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2002年10月修改的《保險法》中,財產保險公司被允許兼營( )和意外傷害保險業(yè)務。
A.健康保險
B.人壽保險
C.長期性健康保險
D.短期性健康保險
2、政策保險是政府利用的保險形式實施的政策性保險,在保險金的賠償上具有( )的特點。
A.強制性
B.保障性
C.給付性
D.固定金額
3、社會保險的保險費一般由個人、企業(yè)和政府三者共同負擔,在某些情況下,( )完全不負擔保費。
A.個人
B.企業(yè)
C.社會
D.國家
4、依承保方式分類,保險的種類有( )。
A.原保險、再保險、重復保險、損失保險
B.自愿保險、法定保險、社會保險、商業(yè)保險
C.原保險、再保險、重復保險、共同保險
D.原保險、再保險、共同保險、損失保險
5、與商業(yè)保險經營的盈利目的相比,國家舉辦社會保險的基本宗旨是( )。
A.創(chuàng)造就業(yè)
B.增加稅收
C.補償損失
D.社會安定
6、團體保險一般用于( ),其費率低于個人保險費率。
A.自愿保險
B.商業(yè)保險
C.人身保險
D.政策保險
7、我國壽險公司通常以( )形式大力開展人身保險業(yè)務。
A.商業(yè)保險
B.政策保險
C.自愿保險
D.團體保險
8、財產保險標的的價值必須具有能用貨幣來衡量的特點,且投保人對其應具有( ),否則保險關系不能成立。
A.保險利益
B.經濟利益
C.保險價值
D.貨幣價值
9、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的價值無法用貨幣來衡量,因此( )可根據投保人和保險人雙方協商確定。
A.保險金額
B.保險價值
C.保險利益
D.保險費
10、保險人將其承擔的保險業(yè)務,以承保形式部份轉移給其他保險人的保險行為是( )
A.再保險
B.原保險
C.重復保險
D.共同保險
11、以物質財產及其有關利益、責任和信用為保險標的的一類保險是(、 )。
A.財產保險
B.商業(yè)保險
C.人身保險
D.再保險
12、不屬于財產保險的是( )。
A.財產損失保險
B.人壽保險
C.責任保險
D.信用保險
二、多選題
1、保險分類的意義表現在( )。 、
A.為人們更好地掌握保險工具并用之于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必需的通道
B.能夠迅速準確地幫助投保人選擇和設計保險產品,提供優(yōu)質的保險咨詢服務
C.能夠連續(xù)穩(wěn)定地推動生產企業(yè)的經營活動
D.宏觀地把握保險的險種經營、擴大市場份額
E.推動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2、我國《保險法》將保險分為( )。
A.財產保險
B.損害保險
C.人身保險
D.人身意外保險
E.責任保險
3、按照保險保障的主體分類,商業(yè)保險分為( )。
A.個體保險
B.團體保險
C.企業(yè)保險
D.個人保險
E.年金保險
4、按照保險標的分類,商業(yè)保險分為( )。
A.人身保險
B.財產保險
C.人壽保險
D.責任保險
E.健康保險
5、按照保險業(yè)務承保方式分類,商業(yè)保險分為( )。
A.自愿保險
B.再保險
C.共同保險
D.重復保險
E.協議保險
三、判斷題
1、對保險業(yè)務進行科學分類,有利于保險企業(yè)根據險種的不同特點,制定經營策略、實行統(tǒng)籌規(guī)劃,系統(tǒng)管理、科學經營、拓展業(yè)務領域、開發(fā)新險種。
2、社會保險是對國民實施經濟保障,以維持其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種保險制度。
3、社會保險是社會后備基金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4、為提高承保效率,團體保險通常不要求體檢,但費率要高于個人保險。
5、職業(yè)責任保險承擔各種職業(yè)技術人員(醫(yī)生、 藥技師、設計師、會計師、律師等) 因工作上的疏忽或過失造成合同對方或他人的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依法而應負的經濟賠償責任。
6、保證保險是以在商品賒銷和貨幣借貸中的債務人的信用作為保險標的,以債務人到期不能履行其契約中的債務清償義務為保險事故,由保險人承擔被保險人(即債權人)因此遭受的經濟損失的賠償責任的保險。
7、生死兩全保險又稱生死混合保險。投保該險后,被保險人不論在保險期限內死亡,或是生存到保險期滿,保險人都給付保險金。
8、在西方發(fā)達國家不存在國營保險。
9、美國的人壽保險公司謹慎人壽保險公司、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都是相互保險公司。
四、名詞解釋
1、強制保險
2、自愿保險
3、海上保險
4、農業(yè)保險
5、再保險
6、責任保險
7、人身保險
8、盈利保險
9、非盈利保險
五、簡答題
1、國家開辦強制保險的目的有哪些?
2、保險合作社與相互保險社的區(qū)別有哪些?
第四章 答案
一、單選題
C D A C D C D A A B A B
二、多選題
ABD AC BCD AB BCD
三、判斷題
對 錯 對 錯 對 錯 對 錯 對
四、名詞解釋
1、強制保險:強制保險又稱法定保險,是投保人與保險人以法律、行政法規(guī)為依據而建立保險關系的一種保險。
2、自愿保險:是指保險人和被保險人雙方在自愿的基礎上簽訂保險合同而建立起的保險關系。
3、海上保險:以海上財產以及與之有關的利益為保險標的,對遭遇海上風險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失提供經濟補償的保險。
4、農業(yè)保險:是保險人為在農業(yè)生產活動中所遭受的各種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導致的經濟損失提供經濟補償的一種保險。
5、再保險:一個保險人把原承保的部分或全部轉讓給另一個保險人。最初承保業(yè)務的公司稱為分出公司或原保險人;接受分出公司保險業(yè)務的公司稱為再保險人。
6、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被保險人因疏忽或過失等行為,造成他人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根據法律和合同的規(guī)定應承擔經濟賠償責任,在規(guī)定的保險責任范圍內,由保險人代為賠償。
7、人身保險是以人的壽命和身體為保險標的的保險。
8、盈利保險: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yè)保險,商業(yè)保險基本上都是盈利保險。
9、非盈利保險:是指有些保險的經營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以提高整個社會的福利或者達到一種互助共濟的宗旨的互助合作保險。
五、簡答題
1、答:開辦強制保險的目的:
(1)維護公共利益回無辜受害人的利益。
(2)解決某些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所需資金。
(3)解決某個領域特殊危險的保障基金的來源。
2、答:保險合作社與相互保險社的區(qū)別
(1)保險合作社是由社員共同出資入股設立的,加入保險合作社的社員必須繳納一定金額的股本,社員即為保險合作社的股東,其對保險合作社的權利以其認購的股金為限;而相互保險社卻無股本。
(2)只有保險合作社的社員才能作為保險合作社的被保險人,但是社員也可以不與保險合作社建立保險關系。也就是說,保險關系的建立必須以社員為條件,但社員卻不一定必須建立保險關系,保險關系的消滅也不影響社員關系的存在,也不喪失社員身份,因而保險社與社員之間的關系比較長久,只要社員認繳股本后,即使不利用合作社的服務,仍與合作社保持聯系;而相互保險社與社員之間是為了一時目的而結合的,如果保險合同終止,雙方即自動解約。
(3)保險合作社的業(yè)務范圍僅局限于合作社的社員,只承保合作社社員的風險。
(4)保險合作社采取固定保險費制,事后補繳;而相互保險社保險費采取事后分攤制,事先并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