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熱方式
熱量的傳遞稱為傳熱。根據傳熱機理的不同,傳熱的基本方式分為導熱、對流和輻射。
(一)導熱(熱傳導)
導熱是指溫度不同的物體各部分或溫度不同的兩物體直接接觸而發(fā)生的傳熱現象
1.傅立葉定律
2.導熱系數
表征材料導熱能力大小的量是導熱系數,單位是W/(m·K)。其數值是物體中單位溫度降度(即1m厚的材料的兩側溫度相差1oC時),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所傳導的熱量。
各種材料導熱系數入的大致范圍是:
氣體: 0.006~0.6 W/(m·K)
液體: 0.07~0.7 W/(m·K)
金屬: 2.2~420 W/(m·K)
建筑材料和絕熱材料:0.025~3 W/(m·K)
空氣在常溫、常壓下導熱系數很小,所以圍護結構空氣層中靜止的空氣具有良好的保溫能力。
材料的導熱系數不但因物質的種類而異,而且還和材料的溫度、濕度、壓力和密度等因素有關。而影響導熱系數主要因素是材料的密度和濕度。
(1)密度。一般情況下,密度小的材料導熱系數就小,反之就大。但是對于一些密度較小的保溫材料,特別是某些纖維狀材料和發(fā)泡材料,當密度低于某個值以后,導熱系數反而會增大。在密度下,該材料的導熱系數最小。
(2)濕度。建筑材料含水后,水或冰填充了材料孔隙中空氣的位置,導熱系數將顯著增大,在建筑保溫、隔熱、防潮設計時,都必須考慮到這種影響。
(3)溫度。大多數材料的導熱系數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工程計算中,導熱系數常取使用溫度范圍內的算術平均值,并把它作為常數看待。
(4)熱流方向。各向異性材料(如木材、玻璃纖維),平行于熱流方向時,導熱系數較大,垂直于熱流方向時,導熱系數較小。
熱量的傳遞稱為傳熱。根據傳熱機理的不同,傳熱的基本方式分為導熱、對流和輻射。
(一)導熱(熱傳導)
導熱是指溫度不同的物體各部分或溫度不同的兩物體直接接觸而發(fā)生的傳熱現象
1.傅立葉定律
2.導熱系數
表征材料導熱能力大小的量是導熱系數,單位是W/(m·K)。其數值是物體中單位溫度降度(即1m厚的材料的兩側溫度相差1oC時),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所傳導的熱量。
各種材料導熱系數入的大致范圍是:
氣體: 0.006~0.6 W/(m·K)
液體: 0.07~0.7 W/(m·K)
金屬: 2.2~420 W/(m·K)
建筑材料和絕熱材料:0.025~3 W/(m·K)
空氣在常溫、常壓下導熱系數很小,所以圍護結構空氣層中靜止的空氣具有良好的保溫能力。
材料的導熱系數不但因物質的種類而異,而且還和材料的溫度、濕度、壓力和密度等因素有關。而影響導熱系數主要因素是材料的密度和濕度。
(1)密度。一般情況下,密度小的材料導熱系數就小,反之就大。但是對于一些密度較小的保溫材料,特別是某些纖維狀材料和發(fā)泡材料,當密度低于某個值以后,導熱系數反而會增大。在密度下,該材料的導熱系數最小。
(2)濕度。建筑材料含水后,水或冰填充了材料孔隙中空氣的位置,導熱系數將顯著增大,在建筑保溫、隔熱、防潮設計時,都必須考慮到這種影響。
(3)溫度。大多數材料的導熱系數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工程計算中,導熱系數常取使用溫度范圍內的算術平均值,并把它作為常數看待。
(4)熱流方向。各向異性材料(如木材、玻璃纖維),平行于熱流方向時,導熱系數較大,垂直于熱流方向時,導熱系數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