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現(xiàn)場,除了該校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還有正在學校任教的老師,甚至包括熱心的社會人士、小學教師等均來報名。
對外派教師要求高
“我們期望讓世界各地通過漢語了解中國。”重慶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副院長江燕說,自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國家漢辦)呼吁高校老師到國外援教以來,這個在政策上予以優(yōu)待、對自身又有提高的項目得到眾多高校教師的青睞。
對外派老師的要求很多,包括普通話過國家二級甲等、能熟練使用英語口頭和書面表達、有三年全職教學經驗、有較強的外交能力;另外,對持有國際駕照、中華才藝特長者(如會中國樂器演奏、剪紙藝術等)會優(yōu)先考慮。
援外教師遍布各地
據(jù)市教委國際部有關數(shù)據(jù)表明,自2005年我市開始對外輸出援教老師以來,從西南大學、重慶大學、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師范大學等高校輸送老師逾百人。
四川外語學院近五年的統(tǒng)計表明,該校在法國、加拿大、德國、俄羅斯、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國均派有漢教老師,今后還將增加非洲部分地區(qū)的派駐。該校外事處朱老師透露,出國鍛煉后,老師在能力上有所提高,畢業(yè)生也更好找工作。
此外,西南大學、川外、重慶師范大學等高校還開設對外漢語教學專業(yè)。業(yè)內人士透露,該專業(yè)雖然開設時間不長,但尚未畢業(yè)的學生已被多家國外教學機構預定,前景看好。
援教渠道有待擴展
去年,我市向國家漢辦推薦了125名對外漢語教學志愿者和公派漢語教師,赴美國、新加坡等國。今年這個數(shù)目將有增無減。
但是,這和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據(jù)重慶市對外貿易經濟委員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我市不少知名對外勞務輸出公司在對外漢語教學老師的輸出上是一片空白。究其原因,他們認為“做教育太高深,應該屬于國際文化交流的范疇”,有的甚至不知道教師也是勞務輸出的一種。
市教委國際部付處長介紹,目前援教老師主要有兩個輸出渠道,一是在境外開設免費漢語教學點,如孔子學院;另一種為國家漢辦選拔正在高校任教的老師,在國外小學、中學、高校成為正式教師,服務期兩年。
而國家漢辦在政策上的扶持,讓重慶更多大學希望在國外開設漢語教學機構。據(jù)了解,前往國外援教的教師、志愿者工資均由國家漢辦買單,住宿、醫(yī)療保險、交通則由當?shù)卣驅W校承擔。
本欄稿件由 記者 陳寒星 采寫
七十歲華僑
感動小老師
重慶大學外語學院研二學生郝紅梅是前往泰國援教的志愿者。
郝紅梅說,她有個學生叫夏常德(音),是位70歲的華僑。因年少時就到了泰國,對漢語有著特別的情懷。夏常德學習很認真,還常常幫老師輔導其他學生。拿到結業(yè)證書那天,夏常德捧著證書淚流滿面,用蹩腳的漢語寫賀卡、給老師留言……令在場的志愿者感動不已。
外國人眼中
漢語很神秘
2001年,沈葒作為重慶大學第一位援教老師,被派到韓國慶南大學教漢語,后來又前往美國加州圣特芭芭拉大學做訪問學者。
沈葒說,援教前,她像大多數(shù)中國人一樣,以為漢語在世界各地已經紅得發(fā)紫,但事實不是這樣!坝泻芏嗤鈬苏J為漢語很神秘,比如有的把漢字印在T恤上,認為那樣很另類!鄙蛉囌f,在美國很多機場只能看到兩種語言,英語和日語!懊つ砍绨葑约簳θ,我們需要一個清醒的認識,發(fā)展經濟,增強國力,并從中汲取力量,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