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公務員考試的筆試環(huán)節(jié)中,申論這個科目要測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語言表達、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2000年開始,這十幾年的考試實踐反映出申論命題的日趨成熟,尤其是題型的變化導致難度逐年增加。
有些考生總是感覺在考場上不能按時完成寫作任務,其主要的原因是在閱讀環(huán)節(jié)占用了大量的時間,導致后面回答書寫任務無法完成。有些考生能夠勉強寫完,和參考答案對照時,總是發(fā)現(xiàn)客觀題目的要點不全,其主要原因是閱讀的效率較低、閱讀方法較差,看不到材料中的主要信息。所以想要得高分的考生造成不能忽略材料的閱讀,下面就專門介紹一些閱讀方法。下一講再專門介紹閱讀中理解材料的方法。
申論考試中各種能力的考查都是在材料背景下展開的。要從材料中尋找素材回答問題。分析多年來的題目,可以總結(jié)出來一個重要的命題規(guī)律:評卷的采分點都在材料中。這就需要考生對材料進行有效地定位和歸納。
第一招:閱讀速度提高。這是最基本的能力。平時讀得慢的考生要集中訓練。
第二招:時間分配。要給閱讀留下足夠的時間。有些考生拿到試卷后,就急著想要做答沒有對材料的充分了解。不要匆忙去閱讀,要合理分配時間,先用五分鐘分析題目。
第三招:先看問題。帶著任務去閱讀,才能明白材料取舍的標準。申論試卷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題目總體說明,第二部分交代背景材料,第三部分題目要求。務必要首先閱讀題目要求,對題目要求要認真分析。回答題目用不到的資料,為什么要浪費時間去看呢?只看有用的部分就足夠了。這樣就可以減少一半的閱讀時間。
第四招:閱讀順序。背景材料圍繞主題排列出大量的內(nèi)容,其中許多是沒有用的?床牧蠒r要先看每一個自然段的首尾句,然后再全段快速讀一遍。涉及到理論和分析的文字比較有用,對于回答問題中的原因、意義和作用類題目能提供幫助。描述現(xiàn)象或者事例的資料用處不大,略讀即可,總結(jié)其中可以稱之為解決問題對策的部分。采分點通常就是關鍵詞,出現(xiàn)頻繁的詞一般會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