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
(共30題,參考時限30分鐘)
本部分包括表達與理解兩方面的內容。請根據題目要求,在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恰當的答案。
請開始答題:
51.有研究表明,生物達滅絕在歷發(fā)生過二十幾次,大約每2600萬年發(fā)生,似乎具有______。對于物種大滅絕的發(fā)生是否真的如此頻繁和有規(guī)律,還有爭議。但即便是______得孤寂,也認為至少有5次物種大滅絕是非常明顯的。
A.必然性 樂觀 B.規(guī)律性 簡單
C.突發(fā)性 粗略 D.周期性 保守
52.19世紀的西方建筑師大多滿足于把鋼鐵作為一種______手段應用于當時流行的古典式或哥特式建筑。很久以后,建筑師才______了古典和哥特模式,充分發(fā)揮了鋼鐵構架結構的各種潛能。
A.次要 放棄 B.補充 擺脫
C.主要 超越 D.典型 淘汰
53.根據歷的真人真事進行文藝創(chuàng)作時,為了使人物表現的更為______,可以對人物進行符合本身和時代背景的“適當”創(chuàng)作,但是大的歷史事實、人物命運、主要矛盾、重要事件都必須符合歷史,不能對歷史人物的“人生層面”進行______和歪曲。
A.完整 杜撰 B.真是 虛構
C.形象 改編 D.豐滿 臆造
54.坐在餐桌前,舉筷享用食物,我們早已司空見慣,卻渾然不知盤中美餐在全球范圍內______的利害關系,F代社會高度分工,我們遠離春耕秋收,只有食品價格飆升的時候,糧食生產才會引起我們關注。去年,糧價一路攀升,為我們的長期______敲響了警鐘。
A.盤根錯節(jié) 漠然 B.紛繁蕪雜 冷淡
C.撲朔迷離 無視 D.眼花繚亂 疏忽
55.無論當下的生活多么衣食無憂,中國人還是愛假想將來可能遇到的______,即使這些真正發(fā)生的機率接近于零。這只能從中國人______的傳統心理方面進行解釋。
A.災難 任勞任怨 B.困難 克勤克儉
C.變故 未雨綢繆 D.麻煩 居安思危
56.戰(zhàn)爭文化研究運用了多種學科、多種理論和多種研究方法來解釋戰(zhàn)爭與社會文化之問的互動關系,遠比運用單一學科解釋要______得多,可以修正過去一些錯誤或存在______的觀點,也可以對歷史進行另外一種角度的解釋或觀察。
A.合理 偏差 B.科學 誤會
C.深刻 誤差 D.客觀 分歧
57.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數事業(yè)經營者均未能______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如夢方醒,結果往往是請來了名氣很大的“空降兵”也______。
A.意識 于事無補 B.體會 無力回天
C.觀察 無濟于事 D.認識 一事無成
58.亞洲有中印兩個人口大國,然而人口的龐大卻與人才是否______沒有必然關系。人才供應缺口在一些國際化的行業(yè)中尤為______,例如金融從業(yè)人員、工程研發(fā)人員等在全亞洲都供不應求。
A.飽和 突出 B.充裕 明顯
C.過剩 嚴峻 D.流失 巨大
59.全方位開發(fā)風險保障產品,僅靠保險業(yè)自身的______還不夠。因為這類產品往往保險面廣、賠付金額多,巨大的經營風險令保險公司難以承受,大面積開發(fā)和經營這類產品顯得______。
A.條件 前途未卜 B.努力 力不從心
C.資源 得不償失 D.積累 提襟見肘
60.當我們在談論創(chuàng)意的時候,大多會認為這沒有什么規(guī)律可循,或者說,創(chuàng)意應該是______的。我們會說:如果給創(chuàng)意制定一個框架的話,可能會束縛創(chuàng)意,讓創(chuàng)意變成______的工匠活。
A.天馬行空 按部就班 B.稍縱即逝 循規(guī)蹈矩
C.自由自在 循序漸進 D.標新立異 熟能生巧
61.古希臘和古代中國相似的經驗知識曾產生了相似的理論洞察力,比如亞里士多德和《墨經》對杠桿原理的認識。但是,古希臘的初始力學理論很快發(fā)展成理論知識的綜合體,而中國墨家的力學傳統在戰(zhàn)國之后就中斷了。不擅長觀察、認識物體運動并形成系統的理論,這是中國古代科學傳統中一個明顯的“軟肋”。相比之下,中國人在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的建樹更加突出。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中國古代科學發(fā)展的特點
B.中國古代科學傳統中斷的原因
C.古代中國對于力學初的研究不遜于古希臘
D.力學理論的不完備是中國古代科學研究的弱點
62.人口密度是單位面積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數,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標。但人口密度只反映人口與土地面積的一般數量關系,不能體現單位面積土地上的人口成分,也不能體現人口與實際供養(yǎng)他的土地面積的關系。為了彌補這些缺陷,出現了一些新的補充性密度指標,如生理密度、農業(yè)密度等,而以面積計算的人口密度稱為人口的數學密度。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人口密度含義演變的原因
B.補充性密度指標的產生過程
C.人口密度的具體表現形式
D.土地面積和人口成分的關系
63.當年韓愈被貶到潮州做刺史,雖然只有8個月的時間,卻不怕費力,大力興辦州學,捐出所有的俸銀,用作辦學費用,并積極推廣唐朝的普通話,“以正音為潮人誨”。8個月后,韓愈就調離了潮州,幾乎沒有什么“政績”可言,然而他給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到南宋時,潮州已是文化名城,有了“海濱鄒魯”的美譽。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語言規(guī)范化是一項長期的工作
B.潮州成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原因
C.文化建設對城市有深刻的影響
D.評價官員不應只看短期的政績
64.現代社會中,人們是在相對統一的時間里交往活動,這有利于節(jié)約社會成本,提高社會效率,推動社會發(fā)展。但全社會的“步調一致”容易導致交通的堵塞,由此引發(fā)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不容忽視。從另一方面來看,人們的需要、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又對作息時間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作息時間不統一,也會給人們的交往、社會的發(fā)展帶來一定障礙。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作息時間應在統一與差異中尋找平衡
B.小問題可能會引起社會發(fā)展中的大矛盾
C.調整作息時間是解決交通堵塞的有效措施
D.作息時間需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而調整
65.毫無疑問,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是當今社會頗具影響力的人群之一。借助大眾傳媒的影響,主持人成為公眾人物。他們的角色因此不同于普通人,而是集社會角色、媒介角色及個人角色于一體的特殊角色。選擇了這一職業(yè),不僅僅意味著選擇了鮮花和掌聲,財富和榮耀,更意味著選擇了媒體和社會必然賦予他們的責任。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大眾傳媒的發(fā)展使主持人具備特殊的影響力
B.主持人作為公眾人物發(fā)揮著特殊的社會作用
C.職業(yè)的特殊性決定了主持人所應肩負的責任
D.主持人應借助傳媒的影響擴大其社會影響力
66.一位企業(yè)家從百折不撓的拼搏經歷中總結出了“冰淇淋哲學”,即賣冰淇淋必須從冬天開始,因為冬天顧客少,會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務。如果能在冬天生存,就再也不會害怕夏天的競爭。
根據本段文字,“冰淇淋哲學”主要強調了:
A.逆境對培養(yǎng)企業(yè)的競爭力非常重要
B.選擇一個好的時機,企業(yè)就成功了一半
C.企業(yè)在創(chuàng)業(yè)階段難免會遇到很多困難
D.企業(yè)應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
67.對一項科學工作的評價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一個數字的大小,任何數字都不能取代同行評議及對該工作科學意義的具體分析和歷史檢驗。然而,不好的評價指標有可能誤導評審人員,導致錯誤的結果;而好的評價指標可以提供更準確的信息,使相應的評審更加客觀和公正。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對科學工作的評價:
A.應該是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的統一
B.關鍵在于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
C.不應以數字結論作為主要參考依據
D.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才能實現公正
68.近年來全球油價持續(xù)上漲,隨著各國原油生產能力的日益提高,全球原油儲備資源日趨緊張。據分析人士預測,這一上漲趨勢絕不會在短期內逆轉。受此影響,盡管汽車已逐漸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日常交通工具,但越來越多的人決定暫緩買車或者開始暫停用車。照此看來,整個汽車銷售市場的經營風險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有增無減。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A.預測未來石油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
B.說明汽車銷售業(yè)的經營風險將會增加
C.探討能源行業(yè)與交通運輸行業(yè)存在的聯系
D.認為能源行業(yè)將逐漸影響人們的出行方式
69.色盲也能成為天文學家么?事實上,天文學家日常所分析的照片多數都是黑白的,我們在雜志和其他彩色印刷品上看到的五彩繽紛的天文照片,其實也是通過把多張望遠鏡拍攝的不同波段的黑白照片加工合成而來的。而且這些波段未必都在人類可見光的范圍內,所以即使對于視力正常的人來說,這些圖片也并非天體真正的顏色。
下列說法與文意相符的是:
A.天文學家需要辨別可見光的顏色
B.彩色的天文照片科學價值相對較低
C.天文圖片是靠不同波段的彩色照片合成而來
D.視力正常的人也不能完全識別天體本來的顏色
70.體育競技摻入越來越多的經濟利益,會驅使一些人走向極端。雖然目前運動員的自然能力仍占主導,但是如果有一天科技手段足以超越自然賦予的力量,運動員在日常不需要嚴格訓練,而是通過儀器、手術來增強體質,這與駕駛著摩托車去參加百米競賽是否還有本質區(qū)別?這不僅是拋給體育界的問題,也將成為科學的兩難。
“這不僅是拋給體育界的問題”中的“這”指的是:
A.通過儀器、手術來增強體質
B.科技手段的作用超過運動員的自然能力
C.讓運動員的自然能力占據主導地位
D.體育競技在經濟利益驅使下走向極端
71.在與自然災害的抗爭中,人類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F實固然必須正視,但普通民眾是否就無可作為呢?在災害預測還無法做到完全精確的今天,每一個人該如何保護上天賦予我們的寶貴生命,該如何在災難降臨的那一刻做出及時而智慧的選擇,該如何自救、救人,避免或減少悲劇的發(fā)生?這些事情,其實都可以通過社會教育和自我教育來完成。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人類與自然災害的抗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B.在自然災難面前人的首要任務是保護生命
C.災難降臨時的及時而智慧的選擇非常重要
D.教育可以在自然災害中保護更多寶貴的生命
72.許多跨國企業(yè)在進入中國市場時,都試圖推行本土化的傳播策略和營銷方案,都期望得到中國消費者的關注和認同,在廣告中運用“中國元素”就是一種體現。這本是值得肯定的,但這種運用要與人們的文化習慣和感情傾向相一致,如果僅僅在技術上簡單地模仿和運用,缺乏文化上真正的尊重和理解,再美的“元素”也只會開出“惡之花”。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不同國家的消費者會有不同的審美取向
B.在廣告中使用“中國元素”要適可而止
C.在廣告中彰顯文化特色是重要的營銷策略
D.理解文化內涵是“中國元素”成功運用的前提
73.英國銀行協會每年都組織一個培訓班,幫助銀行職員識別假鈔。在培訓期間,學員們一張假鈔也摸不到,訓練時用的都是真鈔,上課時講的都是真鈔的特點。專家們解釋說,學員們通過反復接觸真鈔,手指、眼睛都習慣了真鈔的感覺,以后在工作中一旦遇到假鈔,就會感到特別不習慣。雖然他們對假鈔的特征一無所知,但潛意識告訴他們:“這不是真鈔!”據統計,接受了這種培訓的職員,對假鈔的識別能力要強得多。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潛意識是在不斷的重復中獲得的
B.當信息缺失的時候更需要依賴直覺
C.強化正確的信息有助于提高鑒別力
D.接觸過多的錯誤信息有可能干擾人們的判斷
74.長期以來,人們對工業(yè)的文化內涵沒有認識,文物保護的理念相對落后。事實上,每項工業(yè)遺產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時社會生產力的高發(fā)展水平,推動了社會的發(fā)展進步。近代工業(yè)遺產更是如同一種超越時代的文化載體和現代設計恩想的容器,凝結著社會經濟、產業(yè)和工程技術等方面的歷史信息。有些工業(yè)遺產,甚至代表了一個城市基本的東西,見證著城市發(fā)展的歷史。
對這段文字概括為準確的是:
A.文物保護理念應適應生產力發(fā)展
B.文化研究應以工業(yè)遺產為突破口
C.工業(yè)遺產記錄了城市發(fā)展的歷史
D.工業(yè)遺產是具有文化價值的文物
75.影響一個地區(qū)長期或某段時期氣候變化的原因,是眾多而復雜的,人們至今還無法確切說明各種因素對氣候變化的影響程度。但是可以斷言:即使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今天,從總體講,自然因素仍然是影響氣候的主導因素。人類活動至今仍然不足以影響地區(qū)性氣候的基本屬性,更不足以51起冰期或間冰期等巨大的氣候變化。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一個地區(qū)的氣候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B.地區(qū)性氣候的基本屬性主要取決于自然因素
C.人類活動不足以對一個地區(qū)的氣候產生影響
D.人類對氣候影響因素的了解與分析還不足夠
76.①對發(fā)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尤其如此
、诤艽笤蚴且驗橹袊匀槐3种鴮Y本流動的嚴格控制
、圩鳛橐粋發(fā)展中國家,中國之所以在過去這些年屢屢可以躲過金融危機的直接沖擊
④資本的自由流動,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
⑤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國家尚不成熟的金融體系碰上了具有高度流動性的國際資本
、捱@個世界上幾乎還沒有哪個新興市場國家逃脫過金融危機的魔爪
對上述語句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A.③②⑥⑤④① B.⑥①⑤④③②
C.④①⑨②⑥⑤ D.③②④①⑥⑤
77.如果發(fā)現一個好產品或者一個大市場,就應該立即跟進;在跟進中發(fā)現現有產品的缺陷,然后通過創(chuàng)新彌補缺陷,超越對手,實現后來者居上。當然,創(chuàng)新的目標是創(chuàng)造,而不是簡單模仿。因此,創(chuàng)造性模仿者需要通過對他人創(chuàng)意的了解,重新組合、改良而產生具有不同功能與價值的新東西。事實上,所有的產品,除了第一代是原創(chuàng)的,以后的進步都是通過創(chuàng)造性模仿來實現的。
這段文字旨在說明:
A.創(chuàng)造性模仿是改良產品的主要途徑
B.通過不斷的改善就能得到新的產品
C.創(chuàng)新來源于對現有產品缺陷的彌補
D.大部分產品都是通過模仿來完成的
78.越來越多的人成了互聯網追新潮的盲從者,他們生怕自己慣用的虛擬身份在某個網絡社區(qū)被別人搶先占據。這種場面似乎與1999年前后免費電子郵箱熱潮有些相似,當時的統計顯示,每個互聯網用戶平均注冊了8.6個電子郵箱。可到2005年,這些郵箱只有18%還在使用,每個互聯網自然人平均使用的電子郵箱僅為1.73個。同樣,只有少數社區(qū)注冊者將成為存活下來的網絡自然人。每個人有限的精力和時間,決定了未來網絡社區(qū)的天花板高度。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同時在多個網絡社區(qū)注冊是沒有必要的
B.盲目追逐新潮會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
C.網絡社區(qū)應吸取免費電子郵箱熱潮的教訓
D.對未來網絡社區(qū)規(guī)模的估計不宜盲目樂觀
79.城市好比一個巨大的海綿,勞動力就像城鄉(xiāng)之間流動的水,當經濟處于上行期,經濟擴張會吸納更多的勞動力:當經濟處于下行期,經濟衰退又將這些勞動力擠回了農村。正是中國城鄉(xiāng)二元結構所引發(fā)的海綿效應,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發(fā)揮著就業(yè)緩沖器的作用。但這種海綿效應是不可持續(xù)的,因為中國的一個基本國情就是農業(yè)剩余勞動力要向城市進行轉移。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經濟衰退影響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
B.城鄉(xiāng)二元結構減弱了經濟衰退的影響
C.不能過分依賴海綿效應的就業(yè)緩沖作用
D.農村勞動力不應成為經濟衰退中的犧牲品
80.中國消費者對轎車的了解和要求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們的價值觀念以及對汽車理解的變化都會左右其購車意向。在對多個購車指標的調查中,我們發(fā)現,大家不再強調某個單一指標,但安全性能依然是消費者購買轎車關心的指標,關注程度在我們的調查中占8.6%;其次關注的是轎車的操控性能;第三是質量耐久性能;然后是外觀造型、舒適程度、品牌口碑、形象、動力性能以及二手車價值等,即使是排在后邊的關于品牌的指標比重也達到了8.1%。
下列說法與文意相符的是:
A.消費者對汽車安全性能的關注度沒有變化
B.中國消費者對轎車的價值觀念差異并不大
C.轎車主流消費群的構成發(fā)生了較大變化
D.消費者對轎車品牌的關注度呈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