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心理學試題
課程代碼:00407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簡便易行,能夠獲得比較真實的材料的研究方法是
A.觀察法
B.實驗法
C.問卷調查法
D.經(jīng)驗總結法
2.首先提出教育心理學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A.夸美紐斯
B.裴斯泰洛齊
C.赫爾巴特
D.馮特
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描述的是一種
A.刺激強化
B.刺激辨別
C.刺激泛化
D.操作
4.特別提倡發(fā)現(xiàn)學習的心理學家是
A.奧蘇伯爾
B.加涅
C.托爾曼
D.布魯納
5.動機歸因理論的主要提出者是
A.斯金納
B.馬斯洛
C.韋納
D.阿特金森
6.常常與活動的社會意義相聯(lián)系,持續(xù)作用時間比較長的學習動機是
A.廣泛性動機
B.狹隘性動機
C.近景性動機
D.遠景性動機
7.概念形成一般要經(jīng)歷抽象化階段、類化階段和
A.辨別
B.同化
C.具體化
D.泛化
8.人們常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等反映的學習心理是
A.學習動機
B.問題解決
C.學習遷移
D.學習策略
9.遷移的認知結構說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
B.奧蘇伯爾
C.苛勒
D.賈德
10.下列不屬于組織策略的是
A.群集
B.概括
C.列提綱
D.形象聯(lián)想
11.利用“爬爬試吧”來記憶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8848米)所運用的學習策略是
A.形象聯(lián)想
B.諧音法
C.概括
D.群集
12.下列PQ4R閱讀理解策略中屬于元認知成分的是
A.預習
B.提問
C.反思
D.復習
13.認為問題解決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操作達到目標的過程的問題解決理論是
A.試誤說
B.頓悟說
C.信息加工論
D.假設檢驗說
14.“助人為樂”、“艱苦樸素”屬于一個人的
A.道德
B.品德
C.道德性
D.道德行為
15.科爾伯格研究道德問題所采用的典型方法是
A.對偶故事法
B.現(xiàn)場實驗法
C.正直測驗法
D.兩難故事法
l6.在許多人“起哄”的時候,平時文雅的學生也會表現(xiàn)得粗魯無禮,這種現(xiàn)象是
A.服從
B.從眾
C.去個性化
D.模仿
17.班集體建設中,關鍵的因素是
A.規(guī)范和輿論
B.心理氣氛
C.目標和規(guī)范
D.士氣
18.一個注意和興趣集中于內部世界、比較孤僻的人其性格類型屬于
A.外傾型
B.內傾型
C.獨立型
D.順從型
19.關于性格與氣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A.性格與氣質水火不容
B.性格與氣質互相滲透、彼此制約
C.性格是天生的
D.氣質有好壞之分
20.自卑的人常表現(xiàn)出高傲和自吹自擂,從心理防衛(wèi)機制的角度看,這是
A.合理化
B.投射
C.否認
D.反向作用