關的英語培訓或自學了相同的內(nèi)容。 | 準備參加該級考試的考生,一般在18歲以上(含18歲),在普通初中3年的基礎上又學習了3年的普通高中的英語課程。 | 準備參加該級考試的考生,一般在20歲以上,從事的工作諸如:企事業(yè)單位的行政秘書、經(jīng)理助理、一般管理人員或科技工作者、外企職員等。 | 準備參加該級考試的考生,一般在22歲以上,或打算攻讀普通高校非英語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學位或已有同等學力從事各種專業(yè)技術工作或高級管理工作。 | 準備參加該級考試的考生,一般在25歲以上,他們已經(jīng)完成了大學或研究生的學業(yè),通常在大專院校教書,或從事科研工作,或準備申請國家獎學金去國外進修。 | |
通過該級考試的考生,其英語基本符合諸如出租車司機、賓館行李員、門衛(wèi)、交通警等工作,以及同層次其他工作在對外交往中的基本需要。 | 通過該級考試的考生,其英語水平基本滿足進入高等院校繼續(xù)學習的要求,同時也基本符合諸如賓館前臺服務員、一般銀行職員、涉外企業(yè)普通員工,以及同層次其他工作在對外交往中的基本需要。 | 通過該級考試的考生,其英語已達到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水平或符合普通高校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的要求,基本符合企事業(yè)單位行政秘書、經(jīng)理助理、初級科技人員、外企職員的工作,以及同層次其他工作在對外交往中的基本需要。 | 通過該級考試的考生,其英語水平基本滿足攻讀高等院校碩士研究生非英語專業(yè)的需要,基本符合一般專業(yè)技術人員或研究人員、現(xiàn)代企業(yè)經(jīng)理等工作對英語的基本要求。 | 通過該級考試的考生,其英語水平基本滿足在國外攻讀碩士研究生非英語專業(yè)或從事學術研究工作的需要。該水平的英語也能滿足他們在國內(nèi)外從事專業(yè)和管理工作的基本需要。 | |
語言知識: | 該級考生應能適當運用基礎的語法知識(見附錄3),并掌握1,000左右的詞匯以及相關詞組(見附錄6)。 | 該級考生應能適當運用基本的語法知識(見附錄3),掌握2,000左右的詞匯以及相關詞組(見附錄6)。 | 該級考生應能適當運用有關語法知識(見附錄3),掌握4,000左右的詞匯以及相關詞組(見附錄6)。 | 該級考生應能熟練運用有關語法知識(見附錄3,三級應適當運用的語法項目),掌握5,500左右的詞匯以及相關詞組(見附錄6)。 | 該級考生應能熟練運用有關語法知識(見附錄3,三級應適當運用的語法項目),掌握7,000左右的詞匯以及相關詞組(見附錄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